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的,台灣的制式教育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它。出版社大概是認為我和《學習要像加勒比海盜》的作者詹姆斯.巴哈(James Marcus Bach)兩人的成長、學校生活的遭遇,或是背後的某些原因,還有離開學校之後的自我教育,以及尋找自己的興趣,熱衷投入興趣,乃至於如何培養成一種專長,而這過程遇到什麼樣的貴人等等,好像是有些類似的地方。因而要我來印證本書作者對一個人的成長與教育的特殊看法。
我一口氣把這本《學習要像加勒比海盜》的書讀完,心裡有很多說不出的感觸,因為以台灣社會的唯「試」取向,以及任由文憑主義無限上綱的造「才」趨勢,要想脫離「正常學制」之軌,以自我修練的方式去成就一番大業,不是不可能,但會非常困難(not impossible, but improbable),所以浸蘊在對作者自學成功的無限感動之餘,也不得不敬佩美國社會那種相當能容忍異端,又能欣賞真正英雄不怕出身低的西部開拓精神。閱讀這本自傳式的很多創作案例時,我常常想像作者穿著牛仔褲,游蕩在電腦程式浩瀚原野之中的那種神情。
「不服氣」是加勒比海盜的精神所在,「做做看」是他們的行為準則,「盜亦有道」是他們社會團體的黏著劑,而把「事情完成再說」是他們得以成功的基本要素,不停的「挑戰自我」則是他們的興奮劑,也是一股永不停滯的動力!我不久以前也讀了麥克.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最後一本小說的初稿,描繪加勒比海上一場城堡大戰,把上述幾項特質表現得淋漓盡致!我認為這些特質本來就是教育中希望培養下一代學子具備的精神面貌,但我們的制式教育卻不知不覺的在消磨、去除這些特質。作者詹姆斯.巴哈(James Marcus Bach)在這本書中深刻闡述了他的自學經歷,我卻能感受到他對正規制式教育規範的控訴。
王爾德(Oscar Wilde)說:「教育是件好事,但是值得學習的東西常常是沒有辦法教的。(Education is an admirable things but from time to time, that nothing that is worth knowing can be taught.)」馬克吐溫(Mark Twain)也說:「我不會讓學校阻擾我的教育。(I will never let school interfere with my education.)」為什麼這些名人這麼反對教育?因為現行的教育制度真的很有讓人垢病的地方,它僵化、死板,不是因材施教,最糟的是它並不能變化你的氣質。馬克吐溫形容「花椰菜是受了教育的包心菜」,本質還是包心菜,經過包裝而已。所以本書的作者一開場就告訴我們:「教育很重要,學校卻不重要,你不需要學校,但是你需要教育。」他告訴學生學校是暫時的,教育是永久的,你不能因為不喜歡學校而放棄學習,如果你希望有個成功的人生,你必須找出你最有興趣的東西,全力投入,不要等別人來教你,你對那個領域的熱情會自動吸引老師過來。三人行必有我師,只要肯學,生活周遭都是可學的東西。不必擔心文憑或學位,只要你是最強的,沒有人會忽略你。我非常贊同他的話,但我也相信他的這些話會使一些道貌岸然的老夫子跳起來。
這本書還有一點我很欣賞,就是他不贊成速讀,他說速讀就好像你去到宴會,快速的與每一個人握手、交換名片,把一加侖的酒灌進喉嚨,再把一盤佳餚倒進你的肚子,然後衝到外面,結束晚宴。你是吃到了、喝到了,但是錯失了人們舉行宴會的目的;你收集了名片、握到了手,但是你等於沒有來過這個晚宴。這段話深得我心!作者請了大學教授來教他湯恩比(Arnold J. Toynbee)的《歷史研究》(Study of History),他以為速讀可以幫他達成目標,結果發現他是錯的。能夠慢慢閱讀是件美妙的事,他從慢讀中得到樂趣和能量,這才是閱讀的真諦。希望這段話能讓逼迫孩子上速讀補習班的父母靜思一下閱讀的目的。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說:「一棵樹要接受更多的光明,它的根就必須更深入黑暗。(A tree should grow taller, accept more brightness, then its root must be deeper and darker.)」教育是一步一腳印,學校不是必然得到知識的地方,你的心才是。打開你的心,去接受外面無窮的知識,你會像作者一樣,駕著小帆船,勇敢的駛出港口,迎向大海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