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巴宰族民族誌調查

巴宰族民族誌調查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0122565
原住民族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007年12月01日
50.00  元
HK$ 47.5  







* 叢書系列:原住民文化
* 規格:平裝 / 126頁 / A4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原住民文化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政府出版品 > 原住民文化









  本研究案起源於其本族人向原民會申請民族認定而起。面對平埔族之一的巴宰族並無原住民身分,也不是國家認定民族身分的民族。在各方考量下,原民會決定先以了解現況的巴宰族進行調查。因此,定位為民族誌調查研究。調查研究主要是針對現況,仍以民族學理作為重要調查與分析的基礎。 1969-1971年期間衛惠林教授也曾進行巴宰族民族誌調查工作,距離這次的民族誌調查研究相隔近半個世紀,但是卻無法依據原架構去填補新材料來做一次前後呼應的社會文化變遷的對比。原列經濟,今已失其份量,原列社會,今離其傳統組織甚遠,協會與僑民組織是新興的運作組織。原不列之歷史與認同,如今已經躍居關注的第一位。經調整之後,新列八大要項,分別說明如下。第一章 歷史。從歷史了解岸裡社(群)與巴宰族(群);並分述各社包括岸裡社、烏牛欄社、阿里史社、朴仔籬社;其次眉溪四庄蕃與Kaxabu;以及巴宰族群等。第二章 巴宰族語言的現況。從其語音、詞彙、構詞、句法介紹巴宰族語言的特色;並了解其使用語言現況及其族語教學。第三章 文化。本研究一方面透過其1999年開始復振運動的走鏢活動來了解其文化重建的過程;二方面從巴宰族歌謠,了解其民族歌謠文化與語言的保留狀況;第三則是其各地區文物館的設置。從三方面來看巴宰族的文化。第四章 宗教。了解其民族的傳統信仰觀、歲時祭儀到民間信仰,到現階段主要為基督信仰等宗教之變遷;簡介巴宰族地區設置教堂的歷史及其淵源,此部分與衛惠林教授所調查內容有一定程度的對話與比較。第五章 家族。了解巴宰族的家族型態。並透過王潘家族日本時代個案分析,了解早期與現階段的巴宰族家族與婚姻的基本狀況。第六章 組織。談的是有關巴宰族人所成立的各個社團,各社團所積極扮演文化復振與重新建構民族認同的各項事務。早期稱為蘭僑組織,是巴宰族人重要的聯繫或聚會組織;到近年的社團法人組織,透過組織可以了解巴宰族人在其文化復振工作的活動力。第七章 社會文化變遷。了解埔里巴宰族各社與噶哈巫四庄等的變遷。第八章 群體意識與認同。從大社巴宰意識、噶哈巫意識,及近年提出的阿霧安等不同的論述,探討巴宰族認同意識。上述透過廣泛的民族誌調查,了解巴宰族的社會文化及其變遷,反映21世紀初的巴宰族現況。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