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4年5月7日晚上,在維也納宮廷劇院首演第九交響曲《合唱》與《莊嚴彌撒曲》。失聰的貝多芬無法親自指揮演出,只能獨自坐在台邊的椅子,背對著聽眾。樂曲結束時,他聽不見身後掀起的如滔滔巨浪般洶湧的掌聲;也聽不見曲目終了時,如山崩地裂般爆發的聲聲喝采。貝多芬毫無所覺,只是低頭看著樂譜,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他仍兀自打著拍子。這時有位女歌手走到他身邊,輕輕拉著他的衣袖,他才發覺演奏已經結束。當他轉身面向聽眾,全場響起如雷掌聲,所有人都起立向這位天才致敬,並瘋狂呼喊「Beethoven、 Beethoven 、Beethoven……」,大家都為之感動得潸然落淚。這是音樂史上最真實、最感性的一幕、也是貝多芬最接近完美的時刻。
雖然,貝多芬緊握拳頭向命運宣戰說:「當命運找上門時,我將勒住其咽喉,不會被祂擊倒。」但晚年悲劇性地失聰,卻讓他無法聽見樂章的恢弘壯麗,也無法親手傳達來自靈魂深處吶喊的命運音符。即使在最接近完美的時刻,當觀眾在維也納宮廷劇院欣賞完第九交響曲《合唱》首演之後,瘋狂呼喊:「Beethoven、 Beethoven 、Beethoven……」,感動得紛紛潸然落淚時,貝多芬仍浸淫在他死寂的音樂世界中,對這位傑傲不馴的音樂家來說,無疑是一大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