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夜總會保鏢到報紙總編輯很難想像,從記者到小說家就比較理所當然。蓋梅爾很早就寫過一本驚悚小說《來自邁阿密的人》(The Man from Miami),不過乏人問津。多年後他笑稱此書奇爛無比,「五十步之外就能讓牛奶臭酸」。
一九七六年,蓋梅爾被診斷為癌症末期,只剩下幾個月生命,決定無論如何要在死前寫完一部長篇小說。他火力全開,用短短兩週時間寫成《卓斯.戴諾克圍城記》(The Siege of Dros Delnoch),描述一座邊境要塞面對來犯的蠻族大軍,敵眾我寡注定敗亡的最後一戰。故事中的敵軍象徵勢不可擋的絕症,孤城則是他自己的化身。小說的結局刻意留白,因為他想要讓自己的生死來決定要塞的命運。後來他才知道,那根本是一次誤診。蓋梅爾重獲新生,有驚無險從走了一遭鬼門關,卻也把《卓斯.戴諾克圍城記》擱置一旁。
《傳奇》一推出就成為席捲書市的暢銷書,出版至今二十六年,熱賣不絕。蓋梅爾辭去工作,全心創作,並以《傳奇》書中的德雷尼民族為主角,陸續寫了十多本作品,本本皆是《週日泰晤士報》排行榜的暢銷書,僅在英國總銷量就超過一百萬冊。《境外之王》(King Beyond the Gate)寫卓斯.戴諾克之役百年後的故事。德雷尼皇帝使用黑暗巫術,創造出半人半獸的恐怖軍隊,利用恐懼奴役人民。主角闐那可汗(Tenaka Khan)是納狄爾和德雷尼的混血兒,因為蠻族血統而受兩個族群的歧視,決定單槍匹馬剷除邪惡皇帝。《魏蘭德》(Waylander)描寫德雷尼皇帝遭人刺殺,天下大亂,敵軍肆虐全境,德雷尼唯一的希望是勇士深入秘境取回傳說中的青銅鎧甲,但這名勇士不是別人,正是受雇暗殺皇帝的刺客魏蘭德。
「特洛伊」三部曲是蓋梅爾的一次重要(也是最後的)轉型。從奇幻轉向純歷史小說的書寫,他的老讀者應該不會驚訝,因為早在九○年代初,蓋梅爾便寫過以亞歷山大大帝為主角的《馬其頓雄獅》(Lion of Macedon)和《黑暗王子》(Dark Prince),只不過依然帶有濃厚的超自然色彩。到了「特洛伊」,他寫的全是「人間事」,荷馬史詩裡的希臘眾神只在禱詞中出現,再無干預世事的能力。這種「不寫鬼神寫蒼生」的筆法,倒是與導演沃夫剛彼得森二○○四年的電影「特洛伊:木馬屠城」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