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戲曲聲腔劇種叢考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611820
蘇子裕
國家
2009年10月01日
267.00 元
HK$ 213.6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國家戲曲研究叢書
* 規格:平裝 / 550頁 / 15*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國家戲曲研究叢書
分
類
藝術設計
>
戲劇
>
戲劇總論
同
類
書
推
薦
戲曲學報 第26期
戲曲新繹境:傳統、創新、跨域
進擊的台劇:故事×技術×IP放大,瀚草與合影視如何打造影視台流,走向世界!【隨書附贈《這些年的台灣影視得獎作品》別冊】
某種認可:五部劇作(2017-2020)
歌仔戲音樂載體之研究(外二論)
內
容
簡
介
本書是作者關於中國戲曲聲腔劇種研究的專題論文集。卷一南戲聲腔考。共收文七篇。前兩篇論證宋雜劇、宋雜扮與南戲、北雜劇的承傳關係,闡述了宋元南戲史的四個階段。後五篇主要是具體研究南戲聲腔,包括海鹽腔的源流問題、《南西廂記》作者崔時佩的生平問題、崑腔伴奏樂器的演化、江西弋陽腔是否「調絕」的問題、四平腔的發源地問題。卷二、宜黃腔考。共收文三篇。前二文,重在探討清代新的宜黃腔(二黃腔前身)的流播情況。《湯顯祖、梅鼎祚劇作的腔調問題》研究湯顯祖的劇作用宜黃化的海鹽腔(名為宜黃腔)進行創作,而梅鼎祚得劇作是為昆腔而創作的。卷三戲曲聲腔辨析,共收文五篇。對明清兩代兩種弋陽腔、兩種宜黃腔進行辨析;對四平腔與藝術形態進行分析,指出吹腔產生於北方,吹腔的產生與四平腔沒有關係;後兩篇文章主要是與陝西束文壽先生的「京劇聲腔源於陝西」說進行商榷,對二黃起源問題上的幾派觀點進行辨析,提出江西宜黃腔、安慶二黃、湖北二黃是二黃腔三個發展階段的產物。卷四地方戲曲聲腔劇種考。
共收七篇論文。考證清代北京京腔六大名班、河北高腔源流、明代南京地區流行的戲曲聲腔、廣東粵劇梆黃源流、江西戲曲聲腔在廣東的流播以及江西贛州地區的東河戲。卷五江西采茶戲考,共收四篇論文。主要是對江西採茶戲的源流沿革、藝術形態、分佈情況及其研究情況進行研討。附錄所收三篇文章:前兩篇主要是對江西明代戲曲家湯顯祖的生平及創作成就進行探討,重點對《宜黃縣戲神情源師廟記》進行解讀。最後一篇文章對明代江西人編選、出版的南戲聲腔出版物進行盤點,從中看出戲曲藝術的盛行與藝術傳媒的密切關係。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