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逆行風景

逆行風景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8632134
李明宇 LEE MingYu
逗點文創結社
2010年10月29日
120.00  元
HK$ 102  






* 叢書系列:示見
* 規格:平裝 / 128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示見


藝術設計 > 攝影 > 攝影家傳記/文集














戙S色

  Le monde est un vent agreable, et Les nuages l ’arrosent de temps en temps avec la pluie. 世界是舒適的風 / 雲偶爾飄下雨
本書為影像創作者李明宇近幾年影像創作的整理與回顧,配合錄影作品《Home Not Yet Arrived》於法國巴黎Jeu de Paume美術館展覽「稍縱即逝的錄像館:偽同語」(Faux Amis, une videotheque ephemere, 2010/9/28 ~ 2011/2/6)之展出而出版,書內容包含兩個部分:「影像創作」與「影像日記」,用他獨特的眼光與媒材,留下生活中的片刻靈光,再輕聲細語讓觀看者同時聆聽心事般的影像文字作品。

作者簡介

李明宇 LEE MingYu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碩士班畢業(M.F.A),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兼任助理。影像作品曾參展法國當代新媒體錄像展、瑞士地下電影音樂展、2008台北美術雙年展、國際金獅電影展,以及英國、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巴西、馬來西亞、中國等國際影展。

作者重要事件
  1. 榮獲95年世新大學創意製作輔導金
  2. 榮獲97年大專優秀青年獎


face 1 


Yet Arrived 5 還沒到的家
Donner un peu de couleur au Ciel 9 把一點顏色加到天空
La Creation 16 創作
La Journal 76 日記
Remerciement 120 致謝

top

  本書為配合影像作品《Home Not Yet Arrived》在法國巴黎Jeu de Paume美術館展覽「稍縱即逝的錄像館:偽同語」(Faux Amis, une videotheque ephemere, 2010/9/28 ~ 2011/2/6)之展出而作,書內容包含兩個部分:「創作」與「日記」。期能因這個難得的展出機緣,為我近幾年的影像創作做一個簡單整理與回顧。

  「創作」涵蓋從2005年進入研究所開始所拍攝之短片《那天》(That Day),到2010年將於Jeu de Paume美術館展出之《Home Not Yet Arrived》,總計共六部我在創作歷程中較具代表性之作品。《那天》自由詮釋莒哈絲小說《大西洋人》(L’homme atlantique),試圖將莒哈絲迷人的文字轉化為影像,也藉此和個人對於感情經驗相互結合。《001ing》為一超八實驗習作,也是我開始從事手沖 (Hand processing)超八(Super 8 film)的第一個作品。《時間變奏曲》(Time Variations)開始嘗試運用家庭電影(Home Movie)語言於影像創作,有別於晃動、失焦、數位特效假漏光(Light Leakage),我嘗試使用一種更為安靜真誠的方式,創作出一種不一樣的家庭電影。《回家》(Going Home)是我2008年的碩士畢業製作作品,在主題上延續了我對於「父親」、「家」、「時間」、「旅行」以及「流浪」等概念,在形式上則結合了多種不同影音媒材,所完成之作品。2009年的作品《日記_偏離》(Diary_Deviation)則來到使用新媒體工具創作,包括:手機、數位相機等,並嘗試在不同媒材之間整合,而其主題仍緊扣著「家」與「旅行」的概念。《Home Not Yet Arrived》在主題上仍然延續著前面幾部作品之主題,但在形式上則為首次嘗試以動態影像、錄影與實驗電影概念來創作之作品。第二部分「日記」,則為不同旅程中所留下之影像及文字記錄,企圖以日記式的足跡來呈現一種風格與觀點。

  對於過去幾部作品之簡述,以文字說明有其侷限,我仍偏向讓作品自己來說話。本書中的影像與文字,與過去作品有某種關聯性,但同時又自給自足,乃是希望以不同的角度來切入影像作品,期望能給予觀眾/讀者(還有我自己)另一種觀看作品的角度。

推薦文
把一點顏色加到天空
劉永(日告)(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助理教授)

  把一點顏色倒入大海,不能改變海的色澤;把一點顏色塗抹天空,色彩它會掉在大地上。或許,我們不能對天空上色,但拿起攝影機的創作者,他們是有能力把顏色加在天空上的。

  在數位時代,大家追求的為數位攝影機的精準再現,無論是好萊塢的電影工業,或者是獨立創作的藝術家。追求影像作品的呈現要比肉眼親見還要真,這似乎是數位科技發展中的集體潛意識。很有趣地,在李明宇的創作中,他有著一股反潮流的特色。他刻意選擇玩具攝影機(Toy Camera)、老舊的超八釐米(Super 8)、自行手沖底片(Hand Processing)、蘇俄製的16釐米攝影機(16mm),再加上過期的膠片、低階便宜的數位相機、LOMO機,乃至當前的手機。對於這些攝影器材的使用,高度混雜這些器材所生產的影像,也讓他找到自己成為藝術家的特殊風格。他追求的不是影像的真實再現,反而是另類的影像風格:模糊、粗糙、失真、過度曝光或不足,但又令人感動。

  東方的美術傳統與西方美術中透視點所產生的美學風格截然不同。西方美術要求準確,而在中國的山水繪畫中描述的,則都是對視覺的禪學,在雲霧山水中,教我們如何觀看風景。有趣地,李明宇的實驗電影追求的,也有著近似的趣味。作者所呈現的模糊畫面中,所追求的是一種心景,畫質不高與低解析度的影像,它們有別於西歐的實驗電影。

  動態的影像作品(無論是電影、實驗電影、錄影藝術等)都需要經過剪輯,剪輯技巧猶如在書寫過程中把一個想法到另一個想法的鋪排陳述。但有趣的,在李明宇的日記電影(Diary Film)中,他的剪輯風格是接近日記、隨筆的風格。它不是蒙太奇式的衝擊(Collision),他的剪輯風格是一種私人式的語言,時空異質交錯,影像風格與敘述可以多元並行。

  在上個世紀需要靠著大船才能從事遠方的旅行,如米修(Henri Michaux)的《厄瓜多爾》(Ecudor),在這本詩集中他認為所謂的現代就是異國情調。秘魯、厄瓜多爾、亞馬遜河,一個一個高山、荒原與熱帶雨林,寂寞、孤單與肉體疲憊和勇氣寫下的異國風景。在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所謂全球化地球村的世界,異國情調幾乎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異國情調已經成為旅行社的商品,當然所謂的現代也消失在商品化當中。在李明宇的作品中,電影裡的風景伴隨著他的參加影展與藝術展覽,而有著愈來愈多的異國景色,從深圳、曼谷、新加坡、台東(Taitung)、南勢角(Nan Shih-Chiao)、洛桑(Lausanne)、克萊蒙.費朗(Clermont-Ferrand)、康維薩諾(Conversano)等等。但他影片的現代性並不是在於這些異國情調或者是這些都會城鎮的角落,而是藏於平凡的細節中,在細微的枝節裡說著他的創作生活與行旅。電影中迎面而來的風景迷人,卻是逆行的。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