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那些動物告訴我的事:用科學角度透視動物的思想世界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威廉.莫里斯 William Morris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7034816
潘(示番)
藝術家
2008年5月05日
160.00 元
HK$ 144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世界名畫家全集
規格:平裝 / 208頁 / 17*23cm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世界名畫家全集
分
類
藝術設計
>
繪畫
>
畫家傳記/文集
同
類
書
推
薦
從巴黎左岸,到台東比西里岸:藝術家江賢二的故事
臺灣美術全集37:林惺嶽
藝術主宰者安格爾:〈荷馬禮贊〉、〈大宮女〉、〈路易十三的宣誓〉追求古典主義,復刻文藝復興,凌駕一切之上的是對拉斐爾的敬愛
文藝復興之神米開朗基羅:跨足繪畫、建築、詩歌,造就無數經典的傳奇天才,卻鑿不出理想的人生
寫實主義先驅米勒:〈拾穗〉、〈晚禱〉、〈牧羊女與羊群〉,生於土地安於土地,從大地母親身上汲取醇厚溫暖的力量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巴克斯特:俄國芭蕾舞團首席插畫設計師 Leon Bakst
西洋藝術便利貼:你不可不知道的藝術家故事與藝術小辭典
鏡之戒:一個藝術家376天的曼陀羅日記
藝術中的閱讀 Reading in Art
藝術中的花卉 Flowers in Art
藝術中的孩子 Children in Art
內
容
簡
介
將工藝帶回生活之中,為近代設計開啟先河
十九世紀英國美術工藝運動推手——威廉?莫里斯的生涯、設計與美學總覽
威廉.莫里斯(W. Morris, 1834-96),十九世紀中葉英國美術工藝運動推動者,倡導藝術與日常生活的結合,仿中世紀籌組商會,召集同好,並將設計量產,商品領域含括壁紙、掛毯印花設計、教堂裝飾、家具、玻璃器皿與金銀細工等,是往後歐洲興起新藝術運動的先驅,同時開啟了藝術家多元性參與設計領域的潮流。
本書從美術工藝的思想奠基者約翰.羅金斯(John Ruskin, 1819-1900)著手,詳盡的介紹其藝術理念與關注面向,在完整的鋪述這場美術工藝運動的前奏後,接續進入主軸,以莫里斯的生涯、思想、作品以及商會內多位設計者的藝術性商品,圖文並陳,讀者可一覽現代設計的先河與創意源頭。
作者簡介
潘(示番)
文化大學美術系學士,日本國立神戶大學藝術學碩士,法國國立巴黎第十大學美術史深化研究文憑(DEA)﹝博士前期﹞,法國國立巴黎第一大學美術史博士候選人,日本國立大阪大學文學博士(美學藝術學)。
現任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並任台灣美學藝術學學會(TAAAS)祕書長、中華文物保護協會理事、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委員等。
著作包括《新古典與浪漫主義美術》、《新藝術風格大師——慕夏》、《寫實主義與巴比松畫派》、《台灣現代美術大系--寫景造境水墨》、《茶湯藝術論》等;翻譯作品包括《藝術學手冊》、《法國繪畫史》、《古典美之秘——西洋美術史學的開端:希臘美術模仿論箋註》、《禁忌的春夢——異端?背德的美術史》、《希臘美術模仿論》等;另有數本合著作品。文章與報導散見於各學報、雜誌,並於台灣、日本舉行數次水墨畫個展與聯展。
序
前言
何政廣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 1834-1896)是現代設計史的先驅人物,他被譽為十九世紀英國最傑出的博學多才人物之一。在藝術家、設計人、詩人的名稱之外,他也被稱為製造業者、美術商人、著作家、出版人、印刷業者、收藏家、教師、古建築保護運動家、政治活動家和環境保護論者,他的生活和藝術創作,帶給後世影響深遠。
莫里斯於1834年3月24日出生在維多利亞王朝時代英國富裕而保守的家庭,父親經營倫敦一家金融公司。幼年時代在倫敦東方的沃薩姆斯特度過,六歲時隨父母住在艾塞克斯的森林大邸宅,培育了他對土地與田園生活的喜愛,附近的教堂與其他古老建築裝飾,也對他後來的藝術創作帶來很多啟示。莫里斯進入牛津的埃克塞特學院,最初修習神學,後來對美術、工藝、詩作發生興趣,轉向美術工藝發展。此時認識拉斐爾前派畫家伯恩.瓊斯,同時閱讀約翰.羅斯金的著作,使他對藝術與建築的知識大增,拜羅斯金為師。並常與拉斐爾前派的藝術家交往,立志成為畫家與建築設計家。
1859年莫里斯結婚,建造新居「紅屋」,這座位在英國肯特郡伯克斯利希斯的紅色之家,是莫里斯請好友菲力浦.韋伯設計,按照莫里斯與韋伯加上羅塞蒂的構思設計與裝飾,紅色磚牆外露而不覆灰泥,建築從背面進行規劃,正面反而成為次要部分,強調建築的內部結構,莫里斯等三人親自設計屋中家具、壁紙和窗帘圖案,窗帘圖案由莫里斯妻子珍妮親手刺繡,空間明亮舒適,與當時維多利亞時代的擁擠與陰鬱完全不同,適宜居住而且充滿藝術感,被認為洋溢新藝術氣息的新建築,後來成為藝術史上的著名建築代表作。
基於這種成功的經驗,莫里斯與好友們開始合作共同開發新藝術理念的事業,於1861年設立「莫里斯.馬夏爾.霍克納商會」,合作開發手工製作的彩色瓷磚、玻璃畫、織品、室內裝飾物和彩色壁紙等。莫里斯抨擊產業革命大量生產的粗俗製品,憧憬中世紀基爾得社會手工製作實用而美的器物,立志以美術工藝品美化現實世界,提升現代人的審美趣味。
1862年第二屆倫敦萬國博覽會,莫里斯商會的產品獲獎,得到很大注目,其後他的商會連續發表嶄新作品,促使英國裝飾美術產生很大變革。此外,莫里斯與他的商會活動,透過製品的輸出與雜誌媒體報導,影響到歐洲諸國,使他成為近代設計運動先驅的典範。
莫里斯為了實踐他的理念——藝術與勞動的調和關係,美與日常生活的結合,必然的走向社會改革運動,使他成為十九世紀末英國社會主義運動的重要份子,《烏托邦書簡》(1890年)即是莫里斯闡述其社會改革的著作,他說:「要不是人人都能享受藝術,那藝術和我們究竟有什麼關係?真正的藝術對於創造者和使用者來說都是一種樂趣。」
莫里斯設計的裝飾圖案,初期主題以葡萄藤、茉莉、楊柳為主,植物生態構成蜿蜒圖案。其後將圖案應用到織品設計,表現曲線變化與結構的對稱。他對布料加以研究,採取斜紋對角的設計。晚期的圖案變為非常柔軟的感覺,回歸自然主義風格,以此圖案裝飾的居室空間自然顯出一種優雅的藝術氣氛。今日的倫敦維多利亞.亞伯特博物館內,設有一間莫里斯作品專室讓我們欣賞他卓越的創作。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