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香港道堂科儀歷史與傳承

9789628930906
黎志添、游子安、吳真
中華(香港)
2007年11月01日
380.00  元
HK$ 342  






* 規格:精裝 / 368頁 / 16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宗教命理 > 其他各教









  香港道教之道堂科儀上接唐宋傳統,又具有適應時代變化的特色,是研究和理解香港社會及宗教文化的寶貴資源,而本書正打開了重要的一頁。

  本書為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受香港道教聯合會委託於2006年至2007年間進行的「香港道堂科儀歷史與傳承研究計劃」之研究成果,藉此整理出自1940年代以來香港道堂科儀傳承和道長之間師承的發展狀況。。

  從歷史傳承的連接、轉變及創新三個角度,考察香港道堂科儀傳承和發展的歷史和現況,以及其獨特的地方形式和內容,填補了這一研究領域的空白,對開拓和推動香港道教學術研究,有重大的意義。

  這是一部罕有的全面研究香港道堂科儀淵源、傳承和演變的學術專著。
作者採用歷時研究和共時研究相結合的方法,並結合口述史料、田野考察和歷史文獻,開闢了道教研究的新路向。

  搜集和整理大量歷史文獻,包括碑刻、志書、序跋、文章以及有關道堂刊印的文字資料。

  走訪了15個香港道堂、26位道長,考證了流行於香港道堂的24部科儀文獻之歷史出處及其與《正統道藏》、《重刊道藏輯要》的淵源關係。

書中重點介紹了香港道堂科儀的科目種類、內容和目的。
刊載了180餘張珍貴的歷史圖片。
書後附錄的15部科儀文獻均經作者仔細校點,一方面增加了本書內容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也方便讀者查閱原典。

作者簡介

黎志添  B.A.(CUHK), B.D. (Hons) (S.E. Asia Grad. Sch. of Theol.), M.A., Ph.D. (Chic.)

  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系榮譽文學士(1985)、神道學學士(1988),美國芝加哥大學哲學碩士(1990)、哲學博士(1995)。曾於1993-1994年赴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研究六朝道教史。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研究院宗教研究學部主任,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領域包括西方宗教學理論、六朝道教史、天師道經典、道教科儀、香港及廣東道教史。著有《廣東地方道教研究──道觀、道士及科儀》(2007)、《宗教研究與詮釋學──宗教學建立的思考》(2003);編著有《香港及華南道教研究》(2005)、《道教研究與中國宗教文化》(2003)、Interpretation of Hope in Chinese Religions and Christianity (2002)、《道教與民間宗教》(1999)。已發表道教學術研究論文多篇,成果刊載於T’oung Pao、China Quarterly、Asia Major 3rd series、Numen、《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中央研究院近史所集刊》、《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台灣宗教研究》等國際著名中國研究期刊。

游子安 B.A., M.Phil., Ph.D. (CUHK)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畢業(1985),1994年在香港中文大學取得哲學博士(中國歷史)。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助理教授,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著有《善與人同——明清以來的慈善與教化》(2005)、《勸化金箴——清代善書研究》(1999);編著有《香江顯?——嗇色園歷史與?大仙信仰》(2006)與《道風百年——香港道教與道觀》(2002)等書。研究範圍為明清時代善書與教化、香港與廣東道教史、近代宗教團體與慈善事業。

吳真 B.A., M.Phil. (Sun Yat-Sen University) , Ph.D. (CUHK)

  中山大學文學學士,中山大學文學碩士(中國古代文學研究,2001),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道教研究,2006)。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任課導師。現任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研究領域包括唐宋時期道教史、中國古代文學與道教、華南地區道教史。著有《唐詩地圖──90個唐詩經典場景》(2004)、《金庸地圖》(2004)、《唐詩地圖》(2003)、《永樂大點──20年目睹之時尚標籤》(2000)。已發表學術研究論文多篇,成果刊載於《文藝研究》、《新華文摘》、《民族藝術》等期刊。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