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定價99.00元
8
折優惠:
HK$79.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胡適口述自傳(平裝)(2版)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573267232
胡適/口述;唐德剛/譯註
遠流
2010年11月01日
100.00 元
HK$ 85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唐德剛作品集
* 規格:平裝 / 376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2版1刷
* 出版地:台灣
唐德剛作品集
分
類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文學史
同
類
書
推
薦
從香港想像中國:中國現代作家的香港書寫與現代文學的轉折
補白,異彩紛呈之宋前小說史:先秦古韻、魏晉幽彩、盛唐風華……文學空缺的拼圖,傳奇於歷史之外的獨步
槍桿與筆桿下的眷村文學
晚明風雅
空間與視野(全套):明清文學與性別研究的新進境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胡適雜憶(平裝)(2版)
內
容
簡
介
@一般人對口述歷史的了解,大抵是從唐德剛這部《胡適口述自傳》開始的。這是他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口述歷史學部」所公佈的胡適口述回憶十六次正式錄音的英文稿,和他自己保存、並經過胡氏手訂的殘稿,對照參考,綜合譯出。是他在哥倫比亞大學與胡適親身交往,提著錄音機完成的一項偉大「口述史傳工程」。
胡適先生此書的重點是對自己一生的學術作總結評價,而這評價反映出胡適晚年期的思想,與他中少年期的思想簡直沒有甚麼出入,所以正如唐先生所說,讀過胡適《四十自述》的人,在這一本口述中很難看到新東西。但唐德剛先生在把英文口述譯為中文後所作的注釋評論,卻是不可不讀的好文章。本書「傳」與「注」已成為一不可分割的整體,就學術價值和史料價值而言,注釋部分的分量,恐怕還遠在傳文之上。七十年代海外史學界盛稱「先看德剛,後看胡適」。唐先生在這些注中所表現出來的學養見識具有難得一見的才情風致,真正讓人有讀其書想見其人的欽慕之感。
就寫作的體裁來說,本書倒不失為別開生面、自成一格的「學術性的自傳」。也是一本簡單明瞭,童叟無欺,而包羅胡適學識、思想、生活、家庭背景等各方面的小書。是一部最淺近的、最適合青年讀者需要的、胡適自撰的「胡適入門」。研究中國近代文史的專家們,抽空瀏覽過,這本小書或許也可幫助他們,把他們概念中的「胡適」,整理得更有條理。因為它是一本辭簡意賅、夫子自道的「胡適學案」。一般遣興讀者,工餘飯後翻翻,也可大略體會出,胡適底「反動言論」和「毒素思想」的來龍去脈。至於它是毒草還是香花,胡適自己並沒有「自賣自誇」;他只是「據實招來」而已。賢明的讀者們──不論批胡也好,擁胡也好,既批又擁也好──自然會各自做其正確的判斷。
作者簡介
胡適(一八九一 ~ 一九六二)
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等。安徽績溪人。一八九一年一二月十七日出生。幼年受私塾教育。一九○四年赴上海,入梅溪學堂、澄衷學堂、中國公學等校接受新式教育。一九一○年考取庚款留美生,入康乃爾大學農學院。一九一五年轉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攻讀哲學,師從杜威,深受影響。一九一七年一月,他的〈文學改良芻議〉一文在《新青年》雜誌發表,被詡為文學革命「首舉義旗的先鋒」,一時享譽全國。一九一七年完成博士論文(一九二七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積極參加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運動。胡適提出文學革命要創造一種「活的文學」,即「國語的文學」;並把白話文學提到「中國文學之正宗」的地位,這是文學觀念一個大變革。在治學方法上,他提出的「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在學術界也深有影響。所有這些,使胡適成為「五四」文學革命和初期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代表人物。一九二二年創辦《努力周報》。一九二七年與徐志摩等人合辦《新月》雜誌。一九三二年創辦《獨立評論》。一九三八~一九四二年任駐美大使。一九四五年任北京大學校長。一九四九年離上海赴美。一九五八年離美回臺灣,擔任中央研究院院長。一九六二年二月二十四日病逝臺北。
唐德剛(一九二○ ~ 二○○九)
一九二○年八月二十三日生,安徽省合肥縣人。國立中央大學(重慶)歷史系學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紐約)碩士、博士。曾先後任職於安徽省立安徽學院、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市立大學,長期從事歷史研究與教學工作,並對口述歷史的發展貢獻良多。著有《李宗仁回憶錄》(中英文版)、《顧維鈞回憶錄》(英文原著,紐約時報系發行,大陸有中譯本)、《胡適口述自傳》(中英文版)、《胡適雜憶》(中文版)、《中美外交史1844-1860》(英文版,華盛頓大學出版)、《中美外交百年史1784-1911》(中英文版)、《晚清七十年》、《袁氏當國》、《毛澤東專政始末1949-1976》、《張學良口述歷史》、《五十年代底塵埃》、《史學與紅學》、《書緣與人緣》、《戰爭與愛情》(遠流)等書,另以中英文分別出版包括歷史、政論、文藝小說多種及詩歌、雜文數百篇。二○○九年十月二十六日病逝美國舊金山,享壽八十九歲。
著作:
《晚清七十年(壹)中國社會文化轉型綜論》
《晚清七十年(貳)太平天國》
《晚清七十年(參)甲午戰爭與戊戌變法》
《晚清七十年(肆)義和團與八國聯軍》
《晚清七十年(伍)袁世凱、孫文與辛亥革命》
《袁氏當國》
《毛澤東專政始末1949-1976》
《五十年代底塵埃》
《書緣與人緣》
《史學與紅學》
《胡適雜憶》
《胡適口述自傳》
《張學良口述歷史》
《戰爭與愛情》
《李宗仁回憶錄》
目
錄
b書前的譯後感/唐德剛
編譯說明/唐德剛
第一章 故鄉和家庭
徽州人
我的家族──績谿上莊胡氏
第二章 我的父親
青年期的家難
考試和書院教育
吳大澂的知遇
在臺灣任知州和統領
第三章 初到美國:康乃爾大學的學生生活
與不同種族和不同信仰人士的接觸
我對美國政治的興趣
放棄農科,轉習哲學
第四章 青年期的政治訓練
公開講演的訓練
學習議會程
序
義、和平主義和國際主義的信仰
第五章 哥倫比亞大學和杜威
文科各系的教授陣容
杜威和實驗主義
實證思維術
第六章 青年期逐漸領悟的治學方法
〈詩三百篇言字解〉
〈爾汝篇〉和〈吾我篇〉
論「校勘」、「訓詁」之學
第七章 文學革命的結胎時期
革命的導火線
孤獨的文學實驗 大膽的革命宣言
第八章 從文學革命到文藝復興
國語的文學 文學的國語
文學革命的數種特徵
中國文藝復興的四重意義
第九章 「五四運動」--一場不幸的政治干擾
陳獨秀入獄的經過
「科學」和「民主」的定義
「問題」與「主義」之爭:我和馬克思主義者衝突的第一回合
第十章 從整理國故到研究和尚
國學季刊發行宗旨
我在幹些甚麼
研究神會和尚的始末
第十一章 從舊小說到新紅學
第一部「整理過的本子」
紅學的誕生
第十二章 現代學術與個人收穫
揭穿認真作假的和尚道士
老子比孔子更「老」
並不要打倒孔家店
雙線文學的新觀念
再談中國思想史
中古期的宗教
駢體文有欠文明
現
序
top
前言
寫在書前的譯後感
在動手翻譯這本小書之前,我曾遵劉紹唐先生之囑,先寫一篇「導言」或「序文」。誰知一寫就陰錯陽差,糊裡糊塗地寫了十餘萬言;結果自成一部小書,取名《胡適雜憶》,反要請周策縱、夏志清兩先生來為我作序了。
在我寫那篇「序」的期間,我對這本小書的英文原稿已經有二十年未去碰它了。我想原稿既然是我以前一個字一個字整理出來的。縱是倒背我也可倒背若干,翻譯之前來寫篇序,也用不著先讀原稿再動筆了。所以只有在《雜憶》脫稿之後,我才又把英文原稿細讀一遍;距上一次的細讀,是整整的二十個年頭!
二十年前我對這篇稿子的看法,大致有三點:一,它的內容根本沒有什麼新鮮的材料;二,它反映出胡適晚年期的思想,與他中少年期的思想簡直沒有甚麼出入 ──說胡適的思想前後一致也好,說胡適沒有進步也好;三,不過就寫作的體裁來說,他這部小書,倒不失為別開生面、自成一格的「學術性的自傳」。
十八年過去了。兩年前我寫《胡適雜憶》時,印象中強調的還是這三點。可是最近一年來,我對我以前的看法,漸次覺得有修正或補充的必要。這不是近一年來,「胡適」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發生了變化;也不是我自己對胡氏的估價發生了甚麼「今日」對「昨日」的挑戰。只是胡適之是位「實用主義者」,一輩子看重「實用價值」;因而以這本小書對一般讀者的「實用價值」來說,那它在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後,卻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這倒是我所始料不及的!
筆者說這句話,也是近一年來,面對海外中國知識界的實際現象,有感而發:
最近一兩年來,由於報章雜誌上。對胡氏生前一些有趣的小問題──如學位問題、戀愛問題等等的討論,甚或辯論的關係,「胡適」往往又變成一些學術上和社交上談話的題材。在這些場合裡,我也在無意中發現,那些自港臺來美的「知青」──包括很多我自己的學生──對胡適這個命題已十分陌生。他們之間好多都能寫一手好的白話詩文;但是「胡適」與「白話詩」、「白話文」,究竟有多深的關係,他們就不知其詳了。至於甚麼「實驗主義」、「杜威」、「羅素」……什麼「乾嘉學派」、「言字解」、「吾我篇」、「問題與主義」……那就更不必說了。總之那樣活生生的一位「天下何人不識」的「我的朋友」,現在已漸次被歷史的潮流淹沒了──淹沒得如此之速!
最糟的要算是最近才從大陸上出來的一些「知中」了。我們偶爾聊起天來,他們所知道的有關「胡適」的舊聞就更少了。其中有些極有成就的科技專材,竟然對「胡適」和「胡適之」是否是同一個人,也發生了疑問!
適之先生是筆者所熟識的,最看重身後之名的一位前輩。他老人家底「身後之名」消逝得這樣快,該是他生前所未曾想到的罷。
最近筆者接到老朋友朱文長教授的來信。他說他在看《傳記文學》的胡適自傳時,是「先看德剛,後看胡適。」驟讀此信,我會覺得是老朋友對我錯愛了。其實全不是那麼回事。因為像朱文長教授那樣,當年在大陸上受大、中學教育,今日流落在海外教書的「知老」,胡適這本小書上的哪一句話,他未看過──甚至聽胡氏親口說過──十遍八遍迺至更多遍呢?
俗語說,「話說三遍如爛草!」讀書亦何嘗不然?縱是胡適著的書,讀過、聽過三、五、十遍,也會變成一堆爛草,朱教授也就不要去「先睹為快」了。至於我這位無名作家,不管我寫的是怎樣地「瞎扯淡」,但是總歸是朱教授「尚未寓目」的閒文、閒書。他老人家如史席有暇,和娘子一起來翻翻「報屁股」,消遣消遣,那我底「瞎扯淡」,自然也就在「先看」之列了。余小子如不知輕重,把這句「朱子語錄」當真,而自覺「老子文章賽胡適」,那我豈不是一名天大的阿Q嗎?
須知胡適之先生生前在中國享盛名,歷四十年而不稍衰。因此他底一生,簡直就是玻璃缸裡的一條金魚;它搖頭擺尾、浮沉上下、一言一笑──在在都被千萬隻眼睛注視著。稍有一點關於「胡適」的小故事,在報章雜誌上不是「頭條」,也是「花邊」。全國上下──尤其是茶餘酒後──對他都有極濃厚的興趣。
以前的娛樂場中有句俗話說,「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因而就「看胡適」(Hu Shih watching)這宗娛樂項目來說,它和「看梅蘭芳」實在是大同小異的。會看的專家和藝人們,便看某「門道」;一般遣興的觀眾和讀者,則看其「熱鬧」;而大家爭看的興緻則是一樣的。筆者不敏,當年在大陸上,夾在千百萬「知青」之中,爭看這場「熱鬧」,也是自七八歲就開始的。我想和我平輩或長一輩的中國知識分子,那時也是人人如此的。試問我們這一輩以前在大陸上受大中學教育的人,哪一位不能對「我的朋友」,品頭論足一番呢?既然大家對胡適之都很熟悉,也各自有一套主觀的看法,那末一旦「朋友」不要了,把老胡適拖出來咒罵一通,則人人皆可罵出一套來──罵得個痛快淋漓,罵得他狗血噴頭。
這就是五十年代裡,大陸上舉國批胡的全盤經緯。由於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人人都知道「胡適是老幾」;所以毛澤東一聲令下,大家也就可以指著太平洋,大叫其「胡適算老幾」了。大家對「我的朋友」都有三分熟,寫起打差文章來,也就容易繳卷了。
六十年代之初,適之先生不慎因貪酒亡身而引起港臺兩島皆哭的現象,也是同一個道理。他老夫子文壇祭酒,風雲際會五十年;最後撒杯人寰,含笑而去,死亦何憾?但是他底死,卻使我們的社會上頓時失去了一位,老少咸欽、熱熱鬧鬧的大眾發言人,則生者奚堪?所以大家就望電視而墮淚了。
如今二十年快過去了。在歷史上說二十年原不算長。但是便在這短短的二十年內,胡適之先生卻由一位嬉笑歡樂、妙語如珠的「我的朋友」,轉變成和韓文公、朱文公、王文成公等擠在一起的木頭牌位了。這片後來居上的「胡文公神位」,究竟代表些甚麼呢?這問題的答案也就隨著地球的旋轉而愈來愈模糊了。
記得筆者在一九七○年冬季訪臺時,蒙林語堂先生盛情召宴。我按時前往。在一家嘈雜的大酒店內,我問那位衣冠楚楚的總招待,「林語堂先生請客的桌子在哪裡?」他把兩眼一瞪,大聲反問我一句說,「林語堂是哪家公司的G」失笑之餘,我心裡也在想,工商業社會的變動多大啊!
「胡適之」雖然和「林語堂」一樣,今後永遠不能和「公司」競爭了,但是胡適終究是胡適。它是個中國文化史上的「客觀實在」。後世學人還會去繼續研究它的。
再者,胡氏生前提倡了一輩子,甚麼「民主」、「自由」;「實驗哲學」;「不疑處有疑」;「不讓人家牽著鼻子走」……等等成筐成簍的大道理。雖然這些都不是胡適之享有專利的發明,但是當這些概念還在「反動」和「毒素」的階段時,大家都慷慨捐輸,把它們一股腦都寄存於「胡適」名下,變成胡適之的私產,而胡適也當仁不讓地據為己有。因而在胡氏含笑歸天之後,這些概念也就和「胡適的幽靈」結下了不解緣。有朝一日,時移勢異,毒草變成香花,胡適的幽靈借屍還魂,又成為後世青年仰慕的對象,亦未可知。
但是「胡適」這個名詞,除掉它底模糊的「歷史形象」(historical image)之外,究竟還有多少其他的實際涵義呢?「後世青年」既無金魚可看;也無小道消息可聽,要了解「胡適」,那就只有求之於「書」了。但是哪樣的「書」才能有效地提供他們所渴望的知識呢?《胡適思想批判全集》?《胡禍叢談》?《胡適與國運》?《胡適文存》、《文選》、《論學近著》……老實說,這些鉅著都會使「後世青年」,愈看愈胡塗,愈看愈不知道「胡適」是什麼回事。他們所需要的實在只是一本簡單明瞭,童叟無欺,而包羅胡適學識、思想、生活、家庭背景等各方面的小書。如果這個文化需要,由於時代轉換而成為事實的話,那末胡先生這本小小的《口述自傳》(也是他一輩子所編撰的最後的一本「上卷書」),對青年讀者的「實用價值」,也就會逐漸地上升了,因為它是一部最淺近的、最適合青年讀者需要的、胡適自撰的「胡適入門」。
研究中國近代文史的專家們,抽空瀏覽過,這本小書或許也可幫助他們,把他們概念中的「胡適」,整理得更有條理。因為它是一本辭簡意賅、夫子自道的「胡適學案」。
一般遣興讀者,工餘飯後翻翻,也可大略體會出,胡適底「反動言論」和「毒素思想」的來龍去脈。至於它是毒草還是香花,胡適自己並沒有「自賣自誇」;他只是「據實招來」而已。賢明的讀者們──不論批胡也好,擁胡也好,既批又擁也好──自然會各自做其正確的判斷。
上述這些雅俗共賞的「實用價值」──尤其是對後輩青年讀者的「實用價值」──倒是適之先生和筆者當年未曾想到的。現在筆者既然有感於時事而千慮一得地想起了,所以就補寫一點譯後的感想。
還有我想在譯後補充說明的,便是胡適之先生這本自述,從頭到尾原是他老人家說給我一個人聽的。他那時想像中的「將來讀者」,則是美國大學裡治漢學的研究生。因此我也就遵從他底意思,在章目結構、材料取捨上,以「美國研究生」為對象。同時我自覺我對這些可能的讀者們,漢文底子和學習風尚,所知較深,因而在編稿時,有許多地方也是我替他硬性作主,其後才由適之先生查閱認可的。所以在那十餘萬言原稿的背後,還有胡老師與筆者千百萬言的討論和對話。如果這本書的讀者,忽然從碧眼黃鬚的美國學生,轉變成黑髮無鬚的中國學生,那這些錄音背後的討論和對話,就可能比錄音稿上的正文更為有趣而「實用」了。
本來,「對話」(dialogue)比「講課」(lecture)更有價值,原是世界學術史上的通例。古代的聖哲如孔子、孟子、蘇格拉底、釋迦、耶穌、穆罕默德等等都是述而不作的。他們底哲學和教義,多半是當時聽眾和弟子們,從對話中筆記或默記下來的。蘇格拉底固有其有名的《對話錄》傳於後世;而儒教「經書」中的《論語》、《檀弓》等著作,又何嘗不是孔子的「對話錄」呢?而這些對話錄就遠比其他「經書」更有價值。主要的原因便是「對話錄」所記的往往都是些脫口而出的老實話,不像那些三思而後言的「講學」、「說教」等的官腔官調也。
適之先生和我們的「對話」還不是一樣的嗎?例如在胡氏著作裡,我們就很難找到他對「律詩」說過一句好話。但是在「對話」裡,他卻說作律詩要下幾十年的功夫。
又如談政治罷。他曾一再公開的說,「CC反對我!」意思是說國民黨裡CC系的領袖們,曾經反對他做總統。可是後來他又私下告訴我說,「CC在擁護我!」(筆者自己的一九五八年八月八日「日記」所載。)這句話我就未嘗聽他在公共場所說過。
其他的例子還多著呢。可惜當時我未留意把它們全部記下來,以後大半也都忘記了。可是每當我深夜獨坐,回譯胡氏自述時,昔年與胡老師的對話,往往又重浮腦海。想起來了,我就隨手在譯稿上寫個小眉批。等到一章譯完,我就把這些眉批稍稍整理一下,抄作「註釋」的一部分。有時下筆不能自已,就寫得老長老長的,簡直變成胡適春秋裡的公羊傳、穀梁傳了。
當然一個人的記憶是很容易發生錯誤的。甚至本稿的錄音和繕校都會有錯誤。朱熹就說過,記人言語最難。不得其意,則往往「以己意出之」。在本篇的英文原稿裡,我也就不敢說,絕對沒有筆者「以己意出之」的地方。因為一切的「口述歷史」,往往都是如此的。甚至古聖先哲,亦所難免。
《禮記》的〈檀弓篇〉裡,就有一段孔門弟子,誤記「夫子之言」而引起抬槓的趣事。原來孔夫子曾說過一句「死欲速朽」(「死後就趕快爛掉算了!」)的話。曾子聽到了,便以為老師在喪葬的傳統觀念上,發生了「修正主義」。但是孔子一生都在誓死推行他底「三年之喪」的教義,這一下來個早死早爛,豈不是自相矛盾嗎?所以諸弟子對曾參這位學長的「口述歷史」,不大信任。曾子急了,說,「我是聽老師親口說的啊!」(「參也,聞諸夫子也!」)大家還是不相信。曾子又舉出人證,說,「我是和老同學子游一道聽老師說的啊!」(「參也,與子游聞之!」)大家最後又去追問子游,才發現實在不是曾子在說謊,而是他底「錄音機」,出了毛病。
原來當孔子在宋國逃難時,聽到那位蓄意想謀殺他的貪官污吏司馬桓魋,在訂製一套預備將來「蒙主恩召」時,自用的石頭棺材。這個石棺的製造工程太大了。造棺工廠鑿了三年還沒有鑿成。孔老夫子聽到這故事,氣得鬍子直飄,所以才說,「死後趕快爛掉算了!(還造什麼石頭棺材呢?)」
他老夫子這句氣話,幾幾乎被曾子在「口述歷史」裹,錄錯了音。如不經眾人臨時發覺加以改正,那末儒家兩千年來的教條,便大大地不一樣了。後世的孝子賢孫們,不用說要省掉多少事;訂製玻璃棺材,也就犯不著了。
所以在這本小書裡,我也不敢說,「吾聞之夫子也」,是絕對正確的。縱使我能找出個「子游」來人證一番,我還是不敢說,我的紀錄是沒有錯誤的。好在現在還去古未遠,適之先生的門生故舊、筆者的賢師益友,仍遍佈五大洲,倘能不吝匡正,實在是感盼不盡的。
至於我自己的譯文,我也不敢說絕對沒有錯誤。這本小書上的文字,事實上是「復原」重於「翻譯」。在我們當初編撰英文原稿時,為顧慮到洋學生的漢學程度,所以對中國古籍的徵引,一般都是「削足適履」的。如今既然「復原」給中國讀者們看,就得重行「量腳做鞋」才對。對著英文原稿,按照英語結構,一句句地硬翻下去,似乎也大可不必。為著使譯文讀起來比較順口,並使古籍引證上比較明確易解,筆者乃於譯文上酌添字句;然為求盡量忠實於原稿,凡是譯文中為英文原稿所沒有的,我一概加個「方括弧」﹝﹞以標明之;或在註腳上加以說明,務使魚目不致混珠。縱使如此,筆者還是不敢說譯文與原文絕對一致也。
再者,筆者謀生海外,平時實在忙亂不堪。尤其是我所服務的紐約市立大學,由於紐約市幾度面臨破產而動盪不安。日常課務與正規研究之外,雜務也多如牛毛;無法抽暇做太多的額外工作。晚間和週末雖可忙裡偷閒,略事翻譯,那往往也是在十分疲勞的情況之下執筆的,因而對譯文的推敲斟酌,也就得過且過了。偶然誤譯,亦或難免。所以當拙譯在《傳記文學》上連載結束之時,筆者原打算把譯文與原稿再逐字對校一遍。無奈俗務太忙,夜對螢光幕校書,往往也頭昏目眩,力難從心;一拖數月,還未能終篇。然竊思譯文中雖小誤多有,大錯應不會太多,甚或沒有。自我安慰一番之後,重校工作也就掩卷作罷了。讀者賢達,如發現譯文有欠妥之處,至乞不遺在遠,隨時惠教為幸。
總之,胡適之先生是現代中國最了不起的大學者和思想家。他對我們這一代,迺至今後若干代的影響,是無法估計的。正因為如此,我們這些和他同時代的後學,耳濡目染之間,對他底觀察和認識也最為真切──至少比後世學人或外國專家,要真切得多。值此「胡適」大名一天天地向歷史的海洋下沉之時,我們和他老人家原先很熟識的人,乘大家記憶猶新之時,寫一點對他的觀察和感想,實在是義不容辭的。這也是筆者近兩年來,信手塗鴉,寫了幾十萬字的主要動機。如因拙作之付梓而引起時賢各抒己見,把我們大家都認識的胡適之先生的學術思想、政事文章,在他恩怨將盡之時,提出來公開討論討論,使他的學術地位,將來在中國文化史上,益得其平;這樣,則筆者不學,寫這兩本小書,就是拋磚引玉了。
一九七九年冬於美國新澤西州北林寓廬
《胡適口述自傳》編譯說明
一、本稿為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口述歷史學部」所公佈的胡適口述回憶十六次正式錄音的英文稿,和筆者所保存、並經過胡氏手訂的殘稿,對照參考,綜合譯出。
二、本稿原定與胡氏的《四十自述》英文譯本,合二而為一。故凡《四十自述》中已有的故事,本稿均未重複。
三、胡氏口述的英文稿,按當初計畫,只是胡氏英語口述自傳全稿的「前篇」或「卷上」;故按「全稿」層次分為「三篇」「二十九節」。既然「後篇」或「卷下」始終未能做出,則上項劃分已失其意義。故本稿乃按原有目次重分為十二章。庶幾本稿可單獨印行,自成一書。
四、凡原稿語意有欠清晰的地方在譯文須加些字句來表明的,譯文上均加方括弧﹝﹞,以表示為原稿所無。
五、凡原文所徵引的其他著作上的文字,如果過於簡略,有使讀者不易明瞭的地方,譯文則將引文前後酌量加長,使語意更為明顯。
六、由於海外參考資料的限制,如原稿中的引文或人名、物名一時無法用漢語「復原」的,則暫時「意譯」或「音譯」,以待將來補正。
七、引文出處,原稿皆未註明;或其他字句有欠明白的地方,譯文中就酌量情形,加註解予以說明。
八、胡氏當年與筆者對各項問題的討論,以及筆者訪問胡氏時的問難與感想,均為正式錄音紀錄所未收。筆者亦酌量情形於註釋中略加按語,予以補充。
九、本稿的翻譯事實上是一種漢語「復原」的工作。胡氏當年用中英雙語參雜口述時,所說的語言雖未必全係「語體」,譯文仍全部用「白話」來表達,以符合「胡適之體」的「文體」。
十、本稿譯述倉卒,而筆者當年與胡先生工作時成筐的筆記又十遺其九,以故本稿凡是需詳細註釋的地方,而筆者在紐約附近各圖書館又找不到所需參考資料的時候,就只好暫付闕如,他日再設法增補。疏漏的地方,還希望讀者賢達的指教和原諒!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