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我的父親郭禮伯

我的父親郭禮伯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216091
郭貽熹
白象文化
2010年9月01日
127.00  元
HK$ 107.95  






* 叢書系列:PEOPLE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4.8*21.0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PEOPLE


[ 尚未分類 ]








@郭禮伯是誰?
  年少加入贛軍追隨孫中山大總統討伐軍閥的行動,
  之後考入黃埔軍校,畢業後,先後參與東征、北伐,抗戰,戰功彪炳;
  29歲升到中將師長,少年得志、功成名就……
  卻因國共分裂,家族成員流離各地,下半生在貧病困苦中堅強度過。

  他的正直守分、善惡分明、堅忍不拔和奮發向上的精神,一直是家族引以為傲的表彰,他的故事更是戰亂大時代的歷史見證,除此之外,本書真實還原蔣經國先生、章亞若女士和郭禮伯先生之間的交往內容,勢必成為相關近代史料的重要考證資料。

本書特色

  .藉由郭禮伯一生的經歷,為戰亂大時代的歷史見證。
  .真時還原郭禮伯與章亞若之間先於蔣經國所發展的七年戀情。
  .郭家家族的傳家之寶。

作者簡介

郭貽熹

  祖籍江西南康(為郭禮伯第六子,在七男八女中,排行十二),出生於江蘇鎮江。畢業于臺北建國中學初中及高中部,臺中中興大學化學系。服完一年預備軍官役後,進入臺北寶澄國際貿易公司任銷售工程師,負責美國鋁業公司(ALCOA)臺灣代理的銷售業務。兩年後,進入美國紐澤西州立魯吉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商學院深造,獲企業管理碩士學位(MBA)。畢業後,進入美國杜邦公司總公司海外部任管理培訓實習幹部。在杜邦工作達二十七年,在二○○三年亞太區氟化學產品部總經理任內退休。退休後,移居美國加州洛杉磯,經營管理顧問諮詢業務,經常往來與中美臺歐之間。個人喜好:高爾夫球、寫作、研究中外歷史、歌唱、旅遊、品嘗紅酒,與朋友談古論今。


?@自


寫書動機

第一篇 家族歷史背景
一、家族淵源及早年婚姻
二、京劇與母親
三、重逢 結合 患難夫妻

第二篇 三角戀情-章亞若情史一說
一、章亞若與蔣經國
二、一見鍾情、英雄救美
三、蔣介石的託付
四、東窗事發
五、錦囊妙計
六、驚人的消息
七、晴天霹靂的悲劇

第三篇 投筆從戎-求學到從軍
一、求學
二、贛軍、黃埔、廬山受訓
三、自修演講、「中央訓練團」受訓
四、初出茅廬,當兵打仗
五、腐敗的討賊軍及聯俄容共
六、加入贛軍、粵軍討陳
七、加入黃埔軍校黨軍
八、平定廣州商團之亂
九、孫中山北上共商國事
十、東征淡水第一戰
十一、敢死隊攻城奏效
十二、大義滅親
十三、以一擊十的棉湖之役
十四、轉敗為勝
十五、興寧之役
十六、國民黨的權力鬥爭
十七、蔣介石誘捕川系將領
十八、攻克千年古城--惠州
十九、中山艦事件
二十、誓師北伐:武昌攻城
二十一、南昌攻城
二十二、離開北伐、兵工涉險
二十三、浦江緝私及從警涉險
二十四、四任團長,重病戰場
二十五、特別任務
二十六、初任師長
二十七、主辦軍訓,兼理役政
二十八、與省主席的矛盾
二十九、蘭封參戰,苦戰失利
三 十、再任師長,重慶受訓
三十一、三任師長,加入抗戰
三十二、第二次長沙會戰
三十三、第三次長沙會戰
三十四、贛東南城、宜黃戰役
三十五、升職離軍
三十六、抗戰勝利,歡聚上海
三十七、任職昆明,代表制憲
三十八、由軍轉政,接掌民政
三十九、撤離省境,善後措施

第四篇 退休生活
一、遷台任職黨工民政
二、告老退休,修身養性
三、嗜菸與戒菸
四、嗜酒,比酒,節酒,戒酒
五、老友相聚,難忘黃埔

第五篇 父親人生的三階段
一、求生、求學、力爭上游(一九○五─一九二四)
二、文武雙全,開花結果(一九二五─一九四九)
 (一)孝順母親、伯母,報答兄恩
 (二)大難不死
 (三)主持正義,顧全大局,拒財卻謝
 (四)婚姻 交友 兒女
 (五)未實現的理想
三、人生最大的轉捩點(一九四九─一九七八)
 (一)失業 艱苦 安貧
 (二)忍辱 遺憾 卻謝
 (三)成家建家得失檢討
 (四)吳伯雄踏入政壇的貴人

附錄:《我的父親郭禮伯》內容註解

top



  我的父親生於清朝末年,出身於一個江西南部偏遠窮困的農村,他三歲喪父,母親改嫁,由伯母撫養到十五歲。因為無法繼續讀書求學,決定離家出走,去討生活,闖天下,因而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

  為了回應孫中山大總統討伐軍閥的行動,父親加入了贛軍的行列,成為一個地方武力的入伍新兵。三年的當兵打仗經驗,使他成為一位稱職的年輕初級軍官。又因為長官的愛護和推薦,自願幫他補習代數、幾何、三角和英文等課業,使他能夠順利考入當時全國有志青年夢寐以求,都想進入的黃埔軍校,追隨孫中山的救國救民偉大革命事業。父親畢業於第一期第三隊步兵科,當時他只有十九歲。

  有了這份資歷,加上後來十年間出生入死,冒險犯難的軍旅生涯,先後參加了東征、北伐多次戰役,經歷了軍、警、兵工、緝私等各種不同職務的考驗,憑著一次次戰功和表現,由一個少尉排長升到中將師長,年紀只有二十九歲。這十年是他成年後的第一個人生奮鬥階段,可以說是:少年得志,功成名就。

  接下來的十年,是他的第二個人生階段。父親見證並參與了國共再度的競爭和合作。尤其是親身參與了八年艱苦對日抗戰,率領國軍部隊打了多場揚名中外的戰役,包括長沙第二、第三次會戰、浙贛會戰等,殲滅日軍無數,替死難的中國軍民,出了一口氣,也為抗日戰爭最後勝利的到來,作出了他的貢獻。這個十年,他南北奔波,力戰敵軍,因為戰功,升了副軍長,當選了制憲國民大會代表,也成為上海受降大員之一,終於嘗到苦盡甘來的勝利滋味。

  在成年後的頭一個二十年當中,父親結了三次婚,包括頭一次娶童養媳的傳統婚姻,加上另外兩段轟轟烈烈的紅粉知己戀情。從一個十六歲隻身離家出走的窮小子,到功在黨國的將軍,擁有田園廣置,十個子女的大家庭,前後人生和地位的轉變,可以說是天壤之別。父親的事業也由軍界轉向文職和地方政治發展,他希望將自己的經驗為家鄉的建設和發展付出一份力量。但是事與願違,國共的分裂和內戰,打破了他的人生規劃,也改變了他未來的命運。為了避開戰亂,全家人分成三路逃難:一部分去了香港,另一部分去了臺灣,其他的則留在江西老家,等待命運的安排。因為這樣的決定,將全家二十多口人後來的命運和遭遇徹底改變。

  留在江西老家的老母及年幼子女,在後來多次運動和艱苦中煎熬,度日如年。流走港臺的家人,在父親失業及窮困無助的漫長歲月裡載浮載沉,日子也不好過。多年後,大家憑著各人艱苦卓絕,不屈不撓的毅力,克服了萬難,家庭成員又一個接一個地站了起來。許多子女們相互扶持幫忙,半工半讀,先後都完成了大學教育,踏入社會,成家立業。有的出國留學,移民美加,也在異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父親親手栽培的郭家下一代,又在大自然的孕育下,茁壯成長,繁衍不息。如今,郭家五代過百的人口,分佈於中美加各地,從事的行業包括有貿易、化工、醫學、藝術、金融、電腦、行政、教育、房產、法律等,無所不及。每個郭家人似乎都懷有父親那正直守份、善惡分明、堅忍不拔和奮發向上的遺傳因數。奇怪但有趣的是,幾乎沒有一個人繼承父親的軍事和政治事業。如果父親在天之靈有知,他老人家一定會以他那獨特的微笑,向我們後代子孫表達他的欣慰和驕傲,而且更會為自己對國家社會和後代子孫所作出的貢獻,深感無愧!

  這也是為什麼筆者在父親去世了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決定根據他老人家的日記、回憶錄、信件和他口述的資料,以及筆者和他朝夕相處、循循教誨的親身經驗來寫成這本書。目的是要緬懷他一生奮鬥不息的精神,學習他留給我們許多做人處世的寶貴經驗。也希望記載下父親和他黃埔軍校的師長、同學和戰友們,在過去近百年的中國近代史裡所扮演的一些不可磨滅的關鍵角色。當然父親畢竟不是完人,也有他的弱點和缺失之處,正好可以給我們郭家人一個檢討反省的寶貴機會。

郭貽熹 美國加州洛杉磯二○一○年七月一日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