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形塑生活者大國:大前流心理經濟學
庫存=2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6582776
黃怡筠
天下雜誌
2009年1月17日
127.00 元
HK$ 107.95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商業思潮
* 規格:平裝 / 368頁 / 17*22.5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商業思潮
分
類
商業理財
>
經濟/趨勢
>
經濟學
同
類
書
推
薦
人的行為:經濟學專論(下)(4版)
擺脫市場的自由:自由市場的公義思辨
從工業化到城市化:未來30年經濟增長的可行路徑
經濟學一次學會套書(共兩冊):《一本書讀懂經濟學》+《一本書讀懂資本主義》【博客來獨家限定套組】
蜜蜂的寓言
內
容
簡
介
別拿不景氣當藉口,想要更好,就從形塑自己開始!
20歲養成自我、30歲接軌全球、40歲財富管理、50歲運籌帷幄,才能為人生蓄積幸福能量。世界的環境正在劇烈變化,過去大多數人都不願正視這個討厭的現況,如今儘管大家對國家充滿怨言與憂慮,但依舊漠然順從眼前所發生的一切。
進入21世紀,我們是否能因應時代的變化,打開過去退縮、被動的心理。活在新時代中,我們該如何配合生命週期,有效管理金錢呢?趨勢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先生創新獨具的最新觀點,帶給我們絕對優勢啟發。
本書特色
作者在本書中提出一種全新的經濟概念,叫做「心理經濟學」,這種概念,甚至可稱作「心理經濟革命」。本書中除了探索日本人固有的奇妙心理,以及這種心理所造成的經濟與社會結構問題外,也從心理經濟學的角度提出一些具體建議。同時也要針對個人的資產運用與人生設計提出建議。只要能改變日本人內向、保守的心理,日本就能獲得重生,成為一個生活者大國,成為二十一世紀的領袖國家。本書的最大目的也是在提倡這項目標。
作者簡介
大前研一
一九四三年出生於北九州市。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理工學院。東京工業大學碩士,麻省理工學院博士。曾任經營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mpany )的日本分公司社長以及總公司管理要職,亞太地區會長。一九九五年離開麥肯錫。一九九六 ~ 一九九七擔任史丹福大學客座教授。目前擔任商業突破(Business Breakthrough)研究所大學董事長。著有《新.國富論》、《平成維新》、《新.大前研一報告》等著作,系列作品一貫地強調日本必須改革。
譯者簡介
黃怡筠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輔大日文系學士。從事日文翻譯、口譯與翻譯口譯教學多年。譯作有《東京建築散步:流連在25座建築裡的幸福時光》、《京都千二百年》(馬可孛羅)、《養命神咒101:小倉浩醫學博士的健康夜話》(日白壽)、《嶄露頭角的成功法則》(合譯)(天下雜誌)等等。
目
錄
推薦
序
序章 日本擁有所有的武器
問題的原因完全在心態
第一章 日本經濟不適用傳統的經濟理論
超低利率政策、金融貨幣的寬鬆政策為何起不了作用?
「日圓升值=壞事,日圓貶值=好事」的迷信
日本整個國家逐漸變成「夕張市」
景氣回復有望嗎?
第二章 日本人奇怪的經濟心理
日本人默默忍受低利率的原因
為什麼不思考如何投資理財?
缺乏生涯規劃的日本人
第三章 心理經濟學將帶來新一波的繁榮
政府的「北風」政策助長社會不安
全球已經進入提高利率的競爭時代
只要昇息就能帶動景氣復甦
將資產從銀髮族手中交給年輕一代
第四章 改變心態,付諸行動
改變對「老年」的觀念
退休城的構想
人口朝港灣城市移動
二十一世紀的世界首都-東京的願景
第五章 把資金運用當作國家政策
從生命週期規劃財務
以一○%的投資報酬率儲備養老年金
運用一千五百兆日圓個人資產創辦全球最強的基金吧!
第六章 心理經濟與集體IQ
日本的集體IQ不足以應付無國界時代
日本人的集體IQ
日本人的「村蕃觀念」降低國力
改變模式與集體催眠
越是小國「集體IQ」越高
第七章 一個人就可以改變全世界
復活的關鍵在「小政府」
單單一位企業家就改變了日本
終章 日本人的新生涯規劃
內
容
試
閱
* 讀者評鑑等級:
5顆星
* 推薦人數:1,共有1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便當讀書舍
/ 台灣台北
2009.04.19看便當讀書舍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作者大前研一在封面上就開宗明義的提到「有錢就要消費」,但是為什麼人們就是不敢消費,我想這是一個在亞洲國家很普遍的一個心理,也是一個很奇怪的心理現象。作者把日本人寫成這樣,但是,當我仔細的閱讀完後,我感覺到台灣人也好不到哪裡去,因為我們亦也一樣,除了「工作」之外,不外乎就是「存錢」......除此之外也沒有什麼值得去做的事情了。
「存錢」,在台灣已經昇華到了一種病態的行為。
或許有些人會反駁,不過反駁的這些人通常都沒什麼財力,因為是社會上最普遍的年輕階層。書中作者提到,日本有為數一千五百兆沈睡在銀行中,那我們台灣呢?正確數目我不得而之,不過我相信台灣人其實也很有錢,沈睡在銀行中的數目並不會少到哪裡去,這些人都是什麼人?
相信各位都猜得出來,不外乎都是一些中、老年以上的階層。年輕時由於物資匱乏,為了生活和未來只好汲汲營營的工作、存錢,之後不知不覺的來到了這個不惑之年,結果造成了普遍現象,身上有了一筆錢,但是由於年輕時勤儉持家節儉成性,反而到這年齡後更沒有什麼額外的需求,就這樣平平淡淡的過下去,當然就更不想消費,就這樣錢永遠存放在銀行中,使用著定存利息以安度日子......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打造營業軍事力:讓你成為業界霸主
2.
東京建築散步:流連在25座建築裡的幸福時光
3.
嶄露頭角的成功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