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沉默串謀者——真相,為何隱藏在眾目睽睽之下?

沉默串謀者——真相,為何隱藏在眾目睽睽之下?

庫存=3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7458964
伊唯塔.傑魯巴維
早安財經
2008年5月05日
83.00  元
HK$ 70.55  







* 叢書系列:早安財經講堂
* 規格:平裝 / 14*20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早安財經講堂


社會科學 > 總論















什麼也沒做,什麼也沒說,你,真的確定自己,是個好人嗎?

  惡人的劣言壞行固然可憎,好人視若無睹的緘默更可怕。世上許多不幸,源自沒有說出口的事。我們雖然自認只是不贊一辭的旁觀者,卻在不知不覺中,成了沉默的共犯……

當我們眼見真理卻不發一語,就是我們開始死去的時候。

  人們常會拒絕承認明擺在眼前的事實,在無心或有意中,成了沉默的串謀者,「國王的新衣」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但否認諸如亂倫、酗酒、貪污、大屠殺等社會或歷史真相,卻不是童話故事。在家庭、組織、社會,甚至整個國家中,充斥著沒穿衣的國王,還有,基於恐懼、痛苦、羞恥,或難為情等種種複雜情緒,不敢(或不願)聲張的沉默民眾。

  沉默的串謀存在於社會各階層,從家庭到公司,從私人情感到政治策略。它是一種集體行為,需要訊息的傳遞者及接受者共同對訊息諱莫如深。令人不安的真相隱藏在眾目睽睽之下,大家心知肚明,但卻不可談論、不宜議論也不可觸及,就像屋中的大象,明明巨大無可否認,眾人卻小心迴避,心照不宣的佯裝沒看見。

  對於人們在面對日常生活或政治社會上「公開的秘密」時,所抱持沉默和否認的社會模式,作者帶來新穎獨特的見解。本書來回穿梭於不同的社會階層,從日常生活到大規模的歷史事件,並從新聞事件、戲劇、小說、童話,以及電影援引例證,旨在幫助我們了解「沉默串謀」背後的演變過程,以及為何我們會坐視所有人其實都知道的真相,試圖一起對現實視若無睹。作者告訴我們,像這樣的串謀是如何發展、開啟社會壓力,導致人們即使事實明擺眼前卻依然拒絕承認。他也揭示,每個串謀者的否認是如何與其他人形成共存式的惡性循環,以致如癌細胞蔓延;當有更多人共謀,特別是當涉及重要的權力差異,沉默通常更加凝重。

  沉默不僅是恐懼的產物,也是恐懼的一大來源。要克服恐懼,我們往往需要攤開那些一開始造成恐懼的不可談論的事情。沉默拖得越久,就越需要「以沉默掩飾沉默」。我們越集體否認大象,牠們越盤據在我們心頭。要打破這種暗中作祟的否認循環,有賴於公開討論「不能被討論」這種現象本身。本書提出了第一個有助於推動此種討論的系統化嘗試。

本書特色

日常生活社會學領域中,本書是關於集體沉默的第一本完整研究著作。

作者簡介

伊唯塔.傑魯巴維(Eviatar Zerubavel)

  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社會學教授。著有:《七日週期》(The Seven-Day Circle: The History and Meaning of the Week)、《完美界線》(The Fine Line: Making Distinctions in Everyday Life),以及《時間地圖》(Time Maps: Collective Memory and the Social Shape of the Past)。



激發我一度死寂的心(推薦序)陳浩 009
序 017

1
沉默的串謀 027
眾目隱藏的真相 029
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緘默以對 031
恐懼與尷尬 035
震耳欲聾的沉默 039
公開討論「不能被討論」現象 046

2
為什麼否認屋裡有大象? 061
留意與文化 063
學著視若無睹 067
不相干法則 071
禁忌 075
世故  079

3
誰在說:別提那檔子事 091
注意力與權力 094
媒體的宰制 098
別多管閒事 101
閉嘴 103
非正式的壓力 108
大家一起來旁觀 117
集體的共生關係 119
沉默築起的雙層壁壘 123
拒絕承認否認 126
旁觀者與幫凶 128
沉默如癌細胞蔓延 132

5
可是,國王明明沒穿衣服! 141
膠帶不是拿來封嘴的 144
幫大象打上聚光燈 148
目盲與耳聵 153
6有些事情別說的好 165
保留顏面 168
製造麻煩的叛徒 170
別興風作浪 172

7
沉默,及其所崩壞的…… 179
變形的現實感 181
犬儒心態 184
導致孤獨的,是沉默 186
曲折的社會迷宮 188
黑暗中,殘酷和墮落在滋長 191
把大象趕出去 193



推薦序

激發我一度死寂的心

陳浩

  大女兒剛上幼稚園的時候,教她學規矩和禮貌,見到人要打招呼,鄰居都稱讚她乖。一天我們進了電梯,裡面有鄰居一對夫婦,她對那男的喊「伯伯好」,「好乖啊」,然後對女的喊「婆婆好」,完了,密閉電梯裡的空氣霎時冷凝固,我完全不知如何反應,所有人都像面具一樣維持著苦笑的臉,除了我家這位不知發生什麼事的小朋友。還好我們在五樓就逃出了電梯。

  我笑彎了腰,她還問:明明就是個婆婆呀,你看不出來嗎?坦白說,要不是她開口叫婆婆,我壓根沒注意女的比男的看起來老很多,女兒誠實的說出她觀察到的真相,觸犯了某種社會禮貌的禁忌,很多年後她在自己的部落格裡寫了這則她小時候的「糗事」。我則是在讀了這本《沉默串謀者》之後想到書中所寫的,為什麼改寫後的<國王的新衣>寓言裡說出真相的是個天真的小孩。

在我的記憶所及,還有不少相關的故事:

  我的青少年時期曾經有過一個對宗教十分虔誠(或熱血)的階段,不少寒暑假是在神學院裡度過,讓我熱情冷卻的是一個事件:一天晚禱過後,修道院裡某神父的房間裡傳出淒厲的吼叫,隨後是家具翻倒的聲響,但沒有任何人談論這件事,它像一個禁忌,跟隨一連串的我本來就有的疑問,不只是情竇初開的少年對獨身禁欲等等直接的疑問,也包括神的試煉何以如此嚴酷,但一晚上這神父原有的完美神格般的形象不但完全破滅,我明明感受到許多人都有的懷疑眼神卻都垂首沉默,那巨大沉默導致的疑問更具破壞力。

  大學讀的政治系是我的第一志願,當然也是台灣退出聯合國和老蔣總統去世等事件對我的影響,可以想見這可是一個當年的愛國青年。我讀的大學曾經是國民黨的黨校,幾乎所有的教授清一色忠黨愛國,但是政治系無論如何教的都是英美民主,課堂上卻常緘口不談論時政。一次在教授家中聚餐,酒後教授忿忿談起新建的中正紀念堂,竟說這是搞人格神化,開民主的倒車,他死也不會進去那座「廟」,對大一新生的我是極有衝擊性和啟發意義的一段談話,影響頗大(至今我仍未曾進入那座高聳的廟裡參觀過),但疑問更大的是教授在課堂上仍然照本宣科,只是一場酒後吐真言。而隨後幾年在我的大學生涯中,「校外」接連發生中壢事件、對美斷交、美麗島事件、軍法大審等,走到街頭到處都有黨外群眾演說,課堂上的沉默、比沉默更糟的以說教的方式製造更多的沉默,在在激起了心中更巨大的疑問,我被迫早早便逃離了教室,自己去社會中找尋答案。

  到黨外雜誌當編輯和到報館當記者也是我找尋答案的方式。新聞前輩對我說:「你只要去跑國會,幾天之後你便自動成為反對派。」我跑的路線便是國民大會、監察院和立法院,萬年國會裡都是我爺爺輩的老人,雖然不乏值得尊敬的認真議事的不老仙,但更多養老院失智迷蹤的奇觀。國民大會選舉總統時,提著尿袋掛著點滴抬著擔架投票的末日怪譚,歷歷在目,卻全都是新聞報導的禁忌,別說電視的鏡頭一律避開,平面攝影更是自律得緊,大家都知道,按了快門是自找麻煩。我小小一個初級文字記者,早就知道不必多費筆墨,寫了也是被丟到字紙簍,更會被認為是麻煩製造者,以後旁觀者的機會都將被剝奪。這是平生親歷僅見的龐大製造沉默的機制,如果置入本書作者傑魯巴維的分析結構,細說此一沉默的串謀過程,足足可以另寫一本相同厚度的書。

  那幾年的我過著「雙重生活」,和少數幾位新聞同業一樣,報館下了班就到黨外雜誌熬夜寫稿,把光天化日所見怪現狀和盤托出。一日某情治單位人員約談,閒閒道出我在黨外雜誌寫稿所使用的筆名,少有漏網,我竟也不甚驚奇,因那時已捅了更大樓子,訪問南非歸來在報系周刊上寫了短短幾篇「種族隔離」現狀及異議者的訪問,南非大使館發動「製造沉默機制」,發函給「黨中央」、外交部和報館余老闆,將《中國時報》及我本人列為不受歡迎機構及人物。而稍早因為寫了南韓反對領袖金大中的訪問稿,闖過類似的禍,余老闆一肩承擔,債多不愁也。南非南韓彼時俱是親密的「裸體國王」的友邦。

  讀了這本《沉默串謀者》除了套入往事,應驗作者觀點,也有現實的參照。昔日黨國威權,製造沉默的殺威棒,猶不能制止眾人眼見國王裸體由默息而耳語而喧譁,終有摧枯拉朽的一日。但沉默的串謀,仍一再重演,民進黨由黨外運動而建黨而取得政權,八年後百日內兩次選舉打回原形,黨內檢討反省支支吾吾,無處不癢卻騷不著癢處,有智者是該讀讀這本書了。

  就說該黨的志士們如何以擴大敵我矛盾的方式串謀黨內的沉默吧,所謂「排藍民調」哪裡是製造沉默的開端呢?怎麼開始培養地下電台自我挾持的呢?怎樣「拿下」公私營媒體做為懲戒與鬥爭的工具?怎樣以拋紅帽子的手法處理內部矛盾的呢?怎樣互相聘用小舅子大姨子進單位的呢?怎樣自我催眠「台灣人民都對不起我黨」的?以上這些觀點,他們黨內早有人認為昭彰如屋裡的大象,但更大的沉默力量仍然咬定乃「敵方的中傷」,和選前不同的是,沉默串謀者的結構因敗選而鬆動了,民進黨內對這類發自內部的聲音,已經不再能發動噤聲、閉嘴的報復和懲處。

  同樣的,民進黨內的智士們如果仔細閱讀這本《沉默串謀者》,可能也應該會驚心動魄吧,書中處處警句,至少對下面這段話不會沒有感覺吧:

  說來諷刺,沉默串謀的存在,部分是出於維護團結之故,然而由於它阻礙了誠實、互信的關係所不可或缺的開放性溝通,反倒傷害了群體的團結。為了「保護」群體,沉默的串謀往往反倒讓群體機能出現障礙。

  沉默也會導致道德淪喪,因為它打開了傷害的大門。這就難怪沉默連同祕密,會成為違法犯紀者的一大武器。畢竟,殘酷和墮落都「在黑暗中滋長,要驅除它們,你必須投以最明亮的光芒」。

  《沉默串謀者》一書沒有提供打破沉默以後的集體更新之途,旨在還原巨大沉默力量的串謀形成經過,指出它的危害,作者最後說,「正是由於人們集體否認其無所不在的存在,才使『大象』得以如此龐大。一旦我們承認了它,彷彿變魔術一般,大象便會開始縮小。唯有當人們不再串通著忽略它,我們才能終於將這頭傳說中的大象,趕出房間。」作者在卷首將本書獻給諾姆,說﹁對於他敢看、敢聽、敢說的勇氣,我由衷佩服。

  坦白說,我愈活愈容易沉默、容易屈從於沉默的脅迫,我也佩服敢看敢聽敢說的勇者,願他們激發我一度死寂的心。
(本文作者為作家、資深媒體人)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