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現在,該進場了嗎?:勝間和代教你找出未爆彈,選中潛力股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526077
李佳蓉
大是文化
2008年12月26日
107.00 元
HK$ 90.95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Biz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5*21cm / 普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Biz
分
類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財經類
>
會計
>
會計學
同
類
書
推
薦
基礎稅務會計(11版)
高等會計學新論(下冊)(9版)
記帳相關法規概要
餐旅業會計(四版):深入淺出理解會計,輕鬆學習會計實務
會計學 第8版
內
容
簡
介
誰能教150萬人找出股市未爆彈?唯有勝間和代!
第一本!
幫你看出未爆彈,找到被低估股票
只要一台計算機,兩步驟就看出財報玄機
《現在, 該進場了嗎? 實例活用》別冊
揭穿財報真相的理財國民英雄、日本當今最紅的理財作家
日本亞馬遜網路書店、7&Y網路書店排行冠軍王
一百五十萬名讀者趨之若鶩
到底部了嗎?我的持股OK嗎?
哪支股票被高估該脫手?哪支股票被低估該買進?
到底我們該如何投資?
KPMG所長馬國柱、康和證券自營部總監廖繼弘、知名理財家夏韻芬等人,強力推薦
勝間和代是早稻田大學MBA,曾任安達信會計事務所簽證會計師,在麥肯錫顧問公司做過管理顧問、在日本摩根大通擔任過分析師,她用最簡單的加減法讓我們搞懂︰
★損益表其實看不出真正損益?
★公司資產不見得愈多愈好?
★公司是不是真的賺錢,算出「權責發生額」就知道。
★資產報酬率連續三、四季愈來愈小,就要小心了。
★市值600億的公司購併80億的公司,為什麼合起來市值變成800億?
★人事費用資本化、向未來「借」收入......企業如何「做出」漂亮獲利數字?
★靠購併而愈來愈賺錢的公司,千萬要提防。
★法人說明會別只是看看新聞就算了,要拿出簡明財報「測謊」。
★財務報表上面,「字體愈小的備註,愈是暗藏玄機」。
★績優公司的完美比例是什麼?
勝間和代用人人能懂的日常比喻,教我們比對各種財報數字,發現公司的真實面貌,讓動過手腳的財報數字,無論是想虛增營收或隱藏獲利,都能無所遁形。
讀者一旦學會判別財報真偽的技術,除了能挑選潛力股、看出未爆彈之外,還能大大提升自己的商業判斷力,自己就能做好各種類型的投資分析。其實,不只是投資人,所有經理人、想知道自己任職公司體質優劣的人,都應該熟讀這本書。
巴菲特說:「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我們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我們貪婪。」
前提是︰我們要有知識。
勝間絕招大公開—
只看報表,不懂會計,也能看出誰是地雷、誰是珍珠:
兩式基本絕招
一、權責發生額,是正數還是負數?
二、資本報酬率,是不是持續成長?
進階高招略舉
三、營運現金流量vs營業利益是不是一起成長?
四、投資現金流量vs營運現金流量,哪個高?
五、營運現金流量÷營業利益,數字比同業高很多嗎?
六、銷貨收入、營業利益、稅前純益差不多同比例成長嗎?
七、存貨金額大增嗎?商譽大筆減損嗎?
八、遞延所得稅資產很多嗎?實質所得稅率偏低嗎?
直接戳破報表操作的基本伎倆:
一、應收帳款暴增
二、折舊與準備金銳減
三、把人事費用藏在資產裡頭
四、資產不提列減損
五、向自己租資產
六、用增資借債來購併以增加營業額和會計獲利,但營運現金流量不增
七、和子公司交易買賣
進階伎倆請詳閱本書內容
作者簡介
勝間和代
1968年生,慶應義塾大學商學部、早稻田大學金融MBA、早稻田大學研究所商學研究科博士生。是3個女兒的媽媽。
19歲取得會計師資格,創下最年輕記錄,在學期間已開始擔簽證會計師,之後經歷了安達信、麥肯錫企管顧問公司、日本摩根大通證券分析師,之後成立以會計查核為主要業務的公司「監察與分析」(www.kansatobunseki.co.jp)。
2005年獲選為《華爾街日報》的「全世界最受矚目的五十位女性」。《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商業週刊》等國外報章雜誌可見其文章。2006年,榮獲AVON年度女性大?,為最年輕得獎者。
著作有:《年收入輕鬆爆增十倍的學習法》、《豬口先生,為何少子化會演變成問題呢?》(以上兩本皆由Discover 21出版)、《麥肯錫 組織的進化》(共同著作,Diamond, Inc.出版)等書。
2008年5月,創下同時有4本書打進排行前十名的紀錄。
目
錄
前言 採到珍珠、還是踩到地雷?
第一章、別輕信會計淨利
第二章、財務報表是這樣解讀的
第三章、察覺浮報利益的事前準備
第四章、從分析師角度發掘操作痕跡
第五章、你能像會計師一樣看出破綻
第六章、現在,該進場了嗎?
序
採到珍珠、還是踩到地雷?
2006年1月,爆發活力門公司(Livedoor Co., Ltd.)不幸事件之時,我正在外商證券公司擔任財務分析師,負責處理網路業界的財務分析。
第一時間聽到該事件的消息時,我心裡的感想是:「該來的終於來了。」因為我從很久以前就注意到活力門這類的企業,無所不用其極地使用各種會計手段,以盡可能增加帳面利益。在事件爆發造成市場大震盪時,我很後悔沒能早點把企業操弄會計的手段源源本本地公諸於世。
活力門事件爆發之後,投資人對企業作假帳的譴責聲浪愈來愈嚴厲。然而,日興證券(Nikko Cordial Corporation)、房地產開發商MISAWA九州株式會社(Misawa Homes Kyusyu Co., Ltd.)、冷凍食品大廠加卜吉株式會社(Katokichi Company, Limited)等上市公司,爆發會計作假的事件仍層出不窮。其實就比例而言,做假帳的企業財報算是少數,更多的企業財報雖然稱不上「作假」,但可以利用政府或主管單位頒布的會計準則所給予公司選擇會計方法的彈性,在不同的會計方法之下,可能產生完全不同的會計資訊,因此公司在經濟誘因下,利用會計政策的選擇,在合法的範圍內,進行盈餘管理,美化財務報表,讓財務報表的獲利金額維持穩定成長。
為什麼企業會希望損益表的稅前(後)淨利看起來是增加的呢?答案就出在媒體效應,因為投資人會以會計損益的高低做為預測股票價格及企業發放股利的參考依據,會計損益的揭露與表達影響投資人甚鉅。
一般而言,在媒體大篇幅報導下出盡風頭的經營者,即使發表的新事業計畫根本不切實際、即使該公司策劃的併購案所耗費金額高得離譜,市場資金還是源源不絕地流入;這對急著擴張的經營者來說,公司經營起來簡直是太容易了,要錢,發佈消息就行。
這樣的經營者,到底是哪一點吸引媒體的注意(即便只是表面上的而已)?答案就是:利用投資人以財報損益的高低作為判斷依據的盲點,持續發佈如企業接獲大型訂單、與其他企業策略聯盟、取得特殊專利等好消息,讓投資人對企業充滿信心,企業便可合理地虛增營收,獲利也大幅超前,並且公司的營收、獲利都能夠持續正成長。為了迎合媒體,經營者便會盡可能增加帳面的獲利,公司在經濟誘因下,利用會計方法的選擇,進行盈餘管理,美化財務報表。
但所有的事情並不是因此就能圓滿落幕。
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人所投資的大筆資金不但無法讓企業持續獲利,也有可能讓經理人掏空公司資產,反而像是在成捆的鈔票上點火,一下子就燒光了,變成名副其實的「燒錢」。
幾年之後,用盡一切辦法辛苦維持的「連續○○期營收、獲利正成長」的金字招牌,變得愈來愈難維持,甚至累積虧損超過資本額一半以上,最後不得不進行減資,將資本額規模縮小。這麼一來,股價便會瘋狂下跌,跌到股價高檔時的幾分之一,甚至是幾十分之一。
結果,為企業不誠實行為付出最多代價的不是別人,正是我們投資人。
根據資本主義的定義,所謂的投資,就是個人承擔風險,提供資金給願意從事有益社會之事業的誠實企業,並獲取回饋的行為。投資誠實企業,可因風險而獲利,也可能因風險過大而蒙受損失。不過,媒體大肆為暗地從事會計作假或利用會計方法的選擇進行會計操作的不誠實企業做報導(即使媒體也被矇在鼓裡),就某方面而言,也是對資本主義基本理論的一種挑戰。投資人要維護公平的資本主義,以幫助遵守市場機制的公司,就必須能夠判斷媒體發佈的消息是屬於真或假,從財務報表上看出端倪,全力防止類似的作假事件。
我自大學時期通過美國會計師考試並註冊成為會計師之後,就一直擔任查核簽證財務報表的審計工作。而後在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 & Company.)擔任經營顧問,負責企業新型態事業的提案以及實際推動併購案,之後轉職成為外商證券公司的證券分析師。
成為證券分析師之後,最令我感到驚訝的是:市場對利益的評價方式。證券市場只在意獲利金額的大小,根本不管那個金額是如何做帳得來的。
孜孜不倦努力經營的公司,只因知名度低而必須為資金籌措傷透腦筋,然而,使用一切手段使帳面營收、獲利皆正成長的公司,卻能源源不絕地募集到資金,兩相比較之下,讓人不得不心生疑惑。曾經擔任過會計師的經歷,讓我養成連財務報表的附註欄都會仔細閱讀的習慣,所以在看到財務報表處處是會計處理的痕跡時,還一度懷疑:「咦!?為什麼這種報表也能通過會計師的查核呢?」
後來我辭去了證券公司的工作,在2007年成立了一家專門分析企業會計操作方法的調查公司。現在我決定把經營公司業務所獲得的訊息及知識傳遞給市場,當做我畢生職志之一。所以有一件事我想告訴各位投資人,那就是企業獲利不僅只有「金額」的差異,還有「本質」的差異──我之所以決定撰寫本書,也是希望能和各位一同分享這個重要的觀念。
學會分辨獲利的本質後,將來才不會發生像「如果在購買股票之前就知道這是一家如此差勁的公司,我是絕對不會購買他們的股票的......」之類踩到地雷的後悔情形。而且也可以採到珍珠、就是那些乍看之下營運狀況不如同業的公司,但實際上卻是勤奮努力且不斷成長的誠實公司。
能夠幫助我們分辨獲利本質的唯一工具就是財務報表。該公司在想些什麼,接下來打算做些什麼?經營者的強勢發言只是在虛張聲勢,還是有所根據?而我們所投資的金錢將來是否能夠產生更多的獲利?關於這些問題的答案,都隱藏在財務報表的數字之中。
然而,對大多數人來說,財務報表並不是一種讓人容易親近的表格。應該不少人都會感覺到:「財務報表實在太難了,看都看不懂。要我像專家一樣讀懂會計,實在是太強人所難了。」
其實讀財務報表是有訣竅的。不了解訣竅時,財務報表上所羅列的數字,看起來就只是一堆毫無意義的密碼而已。相反的,了解訣竅之後,就能破解財務報表。即使您沒有簿記三級的資格,在了解檢閱財務報表的訣竅後,您也可以像閱讀精彩的推理小說般,一邊檢視著財務報表,一邊破解隱藏在財務報表裡的數字密碼。
破解財務報表密碼後,您就能發現企業的動機及會計操作手法。解密得來的結果極為有趣,並不輸真正的推理小說。有時甚至會為企業操作手法之巧妙而大聲喝采。
請您在閱讀本書了解訣竅之後,親自感受其中的樂趣。因為唯有學會分辨獲利本質,才能破解造假的會計,守護與您自身密切相關的金錢。
話不多說,接著就讓我們一塊學習破解財務報表密碼的訣竅吧!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