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朝聖者的中國想像:楊煉詩美學探索
|
|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
|
|
|
|
|
9789862215661 | |
|
|
|
王穎慧 | |
|
|
|
秀威資訊 | |
|
|
|
2010年10月01日
| |
|
|
|
83.00 元
| |
|
|
|
HK$ 74.7
|
|
|
|
|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 叢書系列:個人著作系列
* 規格:平裝 / 204頁 / 14.8*21.0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個人著作系列
|
|
分 類
|
文學小說 > 詩 > 華文現代詩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內 容 簡 介
|
@本書闡述主軸在以楊煉「中國手稿」時期作品為研究對象,考察其「文化尋根」的理念與方向,意在處理後文革的特定背景下,譯介潮、文化尋根意識與楊煉的關係,並梳理楊煉詩作與經典《易》的釋義,尋找中國圖象的訊息如何流轉於文本場域,解譯他對待文化的詮釋。
作者簡介
王穎慧
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
|
|
目 錄
|
o詩洞達開文智,慧易圓融啟道元」──序賀元智大學中文系王穎慧女棣碩論出版
高難度的研究──陳大為序
第一章 觀看的視野:敘述與詮釋的策略
第二章 現實土壤裡的文化神思──論「後文革」文化思潮裡的楊煉詩歌
前言
第一節 反思的起點:「沒有文化的一代」
第二節 根源的尋索:「幻象空間裡寫作」
結語
第三章 接受與傳承──強者詩人的譜系繼承與開創
前言
第一節 古文明的朝聖:聶魯達與楊煉的學徒期
第二節 現代詩哲的養成:艾略特與楊煉的鍛造期
結語
第四章 自撰天書,或成一家之言──由「造《 》策略」管窺精神史的質變軌跡
前言
第一節 正典的輪廓:《 》的生成與演示
第二節 巫者的幻術:解經與治《 》之要
第三節 天人與《 》道:視覺圖像的解讀
第四節 生存的假說:理想的傳遞與實踐
第五節 心象的傳釋:「精神」的線性理則
結語
第五章 雄渾與再現──擬古者的修辭雄渾與地景建構
前言
第一節 感傷的距離:文化地標的印象
第二節 文化的解釋:歷史斷片的復現
結語
第六章 結論
參引文獻
|
|
|
書 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