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開鉅額版稅、海外版權銷售和暢銷紀錄不談,康納利仍有太多值得注意的特色。這位來自英倫的年輕寫手,不乖乖遵循自家的古典推理傳統,寫的也並非翡翠之島的「愛爾蘭小說」(The Irish Novel),反倒隔洋跨海走上美國犯罪小說的套路,甚至離經叛道把靈異恐怖元素加入作品。他推崇羅斯.麥唐諾更勝於錢德勒,認為馬羅像個「過氣五百年的騎士」,陸亞傑才是更具感情的真實人物。他深受(那個據說不看偵探小說的推理大師)詹姆斯.李.勃克(James Lee Burke)影響,對美國的南方氛圍和種族問題多所著墨。他筆下的偵探派克以緬因州為主要活動舞台,淒清荒冷的東北地方總會讓人想起史蒂芬.金。
我們立刻就喜歡上他了。冬陽和他聊羅斯.麥唐諾,他誇讚我代理的另一位作者丹尼斯.勒翰。我說台北有家愛爾蘭餐廳不錯,希望哪天能邀他來台宣傳,到時候一定帶他去。康納利手上拿著美國剛上市的《黑暗天使》(The Black Angel),隨書附贈他親自挑選的歌曲原聲帶,說明天若有空可以去排隊簽名,現場送書和CD。那種感覺很妙,我們看到的不是作家閉門創作的遙遠身姿,而是為了宣傳新書遠渡重洋,到外國賣力簽名的那一面。也許世俗,也許商業,而且絕對資本主義,但也的確讓我們近距離看到書寫者奔波勞碌的尋常面貌。
回程的漫長班機上,在眾人皆睡的寂靜之中,我就著燈一口氣讀完了《蜘蛛殺陣》,然後迫不及待拍拍前座忙於改稿的冬陽:「好看耶!」回台以後,我苦於時差調不回來,有一個月的時間難以成眠。也就是在那些獨醒的夜晚,我看完了《追風箏的孩子》,派克探案第四部《蒼白冥途》(The White Road),還有康納利的首部獨立作《惡人絕路》(Bad Men)。
第五,康納利的文字濃郁而細緻,英國《泰晤士報》形容他 writes like an angel,《獨立報》稱讚他的文字如詩,絕非溢美之詞。與一般驚悚小說相比,康納利的作品普遍較長,花費更多篇幅寫景,為人物添加血肉。主角派克的自省和內心獨白尤其細膩深刻。就敘事的節奏而言,康納利顯得沉穩而不躁進,不一味追求好萊塢式的橫衝直撞,但更有凝聚爆發力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