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般若心經的生活觀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281037
玄奘大師
有鹿文化
2010年5月21日
90.00 元
HK$ 76.5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看世界的方法
* 規格:平裝 / 240頁 / 大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看世界的方法
分
類
宗教命理
>
佛教
>
佛教經典/解說
同
類
書
推
薦
佛說盂蘭盆經講解
不二之光:達摩祖師《破相論》全維度解析
大法鼓經講義 第一輯
楞嚴咒詳解:佛門早課第一咒,摧毀內心魔障,清除覺悟障礙的咒中之王
自家寶藏:如來藏經語體譯釋 (三版)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成就的祕訣:金剛經(初版37刷)
內
容
簡
介
星雲大師:「我不想講深奧的妙理,我只想傳達般若如何運用在我們的生活之間。」
《般若心經》,一部「講自己的經」;短短二六○字,涵蓋時空和生命的真理。什麼是比知識、智慧更高的狀態?心如何才能自由自在?人如何通達生死而出於生死?種種我們面對生命的處境和疑惑,《般若心經》都有最核心深入的解答。
星雲大師的《般若心經的生活觀》,透過一個又一個事理、一則又一則生動的故事,讓我們了解《般若心經》、活用《般若心經》,在生活中成就最本然、最美好的生命。當我們體會並活用心經,勝過世間一切法寶。
※ 星雲大師開宗明義闡述,這本《般若心經的生活觀》就是為了認識自己,找到自己回家的道路,把每一個人自己的本源探究出來。佛法應該和我們的生活、人生結合在一起,我想要讓人理解,理解之後,吃飯、睡覺、穿衣、教育兒女、到社會工作,都能用得著、很好用,那麼,這個佛法才是大家所需要的。
※ 《般若心經的生活觀》收錄星雲大師《般若心經》書法墨跡,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辦之「百萬心經入法身」活動有密切的推廣效用,此活動2009年9月1 日~2011年8月31日,不僅使信徒更讓參與的普羅大眾藉由心經的抄寫,能得以自身參透之效。
◎ 《般若心經》是一本講「每個人自己」的經,了解心經就會了解自己、 提升生命。佛光山開山宗長、大修行者、大實證者星雲大師對《般若心經》透過一個又一個事理、一則又一則故事,讓大家輕輕鬆鬆的了解《般若心經》的智慧與道理。
◎ 星雲大師長年推動佛教人間化、生活化,《般若心經的生活觀》內容深入淺出,出世入世都適合閱讀,就是要讓大家了解心經、活用心經,進而擁有自在的心、從容的生活,在人間得幸福。
◎ 《般若心經的生活觀》強調可用、好用、受用,不講深奧的玄理,直指我們的心所應該走的大路、好路。
◎ 全書開本大方,編排清晰疏朗,書後並附「心經關鍵字」,可隨時複習心經的要字、要義。
作者簡介
星雲大師
一九二七年生,江蘇江都人,為臨濟宗第四十八代傳人。一九四九年初來台。曾主編《人生》月刊、《今日佛教》、《覺世》旬刊等佛教刊物。一九六七年創建佛光山,致力推廣文化、教育、慈善等事業,先後在世界各地創設兩百餘所寺院道場,並在海內外設立十六所佛教學院,培養佛門專業人才。此外,為推廣社會教育,創辦普門中學、南華大學、佛光大學、美國西來大學,及創辦「人間福報」、「人間衛視」。一九八五年,卸下佛光山宗長一職,之後四處雲遊弘法,創辦國際佛光會,現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長、世界佛教徒友誼會榮譽會長。星雲大師著作等身,著有《釋迦牟尼佛傳》、《佛教叢書》、《佛光教科書》、《往事百語》、《佛光祈願文》、《迷悟之間》、《人間萬事》、《當代人心思潮》、《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人間佛教系列》、《人間佛教語錄》、《人間佛教論文集》等,並譯成英、德、日、韓、西、葡等十餘種語言,流通世界各地。
目
錄
《般若心經》全文
星雲大師《般若心經》書法
編者謹誌
前言:人間大自在
【上卷】瞭解般若與心
摩訶:大、多、勝
般若:超越知識與智慧
波羅蜜多:從此岸度到彼岸
心經:心的道路
關於《般若心經》的譯者:玄奘大師
【下卷】透過故事讀心經
自在最難得
因緣如花開花謝
無我的狀態
超越身心的限制
沒有煩惱的人生
「真空」才得「妙有」
「無」最快樂
心的大自由附錄:心經關鍵字
序
前言
人間大自在
我們經常聽人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仔細想來,一點也不錯;所以,我們能夠既得人身又聞佛法,其實是非常幸運的。
佛經浩瀚似海,我們一般最常聽聞到的正是《般若心經》,也簡稱為《心經》。
《般若心經》在佛法裡究竟佔有什麼樣的地位呢?
在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典裡,《華嚴經》有「經中之王」的稱譽,總共有八十卷。其實,比《華嚴經》更長的一部經稱為《大般若經》,有六百卷。六百卷的《大般若經》,不容易一一深入研究,所幸有一部《般若心經》,是佛經裡面經文最短的一部,只有二百六十個字,可是它卻代表了六百卷的《大般若經》,所以《般若心經》正是般若經的中心、宗要。
說起「般若」二字,在佛法裡面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經常聽到,佛陀為一大事因緣來到人間,他「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而在這四十九年的說法當中,有二十二年,接近一半的時間都在講說《般若經》。可見「般若」的重要。
《般若心經》是一部什麼樣的經典呢?《阿彌陀經》是一部描述阿彌陀佛極樂淨土殊勝莊嚴的經典;《維摩詰經》是藉由維摩詰居士證得的境界,來闡揚大乘菩薩道;《般若心經》講的是每一個人最切身緊要的一部經,要認識自己,就要用《般若心經》。我們聽過很多道理,擁有很多常識,但是曾深入了解「講自己的經」嗎?曾深入了解自己的心嗎?
我們看到世間上的眾生,貓、狗要吃飯,雞、鴨要吃米,牛、馬要吃草,人當然也要吃。可是不同的是,牛和馬除了吃草之外,就沒有別的要求了,而人除了吃以外,還有思想和見解。
所以,人在吃飯,可是各人吃出的味道都不一樣。拿喝茶來說,不會喝茶的人,感覺到茶好苦;會喝茶的人,卻是早晚非來點茶不可。人間之中,譬如飲茶,有人好苦,有人甘醇;有人恓惶,有人卻無比自在!
般若就是讓我們在這個人間更自在的法門!吃飯有了般若,飯的味道就不一樣;睡覺有了般若,睡覺的味道就不一樣。大家都在求功名富貴,但是有了般若,即使是求功名富貴,境界、看法卻會不一樣,有了般若,人的生活、思想、境界都會跟著改觀。有了般若,不要說證悟到般若可以成佛作祖,那怕有一點般若的氣息,人生的情況就會改變。
我不想講深奧的妙理,我只想傳達般若如何運用在我們的生活之間。般若可以改善我們的生活,提昇我們的思想,淨化我們的人生境界。有一首詩說:「平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平常時,我們每天看月亮,看慣了,就不覺得它有什麼特別,但是有了梅花點綴,意境就不一樣了。所以說,一樣的生活,有了般若就有不同的體會。
佛法應該和我們的生活、人生結合在一起,我想要讓人理解《般若心經》,理解之後,吃飯、睡覺、穿衣、教育兒女、到社會工作,都能用得著、很好用,那麼,這個佛法才是大家所需要的。
佛法對現世人生的幫助,屬「入世法」的範疇。人活在世間終不免三苦八難,遇到挫折與風浪時,如果沒有般若作舟,沉浮其中焉能自在?因此以《般若心經》為智慧之母,時時以心念護持,反身觀照自我,自然在行住坐臥之間,身心自在輕安,處處結得善緣、佛緣,得到修行的大方便、大利益。
除此之外,般若同時也是解脫之法,常樂之法,包含在佛法的「出世法」中。在世間沒有永恆不變的快樂,沒有永遠盛開的花朵,人的生老病死無可避免,事物的生住異滅、成住壞空都無法逃避,只有覓得生命永恆的歸宿,出離短暫變異的世間,才能真正離苦得樂,到達極樂世界。在這個意義上,解脫之法是究竟的佛法。
玄奘大師西行取經之時,也曾得觀世音菩薩化身指點,在遭遇險阻時誦念《般若心經》,得到諸佛菩薩的護持,屢屢化險為夷,絕處逢生。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也有言:「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萬法……」意思就是證道之後,他終於知道自己的本性是什麼了。而惠能大師能證得自性本不生滅、圓滿具足的存在,般若的指引功不可沒,所以說「般若是諸佛之母」。
《般若心經》是為觀世音菩薩所述修行般若的心法概要。有了它做為修行般若波羅蜜的總綱要,或者「去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或者「直指本心,見性成佛」,或漸或頓,依此真修實證。人生在苦海中的航行,就有了般若做為燈塔的指引,終能解脫成佛,遠離輪迴之苦,到達極樂的彼岸。
因此在現代社會,能有一卷《般若心經》,深解其意,不管在世間或出世間,信受活用,真是勝過一切法寶!
星雲大師
編者謹誌
自從西元四○二年,《心經》被漢譯介紹到中土,便逐漸成為中華文化圈中流傳最廣、大眾最耳熟能詳的佛教經典,幾乎人人都可以背誦全篇,至少是幾句經文;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感受到《心經》的文字和觀念影響深遠,可說幾乎無所不在。
全名為《佛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或略稱為《般若心經》的《心經》,總共只有短短的二百六十字,為何能涵蓋人間乃至宇宙的道理?
什麼是比知識、智慧更高的狀態?心如何才能自由自在?人如何通達生死而出於生死?種種我們面對生命的處境和疑惑,《般若心經》都有最核心深入的解答。
但是,最簡短的心要,往往也是最難解的謎題;如果沒有體會與實證,沒有融入生活之中,兩百六十字的《般若心經》終究只是文句而已,我們可能會入寶山而空手還!
星雲大師的《般若心經講話》,透過一則又一則生動的故事,以及佛法的真義,讓我們了解《般若心經》、活用《般若心經》,在生活中成就最本然、最美好的生命。
下一次,當我們唸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時候,就會了解生命更高的狀態其實近在自己的心中而已,我們最珍貴的心正是此生最艱難的課題、最巨大的秘密。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