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歐赫貝奇幻地誌學R-Z:從紅河流域到季佐特國

歐赫貝奇幻地誌學R-Z:從紅河流域到季佐特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349428
陳太乙
時報出版
2008年10月30日
127.00  元
HK$ 107.95  







* 叢書系列:Graphic Novelty
* 規格:精裝 / 148頁 / 16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Graphic Novelty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法國文學















  只有一個世界,是令人不滿足的……

  《R- Z:從紅河流域到季佐特國》為歐赫貝奇幻地誌學三部曲的第三部。深入紅河流域彼岸的未知國度,傾聽王者之王與獸族交談;穿越賽爾瓦島的逆雨和龍捲風群,追捕滑翔枝葉間的飛虎;在星礫國跟說書人買一則故事聽聽,見識大地震後的亂石下,穴居國鬼門前的蓋眼儀式……而首部地誌學最末埋下的大伏筆──靛藍雙島與歐赫貝地圖繪製師之謎──也將在本書中揭開面紗!

  《歐赫貝奇幻地誌學》有《看不見的城市》般虛實夢境交錯的陳述,也有如《一千零一夜》那永無止境的套疊魔力,一個故事開啟另一個故事,普拉斯帶領我們造訪沙漠、城市和森林,一個個與我們所在土地相仿的世界,一個個看似存在的國度,既熟悉又不盡相同。從A到Z,藉由每一幅巨大的地圖、每一幀綺麗的風景,我們進入名喚歐赫貝的遠方異世之中;離開時,先前遭遇過的動物、植物、住民與文化習俗,讓我們每每更接近當下所處的真實世界。

  行至這個想像國度的盡頭,是句點,卻也是前往另一個新世界的出發點。而故事,將無所不在。

  《歐赫貝奇幻地誌學》是法國名漫畫家普拉斯的重量級代表作,1996年推出首冊即在法國境內及義大利波隆那獲獎無數。《歐赫貝奇幻地誌學》以A到Z二十六個字母為順序,栩栩如生地刻畫了從「亞馬遜女戰士國」(Amazones)、「靛藍雙島」(?les Indigo)、「翠玉國」(pays de Jade)、「紅河流域」(la Rivi?re Rouge)……等26個地區的風土人情。普拉斯用曼妙的文字,佐以精細生動的圖畫,將每個地域或國家的自然景觀、珍禽異獸、建築風格、住民文化、甚至包括當地的神話傳說以及旅記……都一一「記載」下來。讀者遊歷於書卷之間,偶爾會發覺某個地域有非洲部族的影子,某個國家似乎和中國十分相似,而某個地域的人民服裝與習俗和中東有異曲同工之妙;讓人好奇這26個國家地域到底是真是假,若真存在世上,真讓人想立時去一探究竟。

作者簡介

法蘭斯瓦.普拉斯(Francois Place)

  出生於1957年,在艾司田學院(Ecole Estienne)主修視覺傳達,並曾從事動畫創作。普拉斯熱愛閱讀各種歷史方志、地圖、旅誌,《歐赫貝奇幻地誌學》花費他整整十年心血才繪製完成,在法國境內及歐洲各地獲獎無數;其中幾則故事已另衍生出單獨成冊的故事書。

  普拉斯著作等身,其中有獨立的圖文作品,也常和其他作者合作,插畫作品常見於伽里瑪出版社(Guides Gallimard)的許多青少年書籍中。著作中最為人稱道的,除《歐赫貝奇幻地誌學》之外,尚有描述民族探索歷程的圖文書《最後的巨人》(Les Derniers G?ants),該書榮獲十一項文學獎;以及甫獲得法國Montreuil 2007年書展出版大獎的最新著作《戰爭中的女兒》(La fille des batailles)。

著作列表

1988年 《航海家的書》(Le Livre des navigateurs)
1989年 《探險家的書》(Le Livre des explorateurs)
1990年 《商旅家的書》(Le Livre des marchands)
1991年 《愛抱怨的谷夫》(Groumf le grognon,雷.薩能溫著,法藍斯瓦.普拉斯插畫)
1992年 《迷霧森林的國王》(Le Roi de la for?t des brumes,麥可.莫波茍著,法藍斯瓦.普拉斯插畫)
1992年 創作《最後的巨人》(Les Derniers G?ants),插畫、故事一手包辦,以小說方式呈現,表達一個發掘及探索一個民族的歷程。這本書共得到十一項文學獎:
1992 青少年書籍大獎(法國作家協會)
1992 圖騰獎(蒙特爾書展)
1992 青少年圖書金環獎(週刊圖書)
1993 皮蒂維埃獎(皮蒂維埃市)
1993 比利時青少年讀物評論獎(比利時青少年讀物書評會)
1993 校園閱讀獎
1993 女巫獎(青少年圖書出版集團)
1994 法國依碧本國作家榮譽榜
1994 貝格勒市潛力讀物獎
1994 美國飢渴心靈文摘獎
1996 德國漢默市捕鼠人文學獎
1994年 《藏吉巴遇難記》(Le naufrage du Zanzibar,麥可.莫波茍著,法藍斯瓦.普拉斯插畫)
1994年 《巨人傳—龐大固埃如何開始航海》(Comment Pantagruel monta sur mer,法蘭斯瓦.波著,法藍斯瓦.普拉斯插畫)
1995年 《金銀島》(L’?le au tr?sor,羅伯.路易.史蒂文生著,法藍斯瓦.普拉斯插畫)
1996年 完成《A-I:從亞馬遜女戰士國到靛藍雙島》
1998年 第二部曲《J-Q:從翠玉國到濟諾塔島》誕生,
2000年 第三部曲《R-Z:從紅河流域到季佐特國》出版
2001年 《醉心繪畫的老人》(Le Vieux fou de dessin)
2006年 《東方三地之王》(Le Rois des Trois Orients)
2007年 最新著作《戰爭中的女兒》(La fille des batailles)甫獲法國Montreuil 2007 年書展出版大獎(Le Prix Baobab de l’Album)!

譯者簡介

陳太乙

  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畢業。法國Tours大學法國現代文學碩士,法國Grenoble第三大學法語外語教學碩士暨語言學博士候選人。曾任中學及大學法文兼任講師。目前旅居歐洲,享受生活,歡喜讀書,快樂地當一名專職譯者。譯有:《祕密時光》、《貓的智慧》、《睡蓮方程式》、《幸福書──追求生命中的永恆喜悅》、《馬諦斯──揮灑絢麗色彩》、《偷臉》、《反骨──法國第一女律師的故事》、《消失的小王子:聖修伯里的最後之旅》、《法國女魅力小百科》、《王者,席丹》等書。



  重獲自由的奴隸.王者之王的傳奇.話語大臣之蝴蝶.與動物對談.王者之王城.宣誦至尊經.話語之葬禮.尤傲和阿博海巴的故事.

  紅樹林.樹徑.森林樹.逆雨.灌木人.響藤.飛虎.歐皮尤、波依、納烏埃等少年的故事.

  鬼門.人騾.穴居國貴族.地震.尊太陰.月光石.蓋眼儀式.「竊得之日」慶典.伊波利特.德.馮塔里德的故事

  新殖民地.沙漠和烏地瑪終極石.機具競賽.機動工程師.多馬哈維軍艦東西對戰.帶羊皮水壺的巫師.龍捲風群.大甲蟲墓塚 歐內欣.堤波羅的故事.

  飛天泥匠.盹坐長老宮.夢囈語錄.藍面.空話石教派.彗星小酒館.斷辮犧牲.鴿警.地下採石場 盹坐長老儀式列.伊茲卡達、寇維諾和布佐旦的故事.

  總督.黃金魚.白晝之王.黑夜之王.夜流怒潮.嘉年華會.公雞與貓頭鷹的格鬥.建造大時鐘.雅各大人的故事.

  砂城.頂缸隱士.賣故事的商人.進貢翠玉國的使節.愛上畫像的皇帝.公主之路.桓與說書公主的故事.

  獨角鯨號行動.藍衣人.五指岬.獵捕海象.面具之舞.收編國土.鳥族長老之仲裁.海戰.大逆轉.諾西克的故事.

  流亡歸來.祕密登陸.飛行機器.橫渡薄霧之河.草原汪洋.雲草的感應特性.季佐特戰士.足行之禮.靛藍雙島.歐赫特流士的故事.歐赫伯的地圖繪製師.



中文版序

  這部想像地誌集的起源是一幅字母圖。在這幅圖畫上有二十六個字母,每一個都以地圖的型態呈現。其中幾張圖的靈感得自中古世紀的地圖,你能從上面看到城市、樹木、船隻及魚群在海洋裡遨遊。

  另有一些圖則近似啟蒙時代的地圖,比較專業,但仍附有插畫。還有一些參考美洲「新大陸」的地圖,那上面有著一個頭戴羽飾的印地安人。其他的圖上則可見群山聳立,宛如某些中國地圖上呈現的模樣。

  這些字母地圖各只有邊長五、六公分大小。二十六張地圖凝聚成一幅圖案。

  漸漸地,我產生了一個念頭,想讓這個夢想更有深度,並以閱讀過的各種遊記來豐富它,將自己沉浸於人類既美妙又駭人的多元文明中,將這幅圖案製成一本地圖集,並加上故事。

  當然,實現這個夢想花了我不少時間,計畫終於完成時,好幾個年頭已經過去。整件計畫從構思到結束鋪陳了十年左右,而這套地誌集的每一冊書都是我花費兩年心力撰寫繪製之成果。

  如今,看它自己也踏上旅程,與別國語言相遇,我感到十分幸福,心中有點擔心,卻也非常驕傲。

  對於這次的版本,我真的迫不及待,因為中文世界博大精深。我知道,詩歌,尤其是以中文寫成的詩歌,幾乎是讓翻譯束手無策的境界:中文詩所能蘊含的意義實在太多重。而我雖然是門外漢,書法家以毛筆輕掠紙張那精湛的書寫技巧仍讓我深深著迷。

  我希望這些故事及圖像能為中文讀者帶來驚喜與新奇,並從中尋得作夢和幻想的題材。

2007年12月

  撰寫這三本《歐赫貝奇幻地誌學》時,我試著描述一個尚待發掘的世界:較今更廣闊、更陌生、更神祕的世界。在彼時,人們傳述著各種關於奇異島嶼或未知國度的故事。

  我把字母表當作指南,每個字母都成為一張想像的地圖。

  在最後一則故事中,出現了印地安民族的季佐特人。他們遵奉「足行之禮」:盡可能地在世界的表皮上留下最輕柔的痕跡。在他們行經過後,足印之處有時竟甚長出花朵。那是一群與大地和諧共生的人類。我希望這三部書最終能停駐於這個意象上。

2008年10月

推薦序

兩個普拉斯 楊照

  所有的「遠方」都被探索過了,只剩下少數人還殘留著對於真正「遠方」的衝動想望,

  他們還活在、或寧可活在「除魅」前,那種充滿異質異界經驗的迷魅裡。

  而嚮往「遠方」的普拉斯,就像大航海時代出發去探究探險的水手、傳教士或博物學家。

  他蒐集「遠方」國度的異景異事異人,將他們帶回來,帶回無聊無趣的現實裡……

  舒曼著名的鋼琴曲集《兒時情景》,開頭第一首的標題是〈未來的國度與人們〉。多麼貼切地捕捉了兒時最突出最鮮明的一種經驗——覺得在小小、有限、自己熟悉的領域之外,存在著偌大的未知國度,眾多的未知人們,因而在心裡充滿了恐懼與興奮期待的情緒。

  是這種兒時的恐懼與興奮期待,刺激了人的豐富想像能力,創造了許多關於遠方或他方生活的故事與神話。神或鬼、天堂與地獄、希臘勇士要去攻打的特洛伊和唐三藏要去取經的天竺,都是「未知的國度與人們」。

  也是這種兒時的恐懼與興奮期待,刺激了歐洲人的航海大冒險。不能滿足於自己心中腦中的想像,他們大膽坐上渺小脆弱的船隻,真的讓自己朝那荒遠的未知地方航行,渴望遇見未知的景色與未知的人們。

  「在地平線之外」,這是十五世紀以降,西方語言裡最常用的表達。每一種歐洲語言都有「在地平線之外」的說法,在肉眼看得到的地平線之外,另一端藏著未知的國度與人們,等待我們去發現、去感受、去記錄。

  他們真的在海的盡頭、各方遙遠的航道上,發現了未知的國度與人們。航海者經歷九死一生,才能把未知國度與人們的形象活動記錄、傳遞回來。這些記錄,比歐洲人之前最瘋狂的想像,都還要令人驚訝。

  從對未知魅惑的嚮往到再也到不了的「遠方」

  幾百年間,歐洲陷入了強烈而深刻的魅惑中。一種關於「遠方」的魅惑。「遠方」不是單純的距離概念,毋寧更接近是量差異性質的標準。那幾百年中,不斷有新鮮奇特的事物從各方面出現,衝擊歐洲人對於一切的既有觀念,包括上帝、人、生命、生活、真理、道德、美與醜、是與非,一切都隨時可能被從「遠方」帶回來的新發現挑戰、質疑,甚至推翻。

  大家都好奇地探索各種「遠方」奇特事物與原理。更重要的,大家都相信在已知既知的世界,不管這世界被新知識新紀錄持續擴張到什麼程度,在現實世界之外,應該有。一定還有我們沒有去到、沒有發現的「遠方」。

  對於「遠方」的執迷與熱切追求,一直維持到二十世紀初期。然而慢慢地,隨著地球上愈來愈少有還未被歐洲人探查的角落,隨著歐洲科技對各地的無情征伐,魅惑褪色了,取而代之是理性規則帶領的「除魅」過程。

  所有的「遠方」都被探索過了,也就都一一被馴化為近身現實了。更重要的,愈來愈發達的交通工具縮短了物理距離,現代科技文明的高度同化力量又進一步縮短了心理距離,伴隨著原先「遠方」而來的最大魅力——陌生與危險,在我們的生活中消失不見了。

  旅行的行為還在,而且愈來愈普遍,愈來愈容易,可是原本旅行的核心意義——去到遠方、體驗陌生世界——都不在了。旅行變成從機場到機場的連結,而每一個出發及到達的機場,都用同一組理性邏輯設計,因此也就都有極其類似的面貌。觀光飯店、觀光景點對待遊客的基本態度就是:給你一些不那麼如常的景觀,卻同時給你大量如常、熟悉的舒服與方便。

  熟悉多過陌生,舒服方便壓過了驚訝危險,於是「除魅」後的世界裡,不管飛行了多少小時,我們都再也到不了「遠方」,一直在同一個現實、統一的世界裡移位打轉而已。

  愈嚮往「遠方」的人,愈是哪裡都去不了

  只剩下少數人還殘留著對於真正「遠方」的衝動想望,他們還活在、或寧可活在「除魅」前,那種充滿異質異界經驗的迷魅裡。

  弔詭地,愈是嚮往「遠方」的人,在「除魅」的時代裡,愈是哪裡都去不了。地球上已經沒有未被觀光產業收編進現實系統裡的「遠方」了。復古回到海洋大發現時代之前,未知的國度與人們又只能存在於人心中腦中的想像裡。

  嚮往「遠方」的托爾金,創造了「中土」;他的老朋友,同樣嚮往「遠方」的C. S. 路易斯,則為自己打造了「納尼亞王國」;他們的英國後輩,也嚮往「遠方」的J. K. 羅琳,穿過九又四分之三月台,去到似近實遠的霍格華茲魔法學校。

  托爾金、路易斯和羅琳,他們帶著好奇且敏銳的觀察,一方面創造「遠方」,一方面在自己創造的「遠方」悠遊記錄,他們比較像是那些「遠方」世界的居民,對於「遠方」種族,有著直接、第一手的認知了解。他們給我們關於那個想像「遠方」世界鉅細靡遺的說明、報導,「遠方」的生活,不管是戰爭、儀式或學校,都有其異於現實,但和現實同等複雜的道理、邏輯。托爾金、路易斯和羅琳以這些「遠方」的細節鋪陳,讓我們在閱讀中彷彿也能挪移,旅行到那個異質時空裡,體驗體會那些國度人們不同的生活與生命感受。

  歐赫貝國度裡的兩個普拉斯

  相對地,普拉斯在《歐赫貝奇幻地誌學》裡,採取了不同的立場。普拉斯當然也是熱愛「遠方」的人,他也是回頭深挖自己的想像來重新捕捉「遠方」的魅惑。不過他更像大航海時代出發去探究探險的水手、傳教士或博物學家。他不是要藉由某種神奇的時空移轉術,讓讀者跟他一起穿過神祕衣櫥或神祕月台,進入「遠方」國度。他所熱衷於進行的,是蒐集「遠方」國度的異景異事異人,將他們帶回來,帶回無聊無趣的現實裡。

  《歐赫貝奇幻地誌學》裡明顯存在著兩個不同層次的普拉斯。一個是最根源想像構築出二十六個未知國度的創作者普拉斯,另一個是去到這些國度為我們採集故事,記錄風俗、選擇特別會讓我們好奇興趣的景色文物的漫遊報導者普拉斯。這兩個重疊卻又不同的普拉斯,給這本書帶來了特殊的樂趣。

  「遠方魅惑」時代的傳人

  我們讀到的,不是這些國度的全貌,而是經由報導者普拉斯選出來、最有趣的項目。他像一個不得已的博物學家,掙扎著在更多更豐富的異國情趣中,勉強只能選擇有限的項目予以記錄帶回來。我們對他帶回來的有限項目,一邊驚異其炫目奇特,一邊想像被留在彼端未帶回來的其他可能性。

  像讀民族誌一樣的誘惑樂趣。我們不會覺得書裡面寫的畫的,就是那個國度的全貌。我仍感受到那只是報導者、記錄者不得已的擷取,於是愈精彩有趣的內容帶來的不只是愈大的滿足,而是愈強烈的饑渴,刺激我們也想要自己親歷去到那「遠方」,看到感受到報導者沒有幫我們帶回來的其他部份。

  普拉斯是真正那個「遠方魅惑」時代少有的傳人,他做的、他要做的,不只是在現實裡重塑再造「遠方」國度,他要的,是引誘每個讀者心底出現衝動,要去尋找「遠方」,要去體驗「遠方」存在的可能性,也就是,引誘我們回到生命中還充滿對於「未知的國度與人們」好奇的天真童稚狀態裡。

楊照,作家、文學評論家和政論家。

作者台北紀行

大師隨筆,奇想無邊:《歐赫貝》

  《歐赫貝奇幻地誌學》作者法蘭斯瓦.普拉斯於國際書展期間訪台,不僅來宣傳三部曲第一部《歐赫貝奇幻地誌學A-I:從亞馬遜女戰士國到靛藍雙島》中文版,更在書展舉辦多項活動。「旅行文學館」裡的「歐赫貝」系列畫展,展出由普拉斯自己挑出書中最喜歡的二十幅作品,讀者能藉由這些畫作更靠近那幻想中的國度;普拉斯更於新書座談會上和楊照暢談創作歷程,並分享自己許多其他精彩作品;其後的簽書會更吸引洶湧的排隊人潮,一舉將書展的圖文熱潮推至最高峰。

  普拉斯不只創造了二十六的精彩故事,還用他的筆畫具象出讓人驚嘆的歐赫貝世界,這次在書展簽書會上還特別為書迷畫下一禎又一禎的小插圖。不僅如此,普拉斯在遊歷台北時更不時隨興拿出隨身畫具,描繪他眼裡的台北風景。這次的連載裡,特別嚴選普拉斯首次訪台所繪製的數幅即興作品!




其 他 著 作
1. 最後的巨人
2. 我死了,但什麼也沒學到
3. 歐赫貝奇幻地誌學J-Q —從翠玉國到濟諾塔島
4. 歐赫貝奇幻地誌學A-I —從亞馬遜女戰士國到靛藍雙島
5. 王者,席丹
6. 普羅旺斯童年四部曲三:秘密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