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定價64.00元
8
折優惠:
HK$51.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1949大撤退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34512
林桶法
聯經出版公司
2009年8月26日
130.00 元
HK$ 110.5
詳
細
資
料
* 規格:平裝 / 568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分
類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朝代史
>
民國
同
類
書
推
薦
閻錫山故居所藏第二戰區史料:第二戰區抗戰要役紀(下)
閻錫山故居所藏第二戰區史料:第二戰區抗戰要役紀(上)
閻錫山故居所藏第二戰區史料:第二戰區之過去與現狀
緣起日本:蔣介石的青年時代(三)
緣起日本:蔣介石的青年時代(二)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我家寶貝的快樂點心
誰在敲門啊
小雨麻的100道馬克杯料理,上桌!
生氣
菲菲生氣了:非常、非常的生氣
站上十三億人的頂端:習近平掌權之路
內
容
簡
介
1949年的大遷徙,是一個強烈的時代印記
當年蔣介石決定來台的原因與時機是什麼?
政府各部會遷台的經過如何?外省人遷台有哪些困境?
1949年的大規模戰後移民潮,究竟在歷史上占據著什麼樣的地位?
本書從蔣介石來台前的部署與撤退計畫、第三次下野,到來台初期的反攻努力與復行視事,以及政府各機關、重要文物的遷台經過詳情,還有一百多萬的外省人來台後,對台灣造成的衝擊與影響等。本書娓娓道來,值得您細細品味。
作者簡介
林桶法
1955年生,台灣屏東人,輔仁大學歷史系、國立政治大學歷史所碩士、國立政治大學歷史所博士,曾任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兼任講師、兼任副教授,輔仁大學專任副教授,現任輔仁大學歷史系專任教授。著有《民國八年的南北議和》、《從街收到淪陷——戰後平津地區接收工作檢討》、《戰後中國的變局-以國民黨為中心的探討》等專書,並發表〈蔣中正與遼瀋戰役〉等專文三十餘篇。
目
錄
前 言
第一章 戰後國共內戰述論
一、戰後國共攻防的策略.
二、國軍剿共失敗──論三大戰役失敗的原因
第二章 蔣介石來台前的部署與撤退計畫
一、來台前的戰略部署
二、大陸沿海地區的軍事撤退
第三章 蔣介石第三次下野──從南京到溪口
一、下野的原因
二、各方的態度.
三、與前兩次下野的比較
第四章 蔣介石來台──從溪口到台北
一、溪口歲月
二、選擇來台的原因.
三、何時決定來台
第五章 蔣介石來台初期的反攻努力與復行視事.
一、來台之初的反攻努力
二、聯絡反共國家
三、國民黨部遷台暨總裁辦公室的成立與復行視事
第六章 行政院遷台經過
一、行憲後行政院的演變
二、機關疏運計畫
三、從南京至廣州.
四、從廣州、重慶到台灣.
第七章 政府機關遷台及其問題
一、外交部及使節團
二、資源委員會與招商局
三、中央研究院
四、機關遷移的問題..
第八章 重要文物遷台經過.
一、運台前的準備
二、分批運台的經過
三、文物運台初期的保管與運台過程檢討
第九章 外省人來台的途徑與交通
一、途徑與交通
二、來台的票價.
第十章 陌陌千里急急行──遷台的場景與悲劇
一、上海碼頭
二、渡台悲歌──太平輪事件
第十一章 學生遷台的個案──山東流亡學生
一、流亡學生的困頓
二、山東流亡中學生
三、從廣州到澎湖.
第十二章 外省人遷台數量
一、外省人民遷台數量
二、軍隊來台數量
第十三章 外省人遷台經過及抵台初期的觀感
一、外省人遷台的經過.
二、誰知他鄉變故鄉──抵台之初的台灣印象
第十四章 台省因應逃難潮──入境管制措施
一、實施入境管制的背景..及目的
二、實施的情形
三、入境管制的意見
四、施行後的問題及其影響
第十五章 外省人遷台的性質與影響
一、移墾與逃難──與明清時期漢人來台的比較
二、外省人遷台對文化教育的影響.
三、外省人遷台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結 論..
附 錄
徵引書目
序
前言
過去有許多學者以一年為題出版專書,有些用無關緊要的一年為題,如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有些則是討論關鍵的一年,只是對關鍵年代的看法不同,如戰後關鍵的年代有認為是1947年,有認為是 1948年,有些認為是1949年。然而戰後任何一年都可能是關鍵的年代,1945年日本投降後,由於政府在接收上出現許多弊端,復員工作不力,導致通貨膨脹,引起民怨,1945年也可以說是關鍵的年代。因此戰後任何一年都很重要,都是轉折或關鍵的年代。
在這些年代中,1949年是最被關注的一年,有些學者如傅國湧以知識分子為題,有學者如張仁善寫當時的中國社會;而且對於1949年的意義兩岸學者顯然不同,大陸學者田居儉談到:「這一年,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取得偉大勝利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的一年……這一年是中國人民為實現國家繁榮富強、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奠基的一年。」台灣學者呂芳上認為:「此期間1949年的變局:中共建國、中華民國政府播遷台灣、加上接著發生的韓戰,造成斯後半世紀海峽兩岸的長期對峙,實是歷史上的一大轉折。」當年選擇留在大陸的知識分子梁漱溟提到:「我倒不主張由共產黨把一些國民黨人捉來審判治罪。事實上亦捉不到,而且,這樣好像一切是非皆隨勝敗而定。」梁漱溟本來希望不要有「成王敗寇」的觀念,但當時確有許多人基於現實來評述國共的戰局,將戰爭的責任推給國民黨的腐敗。1949年本來就是一個變動的年代,一個角落正在逃難,一個角落正在慶祝,更多的地區可能一如往常,很難以一個畫面涵蓋所有的事實,本書希望以遷台作為探索的重點。
雖然近年來許多學者開始投入日本投降後的研究,但仍有許多課題未被討論。以1949年而言,蔣介石決定來台的原因與時機?政府各部會遷台的經過?外省人遷台的情形及其困境?1949年大遷徙的意義等,僅有一些文章觸及這些課題的一部分,實有全面討論之必要。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遷徙與逃難成為當時的特徵之一,許多人因戰爭被迫遷徙或逃難,戰後又是另一波的移民潮,一般民眾回到原居地,在外征戰的軍人,打敗者被遣返,勝利者光榮返鄉,無論如何,許多地區在戰後不久就恢復原來的秩序;但對中國而言,因國共內戰的關係,再度興起另一波的逃難或移民潮,這次的遷徙也是被迫的政治性移民,也可以稱為大撤退,其中重要的關鍵是國共內戰國軍的失敗,國軍在戰後不論在人數或武器上都具有絕對的優勢,為何會失敗?失敗之後有大量的國軍來台,來台的部隊,有認為是撤退或轉進,有認為是崩潰大逃亡;當時軍隊有些從青島到台灣,有些從上海、舟山群島到台灣,有些從西南地區到越南,有些從東南地區到海南島,這些暫留沿海或其他地區,最來又陸續來到台灣,以此情形而言,部分國軍確實是有計畫的大撤退,政府到底做了哪些撤退戰略的部署?值得探討。
1949年對蔣介石而言是一個關鍵的年代,這一年蔣第三次被逼下野,1月21日回到溪口,4月24日離開奉化溪口踏上來台的旅程。蔣介石在面對國共內戰的關鍵時刻為何選擇來台?當中共渡江之際,政府可以像抗戰時一樣將所有重心遷至重慶,為何最後決定遷至台灣?這些問題是本書研究重點之一。
從日本投降到1950年年初,許多外省人遷至台灣,到底人數多少?這些人來台的原因及途徑為何?也是本書研究關注的重點。
自撰寫博士論文以來,長期關注戰後中國的課題,戰後國府接收出現許多弊端,在許多課題上,不論是通貨膨脹的問題或是中共的問題,都無法有效的處理,以致失去中國大陸的政權,本書繼撰述《從接收到淪陷──戰後平津地區接收工作之檢討》(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戰後中國變局──以國民黨為中心的探討》(台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之後,希望能以一專書探討蔣介石暨政府機關與人民遷台的經過。
不論中華民國的政權分為二大階段或者如張玉法院士所談到的三個共和,1949年都是分裂點,政府在大陸統治38年政權,在台灣至今已統治60年,來台後的政府與統治大陸時期的政府,有其斷裂性與連貫性,1949年是政府的交替與再生。
本書以蔣介石暨政府機關與人民遷台等三大主軸探析其經過及其問題,針對這三大主軸分十五章進行探討。
分別探討幾個重要的問題,其一,國府在日本投降之後,在國際上為五強之列,國內到處歡欣鼓舞慶祝勝利,抗戰期間中國的損失雖然慘重,但日本也留下相當龐大的資產,日本的企業及工廠亦有相當的基礎,如果接收復員得當,將是國府發展及反共的資產,然而由於接收出現許多弊端,接收被變成劫收,接收反而變成嚴重的累贅。國共兩黨自中共成立以來既合作也競逐,合作只是手段,競逐才是目的,在相互競逐中,中共大部份處於劣勢,但卻贏得最後的勝利,其中的原因甚為複雜,軍事的失敗應是其中重要的關鍵,特別是三大戰役,國共雙方各自投入數百萬人參與作戰,死傷亦極為慘重,國軍失敗的原因為何?確實值得探討。
其二,進入一九四九年,蔣介石有許多的選擇,首先是為何決定第三次下野?其次是選擇來台,在1949年中共渡江之前,蔣可以選擇以廣州或重慶作為其抗共的根據地,為何最後選擇來台?何時決定來台?亦引發各界的關注,來台前作了那些部署及努力。
其三,政府機關及重要文物方面,政府機關在蔣下野之前已做遷移的準備,是蔣授權還是戰局的考量?政府機關遷移的準備工作為何?為何不直接遷至台灣?政府機關先從南京到廣州、再度遷移──從廣州、重慶到台灣的經過及其問題為何?除政府機關外,故宮博物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央博物院等單位的重要文物遷台亦甚重要,文物在運台的過程中出現哪些問題?
其四有關外省人來台的部份,到底有多少人來台,由於過去對於來台外省人人數的說法莫衷一是,從八十萬到二百五十萬人都有,當時人口統計,軍籍不設入戶籍,加以來台的人數眾多,統計資料數據未盡相同。本書從各項統計資料中探究較精確的人數,並敘述其來台的途徑與問題。
其五外省人來台後成為台灣人口的重要結構之一,1945-1953年,是台灣歷史上最短時間內湧入最多人的時期,這批人來自大陸各省,職業涵蓋各階層,有知識份子、商人、公教人員及一般民眾,對台灣產生質變與量變,也帶來許多的衝擊與影響,有些影響較為直接而明顯,有些則是潛移默化或延伸出來的影響,本書將分別加以討論。
本書在資料方面儘量利用海峽兩岸所典藏的檔案,如國史館的《蔣中正總統檔案》、《行政院檔案》、《資源委員會檔案》、《台灣省政府檔案》、《外交部檔》、《石叟叢書》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朱家驊檔案》、《王世杰檔案》、《雷震檔案》;國民黨黨史館的《會議檔案》;國防部史政編譯室的《淞滬會戰經過及經驗教訓報告書》;上海市檔案館的《太平輪事件檔案》、《輪船公司檔案》;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的《行政院檔》、《招商局檔案》;並參酌一些日記如《蔣介石日記》、《王世杰日記》、《吳忠信日記》、《竺可楨日記》等,及一些回憶錄與口述歷史,由於來台的外省人人數甚多,且每個個案情形不同,雖盡量蒐集這些來台的回憶,仍難免有疏漏情形,因此儘量做歸納分析,以求說明當時來台的輪廓。
經過六十年後如何看待1949年,從歷史脈絡而言,不應只停留在成則為王,敗則為寇的思維上;不應只關注國共兩黨的觀點。1949年的逃難潮為台灣注入新血,文化及社會都起了變化,新的移民精英,無疑對台灣是一股動力,許倬雲在檢討1949年前中華民國結構上的缺失時提到:「這結構的上層在1949年移植於台灣,他們的人數很少,可是品質不差,我指的是農復會、台大,經濟部,這些幹才,他們在台灣能夠發揮的功能卻比大陸上好。」來台的將領成為鞏固民主的力量,留在大陸的國軍將領,則有不同的結局,國軍將領陳長捷有一次談到傅作義時說:「他自己在進行和平談判,卻叫我堅守,結果他成了起義將領,我成了戰犯。」張仁善在談到當時留下的知識分子時提到:「單純以擁護共產黨、歡迎解放軍、盼望民主自由等政治信念,推斷1949年大批知識分子留在大陸的全部原因,也許最省事,歷史往往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簡單。」這些都是極佳的反思。
本書處理以上複雜的問題,許多細節部分或有未盡之處,但已盡力蒐集相關資料,有些採疑則闕疑的態度,如軍隊撤退來台的經過、黃金運台的問題,始終認為有許多地方未能全盤了解,加以篇幅有限,並未探討;1949年距今已六十年,希望本書的出版可以讓我們了解這批外省人來台的艱辛,也可讓我們了解關鍵年代中的一些問題。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