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披頭四:艾比路三號的日子 Here, There and Everywhere: My Life Recording the Music of the Beatles

披頭四:艾比路三號的日子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614859
傑夫.艾莫瑞克、霍華.梅西
呂玉嬋
博雅書屋
2010年9月22日
150.00  元
HK$ 127.5  






叢書系列:人物誌
規格:平裝 / 468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人物誌


[ 尚未分類 ]








一本充滿趣味與創意的傳記:
史上第一次披頭四錄音間大公開、不為人知的錄音幕後花絮。

  艾比路三號,EMI唱片公司於倫敦的地址,多年來無數藝術家與音樂家在其中進出並灌錄唱片,也包括披頭四。他們在錄音間裡待了一個又一個漫長無盡的夜晚,陪伴他們的除了製作人喬治•馬丁外,就是本書作者傑夫•艾莫瑞克 - 他們的錄音師。

  太多太多的故事都發生在錄音間中。

  披頭四在那裡即興創作、與製作人討論每首曲子的內容、與錄音師一起設法完成不可能的音效;團員間彼此的包容與緊張、甚至到最壞的情況,由於小野洋子的介入,使其他團員感到不悅,進而引發衝突。即便如此,他們仍舊在此完成了搖滾樂史上,幾張最了不起的專輯,「艾比路」無疑已經成為披頭四的另一個象徵,甚至他們其中一張專輯名稱就是「艾比路」。

  從第一首暢銷單曲「請愛我」與披頭四結緣,擔任助理錄音師,到《左輪手槍》成為正式的錄音師,直到最後的錄音《艾比路》,作者擔任披頭四的錄音師近七年,見證了他們的成長到解散。現在,他決定把這些故事講出來,以紀念這個最偉大的樂團。

本書特色

  披頭四是一股風潮,襲捲了六○與七○年代,當時幾乎所有人都能隨口哼上一段他們的曲子,但他們所引領及影響的,卻遠遠不止於音樂而已……

  披頭四所代表的六零年代是一個帶著傳奇色彩的時代,嬉皮、反戰、革命、社會主義、放蕩不羈的生活、爭取自由、性別模糊化、大眾文化、搖滾樂等等,都是在六零年代的歐洲與美國發展出來的。許多走過六零年代的人懷念它,沒能親身經歷六零年代的人嚮往它。本書雖然以批頭四為主題,但也間接側寫了六零年代的文化與社會,不論對披頭四樂迷或是喜歡六零年代的人來說,都是一本非讀不可的書。

作者簡介

傑夫.艾莫瑞克

  是全球出類拔萃的錄音師與製作人,曾與艾維斯.卡斯提洛(Elvis Costello)、廉價把戲樂團(Cheap Trick)和傑夫.貝克(Jeff Beck)合作,四度榮獲葛萊美音樂獎,其中包括二○○三年獲得技術終生成就獎。

霍華.梅西

  是經驗豐富的音樂記者,出版過十一本著作,也以錄音師身分與重要藝人合作,例如艾維斯.卡斯提洛與電力站樂團(Kraftwerk)。



謝辭
導讀


前言 一九六六年
一 未知的寶藏
二 艾比路三號
三 遇見披頭四
四 早期錄音
五 披頭熱
六 一夜狂歡
七 創新和發明:錄製《左輪手槍》
八 很高興到這裡來,實在讓人太興奮了:《比伯軍曹》錄製開始
九 傑作的成形之路:《比伯軍曹》的概念
十 妳只需要愛……和長假:《奇幻之旅》和《黃色潛水艇》
十一 我辭職的那天:錄製《白色專輯》
十二 暴風雨後的寧靜:《白色專輯》以後的生活
十三 鐵砧一組、床一張、持槍殺手三名:錄製《艾比路》
十四 於是來到了盡頭:最後一次信步橫越艾比路
十五 補破洞:在蘋果唱片的歲月
十六 排水道、蜥蜴和季風:錄製《逃亡樂隊》
十七 披頭四以後的人生:從艾維斯.卡斯提洛到《真跡紀念輯》
尾聲 哎呀,我今天讀到新聞了
注釋
中英對照表




  上回傑夫.艾莫瑞克和我合作,已是十年前的事。在那最後一次機緣,我尤其喜愛的記憶之一是,艾莫瑞克證明錄音臺無法做出迷人而有趣的破音時,婉轉地罵了錄音臺幾句。

  在今日的錄音間,無數聲音出自不過是模仿往日創新聲音設計的小盒子,選擇雖然不計其數,在缺乏想像之人的手底,創造出的驚喜似乎較少。

  關於一九六○年代的流行音樂,理論層出不窮,我們卻依舊尚未充分感謝少數幾位錄音師的貢獻。在某些音樂人的激勵下,他們的創新立異改變了錄音室的本質,它從僅以最佳精確度留存音樂表演的場所變成試驗工坊,在那裡,經過轉換甚至失真的樂聲或人聲成為樂曲的要素。而你絕對聽不到艾莫瑞克說這種自負的話,你不可能認識比他更謙虛、更含蓄的人。

  一九八一年,我們首度合作,當時我決心以獨特手法錄製《皇帝寢宮》專輯的歌曲。我的首張專輯共用了二十四小時的錄音時間,第二張則花了十一天。於是,吸引力樂團1和我預約了十二週的AIR錄音室,允許自己恣意琢磨唱片的聲音,直到它反映出歌曲的氣氛。我們願意租借看似能提供助力的一切:大鍵琴、法國號三重奏,甚至小型管弦樂隊。有個殘酷之地被稱之為「才華鎮」,在那裡,音樂潛水艇員每個不經意的念頭都被誤認是沉沒水中的寶藏(相信我,錄音間與海洋深處之間的相似不是偶然),如果我們不想被送往該處,就需要某人來保持觀點,提供某種秩序,偶爾充當充當裁判。

  我就是這樣認識了艾莫瑞克。他身材高大,性情和善,嗓音洪亮,當年說話偶爾會習慣性緊張,我想這是因為他幾乎不停地喝咖啡,那種巧妙混合軟化塑膠的滋味和香氣的販賣機咖啡。我們在錄音室的幾週期間,似乎一時感到熟悉的樂器音調或聲效會冷不防出現,我們始終不覺得傑夫從老套「法寶箱」打造出聲音來,因為比起聲音錄到帶子過程中的過濾、修改及變化方式,歌曲與演唱氣氛向來更為重要。到了合作尾聲,我們才發現到,傑夫為我們創造我們至今歌唱生涯中最豐富多彩、最聲音多變的唱片。

  我曾要求樂團承諾不會纏著艾莫瑞克講披頭四的故事,不過隨著錄音混音進行下去,偶爾會聽見軼事趣聞,那些故事百聽不厭,也不像是經過排練,其中沒有絲毫的自我膨脹或自吹自擂。他把故事當做問題可能解決之道的實例,其實讓〈為了凱特先生〉一曲聲音出現的那個「問題」,根本不過是樁偶然的插曲。

  好啦,現在我們都得以好好享受艾莫瑞克對他最知名之作品的回憶。我對喬治.馬丁沒有一丁點不敬的意圖,不過我想我會找到許多當代音樂人與唱片製作人同意我:以現代定義而言,艾莫瑞克可說是《比伯軍曹寂寞芳心俱樂部》2的共同製作人。這本回憶錄讀來趣味橫生,因為絕妙的發明與創新好像永遠是用橡皮筋、膠帶和空線軸做出來的,那是模型玩具店販售或熱愛自己動手者使用的材料,而非以電腦為輔助的研究員的玩意;這些創意永遠輔助精妙的音樂構想,而非取而代之。十來歲時,艾莫瑞克在披頭四最初的幾場錄音中擔任錄音助理,書中縱然洋溢著青春熱忱,故事的描述卻沒有一絲炫耀或自負。

  這四位年輕音樂人出身自利物浦,被分配到EMI喜劇廠牌帕洛風旗下,他們的幕僚製作人原本負責喜劇唱片製作;由於這項事實,我們窺見了英國六○年代初普遍的膚淺地域優越感和階級制度。階級制度讓艾比路錄音大樓行事僵化,美國讀者或者只能將之與「鬼上身說唱劇團」 的情節畫上等號。我記得艾莫瑞克告訴過我幕僚錄音師的「白袍人之亂」;正當頭髮開始留到衣領以下,正當衣領流行打著花色領結,管理階層下達指令,要他們再次穿白袍上班。從必須處理較易揮發的錄音蠟質媒介之後,他們就再沒見過這種衣服了,於是幕僚錄音師滑稽地穿上尺碼錯誤的衣服予以回應。

  在禁閉不安的英國,創意無限的音樂陡然點起一盞燈,本書記錄了當時的氣氛。二戰後的英國,公車在酒館關門後不久就停駛,假如我必須說出內文大意,大意涵蓋在這個句子裡:「我們錄了〈明日永遠不知〉,然後我回家吃了幾塊可口的餅乾。」

  在披頭四的音樂中,艾莫瑞克協助製作出想像力奔放的聲音,而他會率先表示,若非六○年代初期和中期在艾比路工作的可貴實習經驗,這些創作都不可能成形。還有誰能早上跟奧圖.克倫培勒與交響樂團工作,下午和茱蒂.嘉蘭合作,晚間的錄音時段又有機會與亞伯特集團共處?不用說,與披頭四一起錄音的經驗永遠引起最深切的好奇。難得這麼一次,你所聽見的事件,並非出自會讓你同意他瘋狂理論的既得利益者,而是來自有所貢獻的參與者的觀點,他提供了無與倫比的逸事及出乎意料的看法。

  我曾經提早抵達錄音間,無意間聽見艾莫瑞克專注地彈琴自娛。他琴彈得非常好,精巧而有浪漫的風格。然而要坐到他另一件工具(混音臺)的後方,則需要非常獨特的性格,最好有無窮的耐心、可靠的鑑定力,還要有寬宏的大度和自損的幽默。在這本書的書頁中,這些特質你將都會發現到。我非常欣慰艾莫瑞克有機會把故事說出來。





讀者評鑑等級:
5顆星
推薦人數:2,共有2位網友寫書評。
我要寫書評
Ruby / 台灣新竹 2011.09.17看Ruby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這本書真得很有趣,Paul曾經抱怨"大家都在出版一些關於我和約翰事蹟的事實,那些東西不是事實,然而那些事會被記載下來,那些書會成為歷史的一部分,會永遠留下來,人們完全相信那些東西",艾比路三號的日子應該是最接近事實的書籍之一
這本書是由艾莫瑞克所撰寫,一位與The Beatles合作數次,後來與Paul McCartney合作多次的錄音師,由這本書我們可以了解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這張經典是如何創作出來,及許多名曲製作過程,看過這本書再重聽The Beatles的歌曲會有不同的感覺
另一個重點是有太多的書籍為了提高John Lennon的地位,而過度貶低Paul McCartney的貢獻,看完這本書後我才知道原來Paul是這麼認真執著於音樂,雖然單飛時期Paul鮮有令人讚嘆的作品(我個人還蠻喜歡Here Today這首給John Lennon的歌曲),但Paul對The Beatles的貢獻絕對不亞於John Lennon
喜歡The Beatles也可以考慮Hunter Davies的"披頭四唯一正式授權傳記"這本中譯本
馬瓜 / 台灣台南國 2011.04.30看馬瓜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我對於音樂傳記類型的書籍,一項沒有太大的興趣,主要的原因在於,除非你特別熱愛某一樂團或是樂手,不然細部去了解一個樂手的生平事蹟,其實有時候頗無聊的,畢竟自己的本業並不是音樂記者。但這本書不同,這本書是由長期和披頭四合作的錄音書Geoff所撰寫,從第三人旁觀者的角度切入細述披頭四專輯錄音過程中的有趣事跡,從披頭四青澀時期直到走紅直到不再現場演唱直到僅只關在錄音室中專心於聲響的創造直到後來團員的分合,皆讓人讀來感到興味盎然。從中也可以確切的了解披頭四專輯創造的背景以及know how。這本書我打算要重看一次,如果你是第一次看這本書,我建議一定要搭配披頭四的專輯服用(按照書本章節的進度),這樣邊聽邊看,相信會體會更深。讀了這本書,你就會知道我在說些什麼!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