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性義工

性義工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7024602
郭玉梅
八方
2007年12月15日
93.00  元
HK$ 79.05  







* 叢書系列:Why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Why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亞洲文學









「上帝真會捉弄人,像這樣的人,居然還有性慾!」

性,是生活的根本
性,是確認自己出生意義的一項功課
身心障礙者的性需求該如何處理?

第一本關心身心障礙者性需求的報導文學

  是啊,欠缺某種肢體能力,怎麼能等同於說他/她在性生活上一定困難呢?在性生活上有障礙,但是卻毫不欠缺肢體能力的例子,可是所在多有。

  竹田先生受過氣切手術,整天都必須佩帶氧氣瓶,唯獨到色情店的時間完全不用氧氣瓶。療養中心的義工必須冒著極大的風險帶他外出……

  牛郎店的老闆為殘障者打折優待,他卻不認為是為了殘障者或是為了自己的生意,只是淡然的說:「其實也沒什麼!」

  「想要支持智障者的性愛權利,並不是閉上眼睛不去想不去看,而是應該想辦法幫助他們跨越危險才對。」事實上,這位社福系教授也積極採取行動,他曾經進入一對智障者夫婦的臥室,輔導他們進行性愛……這些人從來不標榜「向禁忌挑戰」,只是以最自然的態度面對眼前的身心障礙者,為他們進行「性」的照護。

  不論是殘障者或身體健康者,「性」都是生活的根本。但是殘障者的性愛問題和幫助殘障者進行性愛照護的人員,一向被視為不得探討的禁忌問題,本書是第一本探討這個領域的報導文學。

  對於完全不了解這個領域的社會大眾而言,作者河合香織用她詳實細膩的筆觸,首先介紹一位片刻無法離開氧氣瓶的殘障者,在照護者的帶領下前往色情店,冒著生命危險取下賴以維生的氧氣瓶,與神女進行性愛,通篇皆讓身為讀者的我們驚訝連連。這位殘障者甚至還說了一句至理名言:「性,就是生活的根本」。

  想談戀愛、想做愛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如果無法說出來、如果身體也不聽大腦指揮的話,就很難把性與愛確實加以實踐。例如雙手無法動彈的人,必須央求他人幫忙手淫或是找人做愛。在正常人的世界,這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是在殘障世界,聽到有專門服務殘障者的色情店,就像是獲得救贖一般令人大感吃驚。作者河合香織實際接觸日本多位殘障者的日常生活及照護義工的工作內容,亦實地走訪對待性愛問題一向先進的荷蘭,採訪了以性愛革命為標的「NVSH」、性愛義工團體「SAR」,讓讀者看到真實存在這個世上、另一個嚴苛的社會。

作者簡介

河合香織

  出生於1974年日本岐阜縣,是報導文學作家。畢業於神戶市外語大學外語學院俄語系,從事社會福利或兒童問題的報導,本書是作者的處女作。

譯者簡介

郭玉梅

  資深專業日文翻譯,從事翻譯工作多年,以文學小說、生活、健康類作品居多,近期作品有《名畫來找碴》、《叫我元氣女王》、《有錢有閒非夢事》(椅子森林)



推薦文
◎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
◎樹德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所長林燕卿
◎台北縣身心障礙者福利促進協會總幹事涂心寧

序章 畫面的另一邊
第一章 拼了命也要做愛——拿掉氧氣瓶的時候
第二章 十五分鐘的情人──徵求「性愛看護」
第三章 殘障者專用的色情店——失聰大學女生的選擇
第四章 白馬王子是牛郎——女性殘障者的性愛
第五章 是誰在睡覺?——智障者的環境
第六章 響個不停的電話——荷蘭「SAR」的現況
第七章 永不停歇的思念 ── 市政府的性愛協助
第八章 性伴侶的夢想——目標就在前方
最後一章 偏見與美談之間


版後序
解說──高山文彥
後記──丁美倫:我和我的殘障朋友們的愛慾情仇
參考文獻

top

也是一種社會基礎建設
郝明義

  我第一次知道有專門對身障者提供性愛服務工作這回事,是看《鐵肺人生》這部紀錄片(Breathing Lessons)。

  這部電影是一位美國華人虞琳敏(Jessica YU)導演的,得了1997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片子讓我見識了美國社會如何在八十年代,就重視對待「身障」的文化──其中包涵了硬體與軟體的文化──設計了各種可以讓身障者「自在」地生活的環境。

  《鐵肺人生》紀錄的,是一位極為嚴重的小兒痲痺症患者馬克。奧布萊思(MARK O’BRIEN)。小兒痲痺症的患者,都有脊椎受損而扭曲變形的問題,但馬克的脊椎嚴重扭曲變形到難以自行呼吸,必須置身於一個圓桶形的「鐵肺」才能生存。

  馬克如此自述,「多數這類病人的情況並不太嚴重,可是有些人,比如我的情況就很特殊,事實上已經嚴重到了四肢癱瘓,離開這個機器就無法獨立呼吸的程度。我可以離開它一小時左右,但大部分時間我是在鐵肺?度過的。」

  但是馬克這位躺在「鐵肺」裡的人,卻就讀柏克萊大學,利用電動輪床(因為他坐不起來沒法坐輪椅)就可以自行活動的校園環境,完成了他的學業,進而在畢業之後,成了記者兼詩人。(想多知道這部電影相關資料,可洽廣青基金會,我是在他們辦的「圓缺影展」中看的。)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美國在八十年代就有Sex Surrogate(性輔導師),可以幫助馬克面對他對性的焦慮與問題。「性輔導師」都受過特別訓練,經過心理醫師的「處方」後,可以為重度「身障」的人進行包括性交在內的服務,但以八次為限──以免和被輔導者產生感情糾葛。

  看過電影後,我上網想了解進一步的資料,查到馬克後來寫了一篇文章<我見性輔導師的經驗>(On Seeing a Sex Surrogate)。那篇文章很仔細地描述了他如何透過按次收費的性輔導師,有了生平第一次和女性裸裎相見的機會,又如何在歷經四次之後,才終於真正體會到性交。身障嚴重如他者,在這個過程裡的心理,以及一位性輔導師的工作內容,都被仔細地記錄了下來。

  不論馬克本人在這個過程中的心情如何波濤起伏,光是看美國社會能為「身障」者設想得如此週到,不僅可以讓他有便利的環境完成學業,還有「性輔導師」的設計,不能不由衷佩服。

◎ 馬克在《鐵肺人生》裡還說了一句話,也讓我學到很多。

  他說:“Disabled” doesn’t mean “Handicapped”.(“Disabled” 並不等同“Handicapped”)“Disabled”和“Handicapped”在英語世界裡都蠻常見的,即使我自己也是個小兒痲痺症的患者,以前也沒有注意其中的差別。聽了馬克的話,查了一下字典(劍橋大學在網路上的Cambridge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發現大有不同。
“Disabled”指的是「欠缺某種肢體能力」。

  “Handicapped”指的是「經由先天、意外或疾病而導致的一種心理或生理情況,因這種情況而使得日常起居要比沒有這種情況的人困難一些。」

  換言之,“Disabled”只是一種事實陳述,陳述「欠缺某種肢體能力」;“Handicapped”則強調「日常起居要……困難一些」。

  在台灣,“Disabled”和“Handicapped”,我們一不小心就容易一律翻譯為「殘障」這種說法。但是即使生活重度不便,必須以「鐵肺」為生的馬克,還這麼注重“Disabled”和“Handicapped” 的差異,主張“Disabled” 並不等同“Handicapped”,值得我們注意。

  是的,“Disabled”也許相當於“Handicapped”,也許不是。其中的差異,就是看一個社會為Disabled的人設計、準備的工作、生活環境,基礎建設,究竟如何。如果這個社會環境與基礎建設,可以讓一個即使是 “Disabled”的人也可以很方便地工作、生活,那麼他就可以離“Handicapped”遠一些;否則,當然“Disabled”也就等同於 “Handicapped”了。

  回頭再看看我們的社會。記得三十多年前剛來台灣的時候,還很多人把英文裡的“Disabled”或 “Handicapped”,都叫成「殘廢」。今天,法定的稱呼雖然改為「身心障礙者」,但是一般最普及使用的說法,卻還是「殘障」。至於如何區分 “Disabled”與“Handicapped”之意義的差別,當然就更不是我們注意範圍所及的了。

◎這麼看,也就知道《性義工》這本書裡所記錄的人與事,到底是什麼意義了。

  其實,不過是在記錄日本和荷蘭兩個社會裡,有一些人在幫助Disabled的人,提供他們一些服務,讓他們在性生活上不致於直接等同於Handicapped。如同書裡所提到的,一般人也許不會想到,「殘障者」怎麼也有性的需求與能力,但馬克的話讓我想到,很有趣也很諷刺地,正是在性這件事情上,才真正可以說明“Disabled” doesn’t mean “Handicapped.”的道理。是啊,欠缺某種肢體能力,怎麼能等同於說他/她在性生活上一定困難呢?在性生活上有障礙,但是卻毫不欠缺肢體能力的例子,可是所在多有。

  《性義工》裡的人,許多並不是馬克所談到的「性輔導師」,然而不論是完全做義工的家庭主婦,或專門為身障者所服務的性工作者,都是在為肢體上Disabled的人,提供一種社會的基礎建設,讓他們的生活儘量免於Handicapped。這種基礎建設,和建築物的階梯旁需要架一個坡道,大樓裡需要有輪椅方便進出的洗水間,沒有什麼不同。

  然而,看這本書也可以感受到,即使在日本和荷蘭,這些性愛義工或收費服務者,仍然遭遇到的龐大壓力。但也就因為壓力大,所以又特別讓人感受到這件事情應該事屬社會的基礎建設──否則,荷蘭也不會有三十六個市政府為 Disabled的人一個月支付三次性愛費用的社會福利了。

  當然,在台灣,連我們引以為傲的世界最高樓一○一大樓,都沒有方便輪椅進出的洗手間(到2007年11月的現況),要談這些社會的基礎建設,畢竟太遠了。
也因為太遠,所以寫了這篇文章來介紹這本書。

樹德科技大學應用社會學院院長兼人類性學研究所所長
林燕卿

  在人生的階段中,有著幼兒對性的探索,青少年對性的憧憬,中老年時對性的實踐。在「性」的人生裡每個人都賦予了快樂、親密、分享、歸屬及權力的運作,然而「守貞」的教條捆綁著身心殘障的一群,他們可能一生中沒有「互愛」的經驗更遑論對「性」的享受。仔細翻閱每一段事實時,連自己也被震懾,從這裡我看到他們對「性」的執著及執行「性交」時的困境,不論這對他們有多困難,窮其一生,他們都未曾放棄,這是多麼令人動容的一刻。

  這些的照顧者,體貼地帶他們尋求性愛或政府單位提供性愛的津貼的情景,讓我深刻地回憶,在台灣性學會及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合辦的三場「老人性教育工作坊」時,曾有不少老人告訴我,他們的健康政府照顧到了,然而他們更想快樂地活著,因此期待政府能給予「性福」的津貼,當場引來哄堂大笑,但在這笑聲裡,我聽到他們贊成的聲音。我也一次次不斷地提醒這些照顧機構的負責人,開闢獨處室,讓這群有病或無病的老人有「自我娛樂」方便的地方。

  現在再讀這本「殘障者性愛與照顧問題」的內文時,更深深覺得應該讓普世人了解「人人的性權都應是平等的」,不應該有偏見及貼標籤,使每一個人都能享有「性愛相隨的一生」,如果性愛無法合一,「性」與「愛」哪一種為選擇,應用在哪一種階段,應都是被允許的。

  大多數人的利益為主導的社會,常常忽略、漠視了少數人的利益,「殘障者的性愛與照顧」之閱讀,讓我們了解彼此,更從行動、態度改變原生僵著的想法,重新定義詮釋「性、愛」的真諦,這是我想和大家分享及推薦這本書的所在。





* 讀者評鑑等級:

5顆星
* 推薦人數:1,共有1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薛西
/ 台灣台北
2008.01.03看薛西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數月前看完「圓缺影展」的《歪打正著�歪打不著》時才在感嘆影片描寫的身心障礙者的「性」並不深刻,而這偏偏又是一個重要的問題。豈知,12月就來了這一本書,這本至關重要的書。

我不知道要怎麼說我的感想,只希望將這樣的資訊傳播出來,讓更多人產生興趣進而去閱讀。說坦白的,面對這本書,我不願去評述它。光看目錄你就能感受到這本書帶來的震撼,而這震撼的原因,正是因為台灣極度缺乏這一類的探討,尤其當我看見作者列出的那些參考文獻時,更覺社會的匱乏。希望這本書能引起更多的討論,而不是繼續的壓抑。





其 他 著 作