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到奴役之路

到奴役之路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0192803
殷海光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9年8月01日
107.00  元
HK$ 107  







* 叢書系列:殷海光全集
* 規格:精裝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殷海光全集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華文文學研究















  殷海光向來以自由主義者自居,不過,他的思想旅途,卻也曾面臨困惑難解的時候。尤其當社會主義思想在二十世紀中葉甚囂塵上,嚴重威脅自由民主體制之際,殷海光為之苦思無已,始終難求出路。

  因緣際會,當殷海光讀到了海耶克的《到奴役之路》一書,猶如覓得一劑求答解惑的思想良方,甚感興奮,於是開始進行這部經典的翻譯工作,本書即是他的工作成果。

  在本書中,殷海光的翻譯時有刪有易,大致不失本真。他就理解及聯想所至,添加許多「按語」。其按語幾乎成了本書的特色,因此書中還更換字體,和正文加以區別。殷海光的按語,不但見解獨到,而且妙趣橫生。此外,殷海光在部分章節之前寫了長短不一「譯者的話」。此外,本書最後附有胡適的一篇講詞──從《到奴役之路》說起,由此文也可看出當時臺灣自由主義發展的處境。

  透過閱讀本書的正文、按語及附錄,不僅有助於我們對《到奴役之路》這部經典之作的初步理解,深化我們對自由主義的認知;更能對殷海光的思想轉折變遷,有進一步的認識。

【關於殷海光全集】

  .近二十年來,「殷海光研究」的豐富成果。涉足於該研究領域的學者,發掘了殷先生的大量佚文,其中絕大部分是他在中國大陸時期所寫的文字。這些文章,既有助於瞭解殷先生在來台前後思想轉變的軌跡,也是「殷海光研究」不可或缺的素材。二○○九年,時值殷先生逝世四十周年,重編《殷海光全集》,正是要把殷海光的著述,以更完整的面貌貢獻於世。

  .殷海光的專書仍印成單行本。單篇文章以「政治與社會」、「學術與思想」、「書評與書序」及「雜憶與隨筆」四大分類,集結成冊。

  .原先缺漏的文章,依其類別及寫作時間,編入原先的架構之內。增補的文章,以政論文字居多,因而「政治與社會」一類的篇幅增加最多,冊數也隨之增多。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殷海光的精神,那應是:爭取自由民主,反抗管制政府。因而,封面設計上以這句話為主軸,用黑色做底色,並且若隱若現的壓住了殷先生手稿文字。殷先生本人,則被擠到角落,但仍手撐下額,沉思凝視。封面上「殷海光全集」的「殷海光」三個字,是從數組殷先生的簽名中挑選出來的,是那篇〈我被迫離開台灣大學的經過〉一文的署名。

譯者簡介

殷海光(1919年12月5日-1969年9月16日)

  湖北黃岡人。殷海光本名「殷福生」,「殷海光」是在抗戰結束後踏入出版界時採用的筆名。他早年求學於西南聯大哲學系、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1949年赴台後於臺大哲學系任教,先後開設課程有:邏輯、邏輯經驗論、羅素哲學、理論語意學、科學的哲學、現代符號邏輯、歷史與科學等。他亦曾任《中央日報》、《自由中國》主筆。

  殷海光是1950-60年代臺灣最有影響力的知識份子之一。他深受羅素、海耶克、波柏等哲學大師的影響,所寫文章以科學方法、個人主義、民主啟蒙精神為基準,極力宣揚反抗權威、追求自由思想,並堅持以筆的力量來對抗言論思想禁制。因而,他曾被倫敦《中國季刊》推崇為”臺灣自由主義思想的領袖”,為台灣自由主義的開山人物與啟蒙者。

  時至今日,殷先生已成為臺灣某一世代的象徵人物。談到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臺灣或臺灣的自由主義,必然會談到殷先生及他著作。而殷先生的著作,以思想深刻、邏輯層次縝密、文句充滿情感著稱,有一種極為獨特的感染力。其著作,數十年來影響了海內外的無數讀者,早已成為華人世界共享的精神遺產。



序 殷夏君璐
編者的話
編輯凡例
《到奴役之路》編輯說明



了的道路
偉大的烏托邦
管制計畫與自由計畫
管制計劃是無可避免的嗎?
個體主義與民主政治
法治底要旨
統制經濟底種種危害
迷妄的平等
安全與自由
壞人為何得勢?
論思想國有
附錄:從《到奴役之路》說起(胡適)




其 他 著 作
1. 殷海光全集12 學術與思想(上)
2. 書評與書序(上)
3. 書評與書序(上)
4. 殷海光.林毓生書信錄
5. 怎樣研究蘇俄
6. 共產國際概觀
7. 光明前之黑暗.中國共產黨之觀察
8. 中國文化的展望(下)
9. 西方之未來
10. 中國文化的展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