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戰無不勝的軍事奇才韓信

戰無不勝的軍事奇才韓信
9789861203928
奎文閣
麥田
2010年10月29日
100.00  元
HK$ 85  





ISBN:9789861203928
  • 叢書系列:重說.史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重說.史


  • 人文史地 > 概論

















    有能力的人一定會成功嗎?有成就的人一定會善終嗎?
    韓信這位大漢帝國的建勳柱石,劉邦為何要他非死不可?
    本書為您揭開漢朝歷史上最大冤屈!


      韓信是中國歷史上的戰神,其震懾四方的威名與摧枯拉朽之鋒銳,足以使後來歷朝各代的名將仰慕追思。韓信絕非一戰成名,他的每一場戰役都是經典。奇謀詭計、巧取強攻,使敵人心驚膽寒,防不勝防,束手無策,屈辱臣服;使後來人談論起來心潮澎湃,心嚮往之,但卻無法效法而扼腕。


      韓信因戰而成名,也因戰而死,但韓信卻不是戰死的。誰都知道他是怎麼死的,但沒有人救得了他。因為有一個人特別想殺他,已經想了好幾年,不殺他就日不能食,夜不能睡,不殺他就口乾舌燥、胃堵肝疼,不殺他就心緒不寧,無暇它顧。


      這個人就是劉邦!


      韓信當然不想死,螻蟻尚且偷生,況且背了太多的榮華富貴,背了太多的功名利祿,怎麼願意死呢?但是比起死,他更不願意被人不明不白的殺掉,大丈夫當珍惜名器,這麼草草死掉,于心何甘,於情可憾。但是劉邦刀刀見血,直至把韓信送上不歸路。


      這就是歷史大棋局中韓信的宿命。在戰爭的棋局中,韓信是光彩奪目的神;但在政治的棋局中,韓信則灰頭土臉,儼然一個弱智的侏儒。棋局無法攻破,也無法重複,所以韓信只有死,眼睜睜地為自己倒數計時。


      到底韓信與劉邦結下了什麼梁子?其實還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梁子,倒是韓信為劉邦創造了許多的利益,唉!這些事還真不是用江湖中的梁子這種小概念能夠解答的,因為利益多了也能殺人!


      本書不僅在講歷史,也在講人生智慧,更是講人性。韓信以及韓信們的悲劇的確遠非「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所能詮釋。


    作者簡介


    奎文閣


      漢族,獅子座,網路作家。




     





    引子
    一個需要從頭說起的故事。大秦帝國崩塌了,群雄並起的時代開啟了,貴賤殊命的鐵律撕裂了。


    一、我不想虛度年華,但我真的無事可做
    韓信的這把破劍估計只具有象徵意義,保不齊都是木頭削的,其精神玩具的作用遠大於殺傷功能。但是韓信所有的精神和信仰、抱負與理想都凝聚在這把破劍上,這是他的寄託。他就像一匹逡巡獨行的狼,保持著本能的警覺,時刻嗅聞著可能的機會。


    二、即便是天才,歷練之路也是漫長的
    韓信在這近一年的時間裡,跟隨部隊如潮水般到處征戰,雖然沒有什麼戰功 ,但是由於腦袋靈光,不僅解決了溫飽問題,而且保住了性命,更重要的是逐步接近了項梁,進入親兵中軍的範疇。


    三、找份工作不容易,找個好老闆更不容易
    在那個混亂的局勢中,實力決定一切!雖然項羽贏得了巨鹿戰役的勝利,雖然收服了諸侯,但是問題也暴露出來,只有一個人冷冷地看清了這個問題,沒有與項羽載歌 載舞。這個人就是韓信。


    四、為了光明的前途,你的頭必須比牆要硬
    「非我韓信心高氣傲,無奈人生如白駒過隙,大丈夫當建功立業,不願虛度光陰。韓信隨丞相回營不難,然漢王欲王天下,必請賦韓信專征之責,韓信定當效死馬前, 蕩平諸侯。若仍為末吏,非韓信不願,實乃非韓信所長,于漢王毫無裨益。」


    五、跟隨老闆簡單,弄懂老闆可不簡單
    對老闆的了解程度決定了與老闆關係的好壞以及互動的效果。一個人要想在老闆手下得到最大程度的揚長避短,必須要了解老闆的理想、興趣、習慣和技能結構。當然 還必須時刻銘記「距離等於安全」。


    六、軍中無大將,處處遭人欺
    劉邦一聽張良的報告,大驚失色,慌了手腳,把正摟在懷裡的咸陽宮女推到 一邊,光著腳丫子在地上來回踱步,說:「這可怎麼辦?這可怎麼辦?」


    七、飛龍騰淵,終於可以放手大幹了
    拜將臺上,兩面戰鼓被兩名彪形大漢擂得隆隆作響,交相呼應。鼓聲中漢王劉邦攝衣健步拾級而上,身後跟著的一人金盔金甲、黑色戰袍,腰下懸掛三尺寶劍,身材頎長 ,挺胸昂頭,兩人一前一後登上拜將台。


    八、勝敗尋常事,效果大不同
    善謀者不戰,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亂。勝敗乃兵家常事,不必過於煩擾。不過敗退與進攻一樣需要仔細安排,要有章有法。


    九、戰略論戰與權謀博弈
    世上沒有永遠的友誼,只有永恆的利益。劉邦一聽,扔下筷子,把飯吐在地上,拍著大腿大罵:「他奶奶的,臭儒生,差點壞了我的大事。」劉邦明白天下遠比一兩場勝仗重要。


    十、我這邊幹得熱火朝天,老闆那邊卻處處挨打
    韓信的凌厲攻勢、韓信的詭異行蹤、韓信的縱橫捭闔,如集束炸彈一般橫空出世,投向了惶惶不可終日或者不可一世的諸侯。無論是了解韓信還是不了解韓信的諸侯,從此真正的噩夢開始了。


    十一、既要低頭拉車,也需抬頭看路
    君不見何謂追亡逐北?君可知何謂落花流水?那麼消滅了齊國,韓信接下來 該做什麼呢?


    十二、項羽,你要為你的錯誤付出天大的代價
    在殺死幾百名漢軍之後,項羽也身披十多處創傷,血染征衣,鬚髮凝固,像 一座天神一般。項羽畫戟戳地,怒目直視漢軍。


    十三、沒有了戰爭,那我去幹什麼呢?
    現在,戰爭沒有了,韓信今後要以什麼為寄託呢?現在,沒有了戰爭,劉邦去幹什麼呢?劉邦忙得睡不著覺,韓信也很煩悶。


    十四、能不能與做不做
    歷史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為其「好玩」,「好玩」的含義很大程度上是指意外事件的發生,意外事件的發生往往不以人的好惡為轉移,人的好惡機謀有時候真是百密一 疏或者力有未逮。


    十五、成敗興亡瞬間事
    韓信輕輕打開錦盒,盒蓋開啟,韓信大吃一驚,一下跌坐在胡床上,隨即掩面大哭。


    十六、扯娘腿,這皇帝真不好幹
    劉邦很苦惱,比秦始皇還苦惱。秦始皇雖然苦惱,但人家很自信。劉邦不僅苦惱,而且無論如何也自信不起來。這就非常麻煩,劉邦感到煩了,其他人就只有惹麻煩上身了。


    十七、斬盡殺絕,一了百了
    削除隱患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將隱患連根拔起,化成灰燼,只有斬盡殺絕,才會一了百了。劉邦咬牙切齒地下定了決心。


    十八、與其坐以待斃,不如鋌而走險
    在長安城裡,人們幾乎遺忘了韓信,但長安城外沒有人能夠遺忘他、沒有人敢忘記他,因為忘記韓信就意味著自殺。不想在絕望中毀滅,就必須在絕望前爆發。


    十九、人情本來薄如紙,相逢何必要如此
    劉邦示意太子平身,父子執手同車進城。經過城門的一瞬間,劉邦腦海裡閃過一個奇怪而可怕的念頭。


    二十、英布的怒吼,「皇帝算個屎」
    劉邦頓了頓,又問道:「不過,若韓信在世你看他會做何選擇?」。薛公心裡咯□一下,腦筋一轉,搖搖頭說:「未可知也。」


    二十一、黃雀到底有多黃?
    通過遺詔的形式,呂雉把自己的老相好陳平推上了丞相之位。可是劉邦背地裡留下了一張神祕的字條。







    推薦序


      韓信的人生跌宕起落,可謂曲折離奇。其一生為人:年輕有大志;胸襟開闊,有大忍之心;事主以忠信;知恩圖報,以德報怨。「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由此觀之,韓信實乃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韓信這位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戰神,他沒打輸過任何一場仗,而且他經手的每場戰役,像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像是「背水一戰」,像是「四面楚歌」等等,都經典的可以列入教科書裡,讓人驚嘆於他的文韜武略、謀定後動的雄才。沒有他,劉邦只是一個屢戰屢敗、抱頭鼠竄的痞子,絕不會創建大漢王朝。沒有他,西楚霸王項羽也不至於失去到手的江山,甚或悲憤到自刎於烏江畔。他一個人,結束的楚漢相爭的亂象,決定了歷史的走向,是何其不凡!


      司馬遷在史記中特別以〈淮陰侯列傳〉一章,描摹韓信一生的波瀾壯闊,更為他的功績做出最佳的註腳,「太史公曰:吾如淮陰,淮陰人為余言,韓信雖為布衣時,其志與眾異。其母死,貧無以葬,然乃行營高敞地,令其旁可置萬家。餘視其母塚,良然。假令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則庶幾哉,於漢家勳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不務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謀畔逆,夷滅宗族,不亦宜乎!」


      但正如作者所言:「一個有能力的人,未必會是一個成功的人;一個有成就的人,未必會是一個善終的人。」在戰爭的棋局中,韓信無疑是光采奪目的神,彈指間檣櫓灰飛煙滅;但在政治的棋局中,韓信則是灰頭土臉,如玩偶般任人擺布……韓信這位大漢帝國的建勳柱石,功高震主的結果,就是劉邦只想除之而後快;正也因韓信雖無匹夫之勇,卻有婦人之仁,進而讓自己一步步走向身死功滅的境域,即所謂的「狡兔死,走狗烹」,一代軍事奇才卻以悲劇英雄的下場終結生命。


      《戰無不勝的軍事奇才韓信》無異是弱肉強食、成王敗寇與道德狡詐交織成的驚心大劇,命運的多種可能,透過歷史的閱讀,看你如何選擇與取捨!


    麥田資深主編 林俶萍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