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定價217.00元
8
折優惠:
HK$17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供應的行為:經濟解釋卷二
9789628728909
張五常
花千樹出版社
2002年3月07日
167.00 元
HK$ 150.3
詳
細
資
料
* 規格:精裝 / 336頁 / 14*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分
類
商業理財
>
經濟/趨勢
>
經濟學
同
類
書
推
薦
人的行為:經濟學專論(下)(4版)
擺脫市場的自由:自由市場的公義思辨
從工業化到城市化:未來30年經濟增長的可行路徑
經濟學一次學會套書(共兩冊):《一本書讀懂經濟學》+《一本書讀懂資本主義》【博客來獨家限定套組】
蜜蜂的寓言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制度的選擇(精)
科學說需求:經濟解釋卷一
萬曆十五年
明六帝紀
自私的基因
人間失格
內
容
簡
介
一個書法家創立了合約理論,從而促成新制度經濟學的發展。一個攝影家重視基礎,仰慕前人,但不守常規,對光與事的看法,與眾不同。一個散文家發明了經濟學散文,影響了神州大地對產權及交易費用的認識。
高佬常當年以釣技雄霸西灣河海域,曾經兩次被逐出校園,是容國團的乒乓球師傅,舒巷城的背誦詩詞對手,楊官璘的手下敗將。
史提芬是艾智仁及赫舒拉發的入室弟子,高斯學說的御用闡師,佛利民主持其婚禮的人。高斯拿諾貝爾獎前夕,他在瑞典代表高斯的講話講得一塌糊塗。但作為夏保加名譽周年講座系列的首位講者,卻又講得有聲有色。
張教授在經濟學上的興趣只限於解釋世事。他不用數學,喜歡赤手空拳,憑他改進了價格理論中的兩招縱橫天下。
本書分析第二招——局限下取利——的基礎。
目
錄
前言
第一章:利息理論
第一節:五花八門的利息率
第二節:利息的概念
第三節:收入與財富
第四節:消費、收藏、職業的選擇
第五節:收成的時間
第六節:分離定律
第七節:結論
第二章:成本、租值與盈利
第一節:何謂成本?
第二節:比較成本
第三節:租值的理念演變
第四節:盈利是無主孤魂
第三章:生產的成本
第一節:邊際產量下降定律
第二節:傳統的成本曲線
第三節:艾智仁的貢獻
第四節:上頭成本與租值攤分
第五節:出版行業的實例
第六節:出版行業的成本曲線
第七節:專業生產成本大跌
第四章:交易費用
第一節:什麼是交易費用?
第二節:處理交易費用的困難
第三節:從魯賓遜到柏拉圖
第四節:自私的困擾
第五節:卸責與博弈理論
第五章:市場概論
第一節:市場的本質
第二節:受價的行為
第三節:市場的供應曲線
第四節:參進、退出與歸屬租值
第五節:結論
第六章:壟斷與專利
第一節:生產成本不是壟斷的成因
第二節:壟斷的成因
第三節:發明專利的五個謬誤
第四節:發明專利的本質
第五節:商業秘密
第六節:版權與商標
第七節:反壟斷的法例
第七章:覓價與價格分歧
第一節:壟斷的覓價行為
第二節:什麼是價格分歧?
第三節:價格分歧的理論
第八章:捆綁銷售的故事
第一節:捆綁要論奇哉怪也
第二節:萬國商業機器的紙卡
第三節:價格分歧相對保養合約
第四節:全線逼銷
第五節:微軟的捆綁銷售
第六節:其他的捆綁
第九章:訊息費用與討價還價
第一節:物品訊息與交易訊息
第二節:造價的行為
第三節:從玉石市場看隱瞞訊息
第四節:討價還價的行為
後記
序
一口氣寫完了「需求」,告一段落,反覆重讀,自覺不讓前人,拍案而起,仰天大笑。遂決定以《科學說需求》這個名目出版「卷一」,修改呀,設計呀,校對呀等等,搞了幾個星期,跟著在大陸東奔西跑,作了多次講話,筋疲力盡矣!片刻安寧,休息了兩天,再賈餘勇,正要在《經濟解釋》的「卷二」動工,卻想到《壹週刊》的《南窗集》快要斷稿!於是又振作起來,搶先替《南窗集》寫好了幾期。
是的,《經濟解釋》不可以斷斷續續地寫。向前看,我要有三幾個星期沒有干擾,才能把思維集中起來。今天晚上屈指一算,前頭有四個星期。剛交了《南窗集》的稿,思維還未能集中,但動了筆再算吧。以往的經驗,是動筆之後一兩天,思維是會集中起來的。
《經濟解釋》的「卷二」,分析生產與供應,然後再與需求合併起來。我要先用兩章的篇幅,細說有關生產的多種價值(value)概念。這些包括利息(interest)、收入(income)、投資(investment)、財富(wealth)、資本(capital)、成本(cost)、租值(rent)、盈利(profit)等。都重要,要解釋清楚。要解釋現象這些概念要拿得很準確。
卷二的第三章是分析生產成本的。這章最困難,不容易寫得有分量。這是因為經濟學者很少在工廠內作過深入的調查研究,更何況生產的行業各各不同。要將不同而又不深知的一般化,談何容易?我自己在研究件工合約時,跑過好些工廠,但也沒有信心可以把生產成本分析得好。盡己所能試寫吧。
過了生產成本的那一關,從卷二第四章起我就駕輕就熟了。這章及以後的是關於壟斷、專利、競爭等行為,而最有趣味的是關於價格的安排(pricing arrangements)。後者是關於覓價(price searching)的各種現象,包括價格分歧、榨取盈餘、捆綁銷售、隱瞞訊息、討價還價種種。
一提到覓價,交易費用(transaction costs)就要擺出來。這個極為重要的局限條件會在「卷二」開始分析,而「柏拉圖情況」會有一個新的闡釋。
上述的價格安排的行為或現象,我從作研究生開始一直想到今天,整整四十年矣!大部分從來沒有發表過,其解釋現在寫出來覺得很簡單,不免感到這些年來自己有點糊塗了。雖然老早就知道解釋複雜的世事要用簡單的理論,但這麼多年在價格安排的推理上,我的失敗是向深處鑽。
卷二起名《供應的行為》,共九章,呼應著卷一的《科學說需求》。字數上卷二比卷一大約多百分之五十,從利息理論寫到訊息費用。
卷三的名字也定了,叫作《制度的選擇》。此卷由高斯定律起筆,然後轉到租值消散、價格管制、合約選擇、企業性質、齊家治國、制度轉變等問題上。那所謂「新制度經濟學」,就是卷三。
張五常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