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貓馬麻:家貓、街貓、流浪貓和守護天使的故事

貓馬麻:家貓、街貓、流浪貓和守護天使的故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203300
阿義
橡樹林
2010年10月22日
117.00  元
HK$ 99.45  






* 叢書系列:眾生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6.8*22 cm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眾生


生活風格 > 寵物 >








@一個貓把拔,一個貓馬麻,二個小孩、八隻流浪貓,組成一個溫馨卻又笑點不斷的家庭。

  這是一本愛貓人非看不可的療癒佳作。
  
  一個從小討厭貓的男子,娶了一個愛貓如癡的女子,一路見妻子不曾間斷的搶救流浪貓,家裡的汽車、機車上,夏天的包包、冬天的大衣口袋,永遠都有小包裝的貓飼料、貓罐頭,除了在住家附近定點餵食,出門辦事看見瘦骨嶙峋、行動遲緩的貓咪,一定得暫停片刻,讓牠們飽餐一頓再走。除此之外,多年來從路邊、河邊、社區搶救回來已奄奄一息的貓咪,數量已超過百隻。

  再怎麼鐵石心腸或厭惡貓咪的人,也會被這樣的舉動感動而融化。從此,丈夫開始加入妻子拯救流浪貓的行列。家中的貓咪成員也從一隻、二隻、三隻,不斷增加到目前的八隻。

  這八隻怎麼「好言相勸」都我行我素、不肯被馴服的「野獸」,每天都在家中的地盤張牙舞爪、飛天鑽地、吃喝拉撒。雖然嚴重干擾作者的生活作息,甚至喧賓奪主,每天闖禍不斷,但也為這個家庭帶來不可言喻的歡笑。

作者簡介

阿義

  台灣澎湖人,1954年生。

  曾任《工商時報》主編、《時報周刊》副主任、《PC home電腦家庭》副總編輯、《iThome電腦報》副總編輯、《HIT!職棒迷》總編輯。
著有《金臂人黃平洋》、《用心看球》(麥田)、《雲霄飛車家庭》(九歌)、《薛仁貴新傳》(遠流);譯有《我在洋基的日子》(三采)。現為自由編輯、寫作者,兼任流浪貓定點餵食助理。


w的序

  已經數不清有多少次了,我才剛從學校回家,媽媽就微笑地看著我,彷彿那一天是我生日。

  「安安來看。」她總是帶著無限歡喜的笑容,要我跟她走進房間。不出我所料,媽媽的枕頭邊,果然又有了一隻、兩隻(有時候還一來就是三、四隻)可愛的小貓咪。接下來,她就會一點一滴地告訴我,她是什麼時候、在哪裡、又是怎麼撿到小小貓的、醫生說牠們有沒有什麼病……。

  媽媽抱著小小流浪貓的樣子,就像抱著剛出生的嬰兒,懷中的小貓也總是不知所措地看著媽媽,似乎又是害怕又感到溫暖。在我看來,那一幕幕的景象就像是大天使呵護著易碎的小生命。

  就算住在十一樓,我的貓天使媽媽總能聽到從地面上傳來的貓叫聲,卻常常聽不到口袋裡的手機響聲;不管外頭下大雨還是吹大風,她永遠準時去餵貓,卻常常忘了自己還沒吃飯。她愛貓就像愛我和哥哥信之,處處為我們著想:寒流一到,她就開始擔心貓咪會不會著涼;颱風來襲時,她更擔心野貓的安危,就算生病了也要出門餵貓,生怕貓咪們餓肚子、沒水喝。這幾年來她都在為流浪貓奔走,有如牠們的守護天使。

  我沒辦法像媽媽那樣,但是,我也希望自己能多照顧幾隻流浪貓,所以我向媽媽學習,天天都在書包裡擺上幾小包的貓飼料,出門和放學回家時,在從捷運站到學校或家裡的路上,邊走邊看有沒有瘦巴巴的可憐貓咪。

  不管是走在哪條巷子裡,只要看到陰暗的角落有人擺放一碗飼料一碗水,我就會突然感到一股溫暖。我相信,在人人來去匆忙的台北市,到處都有像我媽媽一樣的貓天使,願意撥出一點力量幫助貓咪,為貓咪的生存著想。

  在寸土寸金的都市裡,人類佔據了大半空間,野狗和野貓只能躲躲藏藏,在最偏僻、陰暗的角落度過可能很短暫的一生,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生活。我想大家都知道,牠們也跟我們一樣,有生命,有靈性,不但想要活下去,更想活得自由自在有尊嚴;我認識的貓媽媽,愛牠們的孩子就像是媽媽愛我們。人類當然比野貓野狗都聰明,但我希望,我們能運用自己的聰明智慧造福其他的生靈,而不是驅趕、欺負、捕捉,甚至只想要消滅牠們,因為自己的絕對優勢而忘記了人性美好的一面。

  這本書裡寫的,都是我媽媽和她這些年來照顧過的貓咪的故事,雖然執筆的不是她,而是我的老編輯爸爸,但真正的作者還是媽媽,裡頭寫的也全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事。不管讀者看完這本書後,感受到什麼,了解到什麼,我相信,你們都一定能體會我媽媽對貓咪的愛心和苦心。

  說不定,你也會因此變成一位貓天使。

  陳慶安

朱天心序

真實呈現的生活誌與生命史

  打從○三年我陸續寫貓文出貓書以來,不時被不熟或新友人問:「什麼時候開始關心/做流浪動物保護議題的?」

  我想都不用想的回答:「上個世紀。從我出生始。」

  我是說真的,因為童年照片裡,不見一張媽媽懷抱我們的留影,有的都是媽媽懷抱著貓或狗、一旁髒兮兮的蹲著坐著也懷抱貓狗的我們姊妹,那些貓狗,是早我們先到的家庭成員貓大哥狗大姊,牠們在世間浪盪討生活,路過我們家,留下來了,這與我們好像(我們不也是從哪個烏何有之鄉來世間浪盪、被父母收留)。

  其實,在這地球,在這島,這城市,如此長年默默在照護流浪動物的並不少(或永遠嫌太少?),例如阿義小鄭信之安安闔家。

  我曾在貓書《獵人們》中的一篇〈貓天使〉文首描述過小鄭的某次救貓行動,如今,更生動完整的呈現在本書中,誠如安安序文中說的,本書雖由老編輯爸爸敲鍵寫成,但實為全家人合力完成的生活誌和生命史、家族史(詩)。

  這是一本我期待的書。理由是,和小鄭一家一樣,我和家人友人同志(「台灣認養地圖」)除了在自己的社區里弄做「街貓TNR」,Trap, Neuter, Release,捕捉-絕育-置回,我們也遊說動了主管公部門,翻轉現行的「捕捉撲殺」政策,代以TNR,例如今年,台北市已有一○九個里、也就是四分之一個市的流動街貓是以絕育取代撲殺的。

  大概長年在做TNR的志工都同意,T和N並非最困難的(開始以為是最難的,要不要隨手翻開書中遍見的小鄭抓貓場景?),最難的是R,絕育除蚤打過狂犬疫苗的街貓放回原地原領域後,如何讓在地不喜歡或不瞭解的居民能接受生活裡偶爾會在牆頭草裡車下看到逍遙無害的貓,你一點不需做什麼(因為志工都做好了做完了),你只需把牠當做自然環境的構成分子,陽光、行道樹、尋常的麻雀繡眼……

  這很難嗎?難翻了,看看這些從人族口中說出的殘酷語錄:「我可是繳了管理費,牠們有繳嗎?」「人活不下去都知道燒炭自我了斷,你們不要餵,牠們也會自我了斷啊!」「你們有什麼權利要牠們活著?」……

  所以我們早早察覺,在做TNR外,必須(早早)同時營造貓文化,用文字、形象等等讓一般市民習慣生活環境中有其他物種族類,更好有一天會像某年眾人齊擠立法院辦公室偷窺窗外一株路樹上築巢的五色鳥那樣的盛事,你會為上班上學途中看見人家牆頭一隻悠閒曬太陽的街貓而也開心自在。

  然而在營造貓文化的同時,我們也深覺有難拿捏處,到底要強調美好有趣處(如此才能拐較多人關注),還是不迴避牠們當下的真實處境(那些在我寫字的現下無所不在殘酷大街的受苦折磨)?

  阿義的紀錄書寫一定也做過如此考慮甚至猶豫吧?最終,我們都做了同樣的選擇,呈現真實,只有真實,才留得下那些只有兩、三年生命、卻在我們生命記憶中刻下深深印記的生命。

  但保護流浪動物的工作真有這麼重要急切嗎?其實,我更願意正名為「保護弱勢運動」,流浪動物不會說話聲張權益(被視為奴工的泰勞尚且知道起而抗暴),也沒有選票(意即被愈益民意市場導向的公部門所忽視),牠們真是弱勢中的弱勢,如骨牌的第一張,整個社會不以生命而以垃圾視之,早晚,我們也會同樣對待外勞、獨居老人、殘疾……各種弱勢和少數,但,若守住了第一張骨牌,意即,我們會聞聲救苦對待一隻流浪貓,怎會不善待其他受苦的物種(包括人族)?

  就如同我接過的一位天津大學讀者的信中所言:台灣的民主我不羡慕,台灣的富我也不羡慕,但如你貓書中所言所努力的善待其他物種,那樣一個友善包容的地方,是我嚮往的……

  所以不是貓不貓的事(正像這社會充斥著振振有詞的相對主義式論調:你們有愛貓愛狗的自由,我也有厭憎貓狗的自由啊),正如同我們關懷原住民小孩或更遠的非洲飢貧孩子,無關乎我們愛不愛他們,而是做為一個文明人該有的慷慨溫暖。

  是的,慷慨、溫暖……,貓馬麻一家人高貴英勇的再再實踐了做為文明人族該具有的這所有價值……,但難道他們真一無缺點弱處嗎?

  當然有,他們沒有學得保護自己的情感和心臟,因為我也完全一樣,不然不會在讀此書樣稿時、在咖啡館中矇眼失態的大哭。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