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白鳥事
|
|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
|
|
|
|
|
9789862215524 | |
|
|
|
林豐明 | |
|
|
|
秀威資訊 | |
|
|
|
2010年9月01日
| |
|
|
|
90.00 元
| |
|
|
|
HK$ 81
|
|
|
|
|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 叢書系列:個人著作系列
* 規格:平裝 / 238頁 / 14.8*21.0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個人著作系列
|
|
分 類
|
文學小說 > 詩 > 華文現代詩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內 容 簡 介
|
斨略?
林豐明
一九四八年生,雲林縣人,一生服務於台灣水泥公司,二○○五年於該公司花蓮廠廠長任上退休。
曾獲吳濁流新詩獎正獎。著有詩集《地平線》、《黑盒子》、《怨偶》、《台灣詩人選集─林豐明集》;文集《赤道鄰居》、《花泥春秋》。
|
|
目 錄
|
ョ@距離
輯一 見聞
東海岸所見
古蹟
夜遊愛河
慶修院
砂卡噹步道──太魯閣公園見聞之一
不動明王──太魯閣公園見聞之二
布洛灣──太魯閣公園見聞之三
燕子口──太魯閣公園見聞之四
祥德寺──太魯閣公園見聞之五
神木──太魯閣公園見聞之六
燕子口的天空線──太魯閣公園見聞之七
合歡山雪景──太魯閣公園見聞之八
慈母橋──太魯閣公園見聞之九
和南寺──花東海岸見聞之一
牛山──花東海岸見聞之二
親不知子斷崖──花東海岸見聞之三
遺勇成林──花東海岸見聞之四
石梯港賞鯨──花東海岸見聞之五
長虹橋──花東海岸見聞之六
八仙洞──花東海岸見聞之七
人定勝天碑──花東海岸見聞之八
磯釣場──花東海岸見聞之九
石雨傘──花東海岸見聞之十
北迴歸線標誌──花東海岸見聞之十一
碧蓮寺──花東縱谷見聞之一
□林國小的孔廟──花東縱谷見聞之二
林田山──花東縱谷見聞之三
大陂池──花東縱谷見聞之四
掃叭石柱──花東縱谷見聞之五
花海──花東縱谷見聞之六
六十石山──花東縱谷見聞之七
稻草人──花東縱谷見聞之八
豐年祭──花東縱谷見聞之九
後山保障匾──花東縱谷見聞之十
張七郎墓──花東縱谷見聞之十一
輯二 黑白鳥事
減肥
死去的人和離開的人──天安門事件五週年
其實不是天堂──台大哲學系事件平反
梅花──華航標誌改版
歧路
銅像言
愛的飛彈
謎底
真相
批判者
困境
真實意
英雄
震源
孤鷹
黑白鳥事
焦黑的百合
天空線
交叉點
聖戰
鏡頭──美伊戰爭之一
砂塵暴──美伊戰爭之二
濃煙──美伊戰爭之三
難題──美伊戰爭之四
寶藏──美伊戰爭之五
偉人的晚年──蔣宋美齡拒絕出版回憶錄
結
灰頭翁
如果只是一首詩
鷹之死
解嚴
清場之後
只有香如故
寒
求諸野──天安門事件二十年
留白
蝙蝠
原鄉悲歌
輯三 偶得
暴走族
代溝
箭──寫給孩子
路人
KTV
祈雨
愛的疫苗
節目
偶得
第一天──二○○一年元旦
二○○一年歲暮
蛇
酒話
轉彎
老人會館
門前的檳榔樹
颱風
路口攝影機
秋雨──退休後作之一
名片──退休後作之二
家事──退休後作之三
女兒出閣
飛
秋天
季節的素描
老火車頭
有感
|
|
序
|
?
距離
感動,這個以往比較常見於文學作品的用語,近來成為政治口號,推人出來競選的、被推的、罵人的、被罵的,全部朗朗上口;不管在朝在野,搞政治的人不再赤裸裸行其騙術,而開始講究語言,企圖以詞藻影響民眾。這本是好事,可是儘管口號叫得喧天價響,真正被感而動起來的,還是原來的那些人。
在民智已開、資訊多樣化的時代,語言的作用畢竟有其侷限性。
這有點像我們的詩壇。
台灣的現代詩,從早期不食人間煙火的作品當道,經過一連串論戰,許多人對自己生存的現實環境不再逃避,關心人間現實的詩作逐漸抬頭,終至二者到了分庭抗禮的局面。
然而,「看不懂」的問題仍在,「口號化」的現象也照樣為人詬病。二者相譏相非,壁壘仍然分明,而不讀詩的多數人,仍然對詩持其定見,視之為小眾的偏好;太逃避現實的和太投入現實的、太「玄」的和太「白」的,到頭來都不得不承認,詩不隨境轉,必須和一切都保持距離,只有適當的距離才能成詩。
而尋找適當的距離,正是有志寫詩者的功課。
《笠詩刊》二五五期,二○○六年十月。
|
|
|
書 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