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爸媽,我在這裡!:照顧失智雙親心路歷程(附DAISY有聲書光碟)
|
|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
|
|
|
|
|
9789866820939 | |
|
|
|
龍祥燕 | |
|
|
|
白象文化 | |
|
|
|
2008年12月01日
| |
|
|
|
60.00 元
| |
|
|
|
HK$ 51
|
|
|
|
|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 叢書系列:生命風景
* 規格:平裝 / 120頁 / 19.0*21.0 cm / 普級 / 部分彩頁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生命風景
|
|
分 類
|
[ 尚未分類 ]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內 容 簡 介
|
爸媽,曾是所有人心目中的英雄與靠山,但是當他們漸漸變老,為人子女者,該如何調適角色的轉換?尤其當父母生病,不認得自己的子女、記不住回家的路,又該如何承接這生命中巨大的改變?
本書作者長期負起照護失智雙親的責任,包容生病雙親的乖違性格,壯年的青春也在漫長的十三年照護中跟著流去……然而對父母的愛、手足的相互支援,以及許多朋友的鼓勵,她度過那段內心煎熬與憂慮的漫長挑戰。為完成母親的遺願,在母親節前夕,將這段歷程化為文字紀錄成書,期望有更多人因此受益,減少許多失智症患者與主要照顧者,因為一般人的誤解與無知所受的折騰。
人一出生就往老年邁進,關於「變老」所可能產生的疾病,您認識多少?本書讓您深入失智症患者的內心世界,分享照護失智老人的經驗與心得,字裡行間關於父母、子女、手足間的微妙互動與親情表現,更能感動全天下的家庭!
本書特色
◎內附有聲書光碟,讓您用聽的也能輕鬆閱讀。
◎台灣第一本失智症家屬照顧後全記錄!文句淺白,毫不照作,真實、感人。
◎由失智症家屬親手紀錄雙親罹患失智症的發病過程,深入失智症患者內心世界。
◎大字編排、版面輕鬆,適合所有年齡層的讀者。
◎提供並且分享照顧失智症患者的第一手經驗。
◎微妙的親情互動,毫不矯情的道出家庭成員互動的情感。
作者簡介
龍祥燕
出生於台中的天蠍座,是個資深的失智症患者家屬,喜愛幼兒音樂教育、愛好和平與小動物,個性善良且樂於助人。對醫療資訊非常感興趣,雙親發病前即曾經閱讀過相關文章,在雙親相繼發生失智症之後,決心親自全程照顧,並努力紀錄下失智症發病過程,以及主要照顧者經歷酸甜苦辣的歷程,已然是個年過半百的「灰」姑娘,但能夠陪伴父母一起走完人生之旅,雖然很辛苦,一切都很值得。
|
|
目 錄
|
推薦序 1 | 與「康泰」失智組共同成長的「龍」家/葉炳強教授
Growing with the Dementia Care Group of ”Kung-Tai” – The Lung Family
推薦序 2 | 我所認識的龍老師,以及失智症/韓良俊教授
推薦序 3 | 獻給龍伯伯和龍媽媽/湯麗玉老師
推薦序 4 | 豈是「勇者」得以形容/郎祖筠女士
推薦序 5 | 爸媽,我在這裡,不用懼怕!/戴樂群醫師
推薦序 6 | 讓他們都知道/王建立博士
再版自 |
|
序
|
序 | 真實的紀錄──對爸媽永遠的懷念/龍祥燕
引 言 |
失智患者的心聲 |
照顧路上的夥伴們經驗分享 |
後記(一):再版後記──照顧者之需求 |
後記(二):感恩與關懷 |
後記(三):作者接受廣播電視節目採訪紀錄 |
CHAPTER1
與血管型失智症共舞「十三年」的父親
輕度症狀
記憶力退步,暴力行為
父親迷路了,愛吃甜食,出現老年憂鬱症狀 生病後的父親──很被動,但很合作
我認識了「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
父親要回「康泰」玩
中度症狀
生活起居需人協助,健康亮起紅燈
癲癇大發作
第一次急診住院
未婚女兒在急診室遇到的難題 又出狀況
第二次急診住院──病危通知
意外的禮物──微笑
父親出院了
咦!?父親怎麼會背唐詩?
父親出院後的願望──他要去康泰
重度症狀
生活完全依賴他人照顧
排便困難──腸阻塞
又住院了
極重度症狀
父親再次住院──失去求生意志
我永遠記得雙親最後的相處時刻
最後一次住院──不願住加護病房
臨終關懷
發出病危通知──往生
感恩心 康泰情
CHAPTER2
與阿茲海默症共舞「八年」的母親
輕度失智症狀
懷疑,作息步調改變
經常抱怨不想做飯
拒絕就醫,記憶力退步
中度失智症狀
出現憂鬱症狀,同意就醫
拒絕吃藥
一場意外──鄰居火警
另一種意外──來自故鄉的親友(一)
另一種意外──來自故鄉的妹妹(二)
重度失智症狀
行動不便,猛打電話到不接電話
躁動不安,暴力行為
黃昏症候群
極重度失智症狀
開始臥床
吞嚥困難,吃飯吃藥像打仗
交代出書和身後事
愛的擁抱,病況惡化
臨終關懷,安寧醫療,往生
CHAPTER3
我照顧失智雙親的經驗
照顧失智雙親的心路歷程
我家的寶貝狗Lucky
給讀者們的建議
照顧失智順口溜
在照顧路上的恩師──湯麗玉老師
序
top
再版自序
感謝各位好友和許多相關團體的支持和鼓勵,使我興起再版的想法,主要是想豐富內容,回饋當年一起陪著我、支持我走過來的家人和老戰友,如今我雖已完成任務,親眼看到那些正面臨失智長輩或老伴們心中的焦慮,憂鬱及面臨的種種困難,使我感同身受倍感心疼,礙於體力,只好以文字表達的方式,期待更多的人能在照顧失智患者時能夠坦然面對,盡心盡力盡其所能,做自己該做的,問心無愧,沒有遺憾的陪伴他們走完這段有尊嚴的人生之旅。
在我人生旅途上又遇到一位大恩師,黃法華老師不斷的給予我身心靈輔導,藉由他所帶領的團隊成員,早餐店葉家兄弟同心協力每天開導我,並協助我做疏通經絡理療,一年多來,我原來的負面能量,漸漸轉為正面能量,情緒的穩定,心情逐漸開朗,臉上亦出現了笑容,早餐後的半小時團體運動後,全身舒暢,使我更有勇氣面對未來…
俗語說一日我師,終身吾師,包括照顧我的醫師朋友,他們是我醫學方面的老師,還有週遭那麼多人給我關心和鼓勵,作者只好先顧好自己的健康,才有能力去做我想做的事,畢竟施比受更快樂。
如今我以感恩的心情來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因為照顧他們使我對失智症患者的內心世界更加了解,同時也教導我如何面對生死,手足之情更是難得,若當年沒有他們的協助,也許今天的我早已去找天父了,信仰是我繼續活下去最大的目標和願力。
龍祥燕完稿於97.4.18
|
|
|
書 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