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用音樂打造學習力(附光碟)

用音樂打造學習力(附光碟)
9789862162705
李明蒨
天下文化
2009年1月19日
93.00  元
HK$ 79.05  





ISBN:9789862162705
  • 規格:平裝 / 192頁 / 14.8 x 2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親子教養 > 潛能/學習力啟發











      二○○八年暑假前,在大學教授「音樂與心靈」通識課的人氣講師李明蒨,聽到小姪女彤彤面臨學習上的困境時,立即排除萬難,盡心陪伴,希望趁早引導她上軌道。


      作者投入音樂教育工作多年,深信音樂對於平衡身心、開發潛能、活化大腦、激發創意,甚至對於提升小孩的專注力、學習力都有超乎想像的功效。而年紀愈小,大腦愈容易被活化,效果也愈佳。


      本書是這段期間陪伴和引導的過程與心得。這個小二女孩,從原本的冷漠、專注力不佳,在短短不到三個月內,產生極大的轉變,也更願意自動自發的學習。


      書中提到很多以音樂來輔助開發潛能和引導學習的例子,是作者多年教學心得的呈現,比如:彈鋼琴可以活化全腦,有助學習;聽十分鐘的莫札特音樂,就能讓學生的空間智力測驗分數平均提高8?9分……父母也都能輕易在家運用。


    她,是懷抱熱忱的大學人氣音樂講師,
    她,是封閉內向的小二女孩,
    透過音樂的力量,讓她們跨越陌生,
    透過音樂的刺激,重新啟動這個孩子的大腦,
    短短兩個月,就能給孩子優質的學習力。


    ★隨書附贈打造學習力鋼琴演奏曲CD


    作者簡介


    李明蒨


      任教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明新科技大學、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崇光社區大學、基隆高中音樂資優班、羅東高中音樂資優班等。


      媒體報導為海洋大學音樂通識課超人氣講師,「音樂與心靈」課程創下海洋大學歷年以來選修人數最高紀錄--兩千人!


      曾任《聯合報》專欄作家,《閱覽》古典音樂雜誌專欄作家,古典音樂台節目主持。著有《鋼琴演奏的理論與實際》、《德國晃蕩學琴簿》、《琴鍵上的咖啡館》。


      李明蒨部落格blog.xuite.net/tarngds/blog


      演講邀約:tarngds@ms32.hinet.net







    推薦序???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所教授兼主任/所長? 蔡永文
    推薦序??? 風潮音樂資深經理、音樂心靈推廣協會執行長?? 梁秀庭
    推薦序??? 台北市吳興國小老師?? 陳曉萍
    自序???? 音樂的神奇魔力


    前言?? 一趟全新的學習體驗之旅
    開啟活化右腦教育
    莫札特效應
    聽力退化,腦力也會跟著退化
    禮貌是美學教養
    一起在琴鍵上即興揮舞
    讓感官接受多方位刺激
    動態和靜態活動互相搭配
    培養美感,從細節開始
    用討論深化學習
    傳遞友善的眼神,建立默契
    小孩對大人的美,有共同期待
    唱歌幫助思想流暢
    禮物是感情的催化劑
    培養孩子的榮譽感
    雙手彈奏,開發全腦
    用故事CD練習聆聽
    鼓勵重唱,培養專注力
    哼哼唱唱,創造美麗的童年
    畫出音樂,統合感官
    寫給爸爸的一封信
    積極製造生活樂趣
    由音樂串連起來的情感
    堅守原則的藝術
    最後的一堂課


    後記? 在孩子心中種下音樂的種子
    附錄一? 父母如何利用音樂,提升孩子學習力
    附錄二? 許孩子一個美麗童年:舒曼的「兒時情景」







    推薦序一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所教授兼主任/所長
    蔡永文


      《用音樂打造學習力》是明蒨老師再一次給我的「驚喜」之作;為什麼這樣說?眾所周知,明蒨是學有專精的大學音樂系鋼琴教授,在繁忙的授課生涯中,她還不忘抽空為這個社會提出一些健康的建議,尤其在心靈層面上的。她以音樂藝術的角度切入,結合醫學、科學、教育學、心理學等發表觀點;更重要且直接的是,她能身體力行她對人性的尊重與堅持,這也是我佩服她的地方。


      在明蒨的書中,現行封閉式的音樂或其他學科的學習,被結合為跨領域的學習思維,例如她經常提到的結合音樂與圖像,不斷與孩子討論音樂,引導孩子描述感受等;這些看似簡單而受用的方法,依她的看法,只要父母再持續融入愛與耐心,方能水到渠成!


      樂為她的同事,我很榮幸推薦明蒨的書,並樂為之序。


    推薦序二


    風潮音樂資深經理
    音樂心靈推廣協會執行長
    梁秀庭


      陪伴孩子唱歌、說故事是親子最溫馨的互動。


      在孩子還是個小嬰兒的時侯,媽媽會把他抱在懷裡唱歌給他聽,大多數寶寶會伊~伊~啊~呀的快樂附和;等寶寶大一點了,父母就可以拿著圖畫書講故事給他聽,不會講話的孩子己經會比手畫腳的表達意見。


      如果父母注重的是實際效益,那我們可以這麼說:音樂和美術是最有效益的童年投資。科學證明,音樂可以開發右腦;美好的童謠可以啟發語言能力、豐富詞彙的靈活運用;畫畫可以啟發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以及專注力,對將來的成長和學習發展奠定基礎。


      音樂對於幫助學習的重要性,已經被大家所了解。無論用於孩子的學習或廣義的音樂治療,我想說,如果少了關愛,音樂也不過是個高尚的工具而已。我從明蒨身上看到的,是她對人的熱情和關心,這點其實是最可貴的。


    推薦序三


    台北市吳興國小老師
    陳曉萍


      身為國小老師,每天教學內容以實用認知、生活、社會技能為主,在休閒領域除了體育課就是音樂律動,一直思索著該如何讓學生能接觸不同音樂,欣賞各類音樂,進而喜歡音樂、讓音樂成為生活中快樂的休閒良伴。


      有幸在社區大學成為李明蒨老師「音樂與心靈」課程的學生,原本抱著學會應用音樂的方法,再回去教小朋友,但上了李老師的課後發現,自己也接受到音樂的陶冶,對音樂更有感知;而我的學生也在我現學現賣的音樂課程中,不再只是接受兒歌,開始學會安靜欣賞一些古典樂曲或心靈音樂,尤其在需要安撫躁動情緒時。我發現他們在音樂的情境中是愉快、放鬆的,甚至會跟著旋律哼唱歌曲,音樂已經成為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自序


    音樂的神奇魔力


      回國投入音樂教育工作多年,推廣音樂生活化一直是我的心願,不只因為音樂動人,而是音樂在平衡身心、開發潛能、引導思想、活化大腦、激發創意,甚至解憂消愁等各方面,都有超乎想像的影響力。每當我遇見人心受苦、年輕學子學習受阻,總是熱切地希望能讓他們知道,音樂可以靈活化解這一切。


      就是這樣的心願,驅使我的雙手飛躍在鋼琴黑白鍵,以及電腦鍵盤間,透過舉辦音樂會、寫作音樂文章,並於各級院校、社會教育推廣中心開授「音樂與心靈」課程等,希望將音樂更深入地推向普羅大眾,讓大家感受音樂的美好。


      我的學生包括各種年齡層和各種背景,我從指導他們的過程中累積了許多寶貴的經驗。每一位學生,只要我細心觀察一段時間後,通常都能看出他隱藏的天賦。我一方面欣賞每個人的特質,同時也常惋惜,能在成長過程中充分保留特質、完全發揮天賦的人還真不多!每個人的獨特性都是上天所賜的,而這種特性需要經由長時間的鼓勵和引導方能展現。


      我也發現,很多孩子普遍自信不足、不快樂,彷彿唯有考第一名、考一百分才有資格談自信、才配擁有快樂。漸漸地我察覺,許多問題來自同樣的源頭——父母。包括,父母以不可動搖的慣性思考幫孩子決定所有的事情;示範錯誤的價值觀給孩子;對孩子的表現責備多於鼓勵;以忙碌為由,沒有給孩子足夠的關懷等等。看著父母將不恰當的養分不斷往孩子身上澆灌,我真是心疼不已。


      教育應該是全人的,絕非局限在智能,人的價值更不可獨以智能論定;著重單一智能發展,往往使人看不清真正的自己,最後淪為芸芸眾生的一份子。放眼各界成功人士,他們的共同特質通常是勇於做自己,了解自己,有創意、有想法,而非從小考試第一名。


      笛卡兒「我思故我在」名言,道出人需要透過思考而意識到自我存在,進而找到自我存在價值。因此,我在音樂教育中很重視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思考能力,希望藉由音樂來引導孩子,培養出正確的學習態度,並多多訓練他們的思考能力。不論孩子日後做什麼事,這才是他們最大的本錢,也是快樂和自信的來源。


      這樣的教育理念著重在「人」的本身,最初的啟發來自我留德期間修習的「鋼琴教學法」以及「學齡前兒童音樂教育」專業課程。


      透過課程我觀察到,老師們著重於激發學生想像力和感受力,讓學生盡可能天馬行空,盡可能多方體驗;並透過音樂律動開發感官;鼓勵學生表達自我,養成思考的好習慣,替代一味地給予;並且尊重每個個體的獨特性,接受每個人不一樣的表達內容,而不是期待「標準答案」,以此為根基,進而引導每個學生走向適合自己的方向。


      帶著這樣的教育理念基礎回國,在我投入音樂教育與推廣的過程中,每每看到學生的改變與音樂的神奇魔力。


      曾有學生做研究報告思緒阻塞,我從MSN線上發現他正在聽搖滾樂,原本用以提振精神,只是沒想到卻愈聽愈頭痛。在我的建議下他改聽莫札特音樂,沒多久他回覆訊息,表示頭不痛了,困頓的思緒也瞬間順暢起來。


      也有家長對我訴說孩子每次帶回家的數學習題都不會寫,非得要大人花時間「幫忙」,耗時又耗力。我建議家長,當孩子在算數學時,可以播放古典音樂當作背景音樂,因為規律的節奏以及清新明亮的高頻率旋律,可以幫助頭腦清晰。後來這位家長表示,孩子做數學習題專心多了,也不再覺得數學是難題。


      這次,我將自己完整的教育信念,完全運用在一個念小二的小女孩身上,而且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就看到了成果。


      二○○八年暑假前,當我聽到小姪女彤彤面臨學習上的困境時,立即排除萬難,盡心陪伴,希望藉由自己多年來的音樂教學經驗,趁早引導她上軌道。因為年紀愈小,愈容易導正,此事刻不容緩。這本書記錄的就是這段陪伴和引導的過程與心得。


      書中提到諸多以音樂來輔助開發潛能和引導學習的例子,是我多年教學心得的呈現。那不是什麼特別妙方,而是人的共同本能。只要願意開放自己,每個人都能被音樂引導;在音樂響起那一瞬間放空思緒,每個人都可遨遊音樂的妙境,就像天地萬物在宇宙間的悠然自得。


      學習不單是小孩的事,大人也要努力,才會有能力欣賞孩子的特質,有足夠的信心鼓勵孩子成為發光發亮的個體。願全天下的父母和孩子都能一起走上學習正軌,擦撞出更多美妙的生命火花。


    前言


    一趟全新的學習體驗之旅


      彤彤是我大哥的第一個小孩,也是我們家的第一個孫子。她出生那天,我正好從台北回家,才剛進門,大家就七嘴八舌對我說,這孩子和小時候的我「好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我輕輕走近,凝視這個號稱與我很像的嬰兒,心中充滿狐疑。說實話,新生兒真不好看:黑黑皺皺,五官全揪在一塊。我小時候也長得副模樣嗎?


      雖然對彤彤的初次印象不怎麼樣,奇怪的是,回台北後,心裡卻一直掛記著她。一個禮拜後我再度回家,一進門就急著先去看她。沒想到原本那張皺巴巴的小臉,短短幾天之中竟然起了那麼大的變化:暗黃的膚色變得白皙透紅,緊閉的雙眼張得又圓又大,晶亮的眼珠子咕嚕咕嚕地打轉,長長的睫毛眨呀眨的,簡直像個天使。而且,果真和我小時候的照片一個樣。


      好景不常,彤彤滿月後沒多久,她的父母就分道揚鑣,走上離婚之路,小孩從此與我們分離,大多數時間由她的外婆撫養照顧,但我們家人對她的關心並沒有因此而減少。只不過,父母和大哥都鮮少再提及她,大家似乎刻意避開這個話題,偶爾提及時,氣氛總在一瞬間轉為凝重,嗅得出每個人心裡都有一股難以言喻的思念和不捨。


      雖然與彤彤不住在一起,這些年來,家人還是會定期去探望,希望孩子知道除了外公、外婆和媽媽,還有一群關心她的親人,但每每失望而歸。幾年下來,非但沒有和她建立情感,相反的,孩子與我們的隔閡好像愈來愈深。每次到訪,她對爺爺、奶奶或父親連正眼也不瞧,不是趴在桌上,就是逕自走開去找鄰居玩伴。


      我曾經跟著父母去探望過一次,她仍是不理不睬。我擔心這樣的探望會徒然加深小孩的心理負擔,決定暫時不再去,但是,心裡並沒有放棄,我知道有些事情是需要耐心等待的。


      彤彤念幼稚園時,有一回我母親去探望,她外婆指著我母親說:「來,叫奶奶。」小孩馬上回一句:「為什麼我要叫她奶奶!」霎時大人一陣尷尬,忙說小孩子不懂事。有人則機會教育,嚴肅地對她說:「因為她是你爸爸的媽媽啊,所以你要叫奶奶。」但她似乎沒聽進去,還是把頭撇到一旁。


    傾聽才能了解


      母親回家後敘述此事,家人一片責難聲,怪小孩不懂事,我卻另有看法。


      大人常常認為孩子年紀小,不懂事,只想用教導與訓誡的方式對待他們,殊不知,長此以往只會造成孩子的抗拒心理,父母也難以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隔閡愈來愈大。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曾說過:「孩子需要的是引導,而非教導。」其間的差別在於:前者多了傾聽和了解。


      傾聽孩子內在的真實聲音,了解孩子內心感受,被「引導」的孩子就能明是非,懂事理,很容易被帶上正軌。反之,被亦步亦趨「教導」甚或訓誡的孩子,往往長大了都還無法獨立,缺乏判斷力,沒有自信,未來的發展也就局限在狹隘的範圍內。


      許多人也不了解,孩子的情感是豐沛而直接的,感受力甚至比大人更強,說出來的話其實是內心最真實的心聲。父母的出發點雖說都是為了孩子好,但若只會單向對著孩子說個不停,孩子只會「左耳進,右耳出」,效果不大。


      如果真有心要走進孩子的內心,父母身段要放柔軟,學習去做孩子的朋友。對待朋友,我們會聽他說話,會想了解他的喜好,會一起去做彼此都喜歡的事情,而不會用權威的方式。


      我反覆思索彤彤說的話:「為什麼我要叫她奶奶!」這句話其實很正確。從她滿月離開我們家之後,就對我們愈來愈陌生。面對陌生人,如何要求她開口叫出親密的稱呼?


      如果大人認真思索這句話背後所隱藏的受傷情感,應該也會不捨和心酸才對。大人的情感破裂,讓孩子必須跟著承受不正常的關係,又怎麼能夠責怪小孩不懂事?我的解讀是,彤彤很懂事,懂得不要亂叫陌生人「奶奶」。


      大哥思女心切,仍然不時會去探望,最近一次回來之後愁容滿面。原來是就讀小學二年級的彤彤數學不好,已經開始補習了。小二就開始補數學?實在很難想像。我聽聞後覺得不可思議,很想親自了解究竟。


    挺身而出,擬定學習目標


      就我累積的教學經驗,大概猜得到問題的癥結。孩子從小缺少父親的陪伴,母親又礙於工作忙碌也不在身邊,平日主要由外婆照顧。這樣特殊的成長環境,心靈上有所欠缺是必然的,通常也會直接反應在學習表現上。在目前這個階段,她最缺乏的應是學習上的支持、陪伴和鼓勵。


      大哥焦急地說,他很想教女兒數學,可是不管多努力地搏取她的歡心,無畏唱獨角戲的窘境,小孩根本連看都不看他一眼。每次大哥說:「我來看你了。」彤彤就雙手抱頭趴在桌上,沒好氣地說:「為什麼要看我?」


      我聽了一陣心酸。這一句話透露出她這些年來因為缺少父愛所產生的不平之鳴。她沒說錯,爸爸平常都不在身邊,只有想到時才來探望一下,一點意義也沒有。


      聽到彤彤因缺乏心靈養分而產生了學習問題,又看到大哥束手無策,經常失眠,實在於心不忍,我的熱情瞬間被點燃,決定挺身試試看。


      一旦決定之後,我馬上擬定兩個教學目標:第一,付出關愛;第二,刺激學習。


      為了表示對家長的尊重,行動之前我先和大哥商量,希望趁暑假時間定時陪彤彤做功課。大哥雖然同意,但不表樂觀,畢竟這麼多年來,彤彤對我們家人毫無好感,該如何讓她接受我這個陌生的姑姑呢?


      我呢,既擔心,又不擔心。若她完全不理會我,我的戲當然唱不下去;但我對自己的能耐有信心,只要沒有其他人干擾,我一定有辦法打動她。


      為了順利建立溝通的橋樑,我模擬了各種狀況:如果她避不見面,我打算依然每週造訪,至少讓孩子明白我是有誠意的,不是做做樣子而已。孩子的感受很直接敏銳,幾次之後她一定會明白;如果她沒走開,卻不願我陪她做功課,我就靜靜坐在一旁看自己的書,這樣她既不會覺得有壓力,有問題又可以隨時找我。


      就這樣,我每天反覆思索、模擬推演,一向好睡的我,居然足足失眠了一個禮拜。


    挖掘孩子的獨特天賦


      每當我的擔憂因子又在體內活躍時,我就回想「我的火星小孩」這部電影的情節:一個遭受親生父母及養父母遺棄的小孩,因為對大人完全失去信任,性情變得古怪孤僻,成天躲在紙箱裡——他認為最安全可靠的地方。有一天,社會局替他安排了一位新的領養人。新的養父是小說家,具有極豐富的想像力,他非但沒有試圖去改變小孩,相反的,他對小孩抱持了高度好奇,默默觀察他的行為。結果在耐心的等待下,終於看到了小孩異於常人的科學天賦,最後他也得到了小孩的信任與愛。


      為人父母者,都應該向電影裡的這位養父學習,以豐富的想像力、觀察力,挖掘孩子的獨特天賦;而非只憑著自己有限的經驗來教養兒女,或將自己的期望強加於孩子身上,抹煞了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獨特性。這部電影是我最強的安定劑。我正式上路,面對拒我們全家於千里之外的小姪女。






    其 他 著 作
    1. 孩子你好,請多指教:德式作風的台灣媽媽親子教養書(附演奏光碟)
    2. 幸福的熟年音樂養生書(附演奏光碟)
    3. 大腦的音樂體操:28堂音樂開發腦力課(附演奏光碟)
    4. 琴鍵上的咖啡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