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那些動物告訴我的事:用科學角度透視動物的思想世界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近代中國女子的運動圖像:1937年前的歷史照片和漫畫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614118
游鑑明
博雅書屋
2008年8月01日
100.00 元
HK$ 80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歷史迴廊
* 規格:平裝 / 192頁 / 25k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歷史迴廊
分
類
[ 尚未分類 ]
同
類
書
推
薦
內
容
簡
介
中國女性在甚麼時候開始接受近代體育的訓練?
最先接受訓練的是哪些人?為甚麼要她們運動?
中國女性最早公開運動是在哪裡?女子體育的內容又是甚麼?
甚麼時候中國女性才有機會出席運動競賽?
她們參加哪些類型的運動會?競賽的項目是否和現在一樣?
在這些運動會中,是否出現過女運動明星?
對當代的人來說,女性參加運動比賽是司空見慣的事,在運動場上,到處都可以看到躍動的女性身體。然而,是甚麼時候西方的體育被帶入中國女性的生活?我們印象中那群裹著小腳、足不出戶的女人,又是如何接受西方體育?怎樣塑造新的身體?清末以來,除了有這方面的文字記載之外,更配有圖像資料,供讀者觀賞,讓讀者從凝視中,進入女性運動的場景。由於圖像資料生動有趣,本書將以漫畫和照片為題材,觀看當時的畫家和攝影師如何用他們的眼和手,捕捉女性運動的方方面面。
本書特色
*女性史的探討尚有許多領域未被發掘,體育活動即為其一。以圖像的呈現來說明近代中國女子運動的發展,簡潔且活潑易懂。
*八月正逢中國成為奧運的主辦國,因此回顧中國近代運動的起源,別具意義。
作者簡介
游鑑明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學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近代中國與台灣的女性歷史,著有:《日據時期臺灣的女子教育》(1988)、《傾聽她們的聲音:女性口述歷史的方法與口述史料的運用》(2002),曾發表〈日據時期臺灣的職業婦女〉、〈近代中國女子體育觀初探〉、〈近代華東地區的女球員:以報刊雜誌為主的討論〉、〈日治時期臺灣學校女子體育的發展〉、〈台灣地區的婦運〉、〈千山我獨行?廿世紀前半期中國有關女性獨身的言論〉、〈近代中國女子健美的論述(1920年代-1940年代)〉、〈當外省人遇到台灣女性:戰後台灣報刊中的女性論述(1945-1949)〉等論文,並主編《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年刊(1993迄今,已發行15期)和《共和時代的中國婦女》論文集(2007)。
目
錄
自
序
章 導論
第二章 學校的女子體育活動
第三章 無處不在的女子運動
從學校聯合運動會到區域運動會
全國運動會
國際運動會
球類運動比賽
第四章 女運動明星的眾生相
第五章 結語
參考書目
圖片來源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