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愛的69種玩法(I、II雙重魅惑夾鏈袋限量版)
定價227.00元
8
折優惠:
HK$18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天使飛走的夜晚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264996
李靜宜
遠流
2009年7月31日
120.00 元
HK$ 102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文學館
* 規格:平裝 / 448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文學館
分
類
[ 尚未分類 ]
同
類
書
推
薦
內
容
簡
介
★★★現代版的一千零一夜★璀燦耀眼的魔幻寫實傑作★★★
《洛杉磯時報》暢銷排行榜第一名、年度好書
獲2000年英國柑橘獎小說類提名
獲2001年都柏林國際IMPAC文學獎提名
獲美國瑞巴羅獎提名(Harold U. Ribalow Award)
夢想褪盡的夜晚,她肩上長出翅膀……
五歲那年,莉莉看見母親變成天使,飛入德黑蘭的天空,從此消失無蹤。十三年後,莉莉終於找到了母親,只不過,這時的天使羅珊娜卻因為體內蓄積了太多眼淚,變成兩百公斤的胖子,而且像吹氣球似的,越來越膨脹,越來越沉重。唯一能拯救她的,是一種叫「杏仁淚」的神祕液體……。
本書作者吉娜.B.納海以魔幻寫實的筆法,描述一位擁有傾城容貌的美女,企圖用背叛所有愛她的人,來擺脫宿命的困縛。作品璀燦迷人,文學評論者盛讚可與馬奎斯、阿言德、童妮.摩里森等並比,更有人說她是當代的薛拉莎德王妃,因為她的故事就像《一千零一夜》那麼迷人。本書不僅登上《洛杉磯時報》排行榜冠軍與年度好書,並榮獲都柏林文學獎、英國的柑橘小說獎,以及美國的瑞巴羅獎的提名與決選。
作者簡介
吉娜.B.納海Gina B. Nahai, 1961 ~
被譽為「現代的薛拉莎德王妃」、馬奎斯與童妮.摩里森等魔幻寫實大師的接班人。吉娜.B.納海的作品被翻譯成16國語言,並被美國各地高中、大學引為教材。
納海的生長背景十分特殊,她是猶太人,生長於伊朗,而後在瑞士與美國等地受教育。通曉多國語言的她,最初是以波斯語寫作,赴美後先用法文創作,後來才改用英文。多種語言的優勢,多元文化洗禮的人生,讓納海說故事的方式與眾不同,文字中所蘊含的隱喻象徵、激情璀璨的感官意象,更是無人能及。
1991年,納海以處女作《孔雀啼鳴》贏得洛杉磯藝術協會大獎。她用魔幻之筆寫一個猶太家族的三千年歷史,包括:能未卜先知的女巫雅絲特、釀酒人約瑟,以及本書敘述者「孔雀」:她九歲出嫁,見證了波斯王宮的腐敗、民間的戰亂流離,直到116歲被捕入獄。
儘管處女作一鳴驚人,但納海卻醞釀了八年才推出第二部小說《天使飛走的夜晚》,結果立刻造成轟動,不僅登上《洛杉磯時報》排行榜冠軍、勇奪年度最佳小說,更被翻譯成16種語言。小說描寫五歲小女孩莉莉目睹母親變成天使,在夢想褪盡的夜晚,飛向幽黯如墨的伊朗夜空。納海的魔幻寫實魅力在《天使飛走的夜晚》中發揮得淋漓盡致,格局壯闊,筆觸富麗,有如色彩絢麗的波斯地毯。
2001年納海發表第三部長篇小說《週日的靜寂》,敘述伊朗庫德族人與基督教基本教義派人士比鄰而居,所發生的激烈情愛與衝突故事。讀者評價兩極,有人讚許,也有人不習慣她的風格改變。
沉潛六年,納海在2006年出版第四部作品《裡海之雨》,透過一個逐漸喪失聽力的猶太女孩,來審視伊斯蘭革命前夕的繁榮伊朗,並處理了「我們如何面對失落」這個縈繞她心頭多年的問題。
目前她正在撰寫第五本小說《珍珠經典的王國》。
吉娜.納海的網站:ginabnahai.com/
《天使飛走的夜晚》中文官網:www.ylib.com/hotsale/Moonlight/index.asp
譯者簡介
李靜宜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外交研究所博士班,美國史丹福大學訪問學者。曾任職出版社與外交部,現任公職。譯有《理查費曼》、《牛頓打棒球》、《諾貝爾女科學家》、《現代方舟廿五年》、《古烏伏手卷》、《史邁利的人馬》、《完美的間諜》、《追風箏的孩子》、《奇想之年》、《直覺》、《燦爛千陽》、《謀殺的解析》等書。
序
推薦文
命與愛 薇薇夫人
就算你先讀了第一篇(天使羅珊娜變成了一百七十七公斤的龐然大物),仍然會對作者讓那輕盈、纖美的羅珊娜有這種結局而瞠目結舌。終於你心搖神炫,目迷情動於作者用魔幻寫實的筆法,寫出人類的宿命:戰亂、疾病、競爭。寫出男人的宿命:事業的沉浮、愛情的得失。寫出某些傳統下女人的宿命:被壓制、生育、性侵、貧窮、同性的欺凌,以及性別的詛咒。
人類不幸有情,情讓人受苦受難。人類也幸而有情,情讓人被眷顧,被救贖。
從那個全身裹著黑布,被丈夫叫做「烏鴉」的母親開始。人們以為她醜得不能見人,有一天,在猶太贖罪日,在男女信眾眼前,她突然全裸高唱,「她肌膚雪白如河流沖激的泡沫,全髮從頭上垂到腳邊,苗條纖細,曲線玲瓏,芳香撲鼻,宛如每個年輕男子翻雲覆雨的美夢。」然後在氣得印堂發黑的丈夫、在女兒、家人,及信眾眼前,在贖罪日炎熱難耐的陽光裡,她失去蹤影。
那是十八世紀末。從此以後,她的每一代都有一個女性成員逃家失蹤。一九三八年,「烏鴉」的某一代孫女天使羅珊娜出生。儘管她的外婆千方百計不准她的母親秀莎出嫁,但敵不過命運,秀莎不但嫁了人,生了孩子,還生了「命帶厄運的羅珊娜」。於是,母親─女兒─母親 ─女兒,串連起這本讓人放不下的書(我就是從晚上十一點到清晨五點一口氣讀完的)。
生兒子,對某些女人來說是一種完成任務的驕傲。但很多女兒是母親貼心的朋友,女兒小時候就是母親的小幫手,長大了她懂得母親的心事,因為都是女人,可以一起談論女人的話題。兒子在過了叛逆的青春期以後,逐漸變成有距離的男人。女兒在過了叛逆的青春期以後,反而是母親的知己。甚至曾經離家出走的女兒,再回到母親身邊時,依然是貼心的女兒。同樣的,曾經離家出走的母親一旦回頭,會諒解她的,女兒多過兒子。
天使羅珊娜在某個晚上,穿著「宛如明亮光影的白色睡衣」從窗口飛走時,她的女兒莉莉五歲,到莉莉十八歲,她再度看見那變成癡肥重病的母親。憤怒、痛恨,並且咒罵母親死掉的情緒過後,她的淚滴在母親的臉上,她耐心地給彌留的母親餵食溫甜的杏仁油。母親流出幾乎無止境的眼淚,緊緊抓住女兒的手。
不管如何恨極、否定母親的存在,但女兒莉莉的血液中流著母親的孤僻、倔強、聰慧,她是羅珊娜的女兒。
「妳越來越像妳媽媽了。」我女兒的同學這麼說。是的,我們同樣在手指上長了纖維瘤、坐骨神經同樣有點問題,同樣不務實際,同樣一個人糊糊塗塗闖到陌生的國度,同樣幻想過人生中不可能的自由。也同樣謹守著本分,盡著自己的責任。因為我們同樣沒有天使羅珊娜那樣的勇氣,從窗口飛逃出實際的生活。
「媽,妳還有什麼毛病,早點告訴我,我可以告訴女兒,看她能不能預防。」傻女兒,身體的毛病也許可以預防,但性格上的特質卻是註定的。果然我的小外孫女初中畢業考,數學全國第二名,但不是計算,而是抽象思考。也是不務實際吧。
吉娜.B.納海的寫作功力太強了,無論是人物的性格、言行,故事的離奇卻又真實,以及有時像詩一般美的文句,都能強烈地撼動讀著的心靈。
天使羅珊娜臨終時每流一滴眼淚,身體就減一公斤重量,是多少淚水讓她從纖細的美人,膨脹成要打破牆才能抬出來的肥女人啊!但她的靈魂是帶著女兒的愛飛離人間的。
導讀
天使回眸,我們看見希望◎李靜宜
夜色初新。銀白的月牙悄悄爬上青色的山巒。絢麗的彩霞蒙上神秘黑紗,朦朧淡去。大大小小的星辰宛如傾洩一地的鑽石,漫天閃爍。大馬士革玫瑰倚在琉璃牆邊傲然綻放絕豔花顏,潔白的詩人茉莉攀滿藤架,隨著吹過荒袤大漠、古老市街的第一絲夜風,吐露醉人幽香。噴泉流金,燈籠在枝葉掩映之間亮起一盞盞悠遠的傳奇,弦琴與手鼓隔著流蘇紗幔緩緩響起,珠落玉盤,是薛拉莎德王妃訴說《一千零一夜》,揭開一千零一夜的序幕嗎?不,是吉娜.納海纖手輕拂,撥開重重迷霧,讓我們看見另一個波斯傳奇,另一個湮沒於歷史悲劇中的族裔命運。
具有中東移民背景的作家在新舊世紀交替之際成為西方文壇矚目的焦點,但是吉娜.納海無疑是其中最為特殊的一位,因為她筆下的主角,是世世代代幽居在伊斯蘭世界,讓人難以窺見身影,久而久之也遺忘了他們的存在的猶太族裔。
遠在波斯帝國創建之前即已遷居兩河流域的猶太人,經歷近千年與祆教徒相安無事的平安歲月,在西元六世紀伊斯蘭教傳入波斯,創立政教合一制度之後,開始成為被迫害與攻擊的目標。在伊斯蘭律法(Shorut)的規範下,被視為「不潔」的猶太人喪失政經權利,被迫集居在「猶太區」中,面對歧視、壓迫,甚至慘遭屠殺。二十世紀中葉,崇尚西化的巴勒維王朝雷札國王宣布開放猶太區,賜予猶太人平等權利,讓世居社會底層的猶太族裔一躍而成伊朗現代化潮流的中堅力量。然而美景如曇花一現,一九七九年伊朗革命,伊斯蘭基本教義派領袖柯梅尼掌政,猶太人再次成為仇恨敵視的對象,被迫踏上流亡之路,拋棄家園,在世界的各個角落暗自酌飲苦澀的宿命。
吉娜.納海出身德黑蘭猶太家庭,在猶太區長大的祖父拜開放政策之賜,以進口法國香煙致富,是德黑蘭第一批擁有進口轎車的富豪之一。他耗費長達三年的時間,在當時德黑蘭風華最盛的雷札國王大街上興建豪宅。占地廣達一個街區的豪宅裡,有繁花似錦的波斯庭園,海豚造型的噴泉,鑲金飾銀的帝王雕像,極盡奢華的宴會廳,夜夜笙歌談笑不輟。但在上流權貴對日益擁擠繁亂的德黑蘭市區失去興趣,紛紛搬往市郊山區之後,吉娜的祖父卻堅持不願離開,鎮日幽居豪宅之內,直到過世。
吉娜.納海的父母親成長於猶太區開放之後的黃金年代,活潑、樂觀、開朗,是猶太上流社會的金童玉女。兩人在最高級的「軍官俱樂部」舉行盛大婚禮,不時計劃要送兒女到歐洲讀書,甚至夢想未來要定居美國。一九七七年,吉娜祖父過世之後,納海夫婦在洛杉磯買下房產,帶著當時已經在瑞士就讀寄宿學校的三個女兒移民美國。他們留下僕役照料德黑蘭的豪宅,以備隨時返國度假。但始料未及的是,兩年之後革命爆發,回家的路就此阻斷,他們再也無法回到魂牽夢繫的家園。
吉娜.納海十三歲遠赴瑞士,十六歲轉赴美國,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主修國際關係,獲碩士學位,曾經在知名的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負責伊朗政情研析,原本在父母親的安排之下進入法學院就讀,卻因抗拒當律師,而意外開啟寫作人生。
生性敏銳,心思細膩的納海,在少女時代屢次告別熟悉環境,面對新文化衝擊時,總以文學為心靈的寄託。此時,站在人生抉擇的關口,不知何去何從的她再次以文學作為避風港。她決定寫一部關於伊朗猶太人的小說,於是四處拜訪寓居洛杉磯的伊朗猶太老人,蒐集他們的人生故事與鄉野傳奇。但是,隨著訪談的進行,納海感覺到自己記憶深處的某些意象也開始復甦了,一幅幅兒時的景象,一個個奇特的人物,不停在她心底、在她眼前躍動,讓她不得不逐一捕捉,用文字留下永恆的印記。
直到此刻,納海才明白,她的靈魂一直都留在伊朗,留在雷札國王大街的那幢豪宅裡,始終未曾離開。現實裡的她,從十三歲就負笈瑞士,在開放自由的西方世界成長,享受富裕無憂的生活。但是,深藏在心靈底處的她,卻還是當年那個敏銳多感的小女孩,在每個人都有傳奇怪談與人生奇遇可以誇耀的古老國度裡,每天擔心撞見在豪宅裡遊蕩的鬼魂,不時想像在每一扇緊閉的高窗背後的人生悲歡,害怕自己也會像故事裡的主角一樣,永遠無法擺脫宿命的束縛。於是,納海就用這雙小女孩的眼睛,帶領我們看見一個不同於「一千零一夜」,不同於CNN新聞報導的伊朗;帶領我們一步步踏進伊朗猶太人的悠遠歷史,看見他們千年流離的悲歡歲月。
她的第一部小說《孔雀啼鳴》(The Cry of Peacock)耗費八年才問世,透過主角「孔雀」之眼,回顧猶太家族三千年的血淚歷史,是第一本以西方語文寫就的伊朗猶太社群歷史,一九九一年出版便讓美國文壇大為驚豔,不但贏得「洛杉磯藝術協會大獎」,更獲華盛頓郵報推崇為「為西方世界揭開歷史迷霧的重要鉅著」。
又隔了八年,納海才再出版第二部小說《天使飛走的夜晚》,以瑰麗魔幻的文筆,描繪伊朗猶太區的人生傳奇,故事從德黑蘭猶太區延伸到美國洛杉磯,藉由小女孩莉莉尋覓母親天使羅珊娜的歷程,探索背負傳統包袱的猶太人,面對宿命的束縛,如何追求另一種人生的可能性。這部文采燦爛、格局恢宏的作品,以一個個鮮活靈動的人物,跨越現實與想像的界線,創造一則希望的傳奇,甫出版便登上洛杉磯時報暢銷排行榜,獲多項國際文學獎提名,奠定納海在美國文壇的地位。
納海的作品宛如花色繁複絢麗的織錦繡帷,以充滿想像力與詩韻的文字編織出細膩入微的故事,令人目眩神迷,常被拿來和魔幻寫實大師馬奎斯相提並論。但是納海雖然自承極為喜愛馬奎斯的作品,卻堅持她筆下的故事都是真的,書中的人物也都有所本。因為,大門千年深鎖的猶太區,連屍骸都必須在狹小的墓園中一層疊一層地勉強入土,鬼魂自是無路可去,只能在暗街窄巷裡流連出沒,在每個人的記憶中覓得棲身之所,所以在世的猶太人儘管離了猶太區,儘管流離遷徙,來到新的國度,還是永遠擺脫不了世代鬼魂的糾纏。而那一個個將他們與故國家園緊緊繫在一起,聽似怪力亂神的詭異故事,也就成了納海取之不竭的靈感泉源。
吉娜.納海的第三部小說《週日的靜寂》(Sunday’s Silence)以美國阿帕拉契山脈為背景,透過伊朗移民與秘密教派的互動,探討宗教自由與宗教狂熱的議題,跳脫過往作品的地域框架。二○○六年出版的第四部小說《裡海之雨》(Caspian Rain)再次回到革命前的伊朗,以猶太少女宛如灰姑娘般一夕之間躋身上流社會的故事,描繪無法跨越的階級與族群鴻溝,探索人生中的機遇、信念與希望,在美國與國際文壇引起極大迴響。
儘管多以伊朗和猶太社群為背景,但是納海的作品在神秘繽紛的異國色彩底下,其實蘊藏了普世的人性價值。愛與失落是她一再探討的人生課題:母親為了帶走女兒眼中的傷痛,決絕轉頭離去;女兒為了贏得母親的愛,不惜傷害自己;癡情的男子為了悖倫情緣,斷然犧牲塵世的一切;心碎的丈夫挽不回摯愛的妻子,只能選擇自我封閉。納海筆下的角色總是因為愛而走上自我放逐的不歸路,直到流亡的盡頭才發現,原來只要一轉身,希望與救贖就近在咫尺。因著這樣深刻的人生省思,納海跨越種族與地域的藩籬,跳脫中東背景的限制,開創了更為寬闊、也更能引起心靈共鳴的文學版圖。
目前在南加大教授創意寫作的納海,離開伊朗三十餘年,基於安全因素始終無法重返家園。儘管依舊懷念雷札國王大街上的庭園大宅,依舊想望裡海的翡翠綠波與海濱的金色稻浪,但她卻也衷心感謝父母親有勇氣實踐理想,在美國展開新生活,讓她與姊妹們能在「充滿希望與選擇的國度」成長,讓她有機會可以一無所懼地說出心底的話,可以毫不羞愧地對傳統提出質疑,可以無所保留地寫出她所見所信的所有故事。
吉娜.納海透過書寫,夢迴兒時舊家園;而我們,透過閱讀,照見自己靈魂深處的孤寂與失落。因著一則傳奇,我們相信,唯有愛,能讓天使回眸,唯有愛,能讓我們在黑暗中看見光明的希望。
內
容
試
閱
* 讀者評鑑等級:
4顆星
* 推薦人數:3,共有3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羅令杰
/ 台灣台北市
2009.12.14看羅令杰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4顆星
以中東地區為背景,【天使飛走的夜晚】是描述羅珊娜一家的女性注定要遭遇到的悲慘命運,在政局不穩定,宗教信仰佔據生活很大部分的地區,故事總是環繞著宿命論。雖說帶有種魔幻寫實的風格,但是讀完之後我卻不自覺的想到【百年孤寂】和前陣子剛讀過的【赤朽葉家的傳說】。同樣圍繞著三代的故事,將大家庭的發展、興衰,小人物在大時代中載浮載沉的過程描寫得令人沉迷。
羅珊娜像是個天使長出翅膀飛離了一連串的苦難,卻帶著肥胖碩大的身體回到女兒莉莉身邊,看來像是不可思議的奇幻故事,然而羅珊娜一家的遭遇卻是和前面所看到的情節相反,不但悲慘,且出乎意料的充滿寫實感又戲劇化。
故事除了環繞著莉莉的祖母「美人兒秀莎」,接著是「天使羅珊娜」,最後才是女兒莉莉。或許在中東地區這種第三世界裡,女性本就是弱勢族群,她們失去了自由,一生所奢望得僅僅只限於平安度過,謹守本分,或許運氣好能找個男人嫁了,生個小孩。然而在羅珊娜所處的家庭中,她們世世代代都有著女兒必定會為家族蒙羞的古老傳說,讓羅珊娜自出生起就帶有悲劇性色彩,無法享有一般人能有的生活,被命運箝制禁錮的她或許終究注定要成為預言中的悲劇主人翁;而圍繞在旁邊的羽毛、海水味更是讓羅珊娜帶有更多傳奇性、或許對家族而言是不幸的色彩。
雖說這種「預言」、「宿命論」自然是能夠要讓自己逃脫的,然而女性似乎都是很認份的接受,僅能閉眼祈禱神明垂憐,別讓預言降臨在自己身上。但是羅珊娜一家儘管嚴守戒律,自我規範,但她們就是在冥冥之中捲入了命運及歷史的洪流當中無法自拔。
歷史事件和政治等大環境的轉變自然也參雜在羅珊娜一家,以及女兒莉莉的生活當中。她們在隨著各式各樣事件的牽動下命運之輪也跟著轉動,不管是嚴守戒律的月亮蜜黎安、只想著和男人交歡的偷人精塔拉葉等人,抑或是從俄羅斯逃到伊朗,終日身著華服沉浸在過往時光的的貓咪亞莉珊卓也好,在【天使飛走的夜晚】裡登場的女性角色眾多,卻各自都有著不同的坎坷命運,沒有人一路走的平穩風順,甚至有些人只得以悲劇角色拉下人生簾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她們的戲劇性人生除了都與羅珊娜切身相關外,也緊緊的牽動著讀者的心。
整本故事總沒有任何冷場,讀來十分順暢,也鮮少有文字冷硬難以閱讀的情形發生。相對的,作者的文筆優美動人,讓人在看到她們悲慘的遭遇之時,卻仿如置身夢境般難以想像這些是確實發生的事情。不管是宿命論也好,預言的成真也罷,甚至是大家庭中人和人之間的情感糾葛…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女性無力於命運的泥淖中奮力一搏想走出自己的人生,還有男性們奮力於逆流中,最終卻隨著時代的結束而跟著殞落的過程,一正一反互相比擬,讓人覺得諷刺又無奈。罪人索拉博對羅珊娜的一句「所以她才會生下妳,就算其他人說得沒錯,她真的命帶厄運,無法扭轉。她明白,她搞砸了的人生還可以靠妳來修補。」便帶有救贖及行動的意味。
然而直到獲得以宿命和孤獨之名獲得自由之後,沒有任何人的人生被修補,只有不斷的錯誤將一而在在而三的發生,或許真要等到失去過後回頭看看,才會發現一切的一切都是被宿命之名自己親手放掉的,而非自己的選擇去獲得的結果。或許沒有所謂的命運這回事,在許多的選擇和嶄新的人生擺在眼前之際,或許一切都能夠像是古老傳說的杏仁淚般能被治癒,而自己也不再需要代代相傳的淚瓶為自己的悲劇人生默哀。
http://blog.roodo.com/ruke/archives/9976945.html
2.
Mryyha
/ 台灣台北
2009.10.10看Mryyha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這本書,不單單只是一本小說。人稱其作者為夢幻的說書人,是誤解了這個作者;她是真實的說書人,道盡了世間人所有的性格,和命運。我覺得我像書中的任何一個人:蜜黎安、洛雪兒、莉莉、還有羅珊娜,這些人的這些事,好像在我周圍發生,僅管這故事發生在中東,我卻覺得彷彿在台灣。我一直在追尋羅珊娜神秘飛起的秘密和她悲情的詛咒,作者卻引誘我發現真相,發現我一直相信的竟是錯誤真相:『在最初的時候,有許多的選擇,而我相信自己早就命中註定,於是放開手,白白浪費掉了。』--不,其實不是這樣的,沒有真正的命中註定,所以也千萬不要放開手,因為,人 定 勝 天。
3.
mei
/ 台灣高雄
2009.08.18看mei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炫目華麗又渾然天成的文字,包裹著書中人物卑微現實的人生;韌性延展永無極限的女性,擺脫了男性和宿命的操控,為自己和女兒活出不可思議的人生。故事情節和文字表現相得益彰,讓夏夜的閱讀閃閃泛著星光與淚光。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