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糧食戰爭

糧食戰爭

庫存=2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1852607
拉吉.帕特爾
高寶
2009年4月01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861852607
  • 叢書系列:Break
  • 規格:平裝 / 400頁 / 16k菊
    Break


  •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完整揭示世界糧食危機成因的第一本書



      本書一出版就獲得國外各界媒體與評論家的重視與推薦,包括No Logo作者Naomi Klein以及時代雜誌、出版人週刊、衛報、獨立報、紐約時報等等。還有CNN、BBC、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新聞週刊、紐約客雜誌等均做了專題報導。



      除了台灣的繁體中文版,還有英國版、加拿大版、美國版、澳洲+紐西蘭版、荷蘭版、印度英文版、義大利版、韓國版、西班牙版、拉丁美洲版、簡體中文版 共12種語文版。



    糧食不僅是食物,而且是戰略武器!

    全球的糧食高價時代已經到來

    人人都將陷入糧食恐慌嗎?



      現今是人類生產糧食有史以來最多的時候,但地球上仍有超過10%(即8億)的人處於飢餓狀態,與此同時,也有10億人體重超重,這一對比是如此鮮明:全球性的飢餓和肥胖是一體的兩面。肥胖病流行和全球性飢餓讓上帝的天平無法平衡!糧食不僅僅是食物,而且是戰略武器!全球的糧食高價時代已經到來!糧食危機真的來臨了嗎?



      在現今的全球化時代,誰在主宰世界糧食貿易體系?誰從農產品貿易中牟利?誰主導了食物供應?世界食物體系是如何破壞人們的健康?



      在《糧食戰爭》中,作者將世界糧食體系比喻成一個沙漏狀,上下兩端分別是廣大的生產者(農民)和消費者,但溝通兩端的卻是中間細細的部份:食品企業,以市場力量宰制了無能為力的生產者和消費者。作者研究了世界糧食體系的歷史與形成方式,分析了農民的抵抗及國際上的紛爭,是第一本完整揭示世界農業、糧食市場與國際趨勢的書。



      本書以農田裡的選擇為起點,穿越世界食物體系的縱深,最終討論我們盤中食物的選擇。在本書中,作者觀察由農村社區、企業、政府、消費者、行動份子和社會運動所形成的食物體系。這個由不同群體的選擇加總所形成的體系,造成了許多飽食終日的人和許多食不果腹的人。食物體系的兩端是肥胖和窮困兩個極端的人,而食物體系的建築師則成了少數超級富有的一群。有時候,選擇造就了新的方法,讓人們更自由,更緊密地與別人聯繫起來,與周圍的世界緊密聯繫起來。而有時候,選擇只是更加淒涼。在第二章,作者會調查農民自殺問題和破壞全球農村社區的力量。城市人很難看到農村潛在的暴力事件,但是,不管是肉體暴力還是經濟暴力,都對農村社區產生巨大的影響。在城市,我們可以看到農村的荒廢透過移民對城市形成的破壞。第三章對這些移民問題進行討論,並把移民問題放在現代農村變遷最強大的工具之一--貿易協定--中加以討論。



      貿易協定的歷史與食物援助、開發與不滿有著密切的關係,第四章討論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全球食物體系的演化過程。食物體系的設計是為了食物的重分配,以保證系統本身的穩定,卻沒有考慮過世界上最貧困人口的需要。第五章將對食物體系的幾大贏家和農業綜合企業進行近距離的觀察。第六章說明這些企業如何利用種族、科學和發展的觀點,進入了政府權力中心,繼而進一步控制了生命的最重要的源頭:種子。在此過程中,企業改寫了國家的歷史,讓人們相信沒有其他選擇。第七章舉出具體的例子,以瞭解到這些力量如何在黃豆(地球上最重要的作物)種植過程中體現。不過,愈來愈多的人是在購物中心與食物體系相逢,而不是在農田或工廠裡。



      第八章討論了超市這種最新、最強大的農業綜合企業。第九章反省一個問題:我們的口味是如何形成的?當前食物體系是如何限制人類,而不只是消費者?最後一章提出建議:要收回我們的主權,我們不應只做個消費者,我們還可以建立起新的食物體系,改寫權力關係對糧食種植者和消費者的雙重剝削。當然,沒人能擔保追求不同生活方式的努力最終可以獲得成功,但除非踏出嘗試的腳步,否則我們注定失敗。



      糧食戰爭,本書榮獲【中國時報2009 開卷好書獎】十大好書•翻譯類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解剖農村

    第三章? 你變成了墨西哥人

    第四章? 只是渴望麵包

    第五章? 消費者是我們的敵人:食品業之基本介紹

    第六章? 化學為我們帶來更好的生活

    第七章? 黃豆

    第八章? 超市巡禮

    第九章? 食物選擇我

    第十章? 結論








    ◎正視農業,才能解決問題? by楊儒門(本文作者為248農學市集召集人)



      二○○二年台灣加入WTO的時候,大概很少人會去意識到,有一天會出現所謂的糧食危機。記得彭明輝老師在當時講過一句話:「十年以後,我們要吃什麼?」這好像無關重要的一句,不到十年,在七年後的今天,我們就因為物價糧價飛騰,而開始去想到、思考到:「有一天,我們要吃什麼?」



      以前人常講:「台灣人什麼沒有!錢最多。」沒有的東西,進口就行。一片豪氣,總以為什麼都買得到,只要我們有錢就行!別人總像老太爺似的,伺候著我們。殊不知,全球糧食的生產總數,只有四%作為貿易用途,而且八○%的交易量都掌握在ADM、邦吉、嘉吉、路易達孚這四家公司的手中。如果我們不去生產,那等於是把自己的喉嚨放在別人的手上,生死由人!看看「迦納」這個國家,再想想自已,有時,真是難以想像。



      包括農委會和政府官員常講的是:「台灣的糧食自給率達九○%。」這是事實嗎?應該是「稻米」的自給率達到九○%。大家忘了一點,台灣從五○年代政策宣導「多吃麵、少吃米」、「麵粉代米」開始,就已經有慢慢將主食轉為麵食的習慣。到現在,每一年小麥的食用量,大約是一百二十萬噸左右,幾乎是全部倚賴進口。稻米的食用量大約是一百五十萬噸左右,一成左右是靠進口,自給率在九成左右。



      稻米和小麥都是台灣的主要糧食,比率大約五五%比四五%。我們「只有」稻米一項有九成左右的自給率,而小麥近乎於零。所以台灣真正的糧食自給率是五成左右。而三十萬噸的稻米安全存量,實際上不到一個半月的準備額度。



      復耕是不是像政府講的如此容易?隨便講講,明天稻米就會從田裡頭長出來了?是這樣子嗎?有三點是需要考慮的。一、台灣行之有年的「休耕政策」,造成了多少農民的轉業和農耕機械的淘汰,要如何找回農民和農耕機械?二、休耕地長年缺乏管理,病害、蟲害、雜草、老鼠和蛇的問題,要如何在短期間之內控制?三、因為休耕而缺少管理和維修的水利設施,要如何去做修復的動作?



      另一點需要去考慮的是:「水資源的分配問題」。台灣只要發生缺水的問題時,第一個方案都是要求農業休耕配合。政策有:「停五供五。就是減半,分區供水。」農委會表示,由於農業忍耐缺水的程度比其他產業高,往往在旱災期間,民生和工業用水不足時,就需要農業用水的移用,農業則採取輪流灌溉,或是休耕的方式。但看看水利法第十八條是怎麼規定的吧。用水標的之順序是:「一、家用及公共給水。二、農業用水。三、水力用水。四、工業用水。五、水運。六、其他用途。」政府做事有照法令走嗎?



      就算上述問題都解決了,稻作種植下去後,生長期大約在四個月左右,這段時間都要老天保佑,不能有任何的颱風、豪雨、旱禍、蟲害……只要在其中一天出了天災,輕則短收,重則粒米無收。



      正視問題的發生,而不是一昧逃避、掩蓋,才是真正能解決問題的方式。積習已久,當引爆點來臨,真的就會發生糧食危機,那就不是三言兩語可以糊弄過去的。要緊的是:政策方向在哪?配套措施為何?



      看完這本書,可以給我們更深的思考,並鼓勵我們積極行動。



    一個新生活的啟蒙運動? by趙少康(中廣董事長)



      「全世界超重人口的數目(十億人)大於飢餓中的人數(八億人)」這句諷刺的敘述,就是本書開宗明義丟出來的問題。想想看我們每天吃了多少食物,卻很少思考它們的來源、生產與運輸方式,更別提整個糧食體系下的資源分配問題。為什麼亞洲和非洲會發生饑荒?為什麼全世界有層出不窮的農民自殺事件?在印度,那裡的人要銷毀數百萬噸的農作物或任其在倉庫裡腐爛,但另一方面,最貧困人口的食物品質卻是一九四七年印度獨立以來最差的,這種兩極化現象是為什麼?還有去年登上國際新聞的海地,這個加勒比海國家在一個月內米價與豆價飆漲一倍,一年中物價飆漲至少百分之四十,引發群眾抗議、釀成暴動,總理因此下台;不只是海地,聯合國糧農組織評估全世界有許多國家處於糧食緊急狀況,甚至可能導致各地動盪、發生戰爭。這又是為何?



      本書作者為這些現象背後的原因做了一個很好的比喻:沙漏般的食物體系。



      作者認為,飢餓與肥胖是一體兩面的問題。將食物從農田送到我們菜盤中的生產鏈,把肥胖與飢餓的人聯繫在一起。販售食物給我們的大公司,在利潤動機的驅使下,塑造也約束了我們選擇食物的管道,同時影響我們認識食物的方式。以咖啡為例,喝咖啡的現代人多不勝數,大街小巷咖啡店林立,有人一天飲用不只一杯,彷彿一場「咖啡運動」。為了應付這麼多的需求,結果是全球咖啡生產量過剩九億公斤。你也許會認為,有這麼多產量,我們喝的咖啡應該會便宜吧?但是,從咖啡種植園到我們手中杯子裡的熱咖啡,中間的層層環節多著呢!



      東非的咖啡農收成後,賣給當地中間商,中間商轉賣給咖啡加工廠,加工後的咖啡經過裝袋,再運到大型咖啡出口商,還要經過挑選、分級、保險、海運等環節。等到咖啡終於到達某大咖啡商的處理廠,每袋咖啡成本已經遠遠超過咖啡種植者所拿到價錢的十倍之多。然而更大的差價在這裡出現了:當咖啡終於烘焙出來,價格升至原產地價格的二百倍!



      咖啡種植者和飲用者的人數眾多,咖啡加工商和出口商數量也很多,但這中間的配送鏈上存有一個瓶頸。咖啡農收入極少,必須省吃儉用才能勉強維持生活;擁有高度品牌忠誠的咖啡公司的利潤卻是有增無減。我們一般消費者在超市雖然看到繁多的咖啡種類,但咖啡品牌其實也就那少數幾家。這種情形在其他食品領域也是如此。在耕地到餐桌的中間配送階段,權力集中於很少數人手裡。這是因為,長途運輸、加工、裝車等流程需要大量資本,只有足夠多的資本才能玩得起這場遊戲。企業規模愈大,運輸和物流業務愈多,企業成本就愈低。總之,在國際食物配送市場,家庭企業難以生存,小公司早就被大型配送和供應商兼併了。在由種植者到消費者之間的通道上,企業數目很少,因此這些企業擁有雙重權力,既控制種植者,也控制消費者。



      稍微關心全球饑荒現象的人大概都曉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沈恩曾經研究,現代的饑荒其實不是因為糧食的缺乏,而是因為人們買不起食物。沈恩觀察一九四三年的孟加拉大饑荒之後,發現當時孟加拉其實不缺食物,反而有豐富的糧食資源。饑荒是因為人們都知道「物以稀為貴」,所以大量屯積糧食。而街頭那些人因為付不出錢買食物,才會死於飢餓。戰勝飢餓的唯一辦法,就是保障窮人的權益,讓他們能夠擺脫商人的詭計、突破這個沙漏一般的食物體系。



      台灣的讀者也別以為糧食缺乏或其他糧食體系的問題離我們很遙遠,舉個例子吧,我們常常吃的豆腐、豆漿、沙拉油等豆類食物來源「黃豆」,台灣現在已經幾乎沒有種,都是從美國進口而來。讀者可以看看本書第七章如何討論「黃豆」生產與配送過程,這一章的敘述相當精采:原來黃豆產業的戰火早已跨越了國界,原來黃豆產業盛行奴隸制度,大部分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吃的某些食物裡含有黃豆成分!



      所以讀過本書之後,我們真的都該學習作者在最後一章的建議:要收回我們的主權,我們不應只當消費者,還要建立新的食物體系,改寫權力關係,讓種的人和吃的人都不再被剝削。不管是改變飲食口味或支持地方產業,還有許多方法可以展開具體行動。這可說是一個新生活的啟蒙運動。這本書讓我們拿回知的權利,但如果不去努力,注定會失敗。



    令人深思的立體的糧食體系? by劉必榮(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初看這本書的書名,我會認為它是一本關於國際政治或國際經濟的書。可是把這本書讀完後,卻發現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樣!作者把跟糧食有關的各個面向,從上到下,從裡到外,徹底地做了梳理,涵蓋了經濟、政治、農業、環境、文化等相關層面,使呈現在我們面前的糧食問題,不再是單薄的平面,而是一個立體的圖象!用功之深,令人佩服,也讓我們真正體會到,唐詩「豈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到底是什麼意思。



      近一兩年,氣候問題導致糧食供需失調,能源危機讓許多糧食被拿去生產生質燃油(植物油價格漲了百分之八十,這是一個主要原因),以及燃油漲價造成食物成本上揚等等,都使量價飆升。



      以氣候變遷為例,澳洲的德尼利昆碾米廠本是南半球最大的磨坊,能生產足以供應兩千萬人每天食用的穀物,結果經不起六年的乾旱,在二○○七年十二月關門了。雖然澳洲的科學家也在研究少水的耕作方式,但因農人多已將水權永久轉賣給葡萄園,所以澳洲稻米生產已經減少了三分之一。這對糧食供給當然是一大衝擊。



      也有科學家指出,下雨時間的改變、雨量的增加,比溫度上升對穀物的影響更嚴重。溫度上升,對北方的加拿大與俄羅斯稻米倒是有幫助的。但也不可能把這些稻米運到赤道附近,去餵飽非洲的貧窮國,因為路途太遠又顯得不實際。事實上,資料顯示,百分之九十的稻米,都是在種植地就消費掉了。過去二十五年,全球稻米的消費就大於生產,今若再加上囤積,問題就更嚴重。



      為了確保糧食的供應,各國紛紛與糧食出產國簽訂密約保糧。像烏克蘭就和利比亞簽約,劃了十萬公畝的土地,為北非國家種燕麥。埃及和敘利亞也簽了以物易物的協定,埃及提供敘利亞稻米,交換敘利亞提供埃及燕麥。有的人因此擔心,這會不會因此造成新的殖民主義。



      這些我們常關心的問題,都只是糧食問題眾多面向的其中一個,屬於糧食生產國家產量「減少」的一面。那「盛產」糧食的國家,情況又是如何?作者在書中詳細介紹了巴西的狀況,非常精采。



      如果我們說美國是世界的市場,中國是世界的工廠,印度是世界的辦公室,沙烏地是世界的加油站,那巴西就是世界的糧倉。巴西已經投入耕作的土地面積有一萬七千五百萬英畝,還可再投入三千五百萬英畝,使巴西可耕地的面積達到中國的六倍。巴西的農耕經濟規模也相當嚇人:美國中西部農場的地塊,一塊地大概是一千五百到兩千英畝,但是巴西中西部的一個現代農莊,卻可以達到兩萬英畝!所以他們是用GPS定位的自動轉向拖拉機在工作!



      巴西的黃豆更是出口大宗。根據本書作者的調查,巴西在一九九五年的時候,就有每年將近兩千萬公噸的大豆被送往加工廠。書中講了一個例子相當鮮活,作者說巴西大豆之王瑪奇有一次充滿豪情地對美國大豆業者提出忠告:「停止種植大豆,轉種其他農作物,比如說玉米。世界對大豆的需求,就由我們來負責滿足!」我們不在現場,但經由作者所引述的對白,我們在腦海裡幾乎也可以想像出來,這個大豆之王在說這句話時,臉上有多神氣!



      可是作者卻用很多具體的例子,告訴我們巴西的經濟是被扭曲的。比如森林的砍伐,農作物的單一化,以及奴隸制度等等。這就好像當初荷蘭因為發現北海油田,結果弄得國家經濟都往石油產業傾斜,而造成經濟發展失衡,也就是所謂的「荷蘭病」。



      作者的分析不止於此。他更往下分析,跨國企業在這種經濟扭曲中扮演什麼角色,美國和巴西種植大豆的農人,彼此之間有什麼相互被扭曲的成見(這是文化層面),以及巴西的「無地農民運動」為什麼會被稱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社會運動(社會層面)。就這樣,政治經濟的分析,帶進來了文化與社會面向,讓這本書變得更豐富,也更有滋味。



      此外,因為這本書講的是世界糧食「系統」,所以就要顧到「買的」與「賣的」兩端。就如同我在演講國際關係時,經常提醒台下聽眾,要有「立體」的國際觀。比如我們研究石油問題,就一定要包括三個部分:產油國(石油如何影響他們內部的政治與經濟?因石油而致富的大亨,如何化解或無法化解與政治領導人之間的緊張?油國如何在油田與油管之間保住自己的優勢?)、石油進口國(他們如何在全球搶油?衝突與合作之間,可有什麼定律?)以及買油與賣油之間的聯繫(石油帶來的國際經濟遊戲規則)。糧食問題也一樣,既然講到糧食的系統,就要有立體的思維,討論到賣的、買的,也要討論到中間的連結:這些食物是怎麼到我們手裡的。



      怎麼到我們手裡(或嘴裡),當然得靠一套產銷系統。所以作者又用了一些篇幅,討論超級市場的出現,以及超市的商業模式如何影響我們的消費習慣。一下子,看起來好像很遠的國際政治與國際經濟,就又和我們日常生活連了起來。人們也才發現,國際關係其實跟我們並不遙遠。



      因為談到選擇糧食的自主權(也就是糧食體系的接收端),作者在最後一章特別呼籲要重新取得「食物主權」。他建議幾種從個人出發的方法,比如「改變口味」、「吃當季、當地的食物」、「吃得符合農業生態」、「支持地方產業」,最後到改造農村、支持永續糧食建設等等。這些倡議又使本書看起來不像國際政治或國際經濟的書,而像一本某種社會運動的啟蒙書。



      這就是我一開始講的,這本書的多面向特色。往好的方面講,它非常豐富,而且是全方位,不同領域的讀者都可以在裡面找到自己有興趣的部分。往壞的方面講,就是主軸容易分散。這有點像電腦的超連結概念,從一個問題的討論或概念介紹,一下子跳接到另一主題(比如談到超級市場,就可能有人一下子注意力會跑到超級市場的動線設計、超市的管理、沃爾碼和A&P的經營模式比較、隱私權的保護等問題之上,而忘了作者其實在討論糧食問題),然後再跳回來。所以讀者在讀的時候,一定要牢牢抓住一個中心點,就是作者在談的是「糧食體系」,這樣才能在豐富知識的同時,不會迷失方向。



      還有一個主題我們可以放在心裡的,是「權力」的概念。本書英文書名的子標題是「市場、權力與潛在的戰爭」,於是我們還要問,在這樣的糧食體系之下,「權力」在哪一方?為什麼在他那邊?如果這是一場潛在的戰爭,那麼在場上較勁的,是哪幾造?這幾造會不會變化?權力又會不會消長?產銷制度的決定權和權力關係之間的「因果關係」如何分辨?把這幾個問題放在心裡,然後慢慢讀這本書,時時合起書來想想,然後再往下看,會有更大的收穫。



      所以我願意把這本書,推薦給所有對糧食問題有興趣的讀者。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