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莫內與他的情人(隨書附贈莫內名畫海報) Claude and Camille: a novel of Monet

莫內與他的情人(隨書附贈莫內名畫海報)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293058
林雨蒨
三采
2010年7月16日
107.00  元
HK$ 90.95  






* 叢書系列:i READ
* 規格:平裝 / 344頁 / 14.8*21.0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i READ


[ 尚未分類 ]








才氣縱橫,卻一貧如洗的年輕藝術家,
與名滿天下,卻獨自佇立睡蓮池畔的老人,
只有愛情的一線之隔……

  在他成為全世界的莫內之前,他曾是卡蜜兒的克勞德。

  他確信他聽到有人從水園那邊呼喚著他。
  月光照射著尚未盛開的睡蓮浮葉,他走進水裡,潑濺著水花。
  而那一晚,卡蜜兒來到他的夢中,
  將她柔軟的身體壓在他的身上對他耳語:
  我不在池塘裡,親愛的克勞德!我在畫裡。

  一九○八年,在繁花似錦的吉維尼花園池畔,年老的莫內思念著他一生的摯愛與永遠的繆思卡蜜兒。在黃昏不斷聚攏的陰影中,她的身影如幻似真,過去的記憶則如泉水般湧現。一封來自她姊姊的信,卻意外揭開了三十多年來卡蜜兒塵封已久的祕密……

  二十多歲的克勞德.莫內來到巴黎,結交了一群同樣一貧如洗、卻同樣滿懷夢想與野心的至交好友,包括雷諾瓦(Renoir)、畢沙羅(Pissaro)、塞尚(Cezanne)、竇加(Edgar Degas)、巴齊耶(Bazille)和馬奈(Manet)。日後都將成為印象派大師的他們,在刻苦中互相鼓舞彼此向前,直到莫內邂逅了來自上流家庭的卡蜜兒。

  莫內以卡蜜兒為模特兒創作了多幅傳世之作,她則為愛拋棄家庭,甚至為他生下二子。然而莫內的作品不斷招致排斥,而他與卡蜜兒充滿渴望、嫉妒與思慕的纏綿愛情,也因為他與摯友巴齊耶一場誤解下的斷然決裂,在他能夠獻上他所承諾的全世界之前,走向了毀滅……

本書特色

  隨書附贈莫內名畫《蓮池雲影》全彩精印拉頁海報!

  美國書卷獎得主最新力作!

  焠鍊印象派大師莫內一生中最璀璨的光線,最熾熱的愛情。

  榮獲美國《時人》(People)雜誌專文推薦,亞馬遜網路書店★★★★好評肯定!

  英國BBC已以此題材拍攝知名電視影集《莫內和他的朋友們 The Impressionists》

作者簡介

史蒂芬妮.柯威爾 Stephanie Cowell

  生於紐約藝術世家。自幼多才多藝,年僅二十歲便已兩次獲得全國性小說獎,並成為職業歌劇女高音。考威爾從小浸淫在藝術文化之中,具有深厚的藝術涵養,常以多位音樂大師或繪畫大師作為描寫的對象。目前已著有多本以知名藝文歷史人物為主角的小說:《尼可拉斯.庫克》(Nicholas Cooke: Actor, Soldier, Physician, Priest)、《倫敦醫師》(The Physician of London)、以年輕時代的莎士比亞為主題的《劇團演員》(The Players s: A Novel of the Young Shakespeare)與《嫁給莫札特》(Marrying Mozart)。《倫敦醫師》曾榮獲美國書卷獎 (American Book Award)。考威爾女士的最新動向請見其網站:www.stephaniecowell.com

譯者簡介

林雨蒨

  澳洲墨爾本大學亞洲研究所畢業,曾任路透新聞編譯與伊甸基金會海外公關,現為專職譯者。譯作繁多,包括《天使遺留的筆記》、《中國怎麼想》、《自由寫手的故事》、《不專業偵探社》、《蘇格拉底咖啡館:哲學新口味》、《療傷的對話》、《黑暗姊妹》、《創業致勝的第一本書》、《是你,製造了天氣:全球暖化危機》等。賜教信箱:crystal99tw@yahoo.com.tw


作者序

  這本小說是我在一九九五年參觀大都會博物館的展覽時得來的靈感,那場展覽名叫「印象派的源起」。在展覽中,博物館的負責人收集了許多後來大名鼎鼎的畫家年輕時的畫作。這些畫家當時大多一窮二白,彼此到對方的家中打地舖,或是一起畫著同一只花瓶裡的花,並如雷諾瓦後來所說的,「肩並肩」一起對抗這個世界。在那場展覽所有的畫中,有兩幅畫在我心中最徘徊不去。一幅是克勞德.莫內的《退潮時的埃沃岬角》(The Point of the Heve at Low Tide),另一幅是費德里克.巴齊耶快筆粗略地描繪在他畫室裡的朋友們。那是一幅小畫,卻是一整個具體而微的世界。我很驚訝地在一張佈告上看到,巴齊耶在二十九歲生日前死於普法戰爭。這位年輕的畫家為何自願上戰場呢?

  這本小說是以歷史為根據,但為了戲劇性的強度和延續性,有些事件稍微經過更動或是小說化。

  全世界對莫內的認識都是一位待在吉維尼自家花園的老人,但這位備受尊崇的畫家起初卻是個很有決心且英俊的年輕男子,驕矜自滿,時而高傲自大,時而謙遜自卑,既需要被愛和了解,也需要有人來買他的作品。他若不是在那些愛他的人的幫助下經歷了所有困難仍屹立不搖,今天就不會有那些睡蓮名畫了。我想讓讀者認識以前的他,如此才能更加了解他後來變成一位什麼樣的畫家。我想讓讀者知道他年復一年畫他的花園的決心,不斷尋找對它們的美更深一層的表達。我想寫他對他畫的穿著綠色散步連衣裙的女孩深刻的愛。

  剛開始寫這本小說時,我只能找到非常少有關卡蜜兒.東席爾的資料。寫到後來,我找到最近才發現的、一位十九世紀藝術收藏家的日記,其中有部分揭露了一點卡蜜兒的魅力、業餘戲劇演出,以及她為了和莫內命運相繫而出走的好家庭。就像許多偉大藝術家的模特兒,她個人的資訊很少被保存下來。寫給她或她寫給別人的書信一封也找不到。莫內很愛慕她,他最常以她為模特兒作畫。但她在還很年輕的時候,在莫內能給她那些他承諾過的事物之前,就與世長辭。他們之間的戀情有著什麼樣的複雜或是困難,而導致他轉向艾莉絲.荷西德的懷抱呢?卡蜜兒短暫的一生快要到盡頭時,兩位女人和八個小孩在莫內的屋簷下同居,曾在巴黎引起相當多的閒言閒語。卡蜜兒病逝時,莫內哀痛逾恆,但他最後卻也娶了艾莉絲。

  在三位主要的人物中,莫內最好的朋友巴齊耶或許是最複雜的一個。他的幾幅畫作顯示出連他自己可能都沒有意識到的性向問題。他非常喜歡卡蜜兒,在所有的畫中選擇購買了有四個她的《花園中的女人》,但有關他與卡蜜兒或是其他人的親密關係,完全出自於我的想像。近二十年,曾有人對莫內這位年輕好友畫家的作品做了一次回顧。

  吉維尼的花園擁有令人驚歎的真實歷史。

  卡蜜兒死後四年,莫內和艾莉絲.荷西德在吉維尼租屋,與孩子們一起搬到那裡居住。當艾莉絲的先生也過逝之後,莫內與她共結連理。但還要再過一段時間,莫內才有錢買下這棟房產,開始建立他的花園。經過好些年,包含無與倫比的水園和著名的睡蓮在內的吉維尼花園日益擴大。艾莉絲的女兒白蘭琪後來嫁給了莫內的兒子尚。

  六十九歲時,莫內第一次舉行睡蓮畫展,但他仍持續畫睡蓮不輟。八十幾歲時,就在他死前不久,因為法國總理的敦促,他為巴黎橘園美術館完成以他的花園為題的偉大畫作。

  兩家的子女成年後,除了白蘭琪以外,全都四散各地。白蘭琪現在寡居,本身也是位很有成就的畫家,持續住在吉維尼,保存繼父的回憶。米歇.莫內於一九六六年過逝後,世人才知道,他父親對自己和朋友作品的私人收藏一直存放在米歇的鄉下房子裡,不是塞在床底下,就是堆放在地窖和廚櫃裡。吉維尼的房產曾經被破壞得很厲害。花園裡鼠輩盤倨,溫室鑲板和屋子的窗戶在二次世界大戰的轟炸下碎成片片。地板和天花板衡樑腐爛了,一個樓梯垮了,三棵樹甚至穿透大畫室生長。

  那些畫被送去巴黎的瑪摩通美術館(the Marmottan Museum),花園則幾乎花了十年時間才恢復成原先的壯麗。幸運的是,米歇將這個地產遺贈給法國藝術學院,由傑拉德.范.德.肯普(Gerald van der Kemp)在一九七七年授命擔任吉維尼的管理人。園丁安德烈.德彼耶(Andre Devillers)幫他按照莫內創造花園的方式重建花園。新的保管人原本預期這裡只會有稀稀落落的訪客,但令他們驚訝的是,人數一直穩定成長,到了現在,他們預期每年的訪客將高逾五十萬人。那些人來這裡尋找啟發藝術的地方所具有的平靜,那是將這座花園當成對這個世界最後贈禮的畫家努力才爭取到的平靜。吉維尼一位女嚮導用法文詩文紀錄那裡的日常世界,現在又加上了一些英文文選,讀者可在givernews.com網站上看到。

  巴齊耶葬於蒙彼利埃,卡蜜兒的墳墓在維特伊的聖母院。莫內長眠於聖拉德貢德教堂(Eglise Sainte Radegonde)之地,就在吉維尼房子外沿著一條小路走下去的不遠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