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開始大量閱讀有關養生的書籍,赫然發現周遭親友罹患糖尿病的人很多,有些年長者還因肥胖造成截肢、洗腎。基於此因,本著科學家積極求知的精神,對糖尿病的預防與保健產生一股研究狂熱,發現LOW Glycemic Index Diet(低升糖指數飲食)是簡單、又有效的飲食概念,不僅可有效減緩糖尿病的病情,也可以用來減輕體重。
於是,我開始大量閱讀有關養身的書籍,跟同事、親友、醫師討論養身保健之道,赫然發現,周遭的親友,年過四十罹患糖尿病的人竟如此多,有些年長者,還因肥胖而導致第二型糖尿病,進而造成截肢、洗腎。這些原因,促使我對糖尿病的預防與保健產生一股研究狂熱、縱橫書海、找尋資料,經過仔細比較不同的飲食概念、飲食療法以及其背後所支持的理論與臨床數據後,我發現Low Glycemic Index Diet(低升糖指數飲食)是簡單、又有效的飲食概念。這個飲食概念是以臨床實驗的結果為基礎,依據不同食物對血糖造成的起伏情況,歸納出重要的擇食概念。由於血糖直接影響體重,低升糖指數不僅可有效預防及減緩糖尿病的病情,也可以用來減輕體重。
數十年來,德國的糖尿病患者一直執行一個非常良好的制度—麵包單位(Broteinheit)的代換,因此施打胰島素的患者,只要計算主食(多少片麵包),水果(多少蘋果),最多加上甜點與蔬菜的碳水化合物總量,就可以知道自己這一餐應追加多少胰島素,德國的食品也都有標示麵包單位,因此糖尿病患者只要心算一下,馬上可以實行基礎與追加胰島素注射(basal and bolus insulin injection)。
在我回國後,香德羅醫師的研究有繼續發表,但是僅能供糖尿病患者參考,沒有變成碳水化合物代換之下的進一步胰島素治療的指南,我在1985年回國也針對國人常用 16種主食,做了與米飯當作標準的研究,每50公克主食在兩小時內的曲線面積,做成百分比。在數年後也發表為「糖尿病飲食治療的新論點──主食的升糖,健康食物信念,可口程度及飽足感指數的衡量《中華民國營養學會雜誌 1990;15(3,4):P137- P 154》,之後美國的糖尿病學會,也曾經試著把所有成千的主食或水果做成表列,但是一直未成為治療糖尿病或胰島素治療的指引,因為每個人,對食物的升糖反應也會有所不同;即使同樣食物,同樣質量,在不同日,升糖反應也會有所差異,於是只能成為碳水化合物代換數值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