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現代的移植與翻譯:日治時期台灣小說的後殖民思考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735412
朱惠足
麥田
2009年8月21日
120.00 元
HK$ 102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麥田人文
* 規格:平裝 / 296頁 / 14.8*21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麥田人文
分
類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華文文學研究
同
類
書
推
薦
打GAME闖關玩古文:Login古人世界,Carry語文知識,以遊戲模式解鎖學習新成就!
你不懂其實很有哏的節氣:從小寒到冬至,古典詩詞中的時間美學
域外華人的多音交響: 2022「東南亞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論集
殷墟甲骨斷代綜述
中國當代文學史編寫史1949-2019
內
容
簡
介
本書從後殖民文化翻譯理論與歷史研究的脈絡,
重新思考台灣在異民族與異文化接觸、在地文化與帝國主體的建構、殖民現代性生成中的特殊性質,
進而延伸到建立台灣主體性的可能性。
近年來日治時期台灣文學研究已成為熱門主題,日漸受到國內外學界重視。
本書作者做為新晉的年輕研究者,有別於目前的一般研究角度,透過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台灣人與日本人書寫的小說,討論台灣殖民現代性形構過程的多重與矛盾性質。除了文學相關理論與研究之外,並援引殖民地台灣歷史學、社會學、民俗學、人類學、帝國研究等相關領域的資料與既有成果,以呈現殖民地台灣論述場域的整體面貌,進行跨領域的對話。這些日文與漢文小說做為殖民地統治下的文化產物,以混雜的內容、形式與主體位置,顯示出台灣多重複雜的現代性形構過程。
本書試圖將殖民地台灣的小說文本,視為現代物質、文學語言、前殖民與殖民文化互相交涉的場域,以探討在不同空間、人種、語言及認同的衝擊混合下產生的台灣「殖民現代性」之重層性與多義性。
具體而言,分別透過台灣現代小說的誕生、鐵路的文學再現、帝國下的雙向空間移動、在地口傳與喪葬習俗的小說書寫等主題,探討台灣的殖民現代性如何做為文學形式、物質、跨國移動、在地口傳與民俗實踐的文字化等歷史過程,透過多重的移植與翻譯,生產出具有「間隙」性質的主體位置;而台灣人與日本人知識分子分別以何種方式跨越日本/中國、世界/台灣、聲音/文字、旅行/居住、知識分子/庶民、情感/社會形式、國族/帝國等既有二元對立,進行種種文化再現與翻譯的實踐,生產出多重混雜的殖民地主體與殖民現代性。
作者簡介
朱惠足
1973年生於台東,日本名古屋大學社會資訊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台灣、沖繩、滿洲國的殖民與後殖民文學。著有“Fictionalizing Indigenous Mourning: Taiwanese Funerals Under Japanese Imperialization”、〈帝國下的漢人家族再現──滿洲國與殖民地台灣〉、〈做為交界場域的「現代性」──往返於沖繩八重山諸島與殖民地台灣之間〉等文。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