Puppe教授雖然有視力障礙,但從她的著作中,完全感受不到作者在閱讀上受到任何影響。教授在德國刑法學界享有盛名,經常對通說提出犀利的批判而成為反對陣營的大 將 ,每次閱讀她的文章都會有諸多啟發。東吳法學院曾經兩次邀請教授來台講學,參與過這幾場演講的人,大概都可以或多或少感受到她的老頑童性格,而這種性格更可從寫作創意上看出。Puppe教授曾經在少數的幾篇文章中,跳脫一般學術論文的寫作方式,用創新詼諧的筆法撰寫。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者,要屬以科幻小說的型態討論因果關係的一篇短文 。在這篇文章中,Puppe教授從外星人的角度來檢視德國刑法學界所奉行的條件公式,極富創意與啟發性。這本書,就如同她所撰寫的刑法文章一樣,也是偏離於傳統教科書的論述方式,比較像是方法論的案例實習教本,重在各種方法的實際操演。本書可說是Puppe教授集自己數十年來的教學寫作經驗,為法律初學者所撰寫的一本思維導引手冊。書名之所以採用「法學思維」一詞,據作者的說明,是源於德國刑法暨法理論大師Engisch 於1956年所撰寫的「法學思維導論」(Einfuhrung in das juristische Denken)。該書是法學方法論教科書的先驅,影響德國法學界非常深遠。自此之後,「法學思維」一詞便帶有法學方法論的意涵。有鑑於國內法律人不見得熟悉此一典故,於是在徵得作者同意後,附加上「法學方法論密集班」這個副標題。學習方法論的理由,可用一句話來說明:與其一直要魚吃,不如自己學釣魚。學會思維說理方式,才能獨立地得出自己的法學推論;在面對從未思考過的法律問題時,才不至於完全沒有頭緒。要特別說明的是,Puppe教授這次提供了兩個全新撰寫的章節,分別是第四課(法律與邏輯)當中的第二章(基礎的語句邏輯)與第七章(概念混淆)。因此,國內讀者所閱讀的中文譯本,內容要比目前市面上的德文版更新鮮,是剛出爐的第一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