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日本人也不知道的日本語3:敬語、人物對話、書信書寫、文化歷史……學會連日本人都會對你說「讚」的正確日語
定價87.00元
8
折優惠:
HK$69.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第二次機會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453007
育彥
白象文化
2009年3月01日
129.00 元
HK$ 109.65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Best
* 規格:平裝 / 448頁 / 16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Best
分
類
[ 尚未分類 ]
同
類
書
推
薦
內
容
簡
介
數年前的一場選舉風波中曾引爆出一樁政商勾結吞併民間企業的案子,然而隨著選舉落幕、政治分裂對抗加劇,以及受害企業苦主夫婦倆死於高速公路車禍意外,整起事件幾乎隱沒在政治權勢的壓迫浪頭之下,設計併吞圈套的幕後黑手,竟是企業苦主夫婦家的兩代世交,也是其甫成年的獨生子林達漢女友顏其姿的父親,顏世南。
幾年後,林達漢偶遇性格倔強獨立但天真率性、待人溫暖的豐小美,被其深深吸引。兩人共渡了一段美好時光,也隨著相處陪伴而逐漸深入瞭解彼此,不料卻因一時誤解而分手。
就在此時,林達漢遇見學成歸國的顏其姿,從顏其姿口中得知當年所有事件的真相。那場政商勾結的陰謀圈套,不只侵吞了林達漢的家產、奪取了他雙親的生命,更是硬生生的拆散了他與其姿即將開花結果的美好戀情……得知這陰謀真相的達漢為了復仇,會做出甚麼驚人之舉?政商陰謀下的受害遺孤,復仇會是他生命的唯一救贖嗎?
林達漢跟豐小美的愛情將會走向什麼結局?遭受父親背叛和好友隱匿的顏其姿跟林達漢之間還有愛情的可能嗎?他們三人之間的情感愛恨糾葛又會有什麼樣的發展?
如果弄人的命運波濤有其無法逆流挽回的道理,那麼曾承受殘酷命運捉弄的人們,人生真的會有第二次機會嗎?
本書特色
◎揭露人性的醜陋與美好。
◎揭發政商運作的背後黑幕。
◎錯綜複雜的三角關係與情感糾結。
作者簡介
育彥
國立大學畢,服完兵役,藍領工作者。讀過研究所,遺憾未能突破人生困境、專注心思念完。把心力暫時投注於最在意的地方──找尋一條希望出路、期許開創出人生的可能,這似乎成為自己和主角們共通契合的生命之路!
有一部尚未出版作品,中篇歷史小說《陳女夏姬》,再找機會介紹給大家。
不多做自我介紹的作者想說:這部小說是我立定志向──真心的袒露與呈現,那麼我或許無緣相識的讀者們,你們也算認識部分的我了。其實可以上無名找尋ha12200,有我不容易滿足好奇心的簡單相簿。
序
……當內心的感動逐漸醞釀成形,小說的格局也逐步奠定起來後,每一步進程所需更加積累的人生經歷與情感程度便跟隨而至。加以人生難以預測的波浪潮流從未止息過她的紛擾,每一步進展往往得先走完消磨的拖累並達到實質的突破,於是便花上這幾乎可讀完大學的時光……
最重要的是,這部小說誕生自作者內心萬般情懷的感動加以激昂無比的躍動,創作的主因則在於:我曾看見那些經歷苦難的人們,縱使有時其遭遇殘酷到昊天罔極、處境痛苦至自己無力承受,然而我都曾見過有那極為少數卻極度勇敢的人們,肯以努力、付出、面對和各種承受的艱苦代價,寧可消磨耗用自己的可貴青春和長年歲月,用生命的活力來追求悲苦絕境形勢的超越突破,不計代價地承擔起自己無可逃避的人生命運。而他們往往更懂得關懷遭遇不幸的人們,不忘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刻付出一份關愛,甚至體會而原諒虧欠過自己的人。
這世上偶而有極少數的人極端的幸運,能夠得到那「自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然而人生的第二次機會往往是降臨在能夠勇敢面對自己生命波濤潮流的人們身上。我想說的是,那些堅強勇敢的人們給予我感動,在我看見諸多人世無奈、艱辛苦楚的同時,也令我看見人生的無窮可能、世界的美好與廣大,讓我在失去希望和勇氣時能持續一己的努力。
感謝大海妳的賜予與教導:有一長段時間,我的日子過得猶如書中的主角阿漢一般,當我的人生不知能否把握到一絲希望,受著挫敗創傷長期壓迫折磨而找不到出路時,我又想起小時曾到海邊的記憶而來到妳身邊。傾聽浪濤妳的聲音,望向海浪妳千變萬般的姿態,每次來到大海妳的身邊都能令我有不同的收穫,都會寬解我陷於沉鬱凝重的心境,都讓我瞭解體悟到一丁點海洋妳的浩瀚偉大。海啊妳,是我生命中最重要最偉大的導師!是永遠包容與教導化育我的自然母親……
至於那些承擔起人生波濤、殘酷剝奪的人們,正是你們的勇氣給予我不斷努力的理由,創作這本書原是要獻給你們的。縱使有時會看不見希望,然而感受到那種不畏挫敗苦難的堅強心志、勇往奮進的生命活力,這樣的承擔與付出便化成了希望的真實可能。
海啊,妳的包容、妳的浩瀚偉大、無心教導是我文學生命的泉源,若非妳的調教則不能如斯轉化我沉積的生命負擔成提升的力量,這部小說也是獻給妳的。不知下回我來到妳的身邊,妳又會再告訴我些甚麼呢?
內
容
試
閱
* 讀者評鑑等級:
5顆星
* 推薦人數:6,共有6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富家
/ 台灣台中
2009.11.30看富家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從陰暗險惡的併吞事件發生數年後,平常生活的軌跡慢慢奠定起一段初識不久卻深刻相知的純摯愛情:剛開始還不感覺到後段結尾會掀起一股滔天巨浪,如此真實和震撼人心!一開始原以為是一本文筆寫實的愛情小說而已……
前一陣子書市上開始流行「暮光之城」系列小說,試閱之下還能引起個人的一些興趣,但之後有種感嘆:比起這部愛情故事,它那打造激情的手法與脫離現實的幻想基礎,說來說去只能算是流行性的大眾書籍而已罷。
綜觀這部小說,作者的用筆出人意料所及。才對小美與達漢的情感感到難得進展的溫馨,情節不久便轉而深入到各自震撼人心的生命歷程,既日常又深刻、既深入又淺出,一點也不做作,絲毫也不浪費篇幅。特別說到後段幾章的轉折:只用了約十分之一的篇幅,便把林達漢過往跟顏其姿遭受設計拆散的難捨愛戀,毫不保留的傾瀉而出,又由重逢後的人世種種、傷感變異掀起一波驚濤駭浪,一點也不遜色達漢跟小美緩步了解、逐日累積方成澎湃的真摯愛情。實在令人驚嘆!
這格局筆調實屬世所罕見,然而筆者試想:這格局、情節文筆又是從而何來呢?怎麼能走出此等詭異曲折的情節軸線呢?剛閱讀就發覺到,前段很多地方僅僅是在描寫主角日常生活再簡單不過的大小事或一些人際往來,時時卻有一道脫離不去的沈重壓抑透露出來。儘管是描述一段很令人開心的事件發生過程,心情上竟不能擺脫某種擔心。喜悅之中夾帶沈重、開心之外回復擔憂,某種神秘氛圍的環繞成為這部小說獨特的風格。
當然,讀到後段也慢慢理解了:原來是「曾經滄海難為水」的生命刻劃,透露男主角達漢日後縱使認真接納一段新戀情,卻無法完全拋卻創傷憂心的心理。何況他尚有自身肩負的一家使命、公義追求!於是層層迫害的深刻轉入而為主角阿漢人生的負擔,同時深化了自己往昔與今日的兩段愛情歷練,即使很日常、也是很深刻。那是因為經歷過大風大浪的生命歷程之後,一點一滴的生機喜悅都是彌足珍貴的,人們反倒能為身旁微小的一草一木、平淡情誼感到歡愉和溫暖。可是此時內心的真摯純情和感動的真情流露並非等同年少單純,而是歷盡滄桑之後對生命美好的珍惜!
這就是小說中為何既充滿珍視人情的交流喜悅,又充斥陰暗險惡的憂心籠罩。劫難之後僅存一絲絲人情暖意支持著,與主角為自己人生、父母事業的公道而不斷努力奮鬥的動人勇氣,千鈞一髮下終於扭轉逆境時的激勵人心,凡此種種成為小說中突破官商勾結利益共犯的艱險現實、形成前進與提升的動力來源,構成小說最觸動人心的基調。
這部以社會寫實內容為基礎的小說,自然不是一味的樂觀,也並非打造出一齣社會公義的神話。事實上,看到結尾拖垮、清算顏家財團的過程,宛如幾年前的「力霸掏空案」,但財團垮了,公義就到來了嗎?作者想必也有深深的質疑,這部分留給讀者自評,司法之途仍舊沒有結束,僅把部份公義還給受害的林家而已。
我必須說:作者的眼光視野非常獨到、格局極度恢宏,人物性格和情感寫作十分成功!令人想到前天剛得金馬獎的最佳影劇情片「不能沒有你」,戴立忍先生對社會新聞事件獨到的眼光和深切關懷造就了一部好電影。而同樣具有社會深刻關懷度的議題似乎日漸受到大眾的注目,但是惟有一點一滴的正視重視和文化累積,好作品才會一直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有對社會公義長期關注和實踐改變的公民大眾,社會風氣與文化也才會長足的進步。
2.
阿道
/ 台灣高雄
2009.11.13看阿道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翻閱這本小說的感覺是:它一定寫得很特別。我看到,無論是書寫海洋的景緻或者文筆風采,本書都有種特異不同的氣息!但是這一股氣質打哪兒來的、有何緣故呢?是像蘭嶼原住民文學家夏曼•藍波安寫作《海浪的記憶》、《冷海情深》那般,出自於對達悟族人的文化與自然信仰、對海洋的深深崇敬與依戀,以及跟現代文明之間的衝突寫照;或是像海明威寫作《老人與海》時,已然達到人生經歷之淬鍊最極致呢?彷彿都不是,但兼有兩者接臨海洋情感上的豐富和高度!
寫出一部台灣文學界市面上如今仍屬珍稀罕見的長篇小說,除了是人情寫實的社會小說,又有獨特的海洋自然氣息:若說毫無任何衝擊人心的理由,那實在很難令人置信!只是,這理由該是什麼?於是除了小說,筆者還察看了作者的相簿及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x2-lmy發現原來背後是有故事的。
剛閱讀時,看前文除了有很生活化的情節和關於海洋的筆調之外,時時又透出生命負擔累累的一股沈重感,竟會很感到壓抑而難受,但真不知道是該如何瞭解、是為了什麼?直到看完了全篇才發覺:小說的內容進展僅只走過半年多的時光而已,卻吐露出背負長年重擔的心酸苦處和苦無機會,政商勾結下的共犯結構更是令人難以冀望人生的第二次機會。原來,初閱讀到輕鬆的生活化描寫和文字裡透出反差的沉實、沈重感,其原因是人們在經歷過人生驚濤駭浪之後,從日常小事、平淡人情裡頭反而更能感受和體會生活的真實滋味。然而絕望深淵的深刻、真實的沈重因子卻是無法自生命中抹去,祇會圍繞在心靈感觸的每一部份!那股難以擺脫的沈重感是因為:當生命尚未拋卸解決過往束縛時,人生難以全然得到自由。
說起來,小說文字的通篇風格很生活化、很簡單,惟有描述跟海洋相關的人生情境,會忽然變得詭異跳脫、席捲而來且深植人心,將對海浪潮流的描寫幻化成對人生事態的一幅幅寫真。這是最初衝擊筆者,也最打動自己一顆文學之心、引發好奇探問的一股激動感情!似乎本土文學關於海洋的寫作又開拓了一片新淨土,不輸給原住民古老神話與真樸自然性情的悠遠情懷,或許會使關愛海洋的文字創作者們都想來一探究竟呢。
角色的邊緣性格刻劃成功、對話很有當今時下青年的口語,而且情節流露出的是現今社會步調的生活情態和價值觀,同時富有年輕人青春歲月的活力,皆是這部小說作品非常難得而具有可看性之處!特別能打動到筆者的地方是:第三十章寫到小美第一次接觸到俊文哥的那一幕,三人聚餐吃飯,作者透過三人對生活不同事件的掛念和考量,呈現出不同世代面對生活的種種期待與壓力,很有時下社會寫實的味道。尤其透過達漢打量反思自己跟小美的之間差距,不經意的說出了六年級世代跟七年級世代─那似近若遠的教育養成觀念和價值觀的差距。
很真實、生活化,正像與自己小幾歲的弟弟妹妹相處一樣:彼此似乎很接近、能聊得來、有共通話題,以為能夠了解他們在想些什麼,有些地方卻不是那麼回事。或許除了利益結構共犯的社會現實,這種世代衝擊、交接著現實考量的理想氛圍,也是作者創作的主要動力源頭之一吧。於是沒有特別的加油添醋、奇情幻想,便能寫得如實而且動人。
內容也是經由這些日常情節的累積,又慢慢走往生命的深刻處,往後看見了作者書寫出:透徹人情世故的「海洋─人生哲學」,那種深刻得到的感動才會跳脫出書中官商勾結、不公、激憤、殘酷的現實,超脫了世俗人情,而回歸到汪洋大海、讓海納百川的廣瀚包容消弭掉世俗利害和嗔癡愛怨,真正看透世間人情、達到人生哲思高度的境地。回想起來,從廿章描述東北角的嶙峋海岸,看見了主角林達漢面臨新舊愛戀情感的決斷時那一番掙扎苦楚、黑暗駭怕;不過接連到後面引出牽連廣大的政商生態、人情心計,才完全瞭解到海洋於本書的意義。
以海洋當眾多人生故事的自然背景,不僅寓意深遠、充滿哲思,且孤絕而壯美。很有大格局!
人生是否有第二次機會呢?這是貫穿通篇情節的主題,也是每個主要角色無可逃避的人生課題。可不是嗎?男主角林達漢因父母企業遭受併吞而背負不可拋棄的重任(情節是頗像SOGO案啦!),公義能挽得回嗎;跟顏其姿被命運拆散的愛情、與小美因誤會分手的戀情,會有第二次機會嗎?豐小美愛恨分明的性情促成兩人分手,然而在知悉過往達漢跟其姿遭受算計而分開的愛情之後,她還能期待自己跟達漢復合的「第二次機會」嗎;其姿呢?已然結婚的她,面對著親生父親設計下的局、殘酷對待林家的陰險手段,能期待自己有怎樣的「第二次機會」呢!
連俊文哥、險惡的顏世南、嘴臉市儈的小梁,當最後結局的滔天浪潮打將過來,誰不是永遠在面對自己過往的選擇、至今的禍福相倚,並沒有絕對的利弊得失、乃至絕對的是非對錯的「第二次機會」:那是人生另一種自由意志的可能抉擇、某種可能!
然而畢竟大多現實的存在和事態之後的發展,並非是心懷期望便足以扭轉,時勢所趨與現實的人心終究會形成龐大的主要潮流。因此筆者很喜歡作者封面的一段話:「如果弄人的命運波濤有其無法逆流挽回的道理,那麼曾承受殘酷命運捉弄的人們,人生真的會有第二次機會嗎?」
我想這正是作者想問的、想跟讀者分享傳遞的一項人生課題吧。依循作者簡介,上網看到了作者的無名相簿和部落格的文章,看見作者大學時代系內人心險惡、師生算計惡搞的小故事:看來作者跟我們這個世代的讀者都一樣,除了對社會公義期待的長久失落,也對周身的現實計算、人情險惡充滿失望,有著龐大的孤寂感和巨大的苦悶!何嘗不是呢?任何一個轉換新舊價值觀的時代:可能變得更好、追求向上的時代,卻依然是充滿利害計算跟無數冷漠人情的人生現實啊!好的轉變總是很緩慢、需要社會條件有所改變,並非一蹴可幾的。
因此除了期盼社會公義最終回歸到人民的身上,也期望社會有更多活絡與勇敢的追求活力,時時支撐這社會的向上提昇;期許作者有另一部「第二次機會」,以您長篇小說的豐厚實力、自然口語的生花之筆,隨著一波波時事有所更新變異的潮流、社會人心日漸的追求進步,見證社會整體另一度的提昇躍進,繼續耕耘著台灣文壇的長篇小說,永不放棄第二次機會。
3.
傑
/ 日本
2009.10.02看傑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取材和角度都獨特、道地的作品,不論寫愛情或寫勾結弊案的部份,都有作者匠心獨具的人生看法。誇張一點說:真像外星人而不是台灣社會的風情水土產生的作品!
愛情的部份很感人,真的,想不到很文學的筆調能有言情小說的激情功力。實在太罕見了!到底結尾阿漢是看見小美或者顏其姿呢?
真的,仔細讀完小說之後,筆者才慢慢驚覺到作者書寫人生故事的特有筆調,有張愛玲那種漠然看待紅塵是非的空曠感,彷彿在人性的格局裡一切都已可預料得到,包括拆散分離的過去影響了信任動搖的未來;但是又有電影《海角七號》裡平凡底層小人物旺盛進取的生命活力,好像只要現在開始努力、或者是不放棄,遭受摧折的愛情仍然有從頭來過的機會。兩者看來好像很吊詭,可是每個人在自己人生的大潮流裡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一方面無奈,一方面捨不得放棄……
另一種對筆觸的感覺是,它很有「韓劇」那一種:淡淡描寫各方人際關係,和緩但有勁道的生活化步調。透過很日常的情節書寫,慢慢呈現主角的個性,然後展現變故的發生過程。有男女主角戀愛青春熱鬧的活力,但不像「台劇」時常出現的激情和撒狗血。
不過這樣說吧,當後半部寫到勾結弊案的情節軸線又不一樣了!這是另一教人驚艷之處。因為它不是從弊案本身說起(弊案情節前幾章稍有交代),反倒是從主角結合其他勢力設局來扳倒顏家的結尾地方開始說起。還說得一目瞭然,慢慢將多年前殘酷併吞黑幕的氣息餘味散發出來,也將男主角跟顏家女兒那段愛情受拆散的歷程逐漸浮現面貌,掀起結尾的高潮。這時才發現,原來整個小說「第二次機會」處處可見不安穩的基調,全是奠定在過去這場受摧折的珍貴愛情上!當然,還加上豪門背後爭奪利益、背叛設計的幾場「局」。
精心設計的「局」,與其說是寫出弊案裡貪婪利益的官商勾結,倒不如說是,寫出了即使是再親密不過的人們之間,面臨利害抉擇時,親情、友情、愛情跟權勢計算的真實人性。說到層層利害的人際關係,尤其是複雜的豪門:那種考量龐大利益的基本面,跟一般市井小民們的世界比起來,還真是很大的不同!這種關係猶如改革與現實既得利益之間的對立抉擇:若是能輕易得到眼前的「暴利」,有多少人會寧可得罪權貴、選擇公義是非?多少人不都是因貪婪而背棄自己的親人、朋友?人情自然的貪婪,一點也不稀奇獨特,只不過是發生在利害紛爭多的豪門罷,這正是作者寫出的重點。
而那種空曠的無力現實,若從另外一面看來,十足是一種「閹割」的處境表態:企業遭受的迫害、正義沒有支持的力量、司法永遠抵抗不了現實勢力,就算得到好的結果,也唯有靠著權謀算計、利益結合這條路,才真的能推倒一家官商勾結、包山包海的豪門企業。好像跟台灣社會的現實很一致!(也沒什麼了不起,多得是貪污辦不出結果的國家。對公義不平的控訴,永遠是人生哲學與文學的要點。)這就是根源吧!「閹割」了希望、向上提升的無力感,就算政黨輪替了,仍然沒有在台灣社會找到。
說起來,直到看完這本小說,還真不那麼覺得是跟SOGO案有關。該說它有關政商勾結的情節說得比較少,愛情過程和人際關係反而是大部分。其實那些篇幅不算少,也可能是本人覺得:與其說小說寫的是特定案件,不如說它寫的是普遍人生人性的共相,而這才是不分年齡、身份地位、人生歷練,能夠給予人感動的原因。
4.
石書子
/ 北台灣
2009.09.22看石書子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是愛情小說嘛!那怎麼會牽扯官商勾結的弊案呢?細細閱讀後發現,原來寫的是SOGO案嘛─雖然它沒有明說,案情的絲絲伏線都深深埋藏在劇情裡頭,對新聞不瞭解的人還很難發覺哩。
寫得真絲絲入扣,完全把背景隱藏在男女主角的愛情跟人生故事之中,等到關鍵時刻才一次爆發開。尤其兩人都屬於社會上的邊緣人,某種深刻情感的醞釀是很久沒有從台灣的小說感受到的。不過整個故事的案情似乎不止是SOGO案,包括台開案、二次金改案,甚至是力霸案的情節應該全都運用上了。它的結尾:鬥垮顏家並不是透過司法途徑而伸張了正義,而是結合各方勢力把掏空子公司的財務黑洞給揭露出來(情節像極了力霸案,真實案子的主角也仍流亡海外呢)。若這本小說算是青春愛情的文學創作,那背後的社會深度跟題材的選取,可真是台灣文學界從未見到的呢。豈止是令人驚艷而已!根本是文學創作上的奇葩。可見今日台灣社會仍有創作的活力、仍有人肯花心思在艱難的領域,琢磨成大眾市場的愛情文學。
情節雖然很生活化,可是厚厚一本,沒看到一定程度是不會進入狀況的。時常是長篇小說共有的難處!也許,該考慮多使用情節提要或引言,可以方便讀者迅速產生閱讀感吧。特別是:阿漢跟小美戀情進展的腳步很生活化,但也顯得緩慢,穿插了阿漢過去被設計拆散的愛情很有深度和味道,但沒看到一定程度是感受不出來的。不過,省略這部份也許會抹殺掉某些感覺也不一定!
剛翻閱這本小說原是帶著一般休閒的心情而已,閱讀之後心海也隨之進展起伏,但由日常輕快的波浪轉為害怕危機的緊繃感,而竟不自覺憂心起深海底層的黑暗潛流,當結果最後一轉而成弊案權勢滔天巨浪的漩渦,整部小說的格局徹底嶄露開來,男女主角的誤會分離、以及遇見舊愛顏其姿的悲涼往事就更令人傷慟感懷了。擁有這種閱讀經歷真是當初難以想見的!
5.
g259
/ 台灣台北
2009.05.26看g259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好久沒有這種感覺了!終於讀完一本令人感動的小說。
令人動容的部分是她三個美麗的主題:愛情、社會和自然世界,這一切很平順地呈現在小說的人生故事中,平常到一點也沒有刻意的渲染做作。
首先想要說的是:作者
以人生描述海洋的浩瀚偉大;用海洋闡釋人生的多端精微。用詞遣字在在呈現獨自的心得創造,不同於時下流行、千篇一律的文字表現風貌,或者像是那種陷於文學理論窠臼而跳脫不出的風格。
筆者說的不只是那些描寫花蓮、陽明山、北海岸各地自然風景的部分,主要的是說:其中融和大海與人生波濤的動人描寫︱宛若人生哲學,這就要讀者自己體會了。
而小說最重要的主軸是愛情,然而
在那些美麗偉大的愛情章節裡,存在的精神其實是如今我們這樣一個青春期的民主社會要成為先進、文明、向上提升與更加美好的軟體。
說是社會進步的軟體,因為畢竟在台灣這問題並不只是長期官商勾結或司法體系不受人民信任,讓攸關社會公義的重大勾結、經濟犯罪難以得到制裁。更深一層的源由是:這個社會支撐正義伸張的價值能量總會受到種種貪婪的勢力挾制,對於權貴和財閥缺欠強大的壓制力,而人民也太不知道為公平正義付出代價、對弊案太容易健忘了。
在韓國,我們看到下台之後的總統一再因貪汙事件受到牽連清算,不是自身淒慘也是禍及親友,這是整個社會付出代價追求的民主結果。在台灣,公義又何嘗是該手到擒來的呢?
要扭轉這樣的局面並不是喊喊口號,或者依附於某種政治勢力引導的風潮,它所需要的其實是不凡價值的深耕與茁壯。也就是說:台灣社會真正缺乏的是一種新精神!
這也是從這部小說裡面可以看到的:為了替父母被侵吞的事業找回一個公道,寧可用青春歲月承擔起重擔的林達漢;雖然性情任性、敢愛敢恨,卻是一直努力向上、邊緣家庭出身的原住民女孩豐小美。以及作者寫出的其他人物典型:為舊老闆和林家遭受不義有所分擔的俊文哥、一直伸出援手關懷阿漢的惠玲阿姨,還有鳳如跟顯亨這樣不離不棄、關愛付出的好朋友。如果說有什麼是人的一生能夠真正冀望和相信的:這些生根於普遍世間的可貴人情,才是一個社會真正能夠進步改善、獲得突破提升的實質基礎。而正如作者所說:勇敢承擔起自身命運、人生風波,寧可付出非凡代價的人們,人生往往才會有第二次機會!
這部小說的情感基調和主要人物的個性特質在每個人的身邊可說是平常不過,而描述又能顯現時下青年觀念的多樣面貌。但她的情節進展又十分奇詭,闡述的內容則是一步步令人意識到隱含的神奇層面,不自覺的發現那些平時感受得到、說不出口的力量存在,彷彿會發生在一般人身上的故事情節,背後都可能有千軍萬馬般的人生波濤。這可說是一部小說的成功之處、營造出平凡而又不凡的真實性!
這樣一個通篇日常描寫而又不同凡俗的故事,讓人十分期待它能拍成戲劇,在今日青年消費主流、偶像當道的「情愛偶像劇」之外,若能呈現台灣社會也能深刻追求的價值關懷層面,讓動人的事物成為追求∣將社會的議題真正拉入青少年的世界、拉進一般人的生活層面,那,未來台灣人懂得重視和珍惜的社會主流可能就不一樣了,不是嗎?
* 看更多讀者書評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