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那些動物告訴我的事:用科學角度透視動物的思想世界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眾聲喧譁之後台灣現代戲劇論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4452262
林鶴宜、紀蔚然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2008年2月01日
100.00 元
HK$ 85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愛說戲系列
規格:平裝 / 328頁 / 18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愛說戲系列
分
類
藝術設計
>
戲劇
>
劇場實務
同
類
書
推
薦
物的力量:從道具到物件劇場
導演筆記:導演椅上學到的130堂課(3版)
臺灣京崑劇場述評:劇目傳承、解構與歷史紀述
心有所愛,全力以赴: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五年工作實錄
不眠狂想.劇場紀錄:關於○紀錄劇場的○狂想工作手冊
內
容
簡
介
本書為台灣大學戲劇學系「眾聲喧譁之後:2006臺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結集。書中收入論文十四篇,概分為「理論篇」、「表導演篇」、「技術設計篇」三大類別。有從當代製作文本出發,探求劇本創作、表演方法、設計美學的可能性;有從文化理論發想,試圖解讀屬於當代臺灣社會的意識型態與歷史書寫;有關注當前的劇場設計與技術及教育,指出既有和可能的概念和方向;有以「文化創意產業」的視野,討論劇場藝術作為產業的經營前景。各論對於進入千禧年後的臺灣劇場皆提出了新見,有助於思考臺灣劇場的下一步。
作者簡介
林鶴宜、紀蔚然
愛荷華大學英美文學博士,現為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系副教授,創作社核心團員。
劇作:
《影癡謀殺》-2005
《嬉戲》《好久不見》-2004
《驚異派對-夜夜夜麻2》-2003
《烏托邦Ltd.》《無可奉告》-2001
《一張床四人睡》-1999
《也無風也無雨》-1998
《夜夜夜麻》-1997
《黑夜白賊》-1996
序
本類書籍銷售TOP5
購物說明
最新活動訊息
你按讚我打折
內容簡介
本書為台灣大學戲劇學系「眾聲喧譁之後:2006臺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結集。書中收入論文十四篇,概分為「理論篇」、「表導演篇」、「技術設計篇」三大類別。有從當代製作文本出發,探求劇本創作、表演方法、設計美學的可能性;有從文化理論發想,試圖解讀屬於當代臺灣社會的意識型態與歷史書寫;有關注當前的劇場設計與技術及教育,指出既有和可能的概念和方向;有以「文化創意產業」的視野,討論劇場藝術作為產業的經營前景。各論對於進入千禧年後的臺灣劇場皆提出了新見,有助於思考臺灣劇場的下一步。
作者簡介
林鶴宜、紀蔚然
愛荷華大學英美文學博士,現為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系副教授,創作社核心團員。
劇作:
《影癡謀殺》-2005
《嬉戲》《好久不見》-2004
《驚異派對-夜夜夜麻2》-2003
《烏托邦Ltd.》《無可奉告》-2001
《一張床四人睡》-1999
《也無風也無雨》-1998
《夜夜夜麻》-1997
《黑夜白賊》-1996
詳細資料
叢書系列:愛說戲系列
規格:平裝 / 328頁 / 18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目錄
<理論篇>
周慧玲 中國百老匯的他山之石:從一齣觀光劇場反思全球化中台灣文化政策的「藝術產業」想像
陳正熙 以劇場書寫歷史的可能與侷限──以《京戲啟示錄》、《舞者阿月》、《驚異派對》為例
紀蔚然 跨文化之正解與誤讀──台灣劇場改編西方正典之實驗意義
<表導演篇>
姚坤君 從戲劇活動中尋找創造角色的途徑──以《求證》中凱薩琳一角為例
林于? 「舞踏」在台灣的可能性──秦Kanoko在台灣的舞踏活動
于善祿 鍾喬帳篷劇作中的邊緣論述
傅裕惠 怎得換個「水乳交融」?!記戴君芳、楊汗如與施工忠昊劇場作品《柳.夢.梅》、《情書》與《小船幻想詩》等系列合作
段馨君 台灣現代女性劇場──以周慧玲與魏瑛娟的導演作品為例
<技術設計篇>
劉權富 從阿匹亞到當代戲曲劇場設計美學
詹惠登 台灣劇場運用影像投影技術發展之研究
王怡美 超寫實表現手法應用於《就在那個時候的那個時候》服裝設計
陳婉麗 傳統與創新──從朱麗葉戲服織品的織作來看臺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現象
簡立人 台灣劇場視覺設計人才的養成與發展
楊金源 從“技術指導”的概念和實踐談台灣的TD教育
議程
編輯委員會
序
臺灣現代劇場論述思想起
戲劇人的戲劇研究
林鶴宜
一九九六年文建會以「臺灣小劇場」為主題,在臺北市立圖書館舉辦了首次的現代劇場研討會。那個場地實在算不上豪華,場面也不驚人,卻是劇場界的一時盛事。記得會議中,有關小劇場接受補助,參與政府舉辦的研討會,是否形同被政府「收編」的疑慮,始終盤桓不去。劇場人以忐忑的心情,嚴肅的態度面對,有人甚至激動叫罵,媒體則爭相報導。最後以「參與人次逾千,發言人次逾百,交相詰辯,激情落幕」作結(《民生報》)。做為一個戲劇史的研究者,我更感興趣且心中暗暗叫好的是,這是臺灣現代劇場種種,被認真對待,以「研討會」的陣仗納入「學術研究」的一個定位點。
一九九九年文建會再度以「專業劇場」、「社區劇場」和「兒童劇場」三個主題,選擇在臺南成功大學舉辦第二次的現代劇場研討會。許多南下的劇場工作者,都因為參與盛會,而在會場內甚至民族路的小吃攤留下了精采交鋒的難忘回憶。
也許這幾年研討會真的是太多了,又或者臺灣的戲劇創作、研究和教育,都已漸漸納入軌道。文建會似乎忘了曾經讓劇場人在意、感動的這一碼事,毫無續辦之意。臺大戲劇系依照正常管道向文建會遞出「二○○六臺灣現代劇場研討會」的計畫,希望這件在記憶中的好事,能夠延續下去。我們的構想有兩個:一是「理論與實務全面研討」,除戲劇歷史、文學與文化研究,也把表演與導演、技術與設計都納入範圍。另一是「臺灣本位,國際視野」:邀請海內外朋友們共襄盛舉,交織出更寬廣的視野。
結果下來了,我們得到文建會十萬元的補助。
而令人喜出望外的,我們也獲得來自「建弘文教基金會」的支持。文建會提供讓我們能夠從一九九六年「思想起」的研討會脈絡;「民間」的「建弘」則提供實質挹助,這樣的結果,真是健康、進步到超乎預期。
會議依歷史、文學與文化;表演與導演;技術與設計,分三天進行,並安排賴聲川、聶光炎兩位「巨星」專題演講。臺灣各大學戲劇系以及劇場界的老、中、青擠滿了臺大「博理館」圓筒型的演講廳。還有來自海外的客人:美國的黃承元、香港的毛俊輝、林奕華、大陸的林蔭宇等。一切在劇場人歡聚的熱烈氣氛中進行,會議前諸多理念,到了會議中只剩下很單純的感覺:「跟老朋友見見面感覺真好。」
戲劇研究有它不同於文學研究的重心和方法,長期以來,緣自文學研究的傳統,卻深深影響著臺灣戲劇研究論文的書寫和評價。建立一個專屬於戲劇研究的書寫方式,是這次會議的主要想法之一。儘管籌備期間,一直聽到來自技術設計組朋友的抗拒:「叫我寫論文,你怎麼不做個舞台模型?」還好,最後他們都如期交稿。戲劇人可以有自己的表述方式,我們愈嘗試,答案就愈靠近。當然,以戲劇為主軸的學報做後盾,是後續的配套。
在會議規劃之初,我們就設定好論文的審查和出版。只是,改稿、審稿、修稿的過程太複雜,時間也太長,種種狀況,延宕至今終於和大家見面。出版之際,考慮到擴大流傳,讓更多人看見,我們決定去除「研討會」的框架,以學術專書的面貌現身。
感謝本書另一位主編也是系主任的紀蔚然,在會議和編輯的大方向和小細節上做我們的靠山,還有認真負責的執行編輯林奎章。更感謝所有參與和支持的朋友們,為這一切劃下了美好的句點。
劇場曾經是最敏銳的一雙眼睛,它洞視發生過的和正在發生的一切備受矚目的重大事件和一切乏人問津的蛛絲馬跡。充斥著亂象的臺灣社會引起的無止盡的騷動,無疑為劇場帶來豐沛的刺激。有人迎面痛擊,有人逃遁隱晦,舞台上的千言萬語,在「以大師為尊」的表相下,「世代交替」正悄然進行。
這本論文集的出版,如果能印證臺灣劇場和這個時代的一點什麼,也就足夠了。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