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紙上城市 Paper Towns
|
|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
|
|
|
|
|
9789571042602 | |
|
|
|
黃涓芳 | |
|
|
|
尖端 | |
|
|
|
2010年4月07日
| |
|
|
|
117.00 元
| |
|
|
|
HK$ 99.45
|
|
|
|
|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 叢書系列:逆思流
* 規格:平裝 / 416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逆思流
|
|
分 類
|
文學小說 > 溫馨/療癒小說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
|
|
內 容 簡 介
|
每個人一生中至少會碰上一件奇蹟,認識瑪歌就是我生命中的奇蹟。
昆汀從小就一直單戀勇於冒險的隔壁鄰居——瑪歌,但兩人在學校裡的生活卻是天差地遠。某天晚上,瑪歌打開昆汀房間的窗戶重新踏入他的生命,並要求他協助一連串的報復行動,而昆汀也乖乖答應。
在通宵的冒險結束後,翌日,昆汀像往常一樣來到學校時卻發現瑪歌離奇地失蹤。她的家人與警察都認為她不過是又開了一個小玩笑,昆汀卻覺察出其中的異樣。根據瑪歌昨夜的反常舉動與她刻意留下的蛛絲馬跡,昆汀與他的朋友開始了尋找瑪歌的旅程。
一張惠特曼的詩歌殘片、一段網站上的留言,線索零碎又環環相扣。昆汀沿著斷續的線索搜尋,然而他越接近目的地,越對自己從小認識的那名女孩感到陌生。「你將前往紙上城市,永遠不會回來。」瑪歌留下的文字,引領昆汀逐步走進那座由現實與虛構交雜而成的紙上城市。
作者簡介
約翰.葛林 John Green
於1977年出生,是普林茲獎得獎作品《尋找阿拉斯加》及普林茲獎入圍作品《多樣的凱撒林》(暫譯)作者,曾在全國電台「All Things Considered」節目中擔任講評人,並在《紐約時報》和《書目》雜誌發表書評。此外,約翰和弟弟漢克聯合出現在極受歡迎的影片企劃「兄弟 2.0」(Brotherhood 2.0 project)中,並獲得一千萬次以上的點閱次數。
約翰的成長背景是奧蘭多的社區及主題公園,不過他目前和妻子莎拉住在印第安納州。
歡迎參觀他的網站:SPARKSFLYUP.COM或NERDFIGHTERS.COM
譯者簡介
黃涓芳
二○○三年自語言所畢業,二○○五年正式放棄當上班族領退休金的不切實際幻想,目前從事自由翻譯。譯有《霧中的蕾雪兒》、《終末的愚者》、《天狼星之路》等多部作品。
|
|
序
|
推薦序
《紙上城市》推薦序──相信奇蹟
文 / 光禹
《紙上城市》這本書最重要的梗,包括宣傳重點,都是:每個人一生中,至少會碰到一件「奇蹟」。那麼相信奇蹟的人,讀這本書當然沒問題囉!然而,現在到底有多少人相信奇蹟?或覺得奇蹟是可以那麼普及、庶民化的?我想,不多!
日復一日的考試壓力,年復一年的生活、工作磨難,讓人都必須學會實際,不去渴望或相信奇蹟。要奇蹟,看看電影、看看小說,要什麼有什麼,多得嚇人!
只是,關於奇蹟,往往都不是來自於我們期待的好事或好運發生。真正的奇蹟常常是在意想不到的時刻,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穫,而且也常常不是以你得到、看到的形式出現,而是讓你用心去感覺的,然後,讓你非常感動和感謝。看這本書的初稿時,我的心情就是這樣,而且很立體、很強烈。
我想起了小學時的一位同班同學。他有點口吃和弱智的樣子,再加上愛藉故找人哈啦和爭論,於是成為全班共推的討厭鬼。
那時有些人,不時會拿他小時候發燒燒壞腦袋的事取笑他,甚至還會在抬便當去蒸的過程中,偷打開他的便當放一把沙,或者把他的雞腿咬得骨肉模糊。但我一點都不能有這樣的感覺和行為,因為我是班長,我得阻止這樣的狀況一再發生,而且我和他又住得近,只隔兩條巷子,所以每天,我都「必須」和他一起回家。
有些同學會故意笑著「擔心」我說:「跟他相處時間那麼多,會不會跟他一樣阿達?」
這玩笑,我忍了,對他給我「愛哭又愛跟路」的困擾,我也認了,頂多只是跟他講話時,有一搭沒一搭而已。
直到小學六年級家長會的那一天……他好奇地操作我參加科展的作品時,不小心弄壞了不自知,還一直不停手,我當下氣急敗壞地用力拍了他的手,大聲地吼著:「你可不可以不要再弄了!」沒想到才講完話一回頭,卻驚見他媽媽複雜的眼神看向我。想必她是看到那一幕了!她還曾經拜託過我多多照顧他呢!
原以為事後,她會向老師告狀,沒想到她一直沒有,畢業典禮時,還帶著他,一起來向我道謝。那一刻,我很心虛,眼神不知放哪兒好!
上了國中,不同的學校讓他「終於」離開了我的生活,雖然我們還是住那麼近。
有一次在公車站牌偶遇他,是他先開心地叫住我。匆匆幾句談話中,知道他已休學沒念書,去當木工學徒。就這樣,他離我更遠了,我幾乎不再期待有他的消息。
多年後,當兵退伍前,就在家附近的公園裡,我看到一個年輕父親身影,對著正在玩耍的小寶貝說:「沒關係,爸爸在這裡,你不要怕,慢慢下來!」
沒錯,是他!我認出來了。但我遲疑地沒叫他,還是讓撇過頭瞧見我的他,熱情地叫了我。又是匆匆的談話中,我知道眼前這個曾經不被期待的討厭鬼,踏實地走出了自己的路。他口吃不見了,樣子變了,同時兩個小孩的他,經營著一家小土木裝潢行,而且他也搬家了。
原來,人長大成熟的過程,就是奇蹟!而且,人生的路千百條,每一條都有奇蹟!
這樣的奇蹟,讓當時處在退伍徬徨心境中的我,內心衝擊很大。而且從那天開始,我再也不能不相信奇蹟。
不知道我的小故事能不能讓你開始想要相信奇蹟了呢?那麼接下來,這本書要接手了!
雖然,這是一篇推薦序,但我一點都不想透露這本書的任何細節,或討論故事的那個片段,因為,我相信只要認真進入《紙上城市》的人,必然能隨著作者豐富的想像力,和超凡的文字魔力,深刻地看見書中主角們,怎麼跟一群成長的同伴,經歷他們不曾預期的青春年少,看見他們的奇蹟。
而且我有把握這個故事,也一定會讓你相信自己的奇蹟,進而回顧那些曾和你交織過生命成長故事的人。
|
|
內 容 試 閱
|
* 讀者評鑑等級:
4顆星
* 推薦人數:12,共有12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草根派》
/ 台灣台北
2010.05.03看《草根派》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4顆星
在脆弱的紙片城市裡,
在脆弱的紙片城市裡,你可以看見我的心,我的靈魂和我眼中的世界嗎?
(OS:這是太不真實的期許了!)
因為,即便朝夕相處,
我也還看不清這城市的真實面貌?自己內心的嚮往究竟為何?
我唯一能確認的僅有~永無止境的,停不了的探索和追尋…
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
昆汀和瑪歌曾是青梅竹馬的玩伴。
九年前,昆汀和瑪歌在大樹下撞見某個命案現場,昆汀有同為心理諮商師的父母密集輔導,深怕在昆汀的弱小心靈裡留下創傷;但生性叛逆,在父母眼中非常不討喜的瑪歌卻不肯死心,化為小偵探四處訪察,一心想找出那位人士的死因…九年後,在畢業前夕的某個晚上,身為校園風雲人物的瑪歌突然出現在昆汀的窗前,邀昆汀協助她完成11項計畫性復仇任務。保守膽小的昆汀就這樣,做了一系列他從沒做過、腦袋中壓根無法想像的事情…
暗戀瑪歌已久的昆汀以為有了那晚一同冒險犯難的革命情誼,兩人間的關係將有轉機,隔天卻得知瑪歌失蹤了。眾人都覺得慣性逃家的瑪歌只是惡作劇,消失一陣子後就會自己出現時,昆汀和好友們卻察覺出不對勁,而開始努力思索、查訪瑪歌所留下的訊息…
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
記得電視裡某個試圖營造出幸福氛圍的汽車廣告,透過不同塊立體紙板的開、闔,呈現不同的幸福畫面、人物組合和活動事件,展現城市的活力和幸福的風貌。
紙上的城市脆弱且虛無飄渺。城市和居民的面貌被商業化,同時也被簡化…
當我和昆汀一起踏上這趟尋訪瑪歌的公路旅程,一起登到城市建築物的最高點。放眼望去,城市裡的建築物變得像是積木堆疊成的小玩具一樣,交錯出一幅充滿距離感的光景。我同時也以自己為核心,開始描繪和測量自己的”心理地圖”,標上座標、距離、重要建築物和有意義的路線,為每個重要的轉折點命名,畫出一座屬於自己的紙上城市,回溯曾經、追尋未來。
原來年輕的時候,輕易的就可以畫出自己的幸福城市和幸福地圖,也非常容易滿足。但長大了,卻深刻感受到『世事無常』,幸福只來自於懂得珍惜當下,而非擁有的更多!
閱讀這本書時,除了輕快或是驚險地和昆汀一起追蹤瑪歌的行蹤外,我會一直回想起單純的學生時代,各個求學時代的徬徨和瘋狂,和同學們集體一同做的傻事,以及同儕彼此間的情誼、堅持、吵架…等各式往來的嬉笑怒罵!那些我們幾乎都快遺忘了曾有的稚氣、瘋狂、和敢愛敢恨的簡單邏輯!
昆汀到底是怎麼找到瑪歌行蹤的線索?他們一群人如何揮別高中生涯,開車上路去尋找瑪歌?最後,究竟有沒有找到瑪歌?這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不僅僅只是部青少年文學的尋人實錄,書中所隱含的人生喻意,以及爆笑純真的成長對話…都會幫你反映出不同的內心世界。
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
SHARE
送禮物其實是種分享,也是種對話。
有的從自己手上送出去的禮物,其實是在說著某些話語。
當昆汀在閱讀著瑪歌留在惠特曼《草葉集》書裡被畫線的字句,而努力推敲著瑪歌可能在哪兒的時候,其實我也做過這種事情,而且是刻意的。(笑)只是我沒有搞失蹤。
以前,我就會買自己喜歡的書送給朋友作為禮物。送禮物對我來說,是送出和分享某個部份的自己。我會同時買下了兩本書,用著黃色的粉蠟筆畫線。不只是畫下自己想分享的字句,那也是我想和對方說的話。就像昆汀的老師所提出的觀點一樣:「雖然人們主觀的閱讀一首詩,但惠特曼或許正是希望人能透過他的詩,作為去了解他人的手段…」以前的我,就是這麼想的!
我喜歡閱讀,也喜歡欣賞別人的閱讀心得。對我來說,每個人在書寫心得或是引述文句的時候,除了呈現自己和書中人物以及作者思想互動後的想法外,也呈現了作為每個獨一無二的個體,內心所感受到的,和被勾動撩撥起漣漪的水面世界。然而,有些閱讀心得是私密的、深入直搗當事人內心的靈魂深處。有些書,讓人不敢輕碰,只能隱諱不語;或是輕描淡寫的帶過。
深度的分享互動得來不易,不只是聆聽或看懂他人私密的故事,也有可能在分享的敘說過程,讓當事人和聆聽者(閱讀者)有機會更進一步地釐清內心複雜的情感和在乎是什麼?如果能遇上這樣的人,那該多好!
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
BE YOURSELF
當我們和昆汀一樣在追尋自我的過程中,重新回溯、定義、理解過往的一切,卻感到困惑的時候,請記得做你自己,也鼓勵他人勇於做自己,真誠地接納彼此的差異之處。我相信只要雙方不放棄溝通,即便當下吵架或對立,也總是會找出解決之道的。
當我看到書中人物內心靈魂的破碎之處時,我剛好在書店看到了大塊文化在辦理幾米巡迴展的海報文案,而深有同感:「儘管這個世界破洞百出,不過,每個破洞還是可以找到一個補洞的人。」然後,我想起前幾天更新置放在噗浪的一段話,來自於心靈工坊所出版余德慧《生命史學》:「親密始知天地寬:不管將來的命運如何,是在不必說的地方,我們認了彼此。即使會吵架會分離,但我們依舊以無比寬闊的心情,認了彼此。於是,責備的眼睛才有淚光,讚美的神情才有疼惜。」
當我閱讀書籍的時候,總會有些巧合出現。因為連結了自己某些回憶的片段,而對部份的文字很有感覺!
(笑) 原來閱讀也是在為自己的人生歷練和選擇做準備!
2.
愛麗絲
/ 台灣台北
2010.04.30看愛麗絲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4顆星
「每個人一生中至少會碰上一件奇蹟....」雖說是青少年小說,但連我這種人看到這本書都無法自制地一次看到完。
主角是從小就是鄰居的瑪歌與昆汀,兩人在學校裏的生活是天差地遠,但這不減昆汀對瑪歌的愛戀。某天晚上瑪歌闖進了昆汀的房間,並且要求昆汀陪他完成一連串瘋狂的報復任務,沒想到事後瑪歌竟失蹤了,她的家人卻認為她只是慣性蹺家又開了一個小玩笑,直到昆汀發現異狀並且找到瑪歌留下的線索後,展開尋找瑪歌的旅程。
「每個人心中都有個瑪歌形象,但都只是鏡中倒影」,當年年紀小又反骨叛逆的我最後臣服於社會道德的壓力,走向看起來算是正常的上班族生涯,而瑪歌在紙上城市中開始的旅程,卻幫我完成了我心中一直遺缺的那一塊。
作者在故事的鋪陳中,透過主角瑪歌與昆汀來反映出家庭對一個青少年的影響力,相對於昆汀父母的用心教育與樂觀進取,瑪歌父母漠不關心的態度與瑪歌想贏得關注的行為,是有絕對關連的;雖然瑪歌的行為不完全是錯的,只不過在這追求夢想的背後,那孤單的心靈,卻如此的惹人憐。
作者透過瑪歌與昆汀,鋪陳了關於奇蹟的老梗。奇蹟,往往都不是來自於我們期待的好事或好運發生,常常都是在意想不到的時刻,給你意想不到的禮物;那獲得奇蹟的過程,也不是以一般得到或看到的形式出現,必須用心感覺體會,最後才會讓你非常感動與感謝。
撇開省思的觀點,其實故事本身生動活潑,還有非常逗趣好笑的對話,不只容易閱讀,而且隨著作者豐富的想像力,我們可以跟著書中主角們,一起經歷前所未有、無法預期的年少輕狂....啊!讚啦∼
3.
翁婉慈
/ 台灣花蓮市
2010.04.28看翁婉慈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我是一位國二生。
當從漫畫月刊上看到這本書時,我便被深深的吸引。
買回來之後,便打開來看,大致略讀幾頁時,
以為這本書是屬於奇幻類,但是仔細閱讀後,
卻發現這本書真的是非常寫實!
將青少年的思想完整地呈現,
這是第一本讓我覺得「很厚但很棒」的書,
(以前看見很厚的書,都沒觀看興趣或購買意願…)
雖然現在讀這本書對我來說早了一點,
但是我還是很喜歡!
女主角的荒唐行為、男主角想盡辦法找出女主角的模樣,
很佩服作者-約翰˙葛林那豐富的想像力,
我非常希望能與大家分享閱讀這本書的喜悅,
看到這本書時,請不要猶豫,保證買下去絕不後悔!
4.
艾蜜莉
/ 台灣台北
2010.04.27看艾蜜莉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一開始看到書名以及書背面的介紹,會令人有個錯覺「紙上城市」是一本奇幻小說。
是不是跟一些冒險奇幻故事的主角們一樣,因為魔法而進入了所謂的「紙上城市」。
好奇的翻開書本之後發現並不是這麼一回事,但是也停止不了繼續往下翻的心情。
瑪歌和昆汀從小就是鄰居,但是長大後在學校卻過著彷彿陌生人的生活。
直到一天晚上瑪歌爬進了昆汀的窗戶並要求他一起對朋友進行一連串的報復,
使的兩人的友誼彷彿又回溫。但是隔天瑪歌卻消失的無影無蹤,只留下了很多線索告知大家她去了哪裡。
而昆汀便開始跟朋友展開了一段尋找瑪歌之旅。
首先,我真的很想大力稱讚翻譯者,這本翻譯小說寫的好流暢,沒有一般的翻譯小說可能會因為某些字句而看起來卡卡的。
也因為翻譯的很易懂,所以讀小說時彷彿自己就變成了昆汀一起投入在瑪歌所留下的線索裡。
這本小說的有趣之處就是讓你猜不透他下一步會怎麼走,甚至一直到最後我都沒有猜到瑪歌真正的意願。
看完之後有一種「完全被作者打敗了!!猜不透啊!!」的心情,但是也同時覺得看的很開心,
因為每一步總是帶給讀者不同的驚奇。
讓我感受最深刻也最強烈的,是在小說的第14跟15小節。
在尋找瑪歌的過程中,
昆汀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是以瑪歌為中心,
思考著瑪歌會怎麼做、瑪歌留下的線索代表什麼、瑪歌會到哪裡去...等等。
就當我也一起沉迷在這些迷團的時候,昆汀的好友拉達說了一句話,
「你知道你的問題是什麼嗎? 你總是不希望別人當他們自己。
比方說,你從不遵守時間,從不對瑪歌以外的事情感興趣,也從不問我和女朋友處的好不好。
可是我不會因為這樣討厭你,因為這就是你;...你終究還是喜歡我,我也喜歡你。...」(p.213)
我彷彿也在當下被潑了一桶冷水,原來我們都是一直以「自以為別人應該是怎麼樣」在看著其他人。
而這一點也一直貫穿到本書結尾瑪歌看到昆汀他們時的反應。
昆汀的爸媽在這裡也扮演了很重要的畫龍點睛的角色,
昆汀的爸媽是心理諮商師,相較瑪歌的父母總是一味的放棄及逃避瑪歌的所作所為,
昆汀的父母傾向於用他們的專長,試著去了解小孩們的心情,並適時給予指導。
而他們在15小節的對話裡也給了昆汀很大的啟發,
昆汀發現了很重要的一點:每個人心中的瑪歌都有不同的形象,但是那都不是真的瑪歌。
「我終於明白瑪歌在沒有扮演瑪歌這個角色時是什麼模樣」
而一直以為瑪歌是奇蹟的昆汀也終於明白,
「瑪歌不是奇蹟,她不代表冒險,也不代表一件珍寶,她只是一個女孩子。」(p.218)
看完書以後不自覺的想,
我們到底有多了解自己身邊的人們。
我們是否有看到他們所打開的窗,是否有接收到他們嘗試釋放出來的訊息呢?
或者是我們自以為很了解某個人,但其實他並不是我們所想的那樣。
其實同時也是適用於我們自己身上。
5.
夜嘿嘿
/ 台灣台中
2010.04.26看夜嘿嘿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電影 , 清楚表達電影本身想要表示給觀眾的感情 , 概念 , 讓你明白這部電影想要跟你說些什麼 ;
小說 , 鋪成了一段又一段的劇情 , 隱藏在文字背後的意義 , 需要讀者一字一字的品嘗 ,
才能從中領悟出箇中奧妙 ;
這本紙上城市正是這樣的一個作品 , 光從他的文字上看去 , 你會已為它是懸疑 , 冒險 , 告訴人要做自己的小說;
不過它想要告訴你的並不只是這些 。
書中的少女瑪歌,
在父母眼中 , 是一個麻煩 , 都光他們面子;
在同學眼中 , 是一個有個性 , 但個性古怪的美女 ;
在自己眼中呢 ? 卻是再平凡不過的一個女孩子。
在我們的眼中 , 每個人都有一個既定的印象在自己的腦海中 ,
我們總是希望別人能以自己所認為的自己 , 來認定這就是自己 ,
但我們卻從來不給予這個機會給別人 , 甚至認為這是不需要的。
父母總是希望孩子能符合他們的期望 , 而孩子卻因此怨懟;
然而孩子們認為父母霸道 , 不懂自己在想些什麼 ,
父母們也認為孩子叛逆 , 不懂自己的用心良苦 ,
雙方都沒有給彼此機會 , 去認識對方。
一個紙片女孩 , 依照著別人的期望慢慢變化成別人所希望的樣子 ,
也許 , 他是五彩繽紛 , 受眾人的眼神所關注 ;
也許 , 它變得殘破不堪 , 讓大家都遺忘了它 ;
他還記得自己原本潔白的樣子嗎 ?
本書有很多讓人省思的地方 , 想必作者想要藉由這些文字 , 告訴我們一些道理吧 !
* 看更多讀者書評
|
|
|
書 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