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新帝國主義

新帝國主義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8405493
王志弘、王玥民、徐苔玲/合譯
群學
2008年7月01日
83.00  元
HK$ 74.7  







* 叢書系列:SCS空間與都市研究譯叢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4.8*21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SCS空間與都市研究譯叢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 地區史 > 美洲地區















小布希、脾氣跩。偷油吃、下不來。美國會不會唏哩呼嚕滾下來?

  世人都感到困惑與憂慮,美國在世界舞台上已突然轉變成相當具脅迫性的政體,這是它強盛還是衰弱的跡象?伊拉克戰爭中真正難以預料的是什麼?這全和石油有關嗎?如果不是,又包藏了什麼理由?經濟衰退在美國對外冒險主義上扮演什麼角色?美國對外的軍事主義和國內政治間真正的關係是什麼?這些問題,將在這本扣人心弦又見解獨到的作品中一一解答。

作者簡介

大衛.哈維(David Harvey)

  是當代最重要的馬克思主義地理學家。他致力將馬克思主義的分析洞見,運用於都市發展、環境生態、時空關係與意識、後現代情境、城市與社會正義、全球化、文化產業與經濟等議題,企圖從地理學角度補充修正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原則,提出了「歷史地理唯物論」(historical geographical materialism)的分析視野。

  1935年,哈維生於英國肯特郡(Kent county)的Gillingham。他於1957年獲得劍橋大學地理學學位,1961年獲博士學位。最初在英國布里斯托(Bristol)大學擔任教職,1969年赴美於巴爾地摩(Baltimore)約翰霍普金斯(John Hopkins)大學,擔任地理學與環境工程系教授。

  後於1987年回到英國,在牛津大學地理系擔任Halford Mackinder講座教授,後來又返美任職。目前於紐約市立大學(CUNY)研究中心任教。

  他的重要著作包括《地理學解釋》(Explanation in Geography, 1969)、《社會正義與城市》(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 1973)、《資本的限制》(The Limits to Capital, 1982)、《意識與都市經驗》(Consciousness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1985a)、《資本的都市化》(The Urbanization of Capital, 1985b)、《都市經驗》(The Urban Experience, 1989)、《後現代性狀況》(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1989)、《正義、自然與差異地理學》(Justice, Nature, and the Geography of Difference, 1996)、《希望的空間》(Space of Hope, 2000)、《資本的空間》(Spaces of Capital, 2001),以及近期的《巴黎,現代性之都》(Paris, Capital of Modernity, 2003)、《新帝國主義》(The New Imperialism, 2003)、《新自由主義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 2005)和《全球資本主義的空間》(Spaces of Global Capitalism, 2006)等。

譯者簡介

王志弘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王玥民

  美國南加州大學歷史碩士,現專事翻譯。

徐苔玲

  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班。


平裝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
第一章 全都是為了石油
第二章 美國勢力如何擴張
第三章 資本的束縛
第四章 奪取式積累
第五章 同意到脅迫
後記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
索引



平裝版序言

  克雷倫頓講座(The Clarendon Lectures)發表於2003年2月5、6及7日,牛津大學的地理與環境學院。這個時間點意味深遠。與伊拉克的戰爭,雖看似無可避免,但尚未展開,停止戰爭的微弱希望還在騷動。這個希望獲得大規模全球示威的支持,2月15日約有一百萬人走上倫敦和巴塞隆納的街頭,全世界其他地方的許多城市,包括美國,也記錄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人數。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裡的意見大致擁護以下觀點,主張由任何人都同意的野蠻專制政權引起的威脅,可以透過外交手段解決。即使有這些反對,對付伊拉克的軍事行動已在美國的指令下於3月20日展開,而英國和西班牙給予最明確的支持。在我寫作的當下,戰爭的結局雖然在軍事方面毫無疑問,卻依然渾沌不明。它最終會是(或者像是)一種殖民佔領、美國扶植的傀儡政權,還是真正的解放?

  一方面,面對這些快速變動的事件,很難設計出一套有關「新帝國主義」這個主題的演講。但另一方面,這些事件的性質,以及它們對全球安全造成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威脅,卻有必要加以深入分析。因此,我決定盡力嘗試穿透表面的紊流,探勘形塑世界歷史地理的深流,或許可以藉此稍微闡明我們為何會走到這種危險又艱困的關頭。

  在追尋這項目標的過程裡,我從尼爾.史密斯(Neil Smith)和歐瑪.達布爾(Omar Dahbour)所組織的,位於紐約市立大學研究生中心(CUNY Graduate Center)的地方、文化與政治中心,以「帝國主義」為題的一年討論課裡獲益甚多。我要感謝尼爾、歐瑪,以及這門討論課的參與者,協助塑造了許多我的洞察。紐約市立大學人類學學程的幾位同事,也坦率評論我的主題,我也要感謝列尼罕(Louise Lennihan)、羅伯坦(Don Robotham)、蘇塞(Ida Susser)、施耐德(Jane Schneider)、阿薩德(Talal Assad),以及特別是布林(Michael Blim)和參與我們聯合開設的「土地、勞動與資本」討論課學生的貢獻。

  順著我在這裡建構的線索,從事某種介入的原始想法,最初是我與阿銳基(Giovanni Arrighi)在約翰霍普金斯合開的一門討論課裡,模模糊糊想到的。我要謝謝牛津地理學院的同事邀請我回到我的老窩,在這麼適切的時刻,這麼合宜的地點,發表這些演說。我特別要感謝凱卡(Maria Kaika)、蘭頓(Jack Langton)與史溫吉道(Erik Swyngedouw)的誠摯招待,以及他們對於這個主題的濃厚興趣。

  牛津大學出版社的亞須比(Anne Ashby)幫了很大的忙,而伯克(Jan Burke)一如往常,扮演了刺激我付諸行動不可或缺的角色。好幾年來,我從很難在此細數的眾多其他人的互動中,獲益良多。我希望我已經在這些演講裡,善加運用了他們的個人和集體智慧與認識。

第一版序言

  2003年2月15日,全世界有數百萬人加入反對美國和英國準備對主權國家伊拉克發動先發制人戰爭的公開遊行。那是個令人震驚的時刻,也許是全球輿論首度集體發聲的場合。我在這些遊行展開前不久,開始寫《新帝國主義》,於四月巴格達遭佔領前完成。事件變化迅速,還有許多不確定。

  因此,我開始在表面的混亂底下,辨識發揮作用的潛在力量。我在宣傳家的聲稱洪流中,找尋簡單的真相。為此,我建立了一個一般思考架構,希望它夠堅固,能熬過真實結果的偶然和不確定。我在這裡,仗著讀者告訴我的支持證據,大膽宣告這個架構既扎實堅固,又派得上用場。

  讀者可以得到他們自己的特殊詮釋,導向跟我相當不同的結論—辦法是建構他們自己版本的說法,涉及了:權力的領土邏輯和權力的資本主義邏輯之間的關係如何運作;美國帝國傳統的特殊形式;美國社會的「內外辯證」;掠奪性作為的角色;新自由主義和新保守主義政治的區別;以及對抗性運動的力量、策略和戰術。事情就該是這樣。此刻有許多緊要關頭,我們要站在哪裡,以及最好要往何處去,都必須有公開辯論來解答。

  再者,我辨認出的驅動力量可謂根深柢固,可以正確掌握2005年1月可能發生的華盛頓政權更替,能夠達致任何徹底改變航路的程度。美國這一艘巨輪,就如將石油運抵美國海岸的龐大越洋油輪,很難變更航道,遑論逆轉航路了,即使我引發爭議的主張指出,有證據顯示,它正在航向礁石。在美國國內政治、美國帝國傳統,以及全球資本主義之政治-經濟動態的交錯立場裡,可能發生的事情有其局限。

  這種限制條件的存在,誠如查理士國王(King Charles)據說在邁向劊子手時所說的,是應該「全神貫注」的事情。很不幸地,有太多人寧願否認。我希望超越論證(無論建構得多麼精巧),投身於當前多重限制的狀況下,有關替代性之政治經濟未來的批判性討論。根據讀者的回應,以及已經排上時程的許多種《新帝國主義》外文譯本判斷,世界上已經有許多人準備要投入這種辯論了。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