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寫過十五本書,包括《MBA≠經理人》(Managers Not MBAs)、《明茲伯格策略管理》(Strategy Safari)、《策略規劃的興衰》(The Rise and Fall of Strategic Planning)、《明茲伯格談管理》(Mintzberg on Management)。第一本著作《管理工作的性質》曾經遭到十多家出版社的拒絕,如今已是經典之作。想了解更多有關明茲伯格,請上www.mintzberg.org。
三十多年來明玆伯格深入觀察管理人及管理工作的性質及挑戰, 從他一九七三年第一本經典著作《管理工作的本質》(The Nature of Managerial Work) 到此書的出版,他提出獨到的見解,將管理學從象牙塔的理論帶回實務面的實踐。
明玆伯格不是站在制高點告訴管理人應如何管理。他了解並支持管理人,他反對把管理與領導區分。他觀察到,管理人的工作不是坐在辦公室有條不紊、深思熟慮地做決定、訂決策。絕大多數管理人的工作是短暫、零碎及不斷地被干擾。管理人永遠有當務之急的工作,在重要活動間經常穿插了許多瑣事,亳無規律可循。高科技工具如e-mail及internet使管理人更無空閒時間。管理人永遠無法享受「事情終於做完了」的快樂感覺。管理議題雖看來單純但不簡單(Pure, but not Simple),管理是個艱難的工作 (It is a tough job)。 管理可應用科學的方法及專業的理念,但不是一門科學或專業。管理是因地制宜 (Defined by Context ) 的實踐 (Practice),從經驗中學習。
明玆伯格在這本書中寫道每個管理人都有缺點,也提出管理人面臨的十三個不可避免的難題 (Inseparable Conundrums)。這些難題分別在思考面、資訊面、人事面、行動面,以及綜合面。管理人如何保持不脫節(Stay Connected),如何超前思考 (Think Ahead),如何維持自信而不自大 (Remain Confident without being Arrogant)。對這些難題,作者沒給解決方法,但要求管理者必須認識難題、面對難題、思考難題、因應難題。從你的同輩 (Peers) 及實踐中學習及尋求因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