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文的「摩訶」代表「偉大」或「完整」
《摩訶婆羅達》可以引伸為「人類的偉大歷史」。
這部世界經典敘述潘度五子和持國百子間漫長而血腥的鬥爭
戰役告終,大地瀕臨毀滅,人類延續了血脈
史詩中的智慧真締,也開啟了林懷民的自在人生
面臨抉擇與內心人神交戰的時刻,《摩訶婆羅達》將帶給你全新的角度
一部戰爭場面媲美《三國演義》的史詩鉅作
神怪情節超過《西遊記》與《封神榜》
愛欲糾纏的描繪兼有《紅樓夢》與《西廂記》之妙
《摩訶婆羅達》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書之一,也是有史以來幅最長的詩歌。這部長詩以梵文寫成,有十萬多節,每節有四行以上押韻的詩句──大約是聖經的十五倍長。一九七五年的一個夜晚,傑出的梵文教授菲利甫.拉瓦斯汀開始為尚—克勞德.卡里耶爾和彼德.布魯克講述《摩訶婆羅達》的故事。然後,一九七六年,尚—克勞德.卡里耶爾著手撰寫劇本的初稿。
在梵文裡,「摩訶」(Maha)是「偉大」或「完整」的意思。「摩訶拉伽」(Maharajah)就是偉大的國王。「婆羅達」(Bharata)最直接的意思是一個名姓,傳說中一個角色的姓,然後是家族或部族的姓。因此,這個題目可以當作「婆羅達偉大的歷史」。但是,「婆羅達」也可以引伸為「印度人」(Hinidu),或者更廣泛的「人類」。所以故事的題目也可以詮釋為「人類的偉大歷史」。
這部「世界偉大的詩歌」敘述兩房堂兄弟之間漫長而血腥的鬥爭:潘達閥的五兄弟,以及庫拉閥的一百位兄弟。整個家族為了誰該統治國家爭吵不休,終於掀起一場大戰,使世界的命運遭逢萬劫不復的危險。
作者簡介
尚─克勞德.卡里耶爾(Jean-Claude Carriere)
寫過十五本書,十二個舞臺劇本,四十多部電影劇本,也與傑克.大地(Jacques Tati),路易.馬盧(Louis Malle),皮耶.艾太克斯(Pierre Etaix),馬爾柯.費和瑞(Marco Ferreri),米洛許.福曼(Milos Forman),沃克.許隆鐸夫(Volker Schlondorff),安德烈.華許達(Andrey Wajda),和路易.布紐爾(Luis Bunel)等著名的導演密切合作。
他的電影劇本包括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錫鼓》,《中產階級的拘謹魅力》,以及《青樓怨婦》,《銀河》,《朦朦的慾望》,《丹頓傳》,《馬丁.蓋禾的歸來》等。一九七四年起,他開始與彼德.布魯克合作,一共撰寫了《鳥族會議》,《卡門悲劇》,《摩訶婆羅達》等七個舞臺劇。
卡里耶爾現定居巴黎,擔任「新法國電影電視學院」院長且主持電視談話節目。
譯者簡介
林懷民
雲門舞集創辦人兼藝術總監,1947年出生於台灣嘉義。十四歲開始發表小說,二十二歲出版《蟬》,是六、七○年代文壇矚目的作家。大學就讀政大新聞系;留美期間,一面攻讀學位,一面研習現代舞。1972年,自美國愛荷華大學英文系小說創作班畢業,獲藝術碩士學位。
1973年,林懷民創辦「雲門舞集」,帶動了台灣現代表演藝術的發展。雲門在台灣演遍城鄉,屢屢造成轟動,並經常出國公演,獲得無數佳評。
紐約時報首席舞評家安娜.吉辛珂芙讚許,「林懷民輝煌成功地融合東西舞蹈技巧與劇場觀念」;德國權威舞評家約翰.史密特讚賞,「林懷民的中國題材舞作,與歐美現代舞最佳作品相互爭輝」;香港英文南華早報評論認為,「林懷民是亞洲的巨人……二十世紀偉大編舞家之一」;柏林晨報認為他是「亞洲最重要的編舞家」。2000年,歐洲舞蹈雜誌將林懷民選為「二十世紀編舞名家」,國際芭蕾雜誌將他列為「年度人物」。
1983年,林懷民應邀創辦國立藝術學院 (今台北藝術大學) 舞蹈系,曾出任系主任,研究所所長。
2000年開始,林懷民擔任「新舞臺.新舞風」藝術總監,邀請國際傑出的當代舞團來台演出。
林懷民曾獲許多獎項和榮銜:包括台灣十大傑出青年(1977)、國家文藝獎(1980、2002)、吳三連文藝獎(1983)、世界十大傑出青年獎(1983)、紐約市政府文化局「終生成就獎」(1996)、香港演藝學院榮譽院士(1997)、麥格塞塞獎(1999)、國立中正大學榮譽博士(1999)、霍英東貢獻獎(2001)、國立交通大學榮譽博士(2003)、台北市傑出市民獎(2003)、行政院文化獎(2003)、香港浸會大學榮譽文學博士(2004)、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名譽博士(2006)、國立政治大學名譽博士(2007)以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名譽博士(2007)等。
2004年,國際舞蹈聯盟特別舉辦「榮典」,肯定林懷民對台灣及世界舞壇的貢獻與成就。2005年,林懷民獲頒美國喬伊斯基金會文化藝術獎,這是該獎項第一次頒給藝術舞蹈類得主,也是第一次頒給美國以外人士。同年,獲《時代》雜誌選為「亞洲英雄人物」。2006年,獲國際表演藝術協會頒發卓越藝術家獎,同年獲亞洲文化協會頒贈約翰.洛克斐勒三世獎,表揚他對亞洲文化藝術的卓越貢獻。2008年,因「解決傳統藝術現代化的大問題;透過舞蹈把中國文化傳播到全球」而,於世界華人盛典獲頒「影響世界華人」。
同年,獲法國文化部頒授騎士文藝特殊貢獻二級勳章,肯定他「卓越的藝術成就,以及在台灣致力推廣文化的努力」。
以他為主題的專輯影片有《傑出華人》(香港電視台)、《亞洲名人錄》(NHK)、《踊舞.踏歌 雲門30》(公視)、《國家文藝獎得獎人專輯》(公視)、《台灣人物誌──林懷民》(Discovery頻道)以及《生命起舞》(東森)。《人間行腳──林懷民的故事》(倫敦Poorhouse)已於台北公共電視首播,歐洲各電視台陸續播出。
林懷民的舞作包括:行草三部曲《行草》、《行草? 貳》、《狂草》,以及《風.影》、《白》、《(火因)》、《竹夢》、《水月》、《家族合唱》、《流浪者之歌》、《九歌》、《我的鄉愁,我的歌》、《紅樓夢》、《薪傳》、《白蛇傳》等七十餘齣。林懷民結集出版的文字創作包括:《蟬》、《說舞》、《擦肩而過》、《雲門舞集與我》,及譯作《摩訶婆羅達》。
1996年,林懷民應邀赴奧國葛拉茲歌劇院導演歌劇《羅生門》,獲得熱烈好評。1999年,他在柬埔寨協助當地舞者組構教案,推廣該國瀕臨失傳的古典舞。2002年,應國家交響樂團之邀導演歌劇《托斯卡》,成為該年台灣劇場的重要事件。林懷民的作品《薪傳》曾為多國舞團搬演。2004年,瑞士蘇黎世芭蕾舞團演出他的《(火因)》。2005年,荷蘭茵楚登斯舞團在歐陸巡演他的《白》。2006年,他應邀為當代最受矚目的超級芭蕾舞星西薇.姬蘭編作獨舞,於倫敦沙德勒之井劇院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