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少年事件處理法學理與實務

少年事件處理法學理與實務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540875
蔡孟凌
元照出版
2009年8月01日
107.00  元
HK$ 96.3  







叢書系列:刑事程序法
規格:平裝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刑事程序法


[ 尚未分類 ]









  本書屬於刑事法學領域,以少年事件處理法為主,刑事訴訟法、保安事件處理法為輔,建構出一套結合學理與實務之教材。

  本書主要分為兩部分,其一在於對少年事件處理法的學理有基礎認知,其二是介紹目前少年事件實務處理流程,透過學理與實務的結合,除可供大學學生作為教材,對於將來有志從事司法人員更是不可或缺的書籍。

  與一般傳統教科書很大的不同是,本教材主要以因應公職考試之觀護人考試編制,目前可報考觀護人考試之科系有多數,例如犯罪防治、法律、財經法律、社會工作、心理學系等數科系,廣泛使用之可行性高。由於目前之少年事件處理教材中多為傳統法學用書方式呈現,本教材尚輔助當前實務工作資料編制,為國內首創此種學術與實務結合之教材創新。



單元1 少年事件處理法之架構與法規
第一章 什麼叫做少年事件?/3
第二章 少年事件處理法的特徵與修法經過/15
第三章 少年事件處理程序圖覽/30

單元2 少年法院
第一章 少年法院與一般法院的差別/41
第二章 調查保護處的功能與調查保護官(觀護人)的作用/55

單元3 少年保護事件概說
第一章 保護事件實際案例演習/69
第二章 保護處分與刑事處分之差別與實務演習/79

單元4 調查報告的撰寫
第一章 少年事件審前調查/99
第二章 調查報告的格式與撰寫/113

單元5 少年保護事件審理
第一章 出庭陳述與協商式審理/127
第二章 急速輔導與交付觀察/134
第三章 轉介輔導/141

單元6 少年保護處分之執行-訓誡、假日生活輔導
第一章 訓誡與假日生活輔導之學理介紹/145
第二章 訓誡與假日生活輔導實務案例分析/154

單元7 少年保護處分之執行-保護管束及勞動服務
第一章 保護管束及勞動服務之學理介紹/165
第二章 保護管束之實務運作/183

單元8 少年保護處分之執行-安置輔導與感化教育
第一章 安置輔導與感化教育之學理介紹/199
第二章 安置輔導與感化教育之實務運作/214

單元9 親職教育
第一章 親職教育之學理介紹/241
第二章 親職教育之實務運作/244

附錄
一、少年事件處理法/255
二、少年事件處理法施行細則/278
三、少年及兒童保護事件執行辦法/282
四、少年保護事件審理細則/292
五、司法院大法官解釋第664號/301



推薦序

  曾有一個男孩,在心中刻劃著他可以喚做父親的人,能夠慈愛地教導他責任與勇敢,他也等待著,有一天,這個人一定會來到。因為現實上,他每天都得面對一個酗酒與施暴的男人,而且每一次都毫不留情,猶如狂浪拍打著獨木舟,拳頭狠狠地落在他與母親的身上……。後來男孩的媽媽離家,他也決定不要再等待,他開始反擊,心中的憤怒與痛瞬間爆發,沒想到父親以家暴受害人的角色,不讓男孩返家,這個男孩也流落街頭,附隨友人凶狠滋事……。如果您是少年調查官,眼前這個因為殺人未遂事件來到少年法院(庭)的男孩,您該如何調查?

  任何法律,反映在社會的實像裡,必有它欲實現、維護及堅持的基本價值,這個基本價值不能立基在一種假設之上,而是應該能夠對人性的尊嚴及需求作回應。陳慈幸老師長年來關注少年議題,這本少年事件處理法學理與實務,也可說是陳老師對於她所關注議題的實踐。而不同於坊間偏重於非行理論或者法條詮譯的撰寫方式,本書從案例、法庭情境呈現、摸擬演練的角度,引領讀者瞭解我國少年司法以「以保護代替管訓、以教養代替處罰」的精神,同時本書也像是一本實務工作手冊,陳老師與蔡孟凌小姐附錄了許多辛苦蒐集而來的資料,相信可以協助有心想要進入這個助人工作領域的夥伴,減少理論與實務之間理解的差距。

  少年事件之處理,是以少年個案為主體,由少年法院(庭)之法官、調查保護官、心測員、心輔員、書記官、佐理員甚至執達員,本其專業,建立協同服務之核心影響團隊,因為我們瞭解,非行少年所面臨的問題,其實與個人、缺陷的社會制度、失能的教育及家庭均有關係。因此,及早的處遇,將使這些孩子們更可挽救(more amenable to intervention and treatment),這也是從事少年司法實務工作的人,應該要更著重少年非行背後癥結協助的原因。誠心地向您推薦本書,請細細地展開您與少年司法的對話,因為那位男孩已經來到您的跟前,就像是被海水推沖上岸待援的海星,您究竟要選擇做一個旁觀、質疑的年輕人,還是那個送海星回海裡的老人,答案,已經很清楚!

陳美燕
2009年7月序於台灣高雄少年法院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