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愛的69種玩法(I、II雙重魅惑夾鏈袋限量版)
定價227.00元
8
折優惠:
HK$18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法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772776
尹燕武、覃松
晨星
2009年5月08日
117.00 元
HK$ 99.45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健康與飲食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6*22.5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健康與飲食
分
類
醫療保健
>
中醫
>
總論
同
類
書
推
薦
把腎養好腎強身就強
黃帝內經手腳按摩治百病
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歷史(修訂二版)
當代中醫傷科學:科學化傷科診斷、藥方與治療手法之精髓
黃帝內經健康聖典
內
容
簡
介
你知道嗎?日夜顛倒=慢性自殺!遠離疾病要從改善生活作息開始。
一本最自然的健康養生書
依循生理時鐘的養生方法才是王道!
《黃帝內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著作,也是一部現代人都應該瞭解的養生聖經。
一年有十二個月分,
一天也有十二時辰。
養生,不僅要符合一年四季的變化,
更要符合十二時辰的規律。
借助《黃帝內經》的養生理念,利用人體的經絡和生物鐘來保養我們的身體。
以十二章節,對應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對應一條經脈,每條經脈又聯繫著相應的臟腑。
清楚地說明適時養生的祕密,從而揭示健康長壽的真諦。
本書教導讀者如何借助《黃帝內經》的養生理念,利用人體的經絡和生理時鐘來保養我們的身體。全書共分為十二章,每章對應一個時辰,每個時辰對應一條經脈,每條經脈又聯繫著相應的臟腑。全書每一章都清楚地解析了應時養生的祕密,揭示了健康長壽的真諦。
作者簡介
尹燕武
.北京孔伯華醫館執業中醫師
.就讀於北京中醫院大學中醫學專業,後拜四大名醫之一孔伯華弟子著名中醫劉孝威為師。
.運用針刺、艾灸、節氣灸、穴位貼敷、湯藥內服外洗,結合四季飲食起居調理等傳統醫療技術;在治療內科疾病、婦科疾病,在常見痛症、早期面部癱瘓、中風後遺症上效果顯著。
覃松
.醫學碩士
.從事臨床擅長工作十餘年
.對骨科疾病有良好的診療專業經驗。對四肢骨折、手外傷、周圍神經的損傷、斷指(肢)再植等各種治療有深入的研究。
目
錄
前言
序一 《黃帝內經》告訴我們的養生祕訣
序二 《黃帝內經》養生的五項基本原則
第一章 子時---即時入睡照顧膽經
子時一陽初生,猶如種子開始發芽,嫩芽受損影響最大。這時不要熬夜,要及時上床睡覺。通常在子時前入睡者,第二天醒來後頭腦會變得更加清醒,氣色也顯紅潤。
子時前入睡是對膽經最好的照顧
膽經是經絡中最夯的明星
搔頭其實是刺激膽經做決斷
附一足少陽膽經知識簡表
附二足少陽膽經穴位圖
第二章 丑時---熬夜小心肝臟
「臥則血歸於肝」,丑時保持熟睡是對肝最好的關懷。肝五行像木,日常養肝要如同養護樹木。養肝就要及時疏理它的性情,性情暴躁只能助長它的暴脾氣。要想養好肝,在精神上要保持柔和、舒暢,力戒暴怒和抑鬱,以維持其正常的疏泄功能。
肝經的時間一定要熟睡
肝經諸穴是治療婦科病的靈藥
有了脾氣就要發洩出來 ---生悶氣比發脾氣更傷肝
久視傷肝血---電腦族更要養肝
肝疲勞的預警信號
春季是最宜養肝的時機
附一足厥陰肝經知識簡表
附二足厥陰肝經穴位圖
第三章 寅時---熟睡補足肺氣
寅時經脈氣血循行流注至肺經,肺有病的人經常會在此時醒來,這是氣血不足的表現。《素問.刺法論篇》中記載:「腎有久病者,可以寅時臉向南,淨神不亂思,閉氣不息七遍,以引頸咽氣順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後,餌舌下津令無數。」
寅時醒來尋太淵
「窩囊廢」其實是「肺窩囊」
秋季養肺 ---該收的時候一定要收
附一手太陰肺經知識簡表
附二手太陰肺經穴位圖
第四章 卯時---身體進行體內環保
卯時是大腸值班,此時要養成排便的習慣。起床後宜先喝杯溫開水,然後去廁所把一天積攢下來的廢物排出體外。晨起一杯溫水,可稀釋血液,有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卯時是最「方便」的時候
合谷穴是大腸經最好的獻禮
讓人不安的便秘和腹瀉可以這樣治
「莫飲卯時酒」與「再三防夜醉」
附一手陽明大腸經知識簡表
附二手陽明大腸經穴位圖
第五章 辰時---一定要吃早餐,迎接一天的開始
辰時養胃就要按時吃早餐。如果你每天早晨都不讓胃吃飽,時間久了,消化道潰瘍病就容易找上門。飯後一個小時循按胃經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啟動人體的「發電系統」,以調節人體的胃腸功能。
胃是人體能量的發源地
早餐宜吃溫熱的食物養胃
女人要在35歲之前養好胃經
足三裡是胃經最得力的部將
附一足陽明胃經知識簡表
附二足陽明胃經穴位圖
第六章 巳時---最宜養護脾胃
《素問.靈蘭祕典論》說:「脾胃者,倉廩之官。」金元時代著名醫家李東垣在其《脾胃論》中指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可見脾胃不分家,養好脾的同時也要養好胃。巳時是脾經值班,不食用燥熱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傷胃敗脾。
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口脣是脾經的一臉鏡子
思傷脾---思念也是一種病
小病不求人,但求按脾經
長夏最宜養脾
附一足太陰脾經知識簡表
附二足太陰脾經穴位圖
第七章 午時---靜心休息保持好體力
午時是心經當令的時間,此時不宜做劇烈運動,午時一陰生,動養陽,靜養陰,所以此時宜靜養,可以靜臥閉目養神或小睡一會兒,但午睡不宜超過 1個小時,否則易引起失眠。此外,午餐時也不要吃得太多,凡事過猶不及。
臟腑有問題,舌頭先知道
午時小憩是對心經最好的回饋
養生從安心神開始 治病救人的心經腧穴
「心腹之患」是大患
夏季養心重在靜
附一手少陰心經知識簡表
附二手少陰心經穴位圖
第八章 未時---消化吸收最旺的時段
未時是小腸經當令,是保養小腸的最佳時段。午餐最好在未時的一點之前吃完,這樣才能在小腸精力最旺盛的時候把營養物質都吸收進入人體。否則,就會造成浪費。午餐一定要吃好,飲食的營養價值要高、要精、要豐富。
未時午餐午時吃
小腸經穴位是最好的「按摩師」
臉如桃花也是病
真的是「吃哪兒補哪兒」嗎?
附一手太陽小腸經知識簡表
附二手太陽小腸經穴位圖
第九章 申時---別忘了適時飲水排尿
《素問.咳論》:「腎咳之狀,咳則腰背引而痛,甚則吐 腎咳不已,則膀胱受之,膀胱咳狀,咳而遺尿。」申時是膀胱經當令,宜適時飲水。一定不要憋小便,否則會發生「尿滯留」。
膀胱病的兩大信號:遺尿和小便不通
運動和學習的最佳時間在下午四點
勞宮尋天柱,解乏又明目
附一足太陽膀胱經知識簡表
附二足太陽膀胱經穴位圖
第十章 酉時---工作不宜過勞
腎的生理功能與自然界冬季的陰陽變化相通應,冬季天寒地凍,萬物蟄伏,有利於腎的封藏。因此,養腎要著眼於「藏」。酉時如何養生呢?腎經是人體協調陰陽能量的經脈,也是維持體內水液平衡的主要經絡,由於酉時是工作完畢需要稍事休息之時,因此不宜過勞。
腎經決定你的壽命長短 為什麼現代人多腎虛
「我很笨」---其實是你的腎出了問題
要做大事先保腎精
常按腎經,健康一生
冬季如何養腎
附一足少陰腎經知識簡表
附二足少陰腎經穴位圖
第十一章 戌時---舒暢心情的最佳時機
心臟病,最先表現在心包上,心包經之病叫「心中澹澹大動」,患者感覺心慌。心臟不好的人,最好在戌時循按心包經。此刻還要給自己創造安然入眠的條件:不要進行劇烈運動,以散步最好,否則容易失眠;晚餐不要過於油膩,否則易生亢熱而致胸中煩悶、噁心。
代心行事同時又代心受邪的心包經
心包經是快樂健康之源
附一手厥陰心包經知識簡表
附二手厥陰心包經穴位圖
第十二章 亥時---睡眠休養百脈,期待更健康的明天
亥時三焦經當令,三焦為元氣、水穀、水液運行之所。此時是十二時中最後一個時辰,指夜晚九點至十一點,亥時又稱「人定」,意為:夜已深,人們停止活動,此時是安歇睡眠的時候。
三焦是管理水道和主氣的官
亥時三焦通百脈
陽池穴是手腳冰冷的剋星
亥時性愛是身體最快樂的表達
附一手少陽三焦經知識簡表
附二手少陽三焦經穴位圖
附錄一《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小祕密
附錄二子午流注示意圖及逐日按時定穴歌
附錄三人體十二經脈飲食調養指南
附錄四經絡系統簡表
序
序
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個小小的星球,一天之中隨十二時辰,一月之中隨日月盈虧,一年之中隨二十四節氣而運動。我們的身體與日月的運轉遙相呼應,彼此消長,起承轉合。這其中又有怎樣的奧祕呢?
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國中醫經典名著《黃帝內經》中就有關於「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的記載,這就是說人的生活規律與自然界天地日月的變化是同步的。書中還提出:「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其意為,春夏秋冬的變化規律是一切生物生長的基本法則,人們也要根據四季變化的特點採取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方法。
《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中寫道:「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入臟,邪氣獨居於身,故甚也。」因此,我們平時養生,不僅要符合一年四季的變化,還要符合一日四時的規律。
一年有十二月,一日相應有十二時。一年有二十四節氣,一日相應有二十四小時。那麼,一天中有哪十二個時辰呢?古人用十二地支把一日分為十二時辰: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隨著這十二個時辰的晝夜變化,人的氣血運行會出現相應的四時改變,並影響著人體的病理改變。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來,大自然中各種生物的生命運動都存在著一種時間節律,就像我們生活中用的時鐘一樣,人們稱之為「生理時鐘」。人的活動如果能遵循這一時間節律,就能保持良好的生理及心理狀態,減少和預防諸多疾病的發生。反之,人們如果違反了時間節律,就會罹患疾病,並提前衰老。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健康的老年人,在工作崗位上幾十年如一日,終日勞作,卻不嫌辛苦,愈老愈健康;可是直到有一天他們退休了,在家享清福,結果不是周身不舒服,就是百病纏身。這顯然與他們體內生理時鐘的突然改變有一定的關聯。
預防疾病、服藥等也有規律可循。例如,心腦血管疾病清晨發病率較高,此時積極採取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哮喘常常會在夜間加重,提前服用藥物可減輕病情……這些都與生理時鐘有關。
如何根據人體的生理時鐘來養生呢?本書便是一本告訴人們如何借助《黃帝內經》的養生理念,利用經絡和人體生物鐘來保養我們身體的書。
全書共分為十二章,因篇幅所限,僅就經絡系統中的十二經脈做相關介紹,每章對應一個時辰,每個時辰對應一條經脈,每條經脈又聯繫著相應的臟腑。全書每一章都向人們清楚地解析了該時養生的祕密。
希望本書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自己的身體;瞭解了自己的身體,也就掌握了長壽的祕訣。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