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毒物魅影:瞭解日常生活中的有毒物質(改版) The Poison Paradox. Chemicals as Friends and Foes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0010519493
約翰.亭布瑞
莊勝雄
商周出版
2011年10月02日
127.00 元
HK$ 127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科學新視野
規格:平裝 / 432頁 / 15*21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科學新視野
分
類
自然科普
>
環境科學
>
環保議題
同
類
書
推
薦
圖解全球暖化之危機與轉機
山海嬉遊紀:跟著風型人、土型人,發現地方生機【附攝影明信片二入組】
窒息:空氣污染如何影響你?我們又該怎麼辦?
拯救地球的工作者:發現神奇新職業!:塑膠漁夫、雲朵獵人、病毒偵探登場
跟大師學創造力6:瑞秋.卡森與環境保育+21個生態實作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抽象代數導論
密碼學(第二版)
電路學 上冊 9/E
普通化學
基礎應用電磁學 6/e附光碟/1片 Fundamentals of Applied Electromagnetics, 6th Ed.
電路學 下冊, 9/e Electric Circuits, 9th Ed.
內
容
簡
介
化學物無所不在,毒蹤到底身藏何處?
一則則毒物新聞每天輪番上演,你是否正為「毒物恐懼症」所苦?
也許你從來不知道蘋果籽裡含有氫化物!
不瞭解過動兒為什麼和日常用品中的化學物有關?
也許你有疑問天然的是不是最好、有機食品是否真的健康?
也很好奇偵探小說中下毒者的毒物玄機!
毒物學家約翰.廷布瑞從食品添加物、家庭用品、殺蟲劑、謀殺毒物、職業災害到恐怖攻擊,從不同層面一一探索化學物的毒物知識。它探索了促使化學製品產生毒素的原因,不同的狀況和劑量如何讓原本具有療效的藥物瞬間變成致命殺手,讓我們看到並非每一種人工製品都有危險性,也並非天然物就絕對安全。千面人毒蠻牛保力達B事件,造成1人死4人重傷,使大眾陷入氰化物中毒的恐慌中,但蘋果籽裡其實就含有氫化物,為何吃了卻不會致死?真正的關鍵就在於暴露氰化物的量、接觸方式及接觸時間長短!
作者強調毒物是自然界的一部份,唯有瞭解它的科學屬性,我們才可能評估出它的真實風險,才能正確判讀專家學者對於毒物新聞的看法與解釋,真正化險為夷地與毒物和睦共處。「瞭解」,便是最佳的解毒良方!
作者簡介
約翰.亭布瑞(John Timbrell)
倫敦國王學院藥學系的生化毒物學教授。他擁有三十多年的毒物學教學經驗,發表過一百三十餘篇文章及研究論文;著作包括《毒物學入門》(Introduction to Toxicology)及《生物化學毒物學原理》(Principles of Biochemical Toxicology),這兩本專業用書已普及各個國家,廣為世界各地教授及學生使用。
譯者簡介
莊勝雄
文化大學英文系畢,台灣省屏東縣人,現服務於報社編輯組,主要譯作有:《時間萬歲》(天下文化)、《致癌基因之謎》(商周)、《分子博覽會》(商周)、《100件人人都該會的事》(大雅)等。
目
錄
〈專文推薦〉 似是而非的中毒觀念/方震中醫師
〈專文推薦〉 正確面對生活中的毒物/吳明玲醫師
前言
第一章 毒物——老玩意,新科學
第二章 化學物和身體的戰爭
第三章 沒有安全的藥,只有安全的服藥
第四章 可怕的殺蟲劑!
第五章 是誰殺了貓?——環境裡的污染物
第六章 天生殺手——上帝設計的有毒化學物
第七章 瘋狂帽商與令人不悅的粉刺——工業化學物
第八章 廚房、車庫與庭院中的毒物
第九章 拉斯普丁的復仇——殺人的化學物
第十章 薑傑克和西班牙毒油——有毒食物和污染物
第十一章 奶油黃與謝勒綠——食品添加劑的夢魘
第十二章 危險的行業?——化學物風險評估
專有名詞&計量單位
參考書目&延伸閱讀
序
推薦序1
似是而非的中毒觀念 方震中醫師
現今工業社會的日常生活中,大家常接觸各式各樣化學物質,從報章雜誌及各類媒體得知各種與中毒相關的問題,例如:蔬果的農藥殘留、不沾鍋的鐵弗龍、工業污染、吸毒病患等等。再到書店中,有關於環境污染、各種化學物質毒性、生機排毒飲食的書觸目可見。
但是,討論「毒物學」的科普作品十分稀少,大家少有機會以科學方法來認識中毒問題。影響所及,不僅限於一般大眾,甚至許多高級知識份子,常對於中毒有似是而非的觀念。各類媒體上,偶有未能符合科學方法的中毒研究或見解,常引起軒然大波。商周出版翻譯出版倫敦國王學院生化毒物學教授約翰.亭布瑞(John Timbrell)所執筆的《毒物魅影》(The Poison Paradox)科普讀物,正是提供我們以科學的方法來瞭解中毒的好書。
本書探索「毒物學」的各種領域,包括各種藥物中毒、天然動植物毒素、重金屬、農藥、工業化學物、環境污染等等。娓娓道來許多歷史上有名的中毒故事以提高讀者的興趣,並利用實例一再解釋這本書的基本主旨,即是巴拉塞爾士所說:「所有物質都是毒物,沒有一種不是毒物;只要劑量正確,就可以把毒物變成仙丹。」這是毒物學的基本原理。換言之,物質不是重點,劑量才是。 我常以水做為例子,大家都知道多喝水有助健康,而鮮少知悉「水中毒」這個病名。醫師在臨床上會碰到因心理因素不斷自覺口渴的病人,在短時間內喝下大量的水,以致於腎臟無法排出過多的水而產生身體滲透壓下降,造成腦水腫甚至死亡,這就是「水中毒」。這個例子清楚說明了沒有什麼物質是無毒的。
人工合成化學物經常被媒體形容成是危險和有毒的,一般大眾現在對所有化學物都抱著相當懷疑的態度。本書另一個想要破解的迷思:天然即是安全的,人工合成就是有毒的。例如在第十章中提到對食物造成的污染,有的是天然造成的,有的是人為造成,天然毒素和人工合成化學品一樣會造成了人們的傷亡。 又如在第六章中提到各形各色自然界的有毒動植物,許多對人類都有致命危險,它們毒性並不亞於人工合成化學品。雖然化學物可能會對人類和其他生物構成危險,但在現今社會中不可能不使用化學物,化學物有用和有益的效應,為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之一。因此如何瞭解各種化學物的黑暗面,評估出它的真實風險,十分重要。 本書的最後一章即是介紹以科學的方法來評估化學物的風險,並使讀者瞭解,化學物帶來的好處也應該一併考慮於風險之中。一般大眾讀後當能理解如何以正確的態度面對無所不在的化學物。
毒物學並非一門基礎科學,如有化學及生物學兩方面的基本知識,較能一窺奧妙,因此毒物學的科普讀物並不容易執筆。本書自然希望深入淺出地介紹毒物學,但有部分內容對於一般讀者可能較為艱澀。建議一般讀者略過作者述說毒物造成中毒作用的細節,先閱讀各種物質造成人體傷害方面的案例故事。另一方面,因為作者對學理的敘述詳盡,此書的內容對於有相關學識基礎讀者,則能對毒物學有登堂入室的瞭解。 作者旁徵博引從古至今各種和中毒有關的歷史故事、研究案例、爭議論述等十分豐富,雖說此書為科普讀物,其實專門研究毒物學的學者或醫師,從本書中亦能受益良多。
(本文作者為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
台灣大學醫學院急診醫學科臨床助理教授)
推薦序2
正確面對生活中的毒物 吳明玲醫師
作為臨床毒物科醫師,經常面對來自各方的詢問,某種化學物質的毒性為何?該怎麼診斷、治療或預防?作為一個消費者,每天從不同的媒體新聞,經常看到各種有關生活中毒物的相關報導,如重金屬、農藥、有機溶劑、食品防腐劑、漂白劑、抗生素、染料、戴奧辛、電磁波、輻射線、核能等。有些報導過於聳動,常引起消費者不必要的恐慌。有些報導因為毒物性質的複雜,也不能在短短篇幅中說明清楚,讀者可能會低估某毒物的影響。
越來越多人提出懷疑,我們的空氣、飲水、食物是否安全?如何能生活在無污染的環境?如何排毒、解毒?在新聞媒體報導下,民眾常發生恐慌,不知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毒物。現代人的壽命及健康比古人好得多,然而也確實有許多新的文明病與環境病產生。
化學物質是一體兩面,有其用處,也有其毒性。如何正確使用,而避免毒性;需要有良好的公共衛生政策、管理制度以及全民的參與。毒物學的知識,通常較為艱深,民眾並不容易瞭解。這本書深入淺出的介紹許多種化學物質的小故事,協助讀者了解化學物質,說明化學物質的好處以及其對生物體健康的可能危害,避免不必要的「毒物恐懼症」。從這本書中我們了解「風險評估」的重要性,每個化學物質都應有其身分證,說明其特性及毒性。面對生活中的毒物,應配合風險評估的資訊來決定對策。
國內有關風險評估的資訊仍然有限,從這本書可以獲得一部份資訊。未來希望能有更多人的參與,提供更多客觀的、科學性的資訊,讓我們瞭解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毒物,健康生活。
(本文作者為臺北榮民總醫院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