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那些動物告訴我的事:用科學角度透視動物的思想世界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醫病溝通技巧70案例(附專家講評)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550922
邱文達
元照出版
2011年3月01日
183.00 元
HK$ 164.7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醫療法律
規格:平裝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醫療法律
分
類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法政類
>
法律
>
刑事法
同
類
書
推
薦
刑法總則(6版)
刑事司法與犯罪學研究方法(2版)
牙科醫療過失刑事判決解析
刑法總論(增訂四版)
刑法各論(下)(修訂五版)
內
容
簡
介
臺灣的醫療糾紛80%是起因於醫病溝通不良;有一半的病人對病情及治療內容不甚瞭解,與醫師也沒有良好的溝通。以技術導向為目標的醫學教育普遍欠缺培養人文素養、社會關懷、文化認知、以及建立醫病關係技巧的課程。醫病溝通的功能在求與病人及其家屬達成醫療共識,進而求能順利完成疾病的診斷及治療。
著者張念中教授由2005年秋天起,以自己、親友遭遇到的,及看到、聽到的在各醫院門診、病房,發生之實際個案,包括實際醫療糾紛及醫療不良事件為藍本,將所有個案改寫、做潤飾後,編寫成臨床實際案例集,合計有70個案例。每一個個案均冠上標題及摘要,並附帶討論及專家講評,希望能對醫界同仁及社會大眾了解全人醫療、醫學倫理、醫事法律,並應用於日常診療能有些許助益。
目
錄
案例1 對病人的承諾/1
案例2 解釋病情的程度/5
案例3 如何監控視病猶親/13
案例4 病人有拒絕治療之權利/17
案例5 安寧緩和與代理決定/23
案例6 為什麼替代療法是病人自己說的/35
案例7 醫師應親自診療病人/43
案例8 病人意願與代理決定/53
案例9 不傷害原則/59
案例10 優質的醫病關係/63
案例11 檢驗結果之安全警示/67
案例12 人為錯誤/73
案例13 最適醫療/77
案例14 再談減少人為錯誤/81
案例15 全人醫療的省思/87
案例16 再論適當醫療就是最佳醫療/93
案例17 完整告知的義務/101
案例18 醫病關係的障礙/111
案例19 親自診察/117
案例20 最適醫療vs利益衝突/123
案例21 醫病關係是契約嗎?/131
案例22 預防醫學與最適醫療/137
案例23 團隊醫療vs包醫致死/143
案例24 完整的醫療處置/151
案例25 Mund-therapie/157
案例26 醫病對話錄/163
案例27 醫生你能保證嗎?/169
案例28 不予急救流程/177
案例29 沙盤演練/181
案例30 減少醫療資源浪費/187
案例31 加強病歷書寫/193
案例32 知情同意與醫療糾紛/199
案例33 再論知情同意與醫療糾紛/217
案例34 制式的同意書vs完整的解說/229
案例35 不成熟的醫生/237
案例36 傲慢的醫生/243
案例37 協助病患獲得診療資訊/251
案例38 醫療程序義務違反vs醫療過程與結果過失/255 案例39 兩性彼此尊重/263
案例40 如何建立治療同盟?/267
案例41 跨科、跨院交班確認藥物/275
案例42 醫院經營者的迷惘/283
案例43 醫生的迷惘/289
案例44 依作業規範落實執行/295
案例45 轉科交班流程/301
案例46 醫生的自律/305
案例47 高危險個案/311
案例48 院內感染之疑惑/317
案例49 如何落實病人安全相關規範?/321
案例50 化矛盾為力量/327
案例51 人性本惡的道德與法律觀/333
案例52 臨床經驗/339
案例53 感染控制/345
案例54 出乎意料的經歷/355
案例55 用藥安全之一:告知醫療錯誤/361
案例56 用藥安全之二:病人辨識之省思/369
案例57 用藥安全之三:再確認減少人為錯誤/373
案例58 用藥安全之四:兩位醫師的對話錄/377
案例59 用藥安全之五:藥物使用之說明/385
案例60 同儕倫理之一:會診/389
案例61 同儕倫理之二:轉科、轉院/395
案例62 同儕倫理之三:團隊溝通/401
案例63 同儕倫理之四:監控不必要的侵襲性醫療行為/409
案例64 同儕倫理之五:失敗時要怎麼面對/417
案例65 同儕倫理之六:院際醫醫關係/427
案例66 同儕倫理之七:醫療EQ/433
案例67 同儕倫理之八:被會診醫師應屬責任團隊的一員嗎?/447
案例68 同儕倫理之九:次專研究員資深住院醫生應參與病人照護及診療決策/451
案例69 同儕倫理之十:科主任的職責?/455
案例70 名醫vs良醫抑是名醫亦良醫/459
序
術前多1分鐘溝通 勝過術後10年訴訟
國內外諸多研究皆指出,大部分的醫療糾紛源自於醫病溝通不良,包括醫護人員不適當的言行舉止、沒有仔細聆聽病人陳述、對家屬的抱怨沒有立即處理、病情與醫療處置解說不詳盡、未清楚告知治療之可能併發症或副作用等。為維護和諧的醫病關係,建立信任,唯有善盡告知義務,方可防範未然。除了醫病溝通,應該要建構病人安全體系,減少醫療疏失,並且給醫療人員一個安心工作的環境。維護病人安全,不要讓救命治病的醫院,變成傷害病患的場所。
醫界很多人不想面對真相,長久以來將疏失視為沉默的做法是錯誤的,我個人非常贊成及推崇本書作者張念中教授的努力。我深信要解決醫療糾紛最根本的作法是教育醫病雙方及教育未來要從事醫療專業的學生。本書共有70個案例,附加討論與專家講評,值得醫師、醫療相關學生與想瞭解醫病關係的社會人士閱讀。美國醫界有句名言:「事前一盎司的告知,勝過事後在法院一磅的解釋」,我鄭重推薦這本書,請細細品味張念中教授為您編織的每一篇感人故事。
中央研究院院士 臺灣大學醫學院院長 楊泮池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