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那些動物告訴我的事:用科學角度透視動物的思想世界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醫師不是天使:一位醫師作家的人性關懷
9789866798252
黃崑巖
健行
2010年1月01日
87.00 元
HK$ 73.95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生活叢書
* 規格:平裝 / 240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生活叢書
分
類
醫療保健
>
家庭醫藥保健
同
類
書
推
薦
重訓傷害預防與修復全書:透過物理治療視角,認識肌肉與骨骼功能障礙與疼痛、重建基礎肌力、提升運動表現
這本書能讓你戒菸:1000萬人都說有效的輕鬆戒菸法進階版
【阿毛醫師親簽版】健康快充卡哇醫:一本從「學霸」到「學罷」都能看懂的醫學百科(隨機附贈「卡哇醫團隊」造型書籤夾一款)
健康快充卡哇醫:一本從「學霸」到「學罷」都能看懂的醫學百科(隨機附贈「卡哇醫團隊」造型書籤夾一款)
飲酒不傷肝的學問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彼得林區 征服股海
精油生活DIY全書
我的第一本易經占卜書(附專屬占卜卡)
製造耶穌:史上NO.1暢銷書的傳抄、更動與錯用 Misquoting Jesus: The Story Behind Who Changed the Bible and Why
一生一定要享受一次:圖解201招性愛技巧
塔木德精要
內
容
簡
介
成大醫學院的創院院長黃崑巖教授,是一位醫學界的人文學家,豐富的學識、精闢的觀察,結合成這本醫學與人文雙觀點的結晶,書中對醫界生態與人間樣貌均有深入淺出的剖析,字裡行間更可以看出他珍重人生際遇的感性面。他常以「知識分子應該先做文化人,再做專業人」勉勵學生;讓心靈更健康、生活更美好、生命更有意義,是他堅持的理念。
書中分為「生活醫學」、「教育醫學」、「人文醫學」、「心靈點滴」四輯,作者以敏銳的觀察力,過人的智慧與聯想力,縝密的思考及犀利的文筆,針砭時事、教育、文化與人們不以為意卻影響深遠的觀念;卓越的遠見,讓人讀過他的文章後能得到很深的啟發。
本書長期獲多所醫學院選為指定教材,深獲教授、學生推薦,更受到一般大眾喜愛。現加入最新文章,增訂新版,讓更多讀者能一窺這本好書豐富的內涵。
本書特色
★ 全國各醫學院皆選為指定教材。關心己身健康的人,想進入醫界服務的人,都要讀過
★ 從醫學專業與人文角度雙切面,來探討廣受大眾關心的社會及醫學教育議題
★ 作者為醫界及學界權威人士,曾任成大醫學院院長、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全國醫學院評鑑委員會主任委員、更是教育部顧問,深知醫學界及教育界缺乏培養人性關懷面向的問題,以此書作為注入心靈營養的點滴。
作者簡介
黃崑巖
台灣新竹人,台大醫學系畢業,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微生物學博士,是國際上研究干擾素與感染免疫的知名學者。曾任台大醫院外科住院醫師、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上海醫科大學榮譽教授、台大醫學院客座教授、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創院院長及教授、台灣數所大學通識教育講座。
除了專業外,他在醫學史、醫院規劃建築、語言文化與人文省思方面都見解獨到,並以關懷之心寫出許多精闢省思的文章,激勵並啟發後進,是一位難得在哲思與行動上齊頭並重的知識分子。
現任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全國醫學院評鑑委員會(TMAC)主任委員、教育部醫學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教育部顧問。著有《黃崑巖談人生這堂課》、《黃崑巖談教養》、《醫師不是天使》、《生死關頭見豁達》、《外星人與井底蛙》、《黃崑巖談人文素養》等書。
目
錄
不要怪牛頓,也不要怪鏡子(代序)
生活醫學 良醫與好病人
健康的意義
良醫與好病人
科技進步的代價──從狂牛症說起
病人不放心
點滴的點點滴滴
老人醫學到哪兒去了
推動器官移植
無疾而終
意願書與遺囑
漫談握手
記憶是一把雙刃的刀
子曰:「食不語,寢不言」
老鼠與文藝復興無臍人的幻想生物戰的吸引力?
教育醫學 幾條好漢的堅持
勿盼醫師成天使
幾條好漢的堅持
這樣能追求卓越? ──從畢業典禮與學位口試談起
洗廁所的教育意義
不知彼邦學生抗不抗議?
論文教授
本土化與國際化何去何從?
主流與非主流
醫業是夕陽職業?
解 剖
讀鮑神父的評論有感諾貝爾獎
人文醫學 填補人生的缺口
時間這個大餅
餘生量化法
加快費
謊 言
奴 性
遏止鹵莽
跟著強者走
工人被沖走是生命觀有缺口
觀察女兒有感
時光易逝與度日如年?
語言與思考
使命感
美式幽默
李約瑟與吳大猷
中國與日本遇到西方列強後
鄭和下西洋七次為的是什麼?
心靈營養 溫潤生活的小點滴
與北京協和的奇遇
我和史華慈與白修德
我所認識的蒙塔尼耶及蓋洛
YMCA英文課
賣車記
兩封信的故事
出埃及記─成醫版
童年一憶
蘇森墉老師
西博德(Siebold)醫師
萬巴德醫師、台灣、中國
感念賽珍珠,為她獲平反喝采
美國總統遇刺之日
命運之子
序
不要怪牛頓,也不要怪鏡子
找代罪羔羊來擺脫罪惡感的煎熬,是人性的特徵。沒有代罪羔羊頂罪,不好過的日子會很多。但代罪羔羊的出現會使事情的真相混淆不清,焦點模糊,問題的癥結就無法破解,事情就因而會和稀泥下去。我們的社會這種現象特別多,是亂局的一個基本問題。這種例子解釋起來,出奇地簡單:要腦筋清醒,不失邏輯。
譬如說,過去華航頻頻出事,空難率之高,照外電報導是世界排行第四。飛機從高空掉下,我們能怪罪於地心引力(重力)嗎?任何人都知道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有人認為那是地心引力作祟,他的腦筋一定是脫了序。如果地心引力是罪魁,每天不知有多少飛機會墜落,華航也不會落得排在不名譽的第四位,因為比起聯合航空公司,華航班機不知要少幾倍呢!再說,所謂地心引力是牛頓於十七世紀發現的,所以空難能怪到牛頓頭上去嗎?精通科學歷史的人都知道,伽利略早就發現落地加速的現象,比牛頓還早。怪牛頓的人該不該連伽利略也一起怪上去?重力是宇宙的自然法則,開天闢地的一剎那,早就存在,從樹上脫落的蘋果不會在空中飄浮而會直落地上,早為眾人所目擊,凡人的我們見怪不怪,硬是不會經心。伽利略、牛頓這種人則會剝洋蔥皮一般地找出它的原因。牛頓自己說,他只是一個旁觀者,發現地心引力純屬偶然,只是他有幸能騎在巨人的肩膀上,因而視野遼闊而已。不管如何,牛頓沒有發明重力來找航空業的麻煩是不移的事實。
中國大陸詩人艾青的詩裡有這麼一行:「自己長得不好看,不要埋怨鏡子。」的確,事情演變得不理想,我們就應該冷靜地分析前因後果,把問題的根源探索清楚,才能做到連根拔起,否則問題仍舊,進步兩字等於空談,面對挑戰等等的豪語更是夢囈。艾青的這句話,看來是空難發生不要怪牛頓的另一個版本。
前一陣子,媒體早就報導,有不少民眾認為「政局的亂源在立法院」。我打賭會有不少人呼應這句話,甚至於把這個觀點延伸,把政局紊亂的禍源更推到各級民意代表。最近幾天,立法委員諸公諸婆對陳水扁提名的監察委員名單,以及考試院正副院長,姚張兩人使用同意權時演出極為醜陋的混亂局面,上述指摘立法委員的說法,一定會舊話重提。這種場面如由 CNN傳播在世界各角落,讓投票否決我們走入WHO窄門機會的世界各先進國家的外交官看在眼裡,會認為他們否決我們的案子是有理的。想想,他們怎會讓有這種國會議員的草莽一般的國家,參與高揭健康是「基本人權」的WHO?
說亂源在民意代表,我認為並非無的放矢,因為他們的表現說實話絲毫不敢恭維。但我們必須冷靜地再予分析,推理與演繹。我們必須知道民意代表,只是民意的一面鏡子,替這些代表戴上免責權的光環,去民意殿堂表演口水大戰或做秀的,不是別人,是選民,是我們自己,不是嗎?如果他們的表現不使人滿意,我們只能怪自己投錯了票或賣了票,不能只指著民意代表做代罪的羔羊。何況這些民意代表可能反怪選民,覺得自己已夠努力了,怎還會引來這麼多閒言閒語?怪他們吧,但回頭還得怪自己。如果能正視自己,有所醒悟,選舉權的使用就不得不慎重,眼睛不能不更雪亮一點。
民主政治品質的提升,維繫於選民的水準,換言之,社會的進步,有賴於全體社會成員水準的提升。這也是法國大革命之後,不少關心政治的學者憂慮政治水準會低落的理由。他們認為貴族政治往往是菁英政治,共和成立之後,監督政府的大權等於交給了全體選民,選民的教育背景和理性程度從此不能過問,人人一票的結果,平均下來,判斷的水準一定比以前降低。試問,選民不選賢與能,受人擺佈,把黑金都不分皂白送進民意殿堂了,現在還回頭怪誰?
這種探究問題的基本根源的精神,也是醫生診治病人時該有的思維原則。診治病人要像福爾摩斯一般,醫生應成為生物偵探,一到現場,就有系統地翻箱倒櫃,地上更不許有一根針或一片紙屑不予以翻動,因為底下可能藏有線索。所以一位蘇格蘭的眼科醫師會成為塑造福爾摩斯的作者,並非純屬偶然。我習醫於台大,負笈美國並在彼邦以及台灣執教於醫學院前後四十年,已經很習慣於以這種態度面對社會與周遭問題,更是教導學生如何做腦際震盪。這種思考會帶來生活裡不斷的一些新發現。這本書裡的各篇文章,都有特別的用意,那就是提供讀者另類觀點,把它當做檢視事情的標竿與尺度。更期望能從看慣了的小事,抽絲剝繭,梳理出一些從前沒察覺到的一些道理。這有助於提升自己。提升了之後的個人,所構成的社會,一定會有不同的風格與水準,那時照鏡子,看到的自己才不會像以前那麼醜陋。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談醫病關係:從理論到50位名人的見證
2.
黃崑巖談有品社會
3.
黃崑巖套書
4.
給大學新鮮人的12 封信
5.
我不一樣的人生:黃崑巖自傳
6.
黃崑巖回憶錄:成大醫學中心創建始末
7.
黃崑巖的人生啟思錄
8.
給青年學生的十封信
9.
黃崑巖談人文素養
10.
黃崑巖談人生這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