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作者提到第一階段的貨櫃發展發生在北大西洋,而第二階段則發生在太平洋,先由日本再香港再到亞太地區,此處對台灣也有一些著墨。由於貨櫃使得日本的出口到美國大幅提升,對於貿易流量產生巨大衝擊。第十一章更利用運輸業的變遷,分析了產業結構變動與成本結構之間的重要關聯性。作者提到產能的過剩對於過去傳統的海運公司較無問題,因為結構上只有營運成本,不使用即無成本發生;但對於貨櫃運輸而言則大不相同,因為是借錢來造或買船,資金成本很高,固定成本佔總成本的四分之三,為了能夠彌補固定成本,最後形成不可避免的削價競爭。在第十二章中作者描述的例子突顯了規模(scale)的重要,它是一個良性循環—越大的船隻載運貨櫃的單位成本越低,越能提供較低的費率,能吸引客戶載運越多的貨物,因此越能投資更多建造更大的船,單位成本因而更低,故貨櫃運輸是展現經濟規模重要性的最佳產業範例。而貨櫃運輸業這個特殊的產業與成本結構也使得它的獲利大幅決定於景氣循環,而非競爭者的多寡。我們發現同樣的寡占結構,但是影響獲利的因素卻大不相同,在做產業決策分析時應特別注意。最後作者強調雖然貨櫃化只是全球化的原因之一,全球化自十九世紀即開始發生,但是因為貨櫃化所造成的全球化,使運輸成本大幅下降,不再是成本函數裡的重要部分。國際生產過程分享(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haring)因為運輸成本的降低得以完成,使消費者受惠,更改變了貿易型態,尤其是中間財的貿易大幅上昇。亞太地區國家尤其是中國等低工資國家的崛起,使得距離遠近已不再是重要的決定因素,有管理佳的港口與充沛的需求即可。
麥克連對貨櫃運輸的貢獻當然是本書的重點之一。不過,他本人早期發跡的經歷也足以給身處經濟蕭條時期的我們一種溫馨的鼓舞──他在1930年代「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的時期,靠著一輛借來的卡車開始了後來讓他揚名立萬、財源滾滾的運輸事業。當然,他靠的不只是運氣。大部份不是運氣。他靠的是敏銳的觀察與精準的把握時機,以及無盡的創意。他成功的關鍵因素就是:不斷想辦法降低運輸成本!而這也意味著他必須嚴重關切效率這件事情。其實現的方法之一就是不斷地「創新」──經濟學上所謂的創新指的是把新科技、新發明拿來作有效的運用,也包括經營方法與組織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