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臺灣美術四論-蠻荒/文明,自然/文化,認同/差異,純粹/混雜

臺灣美術四論-蠻荒/文明,自然/文化,認同/差異,純粹/混雜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833403
廖新田
典藏藝術家庭
2008年12月12日
117.00  元
HK$ 105.3  







* 叢書系列:critique
* 規格:平裝 / 200頁 / 17*23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critique


藝術設計 > 藝術總論 > 藝術史









  本書作者兼俱藝術與社會學跨領域背景,企圖為臺灣美術的研究與詮釋開啟一條新路徑。他從文化研究、符號分析及後殖民視覺文化的觀點出發,描述、分析、批判與詮釋近現代臺灣美術的發展,以「蠻荒/文明,自然/文化,認同/差異,純粹/混雜」為架構剖析臺灣近現代美術的文化內涵與圖像意義。

  本書透過四組理念對照模式進行臺灣近現代美術發展的解析,同時思考、解讀視覺藝術在文化意義方面的可能性。

全文分六篇章:

  續論 敘明出版動機,藝術史、圖像分析與文化觀察間的辯證關係。

  第一章「蠻荒/文明」——蠻荒之美:殖民臺灣風景畫中的探險與旅行」,闡明帝國之眼、旅行與視覺再現的聯繫,及其在風景畫中的體現。

  第二章「自然/文化——從自然的臺灣到文化的台灣:日據時代臺灣風景圖像的文化表徵探釋」,探討地理天候如何納入殖民詮釋系統,成為美學表現殖民統治的雙重修辭。

  第三章「認同/差異——美學與差異:朱銘與1970年代的鄉土主義」,剖析鄉土美術運動與社會寫實主義美學主張之間的緊張關係,及其背後所建構的意識型態。

  第四章 「純粹/混雜——近鄉情怯:臺灣近現代視覺藝術發展中本土意識的三種面貌」,檢視戰前後、解嚴前後美術中的本土概念之展現及其問題性。

  結論 「符號分析、意義詮釋與閱讀策略」,評論符號詮釋、圖像分析與作品美學價值的關係,意圖開展臺灣美術研究的新取徑。

作者簡介

廖新田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與文化政策管理研究所專任副教授兼所長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
英國中英格蘭大學藝術博士

學術專長
後殖民視覺文化論述、視覺與藝術社會學、臺灣美術與文化

獲獎
台北市立美術館美術學術論文雙年賽獎、林玉山學術論文獎、教育部公費留考



3序| 黃光男

7緒論 臺灣美術研究與視覺文化研究的交會處

21第一章 蠻荒/文明
  蠻荒之美——殖民臺灣風景畫中的探險與旅行

45第二章 自然/文化
  從自然的臺灣到文化的臺灣:日據時代臺灣風景圖像的文化表徵

89第三章 認同/差異
  美學與差異:朱銘與1970年代的鄉土主義

123第四章 純粹/混雜
  近鄉情怯:臺灣近現代視覺藝術發展中本土意識的三種面貌

157結論 符號分析、意義詮釋與閱讀策略
  日據時代臺灣美術研究面向的思考

176參考書目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