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塵靜思─陳美羿的隨師手札
|
|
|
|
|
|
9789571348193 | |
|
|
|
陳美羿 | |
|
|
|
時報出版 | |
|
|
|
2008年3月24日
| |
|
|
|
87.00 元
| |
|
|
|
HK$ 73.95
|
|
|
|
|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 叢書系列:靜思文化
* 規格:平裝 / 240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靜思文化
|
|
分 類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內 容 簡 介
|
二00七年,我放下一切,將身心安頓在花蓮,回返精舍隨師。
我天天聆聽證嚴上人法音開示,每每感動不已。能與上人處同一時空,百千萬劫難遭遇,居然讓我遇上了,能不珍惜嗎?
於是我將每天所見所聞、所感所悟,一一「生產」下來。相較於前二十年在慈濟的作品,都是客觀的寫一個人、一個活動或一個事件,裡面看不到「我」。
而這一年來在精舍的寫作,可以說是風格丕變,每一篇都有我的「婦人之見」和「謬論」。雖是「一己之見」,卻也是我生命中最真實的感動與體悟。
虔誠祝福你也同我一般,能在紅塵中靜思,照見自己的生命光華。
陳美羿是資深慈濟人,也是資深的筆耕志工。因緣際會隨侍於證嚴上人身旁。每日聽聞上人早課開示經義、會晤訪客、觀機逗教;也隨著上人全省行腳、記錄上人如何隨機教育弟子。這一切的點滴感動內化於心,成為一篇篇隨師行記的文字般若。
透過本書,讀者不但能清楚看到證嚴上人與慈濟志工「美」的動人力量,而且只要你願意聆聽自我內在真實的聲音,每個人都可以開展自己最美的生命。
作者簡介
陳美羿
慈濟委員,法號慈承。最喜歡在慈濟筆耕園地栽培新品種,照顧幼苗茁壯。
文筆好、記憶佳、口齒伶俐又清晰。微圓的身材,像卡通片的熊媽媽,給人感覺溫和、親切。會笑的眼睛也很會流淚,柔軟的心似水晶。
|
|
目 錄
|
自序 迴游
之一 紅塵好修行
紅塵好修行
釋放煩惱
道心不滅
依報正報
從一闡提看大悲心
無情說法
從偷渡想起
大妄語
無常中的救贖
思想起
朝菌與椿樹
之二 我墮地獄又何妨
給一條生路 075
莫使眾生受驚恐
心靈沙塵暴
瞬間陣風
心靈均富
上帝的眼淚
我墮地獄又何妨
好的聲音聽不見
為什麼沒有人說話
牛媽媽的孩子
和土地對話
眾生苦
說時序
之三 人間五月天
人間五月天
讓大家都知道
現代大藏經
生不如死
三問
聽自己說話
自許為菩薩
蓮華在水
不可承受之重
問世間情是何物
甘露水真言
悲憐黑色大地
之四 時時勤拂拭
珍惜現在
時時勤拂拭
香積飯
人與人之間
學禮
局部復活
另類捨身菩薩
卉文回來了
無語良師
簡單就好
折扣與利息
不上巧婦的當
之五 慈悲與恩典
愛恨生死
大殿這麼大
很像
螢火蟲之夢
慈悲與恩典
火車上偶遇
麵包吃怕了
創意拜佛記
隨師行萬里,青史共千年
後記 陳美羿這個人
|
|
序
|
迴游──自序
陳美羿
清澈的山澗是牠的出生地;之後,遠離故鄉,游向廣闊的海洋,在哪裡覓食成長;最後,牠又跋涉千里,通過瀑布和激流,逆流迴游,回到牠誕生的地方產卵。結局是傷痕累累、筋疲力竭的死去。
這是鮭魚。迴游,一條通往死亡的美麗旅程,一首悲壯的生命絕唱。
我也像鮭魚:出生在清淨樸實的花東縱谷,及長,遷移到繁華的北部都會去;最後,又迴游到故鄉來。不同的是,我的迴游沒有瀑布和激流,故鄉建構了舒適的「魚梯」,讓我安全歡喜的回家。
與其說像鮭魚,其實慚愧得很,我更像《法華經》裡的那個浪子,任由父親千呼萬喚,還是在紅塵流浪。二00七年,我終於放下一切,將身心安頓在花蓮──我出生的故鄉;也是我心靈的故鄉。
每天,我在鳥語花香中醒來,早上七點到靜思精舍參加志工早會。爾後上人給我一句話:「五點半來聽靜思晨語。」我愣了一下,清晨五點半?這對一向「晝伏夜出」的我,的確是相當大的挑戰。
但是,我做到了。
曉風、殘月、蟲鳴、鳥叫、晨曦……屬於早起者的禮物,我也擁有了。更珍貴的是能天天親自聆聽上人的法音開示。我努力的去傾聽、去體會;有時旁觀上人與來客的談話;或上人對弟子的觀機逗教,都會讓我感動不已。更感恩能與上人同一時空,百千萬劫難遭遇,居然讓我遇上了,能不珍惜嗎?
就像鮭魚洄游故鄉產下魚卵,至死方休一樣。我也要在迴游故土的其間,將每天所見所聞、所感所悟,一一「生產」下來,直到心血嘔盡,至死「不」休。因為生生世世我都願意繼續追隨上人,繼續寫作。
相較於前二十年在慈濟的作品,都是客觀的寫一個人、一個活動或一個事件,裡面看不到「我」。而這一年來在精舍的寫作,可以說是風格丕變,每一篇都有我的「婦人之見」和「謬論」。雖是「一己之見」,卻也是我生命中最真實的感動與體悟。
《紅塵靜思》的結集出版,首先要感恩編輯旭宜的鍥而不捨,他默默蒐集我的文章,悄悄的挑選編輯,和德寅師父「密謀」後,才告知我要出書了。
再來要感恩許多好朋友,陪我一起玩一個「讀後感」的分享遊戲。每次完成文稿,這些好友兼文友總是享有「先睹為快」的「特權」。享權利當然也要盡義務,所以在我「軟硬兼施」的邀請下,有的人寫下他對「陳美羿」的看法,有的人則分享這些文章給他的提醒和激勵。
感恩靜思和時報出版社的所有工作人員,因為有他們的付出,才讓這份手札有問世的機緣。最後,感恩正在閱讀的您,希望您會喜歡。並虔誠祝福您也同我一般,能在紅塵中靜思,照見自己的生命光華。
2008年3月 花蓮 陽光書房
|
|
|
書 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