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寫給孩子的工作日記:說別人的故事,教自己的孩子

寫給孩子的工作日記:說別人的故事,教自己的孩子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571351407
蔡穎卿、翁樂旂
時報出版
2009年12月24日
117.00  元
HK$ 99.45  







* 叢書系列:作家作品集
* 規格:平裝 / 296頁 / 18K / 普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作家作品集


親子教養 > 潛能/學習力啟發















《在愛裡相遇》蔡穎卿最新作品

  說別人的故事,教自己的孩子
  我跟孩子說,夢是織出來的,要在時間裡握緊夢想的每一條絲線。
  我也說:夢是一種抵達,路得一步步踏實地走。
  那絲線、那步伐,可以在用心勤奮的工作裡找到織機與地圖。
  成長獨立是一條長遠的路,當我們把孩子送去受教育的那一刻起,
  期待的就是他們有足夠的能力迎接自己的生活。
  然而,這個信念卻常常在受教育的途中迷失了方向,
  我們或以為知識的灌輸一定可以轉化為日後的能力,
  因此開始尋找捷徑與偏方,白白浪費掉生活中的許多教材。
  為了使孩子早早建立一種健康、堅強的工作性格,
  我從小就跟她們談工作;我期待教養是培育的工作,而非日後導正的功課。

─蔡穎卿

  一路培養孩子擁有好的工作能力與習慣,是多麼重要的長程目標。在本書中,蔡穎卿以「工作」為題,藉由工作中織夢的領悟及教養中的所見所思,獻上一份屬於自己的身教,陪伴我們一起思考與實踐,如何幫助孩子扎下責任的深根、豐實獨立的翅膀,進而養成解決人生中各種問題的能力,永遠擁抱「好好生活,好好工作」的生命熱情。

  全書的三個篇章,各代表著不同層次的體驗與省思。第一部分是蔡穎卿寫給父母與孩子的教養札記,透過各種生活故事,從工作觀、工作價值、工作技術到工作互動等面向,分享如何培育孩子的工作性格和責任感,做好奠基與扎根的功課;第二部分收錄女兒Abby的工作日記,以及蔡穎卿以母親身分提出的回應反思,呈現親子之間工作理念的傳遞交流,Abby的自我探索也等於是獨立精神的實際體現。第三部分則延伸至對年輕工作者的關懷,以蔡穎卿的經驗分享為開端,探索在工作中轉化心態、培養自我、磨練實力到圓夢創業的原則與想法,最後以年輕工作者的群像採訪為總結,鼓勵每個年輕的孩子掌穩自己的方向,朝真正的人生志趣穩步前進。

  我想給孩子一些禮物,一些自己給得起,而她們一生可以受用的禮物。

  這些工作的分享與討論,就是我的禮物—

  ◎教養不應該落在以愛為名的無盡擔憂中。如果能從生活小事的教導,讓信心慢慢在實作中奠基,放手的那一刻,我們的寬心,也會帶給孩子可以安全飛翔的自信。

  ◎「學會」與「做完」是同等重要的功課。「學會」了還能耐心做下去,才會成就美好的結果。我們都了解,「懂」的人不一定能成為領導者;成就功效的是腳踏實地、堅持去「做」的人。

  ◎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生活的保障,而是不因變動而永遠存在的能力。暴雨狂風跟晴光好日一樣重要,我不想只當孩子的撫慰者,只願自己不要忽略她值得欣賞的勇氣。

  ◎「喜歡」是可以透過行動來培養的心態。在工作中,我用專心解決自己的害怕,用行動來克服討厭的心情。我也希望孩子能建立積極的想法:要手握「改變」的主權,不要當自己的敵人。

  ◎要打開胸襟,從別人身上學習更好的工作習慣與要訣,也要靜下心來看自己。該欣賞的長處要記得給自己讚美,那是自信的根源;該檢視的地方更要坦誠,那是進步的過程。

  ◎守護與培養的付出,攸關著我們未來的願景。一個社會的好,並不端賴於自己孩子的優秀,我們都要被別人的孩子服務。因此,愛年輕人、真心誠懇地提拔與教導他們,是我們應盡的責任。

  ◎任何人都會對自己的生活與工作日久生厭;所以,在可能的條件裡運用自己的感官做調節,可以幫助生活的香味得以持續,至少,幫助我們維持好的味覺來品味生活。

  ◎對於一件事設定比較高的目標,朝著一個可以更好的標準努力。在抵達終點的時候,因為曾經如此盡心盡力,所以就算結果不盡完美,也能對所有的成績感到坦然。

  ◎安排時間,其實就是為一件工作訂下時間限制。限制時間幫助我們專心,而專心擴大了能力,使我們屏除一切無關的分心之務,更充分利用了各種感官的爆發力量。

  ◎每次媽媽帶我做事的時候,她總是把我當成一個並肩分工的好伙伴。她對我最好的讚美,就是一再地交託重任給我,並且無論有多忙,都知道等我一下是使我能幹最好的機會。

作者簡介

蔡穎卿(Bubu)

  1961年生於台東縣成功鎮,成大中文系畢業。目前專事於生活工作的教學與分享,期待能透過書籍、專欄、部落格及習作與大家共創安靜、穩定的生活,並從中探尋工作與生命成長的美好連結。著有《媽媽是最初的老師》、《廚房之歌》、《我的工作是母親》、《在愛裡相遇》、《寫給孩子的工作日記》。

  個人部落格:www.wretch.cc/blog/bubutsai

翁樂旂(Abby)

  1986年生於台東市,曾在台南、曼谷、新加坡與費城等地生活。2009年賓州大學畢業後延續一向對語言的熱情,於台灣三峽成立了Workshop英語工作室。無論工作或生活中都期待不斷探索如何更加生動地創作與表達。認真於文字、攝影、烹飪與舞蹈。

  Workshop英語工作室網址:www.wscons.com
  個人英文部落格:whenwordsfail.tumblr.com



【推薦序】把教養放在生活的第一順位 洪蘭
【自序】說別人的故事,教自己的孩子 蔡穎卿

【Part1】扎下責任的深根---和孩子們談工作
---整天做夢,整天工作
改變
愛自己的工作
香水生活觀
培養自己的行星性格
隔代同聲談工作
Pose
開始難,結束更難
一張請款單
人生的計算
人生中的利與益
讓信心在實作中奠基
先分配時間,再安排工作
了解工作的優先順序---給庭宜的一封信
要快就要慢
把眼光停在最後一瞥
等孩子一下
做與錯
重創五分鐘的價值
學習是失敗重來的經驗
學會與做完
決定
工作服的意義
下班了就要走
領頭的人
工作中用對的、好的語言溝通
符合別人的期望
在工作中當別人的好朋友
抗拒
讓歧見停在最好的點上

【Part2】展開獨立的翅膀---Abby的工作日記
---獨立的開始 112
The Flight out of san Francisco / 在混亂裡找回重點
Sad Cookies / 傷心餅乾
Interruption / 與限制好好共處
Magic Demystified / 解開時間的魔法
Ageda / 領導者的挑戰
Differently / 嘗試另一種不同
The Luck of Dedication / 努力的運氣
Thirty Minutes to an Hour a Day / 每天三十分鐘至一小時
Lunching with Ben / 駕駛自己的小船
What You Said You Would Do / 你說過你要做的一切

【Par3】掌穩夢想的方向---寫給年輕工作者
---守護年輕的資產
生活、工作與價值
跟你的工作談戀愛
珍惜生活經驗
以行動演出努力
在人生的旅途上,不要分心
工作的三個條件---情緒、智力、體力
自信與能力
妳沒有看過她在廚房的樣子
挑剔
老闆情懷的自我訓練
掙扎
掌穩自己的方向
等待
夢的尺寸
永遠讓人開心的工作好助手
溫柔態度包覆下的生活毅力
把距離當成旅程的逐夢者
魄力是果決與堅持的結合
選擇生命中真正的想要

【後記】與工作建立美好的關係



推薦序
把教養放在生活的第一順位

  天下沒有不可教的孩子,只要有耐心和信心,把教養孩子放在生活的第一順位,隨時把握機會教導他,他自然會看到學習和工作的意義,就會自動自發去做了。--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洪蘭

  我覺得自己比別人幸福的地方,是常有機會比別人更早看到未上市的好書。出版社有時會寄書稿來請我推薦或審訂,使我有機會先睹為快。我因平時很忙,可以看稿的時間通常是夜深人靜之後,如果一看就睡著,那麼這本書我就不推薦;如果是越看越有趣,連覺都忘了睡,那麼這本書就值得推薦。蔡穎卿的第一本書《媽媽是最初的老師》,我就是一口氣看到完,爬起來開兩個鬧鐘,因為怕一個鬧不醒,誤了明天上班。那本書出版後果然熱賣,讓我很高興,頗有「英雄所見略同」的感覺,同時,好東西跟朋友分享時,也是很愉快的。

  看蔡穎卿的書是一大享受,我常捨不得一次讀完,好像精緻的食物不可以一次吃完,要留著慢慢的吃、細細的享受。她的人也如其文,溫文儒雅,非常有氣質。我常想,如果天下媽媽都能像她一樣,我們做老師的就不會被學生氣到發出「家有隔宿糧,不做猢猻王」的感嘆了。

  她在這本書中教父母如何一點一滴地導正孩子的觀念,全書沒有驚濤駭浪、危言聳聽的句子,但是它就像潺潺的溪水,靜靜從你身邊流過,滋潤你的心田,讓你茁長。例如她在自序中說:「說別人的故事,教自己的孩子。」這不就是我母親教育我們的方法嗎?小孩子不愛聽大道理,我父親常用文天祥、左寶貴忠義的事蹟來教導我們,我們低頭聽訓,但是人在心不在,反而是幫母親洗菜時,她講的別人家孩子的故事,我們最聽得進去。母親從來沒有修過什麼教育學分,但是她知道故事感化的力量絕對比訓話的效果好。所以這本書中的小故事都是教育孩子的好材料。

  又如:「在工作中,要當別人的好朋友,不要帶著抱怨與不滿上工,因為這會影響工作的效果,也不要變成別人傾吐抱怨的對象。」這話非常地正確,英文有一句話說:「不要咬餵你的那一隻手。」(Don’t bite a hand that feeds you.)在職場倫理上,是不可以一邊拿老闆的薪水,一邊罵老闆的。尤其人真的會讓批評變成不自覺的言語習慣,我父親就不許我們抱怨,他會問:「你有沒有先檢討你自己?」他常用福建話說:「漏氣不會死,沒氣才會死。」(在本書中看到吳作棟總理也講這句話時,覺得好親切,因為父親生在新加坡,這句話是當地華人常說的話。)被人批評時不可以先抱怨,要先檢討自己,人的資源有限,如果把時間和精力花去抱怨了,就不會找到改進的方法。同時,附和別人會使那個人更覺得他的抱怨有理,就會越說越大聲,最後變成理直氣壯、積非成是。所以父親說:「在別人抱怨時不可以附和,因為那是火上加油。我們家的孩子不許做這種事,等他講完後,指出另一條思考的方式,用理性去滅火。」

  此外,書中「香水」的故事也很得我心。現在不知有多少人需要這個故事來提醒自己,不要把別人替你做的事當作理所當然(take for granted)。人的大腦對熟悉的訊息便不再處理,以節省資源,所以會有「入鮑魚之肆,久聞而不知其臭」的現象。的確,「最先吸引你的香水在你跟她在一起久後就消失,如果你離開一會再回來,那股香味就和原先的一樣強烈。」這是之所以婚姻會有「七年之癢」的原因,香水聞久了就不香了,反而是別人身上不曾聞過的變得有吸引力了;人在一起久了就忘記對方的好處,常常要等到失去了才會想起。有多少人在擁有時,能夠有蔡穎卿的智慧,懂得珍惜當下呢?

  另外,穎卿用行星的自轉和公轉來形容職場的生態,我也覺得非常貼切。理想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應該是一顆行星,能自轉也能公轉;這個必要條件是熱情,老師必須有教書的熱情,學生必須要有學習的熱情,教學才會成功,這樣的熱情也是敬業背後的推力。我小時候必須幫忙做家事,我母親最不喜歡叫一下、動一下的人(即穎卿所謂「拖著走」的人),所以她在叫我們做事之前,會先讓我們看到做這件事的意義,例如忘記餵雞,雞會餓死或是養得很瘦,下的蛋很少,賣不出去,學費就會無著落。當她讓我們看見工作的意義,我們就會自動自發去做了。

  天下道理是相通的,任何事要成功都必須先引發動機,先讓孩子看到學習的意義,而意義會產生動機,動機就會使他自轉和公轉。所以她說:「人生的意義不在做你喜歡的事,而是喜歡你所不得不做的事」。我出國時,父親告訴我:「做你喜歡的事,喜歡你所做的事,人不怕天資愚笨,態度才是成功的第一要件。」一個能自動自發的孩子一定會成功的。

  希望這本書能讓很多父母知道:天下沒有不可教的孩子,只要有耐心和信心,把教養孩子放在生活的第一順位,隨時把握機會教導他,他自然會成長得像穎卿兩個女兒那樣既懂事又乖巧,自己會上進,不需要父母操心的國家棟樑了。

自序
說別人的故事,教自己的孩子

  我想給孩子一些禮物,一些自己給得起,而她們一生可以受用的禮物。這些工作的分享與討論,就是我的禮物。--蔡穎卿

  女兒Abby滿二十一歲了,雖然從十八歲起已經自己在美國度過三整年的求學生活,但在媽媽的心裡,牽掛是永遠不曾放下或剪斷過的心情。無論在遠距的電話交談、信件往返,或她回家渡假的日夜相守中,我們比以前更常談到工作,並交換彼此的心得。

  從她與妹妹小的時候開始,我就不曾把「讀書」當成一種特別的活動。它總是被我統稱為「工作」。我把做功課的方法與工作習慣相提並論;把整理一個髒亂的廚房用來比喻釐清一門功課困境的要領,希望她們能舉一反三,不要當成績頂呱呱的書呆子。

  我常常想起自己當父母的職責,不只是要讓她們吃飽穿暖、精神愉快,遠處還有一個真正的目標,才是催促我不懈努力的理由——
  母親不是讓你倚賴的人,而是使你無需倚賴的人。
  A mother is not a person to lean on,
  but a person to make leaning unnecessary.

  這句話讓我看到,持續培養她們擁有好的工作能力與工作習慣,是多麼重要的長程目標!所以,我每在自己的工作中有反省,或遇到特別的心情時,就與她們分享。不只在餐桌或閒談中討論,也用筆記下當中的省思。

  Abby去美國上賓大的三年裡,一直是一邊讀書、一邊打工的。第二年起,工作加為兩份。她的生活就像早期的台灣留學生,除了課業之外,同時要扛起生活的擔子。

  有一陣子,我看她工作非常忙碌,忍不住擔心起她到底有沒有時間好好讀書。我在電話中開玩笑地問起:「妳不會被當掉吧?」她在電話那頭調皮地笑著回答我:「媽咪!我離被當掉還有點遠。」我不知道什麼樣的語言適合用來叮嚀一個大三的孩子,所以還是把從小教導她的那句老話搬出來用:「不要忘了妳當學生的責任喔!」

  過了兩個月,大三下學期結束了一段時間,我在台南家收到院長寄來的信,她仍列名在榮譽學生的名單中。那短短的信,在我正處十分忙碌的日子裡,捎來了一些慰藉與鼓勵。

  雖然成績只是一個象徵,但我卻在孩子盡心兼顧的努力中看到了從小為她撒下的責任種子確實破土發芽了。這些種子使她們懂得做好該做的事,在放手單飛的遠行之後,往生活裡扎根。那些自小分享的工作心得,也開始在她獨立生活之後有了回饋。

  現在,不只是我寫工作日記給她們,有更多的時候,是她寫下她的工作日記與我分享。書中第二部分的十個篇章,就是Abby陸續寫下的心得。這些文章並非家書,我讀後也不是以回信的方式記下自己的回饋。教養是一場愛的檢視,我就在字裡行間逐一自問:我的教導是否配得上心中自以為已經滿懷的愛。

  我之所以習慣留下這些記錄,主要的原因是,在分享或指正孩子的當刻,他們未必立即就認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從不想要強行灌輸任何價值觀給孩子,等待是絕對必要也非常奇妙的磨合。當她們還沒有全然體會、從心底呼應這些感受之前,我但願自己不是說說就算,任由這些分享隨風而過,我想要更仔細檢視自己所投遞的教養訊息。所以無論時間如何緊迫、或簡或詳,總會做點記錄,這就是這本書第一部分的內容。

  Abby與Pony漸漸長大了,在Pony也上大學之後,我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教養階段,只能遠距地關心著她們的成長。兩個孩子都離家遠行,我的叮嚀與牽掛更要託付給科技的傳聲與文字的遞送。

  每當我看到自己的生活中出現了一個勤奮用心的孩子,腦中就自然而然地想起離家在外的她們。我想把這些年輕人的故事說給兩個女兒聽;想要透過更深入的交談來分享這些年輕人面對自己、在生活裡成長的故事。

  所以,我去採訪幾位年輕朋友,希望自己能寫出他們的故事與想法,並探討出這些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與家庭或社會教養連結的軌跡。有許多人覺得我對年輕人特別有耐心、特別不忍他們犯錯,我想這的確是愛烏及屋的心情。

  自己的孩子在世界的某處正受著不相識的人的教導與愛護,每思及此,我對其他年輕人的溫柔愛護之情便油然而生。多麼希望自己曾經看過、經歷過或領悟過的現實與想法,或多或少能分享於他們;多麼希望關於好好生活、好好工作這熱情的人生戀愛,我可以獻上一份屬於自己的身教。這就是這本書的第三個部分。

  成長獨立是一條長遠的路,當我們把孩子送去受教育的那一刻起,期待的就是他們有足夠的能力迎接自己的生活。然而,這個信念卻常常在受教育的途中迷失了方向,我們或以為知識的灌輸一定可以轉化為日後的能力,因此開始尋找捷徑與偏方,白白浪費掉生活中的許多教材。

  我想給孩子一些禮物,一些自己給得起,而她們一生可以受用的禮物。這些工作的分享與討論,就是我的禮物。





* 讀者評鑑等級:

5顆星
* 推薦人數:1,共有1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小強
/ 台灣台南
2010.02.05看小強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這本書十分推薦給有心教育下一代的大家,裡面有許多生活中會遇到的現實面,我對於作者對於事情"思考"能力感到十分敬佩,我相信很多人不喜歡做錯事的當下被主管或是同事責備或是大聲謾罵,有時候是情經過思考,或是修飾一下,都會有更好的結果,我看書的理由也是希望自己能有更好的理念和工作態度來面對現實中一大不合理的突發狀況。這本書每看完一篇我都會在內心咀嚼好幾回,推薦給喜歡正面思考的愛書人!





其 他 著 作
1. 寫給孩子的工作日記+Bitbit,我的兔子朋友+限量提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