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那些動物告訴我的事:用科學角度透視動物的思想世界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絕版李鴻章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6451249
張社生
大地
2011年1月05日
93.00 元
HK$ 79.05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經典書架
* 規格:平裝 / 296頁 / 18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經典書架
分
類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朝代史
>
清
同
類
書
推
薦
北洋海軍
晚清一百年(上、下):衰頹之間可見的世情與人情。那些支撐帝國的人,與畫上句點的人。
乾隆十二時辰
故宮六百年
大清帝國的衰亡(增訂新版)
內
容
簡
介
挹a獲上海圖書獎
200幅罕見歷史圖片.60段百年前西方史料
多國視角換位看晚清.從頭到腳細說李鴻章
1840年後的晚清,在中國人的記憶裡,恥辱之跡遍地,而李鴻章卻成了聞名世界的風雲人物。
李鴻章一生操辦洋務,半輩子和洋人打交道,洋人說到大清國總繞不開他。1896年李鴻章歐美八國行,《紐約時報》日夜跟蹤,天天見報,可說是世界級明星的待遇。庚子事變,李鴻章以一人當十一國,更是成為各國報紙頭條。
本書作者張社生先生因為投身於他所熱衷的歷史紀錄片,多年來從麻省理工學院、康乃爾大學、美國國會圖書館收集到千餘幅封存100多年有關晚清的陳年老照片和銅版畫,還有《紐約時報》、《倫敦新聞圖片報》、《哈珀周刊》等西洋老報刊上的「時聞」,這些「時聞」一般以細節見長,比較寫實,報導以「白描手法」為多,作者從中選取500幅圖片,其中200幅為首次發表,引用60多段「時聞」報導,均為首次披露的絕版史料,編撰了「絕版晚清系列」書,以輕鬆詼諧的筆調,為我們呈現出李鴻章的另一半面影。
作者簡介
張社生
1984年在上海文廣集團任文藝編導,1994年獲美國紐約理工學院傳媒藝術系電影和電腦特技專業碩士學位,後在美國從事電視製作和電影獨立製片人工作。
2001年回國發展,多次和中央電視台合作,其作品在國內外多次獲獎。其參加執導的《森林之歌》獲得第24屆中國電視金鷹獎電視紀錄片最佳編導獎。創作手法強調聲畫的作用,擅長在作品中設計跌宕起伏的奇特節奏效果。
所著《絕版李鴻章》獲得2009年上海圖書獎
目
錄
@章 李鴻章小像
李鴻章檔案/012
李鴻章素描/024
李大架子1米83/025
李鴻章的喜好/031
愛沾個洋氣兒/040
優點就是「不學無術」/046
「痞子氣」還真管用/048
「總統」李鴻章/054
是個幹事兒的主/056
帶著棺材滿世界跑/058
為官之道在於「拼」/063
他到底刮了多少錢/067
第二章 中日之爭
蜜蜂叮「考拉」/072
「黑船」打上門來/073
「同光中興」的中國/081
佩里回來了/082
佩里看到的舊日本/085
佩里的禮品單/089
鴉片戰爭和《海國圖志》喚醒了鄰居/092
中國人拿老眼光看人/094
李鴻章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話/096
最早的李鴻章照片出自蘇格蘭人之手/099
不是冤家不聚頭/102
第一斧:中日建交的蠻纏/110
第二斧:臺灣、琉球事件/113
保定府唇槍舌劍/121
李鴻章的底氣/127
甲午失敗為哪樁/129
戰爭的幾個側面/134
北洋水師失利原因/141
逝者追記/149
貧弱是玩不起戰爭這個奢侈品的/154
北洋海軍再強,無奈非海洋型國家/157
參軍為口飯,這樣的軍隊別指望太多/158
民族的血裡就少「專業精神」/160
中日間的一些數字/163
「文明戰勝了野蠻」?/164
第三章 帶血的黃馬褂
黃馬褂與三眼花翎/180
一槍等於打掉了日本一個師/182
紐約50萬人爭睹黃馬褂/187
老外也看上黃馬褂/193
第四章 驚心動魄賢良寺
賢良寺,因名人而出名/196
早期賢良寺比後來的大三倍/198
李鴻章故事最多/200
賢良寺三說法/209
慈禧為其也流涕/212
第五章 「李鴻章雜碎」
名畫訴說一段歷史/218
「李鴻章雜碎」的誕生/220
李鴻章的廚師成了神祕人物/222
李鴻章成了當時國際流行色/226
第六章 庚子年李鴻章
十張「洋片」說庚子/232
「拳匪」乎?「團民」乎?/236
「聯合起來打到清國去」/242
北京遭殃了/248
令人困惑的一些照片/252
老狐狸悲壯出山/255
李鴻章有野心?/258
赫德是個關鍵人物/263
旗人罵李鴻章,現在又盼他來!/265
瓦德西最恨李鴻章/269
累死乎?氣死乎?/275
北京就像沒事兒了一般/282
第七章 最後的歸宿
死後的榮耀/288
李鴻章為「大躍進」做貢獻/291
序
O
張社生
這叫什麼,錯?
去夏,本擬為中央電視臺製作一部紀錄片《李鴻章出洋記》。誰知,一頭紮入文字和畫面資料收集中,掉了七斤肉,聾了半個耳朵,動用了美國讀書期間積累的一些人脈關係,最後居然收集來1000多個G的珍貴歷史資料(光百年以上的晚清畫面資料就有數萬張)。正準備坐下來寫紀錄片劇本,央視的馬導帶來一位出版界的朋友上門看圖。這麼著就“錯”出一個“絕版晚清系列”出版計畫。《絕版李鴻章》是其中之一。
說是書,其實是“圖”書。我本是滬上一好 “色”之“圖”,屬“圖”登子之流。這10年來,幾乎很少有勇氣讀大部頭的純文字“磚頭”。竊以為,好的書應該半圖半文:文給人以間接的啟迪,屬於作者的強項;圖給人以直接的視覺衝擊,可由讀者參與再創作。兩者相加才能珠聯璧合。
少時聽人講道理,感到都是至理名言,還娘娘腔地抄了一些唬鄰桌的女同學。後來,大概是抄多了撐的,審美疲勞起來,常常把名言顛三倒四亂用,發現“至理名言”這樣用過之後居然還是至理名言!比如大學時總喜歡裝哲學家引用薩特名言“存在有其合理性”。一日,不小心說成“不存在的也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不存在都有其合理性”,發現都可成名句供入廟堂之上。依此類推竟然發現大半名言都可隨意組裝!從此就不大相信文字這個“二手貨”的描述性工具了。
“圖”不然,對視一張歷史圖片三十秒,你往往會有一部自己的歷史。有些歷史人物,你可以通過讀臉就能判斷個大概。相信你自己的讀臉功能吧,那是娘胎裡帶來的,是經過千千萬萬代的進化才得來的一種高級遺傳特質。相比較,文字算什麼,百年瞬間就幾乎把字面的意思換了個遍。文字並不是什麼“千秋萬代永不變色”的東西。而且,文字記錄從來就沒有100%的真實,大多是一時一地壓力下的“委屈小媳婦“
《絕版李鴻章》有圖近500幅,85%來自百年以上的英、德、俄、日和法文報刊雜誌。一不小心就有“1856年”、“1872年”字樣出現。想想心冷,中國人的歷史影像,需借麻省理工、康奈爾大學和東洋文庫才得以保存,這是不是另一種錯?
李鴻章的話題眼下有點兒“顯學”的味道,冠以“李鴻章”三字的書不在百本以下。《絕版李鴻章》以什麼為“撒手(金間)”,堂而皇之地屹立于我中華書林?又何敢掀起你歷史情感的七天漣漪?……謂獨家絕版的歷史珍貴圖片,謂獨家絕版的歷史史實(一些直接來自于國外事發當天的報刊報導),謂換位元重看這段被電視劇糟蹋了的歷史,將李鴻章從“一國的審視”提升到“多國的審視”中去。為你著想,這回作者決不裝思想家、文學家或歷史學家,絕不用“至理名言”蒙你,決不用書袋“吊”你,決不用“老段子”昏你,決不用偽情操“拔高”你。如果看了還算滿意,不要忘了支持一下不日拍攝的本書電視紀錄片版本。
《絕版李鴻章》不是一個人的產物,助理劉園園為這本書拋灑了兩月汗水。美國LEHIGH大學商學院的Arthur Zhang為本書多段百年前的“古英文”提供語言翻譯說明。央視《探索.發現》製片人盛振華為李鴻章題材的深度挖掘提供了方向性的意見。央視的馬偉平導演為本書的出版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幫助。上海證券報王鳴鐸先生不僅為本書的創意提供了建設性建議,而且還提出了15處圖文修改意見。
本書特別感謝美國賓西法尼亞州克拉克思莎瑪的瑪琳太太多年來的幫助和支持,感謝美國國會圖書館資料中心等35家歐、美、日、澳大學提供的資料說明。
2008年7月3日於北京朗琴園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絕版袁世凱
2.
絕版袁世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